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秧苗一般在多少天时移栽最合适?

2023-08-15 21:56:39 来源:网友发布 作者:网友发布

在理论上水稻秧苗的移栽天数,是足月最好,也就是30到35天,但现实中很少,有达到这个标准的,要么不足月,要么超月。

秧苗超月的多为种植大户,由于地多,插秧的时间长,秧苗放在大棚里的时间就长,在北方地区,有的大户都插6月秧,所以多数大户的水稻产量才不高,超月的水稻秧苗盘根太好,插秧机一插就容易短,秧苗少部分会大缓苗。

不足月的秧苗,多数出现在小户,或者秧苗有病人家的身上,一定得病,只有马上下水,才能保证秧苗的安全生长,所以不足月,不足月的秧苗盘根会比较松散,插秧的时候费苗,水田地正常每亩需要40盘,盘根不好的有可能45盘才够,

要想适时移栽水稻,就要培育出足月秧苗,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种子处理:在晴朗的天气,在家房前,铺一块塑料,把种植摊开晾晒,3天左右,在此期间不时的翻动,让阳光晒透种子,紫外线也有杀菌的功能。

晒种是为了减少种子的水分,让他们干湿度一样,这样出芽的时候能齐一些,也能增加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的活力。

2 浸种催芽:浸种的方式有两种,一种包衣后浸种,另一种是直接把浸种药放在缸里,这两种方式都行,效果也相同,就是我们常用的浸种药咪鲜胺,浸种效果不好,可以寻找其余的浸种药剂代替。

浸种一般的时间为7天,温度要求11度以上,要不时的搅动一次缸,这样能让种子都均匀吸收到水,外面气温高,这样搅动几次也能让上下温度一致,当然也有免搅动的药。

浸好的种子,稻壳颜色深,种子透明,放在阳光下,能看见腹白,用手一捻就碎,没有硬芯。

稻种出芽的温度为30度,露白以后的温度为25度,长度不大于2毫米,之后开始晾芽,晾去多余的水分,尤其是流水线育种机,不晾芽,育种时不下芽。

3 苗床管理:从播种到出第一叶,气温高7天,气温低9天,在此期间控制大棚温度别超过32度,我们是每隔5米,在棚顶塑料开个30厘米见方的窟窿,放棚内早晨的潮气湿气。

出第一个叶后,控制棚温在22度到25度,最高不要超过28度,开始小通风练苗,尽量保持苗床干一些。

出第二个叶后,控制棚温在20度到22度,最高不超过25度,在2.5叶,要注意,棚温超过25度,很有可能让水稻出早穗。开始大通风,阴天或下雨天,都要开棚通风。

4 预防与调酸:秧苗在一叶一心后,先调酸,再喷药,调酸的标准我家是100平方米3斤酸,酸与剩下的苗床土搅拌均匀后过一遍筛子,后扬到秧苗上,马上浇水,把苗床浇透,但不能跑水,间隔7到10天再浇一次,平时用ph试纸测下苗床的酸碱度。预防药也是间隔7到10天打,最好是酸后打。

以上就是能保证水稻适时移栽的要点,只要不得病,没有农民会喜欢,早插秧,每个农民都是担心,秧苗长时间在在苗床里会得病,才极早插的秧。

小贴士:秧苗2.5叶后,依据天气情况,夜间温度高于8度,就可以不盖棚了。苗床期,如遇到低温冷害,要早晨尽早通风,以缓解冻蔫的叶子.

首先对水稻种子进行处理,这是为了保证水稻的发芽率,用恶线清或者百克,加水对稻种进行浸泡,一般浸泡三天左右再进行播种,这样可以防止恶苗病和水稻病虫害等。浸种催芽,主要是催好的芽匀丶齐播种,确定秧田和所播种子的比例,稀播匀播田间管理,包括前期浅水促分蘖,中间病虫防治,施肥灌水。

碰上大好晴天,再把蛇皮袋提起来,蛇皮袋外面再套一个方便袋,以免太阳太大了把谷种晒枯了,这样白天晒,晚上浸,以免水分全干了,直到种子全部发芽,再倒在簸箕里晾一下。最后就是掌握好秧苗的各个时期的温度控制,出苗前25℃到28℃。一叶期22℃到25℃。2.5叶的时候温度不要超过25℃,以免出现早穗的现象,插秧之前通风。

在我们当地,每年都有一个伏热阶段,气温最高达到37°C以上,高温高湿,严重影响水稻生长、扬花授粉,我们采取抽水灌溉来降低水稻田环境温度和水温,效果明显。控制分蘖,这是水稻里最主要的环节,也许别的地方可以弥补,但是分蘖是不可以的,分蘖是有时间的,在那个时间里分蘖就是有效分蘖,超过就是无效分蘖,也就是秋天上不来了。

可按氮磷钾比例2:1:1.6适入,磷肥全部作底肥,钾肥一半做底肥,一半作穗穗儿肥,氮肥安基肥:蘖肥:调节肥:孕穗肥四个时期按4:3:1:2的比列分别施入,确保肥料用在水稻需要的关键时期。有利于秧苗返青。否则长期无水叶片干瘦,光合能力和蒸腾作用能力差,不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并且根系由于插植损伤,吸收肥水的能力差,田面无水影响根系的恢复和水肥的吸收。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