饲养对虾的方法有什么

2023-08-15 13:59:56 来源:网友发布 作者:网友发布

 对虾具有养殖范围广、市场价格高、发张潜力大等特点。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对虾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 饲养对虾的方法

 1清污整池:收虾之后,应将养成池及蓄水池、沟渠等积水排净,封闸晒池,维修堤坝、闸门,并清除池底的污物杂物,特别要清除杂藻。沉积物较厚的地方,应翻耕曝晒或反复冲洗,促进有机物分解排出。不得直接将池中污泥搅起,直接冲入海中。

 2消毒除害:清污整池之后,应清除对虾的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携带病源的中间宿主。常用生石灰进行清池除害,将池水排至30~40厘米后,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1000公斤/公顷左右。

 3纳水繁殖基础饵料:清污整池消毒结束1~2天后,可开始纳水,培养基础生物饵料。

 4肥料使用:肥料使用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应平衡施肥,提倡使用优质有机肥。施用肥料结构中,有机肥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

 ②应控制肥料使用总量,水中硝酸盐含量在40毫克/升以下;

 ③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或生物肥料,有机肥应经过充分发酵方可使用。

 四、放苗要点

 1放苗环境:放苗时,池水深为60~80厘米,池水透明度达40厘米左右。大风、暴雨天不宜放苗。

 2苗种规格:南美白对虾苗0?7厘米以上,中国对虾苗1厘米以上,斑节对虾苗1?3~1?5厘米以上。

 3放苗密度:滩涂大面积养虾池,放苗密度以(6~10)?104尾/公顷为宜;高密度精养方式的养殖池,放苗密度以(25~50)?104尾/公顷为宜。

 4水温:放养中国对虾苗水温应达14℃以上,放养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苗水温应在22℃以上。

 5盐度:池水盐度应在1~32。虾苗培养池、中间培育池和养成池水盐度差应小于5,池水盐度相差大于5时,可通过驯化虾苗使之适应盐度的变化,通常24小时内逐渐过渡的盐度差小于10。

 五、养成管理

 1水环境控制:

 ①进水水质管理。放苗前,向养成池注入清洁或经消毒清野处理的养成用水。在放苗后,养成用水要经过蓄水池沉淀、净化处理。

 ②水量及水交换。养成前期,每日添加水3~5厘米,直到水位达1米以上,保持水位。养成中后期,根据水质情况,如透明度过低(低于20厘米),或透明度较大(大于80厘米),有害的单细胞藻过量繁殖时,酌情换水,采取缓慢换水的方式,调节水质。

 2饲料管理:

 ①饲料品质。配合饲料质量和安全卫生应符合SC2002和NY5072的规定。

 ②饲料投喂量。常规配合饲料日投喂率为3%~5%,鲜杂鱼日投喂率为7%~10%。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对虾尾数、平均体重、体长及日摄食率,计算出每日理论投饲量,再根据摄食情况、天气状况,确定当日投喂量。投饲后,继续观察对虾摄食情况,对投饲量进行调整。

 ③配合饲料的投喂方法。放苗后的初期,通常日投喂4次,以后随着对虾增长,投饲料量加大,调整每日投喂次数,下午以后的投喂量约占全天投喂量的60%左右。养成初期,对虾活动范围小,应全池均匀投喂。随着对虾的生长,可选择对虾经常聚集处投喂。

 3测定:每日测量水温、溶解氧、pH值、透明度、池水盐度等水质要素。经常检测池内浮游生物种类及数量变化,有条件者可检测氨、氮等其他水质要素的变化。每5~10天测量一次对虾生长情况。可测量对虾体长,也可测量体重,每次测量尾数应大于50尾。定期估测池内对虾尾数,室外大型养虾池,可用旋网在池内多点打网取样测定。

 六、病害防治

 1巡池:养虾人员应每日凌晨及傍晚各巡池一次,注意清除养虾池周围的蟹类、鼠类,注意发现病虾及死虾,检查病因、死因,及时捞出病虾、死虾进行处理。观察对虾活动及分布,观察对虾摄食及饲料利用情况。

 2切断病原:不得纳入其他死虾池及发病虾池排出的水,不得投喂带有病原的饵料。

 3病原生物检测:定期对虾池中的病原生物进行检测。

 4药物使用: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的要求,掌握以下原则:

 ①使用的渔药应?三证?(渔药登记证、渔药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齐全;

 ②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物,建议使用生态制剂。不得使用含有有机磷等剧毒农药清池消毒。

 七、养成收获

 采取排水收虾的方法,也可使用定置的陷网或专用的电网捕捞。

日本对虾的养殖技术

 一、 场地的选择

 选择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淡水资源丰富、交通方便、供电充足、饲料供给方便、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区域建场。

 二、 池塘设计

 池塘长方形或近圆形,面积10亩-20亩,最高水深2米,池壁以水泥板或地膜铺设,池底建成坡度为3左右的锅底形。在靠近池塘中心的边滩区域用砖块或石块圈起,其上铺10厘米左右厚的细沙,作为日本对虾的栖息场所,大小约为池塘面积的40%。每口池塘配置底部增氧设备或水车式增氧机。建立蓄水池,占养殖总面积的20%-30%。

 三、 品种搭配

 养殖前期,单养日本对虾。待其体长达到5-6厘米时根据实际情况搭配滤食性的海湾扇贝或其他贝类品种,使池水透明度升高。过早放养滤食性贝类品种,容易导致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比例失衡影响日本对虾养殖前期生长。

 四、 投喂技术

 日本对虾喜食新鲜的动物性饵料,若全以之投喂容易导致水质恶化、病害频发,而目前对虾饲料大多不能完全满足对虾的生长需求。可以用新鲜野杂鱼和配合饲料按3:7食用。采用早间、夜间投喂投喂配合饲料,傍晚时投喂新鲜野杂鱼的方法,发现池塘底质良好、水质稳定、病害发生显著减少,效果明显。在饵料投喂过程中,结合天气及平时的观察,适当调整头饵量,保证对虾进食八分饱为最佳,切忌将饵料投放对虾的栖息场所。

 五、 水质管理

 池塘用水应先进行消毒处理,等药效失去后方可进塘。养殖前期以缓慢加注新水为主,中后期适当加大换水量,定期使用光合细胞、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制制剂改善底质和水质,发现浮游生物比例不协调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节。

 六、 病害防治

 定期在配合饲料里添加水产用多维和免疫多糖增强对虾自身免疫力,定期对对虾进行检查,发现对虾白天漂浮在水面,行动呆滞、体色暗淡、肠道空、体表不干净无光泽、鳃发黄发黑时应特别注意,结合水色、底质以及天气等因素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以免发生重大损失。

?

1、南美白对虾与河蟹混养,不但充分利用水体饵料资源(水草、残饵等),还具有防虾病的作用,河蟹可将体弱多病的虾或死虾吃掉,减少病原的传播。

2、南美白对虾与刀额新对虾、罗氏沼虾混养,以增加虾的养殖品种和产量效益。

3、南美白对虾与花白鲢混养,在养殖期间,淡水池塘藻类易繁殖过盛,造成“转水”,利用花白鲢以浮游生物为食的习性,控制水中藻类数量,以调节改善水质。 1、草鱼池套养南美白对虾

2、鲤鱼池套养南美白对虾

3、鲫鱼池套养南美白对虾,这三种养殖模式都是利用了水体的养殖空间及水体饵料资源,可以很好的控制水体中轮虫的数量,调节改善水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十月份要出池,否则水温低于十四度南美白对虾就会死亡,影响虾的产量,从而影响到池塘的经济效益。

巡池观察

1、观察池水状况,溶解氧等水质要素,每日日出前及16时测量池内溶解氧、PH值等。最好每日测一次透明度,经常检测池内游生物种类及数量变化,有条件者可检测氨氮等其它水质要素的变化。

2、观察对虾活动及分布。

3、要定期对虾体进行检查,注意发现病虾及死虾,及时捞出病、死虾,检查死因。

4、每10天 测量一次对虾生长情况。可测量对虾体长,也可测量体重。对虾体长是指从对虾眼柄基部到尾节末端的长度,每次测量随机取样不得少于50尾。测量体重可捞取不少于50尾的对虾,一次称总量,再计算平均尾重。

5、观察对虾摄食及饲料利用情况。

6、定期估测池内对虾尾数,3-6cm的小虾可使用已知面积的小抬网,在池内多次多处抬虾、凭经验估测存池尾数,体长6cm以上的对虾,可用旋网定量。在池内多点打网,按池内对虾分布抽样。根据捕到的虾数,利用公式,求出全池的虾数。

7、注意闸门、沟渠、池坝安全、增氧机运转是否正常,雷雨天注意用电安全。

盐度控制

池水盐度的控制海虾虽说可以在淡水中进行养殖,但也不是纯淡水,应还要有一些盐度,水中盐度控制在1-3‰为最佳,如果低于0.5‰,虾的抵抗力减弱,容易患病,养殖效果差。如果盐度低于0.5‰以下,可用卤水、海水精、工业用盐等进行调节。

池水增氧

采用封闭半封闭养虾方式必须使用增氧机。增氧机的作用有:增加池水溶解氧含量,将池水表层高溶氧水和底层低溶氧水混合,提高池水整体溶解氧水平,避免池水分层现象加速水中有机物的分解,降低有毒物的毒性,减少水中有害物质,改善水质,促进虾的新陈代谢,使虾摄食旺盛,增强抗病力。因此,增氧机的使用已不单纯为解救浮头,而且成为改善水质的重要的有效措施。池塘可用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增氧机数量根据养殖方式而定,主养池塘一般每千瓦负荷1-2亩水面。

增氧机的开机时间可根据溶解氧需要,但在正常情况下,到6月下旬,水温达到25℃以上时开始启动增氧机,以调活水质,增加池中溶氧量。前期一般每天中午开机,7、8月份高温季节,坚持全天定时开机,

必需时使用增氧剂。此外,在阴天、下雨均应增加开机时间和次数,使水中的溶解氧始终维持在5mg/l以上。

注意:对虾投饲时应停机半小时至一小时,以利对虾摄食。

由于增氧机的使用已做为改善水质的重要手段来运用,为了使其作用更加明显,我们在使用传统的叶轮式增氧机的同时,对新的增氧方式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每30-40亩水面配备一台功率为2.2千瓦的充气泵,同2.5英寸的主管道相连,然后用0.4英寸的分管道通到各个养虾池塘,再同充气管相连分布到距池岸1.5m处,池中设置1.5千瓦叶轮式增养机1-2台。 在使用时,管道充气全天进行,叶轮式增养机在夜间和白天必要时开启。利用充气管道式增氧设施进行养虾的示范场,在养殖过程中,无疾病发生,虾苗成活率达83%,最高单产达到10000公斤,南美白对虾规格在56-60尾/公斤。

调控水质

投放虾苗前的水质培养

养虾池清池消毒后进入经过滤的海水,使虾池水位达1~1.2米左右,然后封闸消毒。可用“鱼安”或“强氯精”2~3ppm或漂白粉20ppm进行消毒。如果池水夜间出现发光,可用“虾苗清”,或“灭光保水灵”处理。消毒3~4天后,施肥培水。培水可选择浮游生物生长素、“肥水王”等,也可用尿素、磷肥。肥料用量多少应视虾池的底质和水深情况而定。投苗前水质培养的标准要使水色达到茶褐色、黄绿色,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pH值8.5~9.0,晚间或早上可以看到成群的浮游动物活动。达到以上标准后可以投放虾苗。投苗前可用少量虾苗先行试水,2天后观察虾苗活动正常后再投苗。

投苗后中期水质调控

投放虾苗一个月后,随着虾苗的生长,其食性转向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为主。而浮游生物在虾池的作用,主要是调节水体的环境,调控透明度等,因此必须控制浮游动物的生长。由于投喂人工饲料不断增加,池内残饵相应增多,加上虾的排泄物和池内浮游生物死亡形成有机物的沉积,使虾池变“肥”,此时要设法减“肥”。调控的方法:一是观察到水色较深、透明度过低时,可向池内泼洒一些氧化消毒剂,把池底沉积的有毒物质氧化,降低毒性。同时可杀死一些藻类,降低池水“肥”度。二是添加新水,最好是加注清洁的淡水。

后期水质调控

对虾养殖进入后期(60天以后),一要准确掌握和控制投饵量,不要超量投饵。二要清底排污,有中间排污的池塘要勤排污。没有中间排污的池塘,可安装吸污泵,把池底污物吸抽出池外。但要注意吸污方法,不要把池水搞成“翻底”。三要在清污后泼洒一些池底净、沸石粉、白石粉等改善池底环境的物质并泼洒氧化消毒剂。四要在消毒3~4天后投放一些有益活菌,净化水质。肉眼观察,后期的水质的标准达到:水深褐色而不浊、不浑,闻到藻味而不臭,手感较清爽而不粘稠。经实践证明,目前增氧效果最好、耗能最低的增氧机和增氧方式是鼓风机管道式底部充气增氧和水面水车式增氧机结合,形成立体增氧,此种方法使池中溶氧均匀充足,可促进对虾健康生长。

饵料要求

南美白对虾食性广而杂,对食物的要求低,饵料中只要含有25—30%的蛋白质成分,即可正常生长。但在人工高密度养殖条件下,饵料中蛋白质成分应在40%左右,以利于虾的快速生长。

投饵事项

1、腐败变质或有毒的饵料不喂,效价不高的植物性饵料少喂。

2、池水较肥,饵料生物丰富的池塘少喂,池水清瘦、饵料生物不多的池塘适当多喂。

3、水温高于30℃以上应少喂、勤投;风和日暖时多喂;大风暴雨、寒流侵袭时应少喂或暂时不喂。

4、对虾大量蜕皮的当天少喂(可减少20%左右),蜕皮两天后适当多喂。

5、池内竞争生物较多时应适当多喂。

6、池塘内对虾大小分化严重,参差不齐,这可能意味着长期缺饵,应适当多喂。

7、水质变坏或发生缺氧浮头时应少喂,甚至暂时停喂,采取措施改善水后再正常投喂。

8、分散投喂比集中投喂效果好;多种饵料交替投喂比长期投喂单一饵料效果好。

投饵管理

南美白对虾养殖采用天然饵料和全价人工配合饲料相结合的投喂方法。虾苗前期以池中天然饵料主要是轮虫和枝角类为食,以后逐渐添加人工配合饵料,养殖中后期以人工配合饵料为主,人工配合饵料应为营养全面,粘合度好、粒径适当的颗粒饵料,粗蛋白含量36%以上。在投喂管理上,由于虾类和鱼类不同,胃小,肠道短,每次摄食量小,但消化排泄快,因此在投喂上要少量多次,随时检查虾的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

另外,虾同鱼的摄食方法也不同,鱼多为吞食,饵料的粘合度不需太强,而虾的摄食方式为抱食,要求饵料的粘合度要好,否则饵料入水虾一抱就散,不但虾吃不饱影响生长,造成饵料的浪费,提高养殖成本,而且容易败坏水质,诱发疾病。

饵料投喂方法为人工投饵,将人工配合饵料沿池边均匀投喂,要坚持勤投少喂的原则,每天投饵4-6次。放苗后的第一个月,通常日投喂次数可安排4次,每日6-7点、10-11点、15-16点、20-21点 。以后随着对虾的增长,投饵量加大,可以增加投喂次数,每日投喂6次,从早6点到22点,大约三小时投喂一次,下午以后的投喂约占全天投喂量的60%。投喂量为池虾总重量的3-5%,并随天气、温度、水质、虾的活动情况而增减。

为观察虾的摄食情况,可在池内设几个投饵盘,投上饵料,观察虾对饵料的吃食和饱食情况,如投饵后很快被吃光,就应增加投饵量,如果在下次投饵之前仍有余饵,就应减少投饵量。也可在投饵1小时后,检查虾胃的饱满度,如果有2/3以上的虾为饱胃,说明投饵充足,如果饱胃和半胃的虾不足1/2,则是投饵不足,应当增加投饵量。 白斑综合症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病原: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或称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HHNBV)。

症状:不摄食,空胃;游泳无力,反应迟钝;甲壳内表面有白色或淡**斑点,头胸甲尤其明显,有的呈花斑状,甲壳易剥离;体色呈红色。

防治:

对虾病毒病尚无有效的防治药物,海水虾放入淡水中养殖也同样有可能发生病毒病。主要是加强健康管理,切断病原传播途径和进行综合预防。

(1)彻底清污消除:清污后每亩用生石灰120-150公斤或漂白粉25公斤(含有效氯30%)进行消毒;

(2)放养无特定病原感染的高健康虾苗(SPF)并控制放养密度;

(3)使用无污染和不带病毒的水源,传染性流行病发生时,养殖池不应大量交换水;

(4)如发现虾池带病毒但尚未发病,应采取增氧措施,保证溶氧不底于5mg/l;在饲料中添加0.1%-0.2%稳定性好的维生素C及免疫增强药物;全池泼洒强克101(即超碘季铵盐)药物,对消除红体症状效果较好;

(5)保持虾池环境因素稳定,池内藻相稳定,减少惊扰;

(6)使用药饲,防止出现细菌、寄生虫等并发疾病。

桃拉综合症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病原:桃拉病毒(TSV)

症状:病虾红须、红尾,体色变为茶红色;胃肠道红肿,不摄食或少摄食,空胃;活动能力明显减弱,反应迟钝,在水面缓慢游动,捞离水体后即死亡;部分病虾甲壳与肌肉易分离,久病不愈的病虾甲壳上出现不规则的黑斑。该病发病迅速,死亡率高,一般虾池发病后10天左右大部分虾出现死亡,发病虾规格以6-9cm居多,发病时间一般在养殖后的30-60天,环境剧变更易发生此病。防治:同白斑综合症。

对虾红体症病因及防治方法

引起南美白对虾的红体症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对虾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托拉综合症病毒、细菌等都有可能出现体色变红的症状,但当养殖环境恶化时也会引起南美白对虾的体色变红。所以,当虾池中个别虾体出现红体症状时,应从多方面寻找原因,再针对主要原因对症下药或采取综合处理措施来控制病情的发展。 一般情况下,如果南美白对虾摄食、游动正常,只是附肢发红,可以考虑是否由水质发生变化而造成;如果对虾虾体发红,不摄食、游动缓慢,就有可能是病毒或细菌性疾病感染。养殖生产中,对红体症的治疗通常是采用水体消毒、改善水质和内服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法。实践证明:虽然南美白对虾红体症对养殖生产危害很大,但只要能及时发现,及早采取综合的处理方法,病情大多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固着类纤毛虫病症状及防治

症状:鳃区黑色,附肢、眼及体表全身各处呈灰黑色的绒毛状。取鳃丝或从体表附着物做浸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纤毛虫类附着。虾浮游于水面,离群独游,反映迟钝,食欲不振,以至停止吃食,不能蜕皮;午夜后至天亮前夕,当池水溶氧低于3mg/l时,常因呼吸困难而死亡。

防治:(1)养殖中后期适量换水,合理投饵,降低虾池内有机质含量;(2)采取增氧措施,保持池水溶氧不低于5mg/l;(3)检查诊断虾体是否有细菌或病毒感染,以便对症治疗;(4)茶籽饼全池泼洒,浓度为10-15ppm,促使对虾蜕皮,然后换水;(5)选用杀灭纤毛虫类药物治疗。

空肠空胃偷死病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南美白对虾偷死病与虾塘的盐度、PH值、水质的肥瘦、有机质、无机质的含量有关,不同条件的虾塘对虾发病时间、速度、程度不同:

池塘盐度越低,放苗后初次发病的时间越推后,如比重1.005以下的池塘,发病时间在放苗后30-40天,每天都有少量的烂红死虾浮起,停料后会减少死虾,养至60天抓虾时发现死掉的病虾不多;池塘盐度越高,放苗后初次发病的时间越快,如比重1.020以上的池塘,发病时间最短在放苗后的6-7天,最长的不超过20天,当发现有少量的烂红死虾浮起时,3-5天内大部分虾会死亡在塘底。

PH值低于7-8,养成活率较高;PH值高于8-9,养成活率较低。

水温越低,放苗后初次发病的时间越推后;水温越高,放苗后初次发病的时间越快。

水色瘦、有机悬浮物含量低的虾塘,养成活率较高;水肥浓、有机质含量高的池塘,养成活率较低。 1、虾陷网(或地笼网):一般傍晚下网,第二天早晨收网。可以根据第二天的需要量决定当天的下网数量,此种方法可以做到陆续供应市场,均衡上市。

2、放水收虾:根据虾在黄昏或黎明前后活动能力强的习性,在傍晚5-6点或早4-5时开启闸门放水收虾,先缓慢放水,当形成水流后再加大放水量,一般需要干塘时用此法。

3、拉网: 底部平坦的池塘,在傍晚或黎明用拉网收虾,一般拉网起捕率能达70%。不论利用哪种方法收虾,网捕的虾应全部出售,不能返池,否则会造成大量损失。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