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培育出的“海水稻”给我国农业带来了什么样影响?

2023-08-15 21:47:32 来源:网友发布 作者:网友发布

中国的耕地矛盾很严峻,只要能额外增加主粮的供给渠道,就可以给经济作物空出位置,哪怕是不种空着轮休养地力也是一种贡献。

至少,在现在这种国外不出口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自己的自给率和控制权。

一则,有利于提高粮食总产、保证口粮安全。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中国目前耕地面积仅为18亿亩,占全世界现有耕地面积7%左右,却需要养活占全世界20%多的人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约有3亿亩具备改造为农田的潜力,通过推广种植海水稻可让亿亩荒滩变粮仓。袁老认为,如果中国能发展1亿亩盐碱地种植水稻,亩产达300公斤,可增加总产300亿公斤。这样一来,即便是遇到洪涝、地震,甚至是突发性疾病,我们也不用担心没有粮食吃。

二则,有利于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盐碱地大多分布于贫困地区,在这里发展水稻种植技术,有助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粮食增产增收,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

请点击输入描述

三则,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盐碱程度,保护生态环境。

盐碱地的土壤往往非常贫瘠,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水稻生长期间的水环境可对滩涂和盐碱地的可溶性盐碱起到淋溶降盐作用。

水稻自身也具备降低盐分的生物作用。海水稻在新疆一年长一茬,收割海水稻后土地盐碱情况会得到改善,可继续种植其他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

此外,水稻秸秆还田还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改良盐碱地的一项有效措施。

新疆盐碱土地面积大,海水稻在新疆改造盐碱地价值巨大,前景广阔,为袁隆平院士海水稻科研团队点赞!

最后,希望大家不忘像袁老这样的先驱多年来的努力,从身边事做起,珍惜粮食,杜绝浪费!

温度低于0℃,秧苗发生冻害,甚至被冻死。温度低于13℃,秧苗停止生长。温度低于8℃,秧苗出现延迟性冷害。苗期适宜温度:播种至出苗立针期间,温度控制在30-32℃,一叶一心期,温度不宜超过28℃,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间,温度控制在22-25℃,二叶至三叶期间,温度控制在20-22℃。 ?

请点击输入描述

水稻秧苗多少度会冻死 ?水稻秧苗生长的温度界限为13℃,如果温度低于13℃,秧苗停止生长。如果温度低于8℃,秧苗会产生延迟性冷害。如果温度低于0℃,秧苗会发生冻害,甚至是被冻死。不同生长阶段,水稻对于温度的需求如下: ?1、从播种至出苗立针期间,育苗棚内的温度控制在30-32℃左右为宜。 ?2、一叶一心期,温度不宜超过28℃,秧苗的高度约为4.5-5.5cm。 ?3、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间,温度控制在22-25℃,秧苗的高度约为7.5-8.5cm。 ?

请点击输入描述

4、二叶至三叶期间,温度控制在20-22℃左右,秧苗的高度约为12.5-13.5cm。 ?5、移栽的时候,适宜温度为25-30℃,最低温度为13-15℃,最高温度为35℃。 ?6、分蘖的时候,适宜温度为25-30℃,最低温度为15-17℃,最高温度为33℃。 ?7、幼穗分化的时候,适宜温度为25-32℃,最低温度为15-17℃,最高温度为40℃。 ?8、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时候,适宜温度为25-32℃,最低温度为15-17℃,最高温度为40℃。 ?9、抽穗开花的时候,适宜温度为25-32℃,最低温度为18-20℃,最高温度为35-37℃。 ?10、灌浆结实的时候,适宜温度为23-28℃,最低温度为13-15℃,最高温度为35℃。

请点击输入描述

二、水稻秧苗发黄是什么原因 ?1、在育苗过程中,三叶前,秧苗的生长营养需求主要依靠胚乳,三叶过后,秧苗主要依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因此如果秧田中的氮肥施加不足,就会导致幼苗发黄。 ?2、稻飞虱、稻蓟马、稻瘟等病虫害所致。 ?3、管理不当导致秧苗发黄,比如田间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水分不足,放风不当等。 ?4、秸秆还田的时候,处理不彻底,导致秸秆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导致水稻根系受损,吸收养分的能力下降,从而出现秧苗发黄现象。 ?5、田间的ph过高,影响到了秧苗吸收养分的过程,从而使得秧苗因营养不足而黄化。?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