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泡酒有用吗?

2023-08-15 21:18:45 来源:网友发布 作者:网友发布

一个是,药物泡酒后会不会获得药效?

另一个是,煎药有什么用呢?(下一篇)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药物泡酒真的会获得药效吗?答案是肯定的。泡酒确实会让酒获得药效。这个道理很浅显,相似相溶嘛。我相信学过高中化学的人都理解。乙醇作为非极性毒性非常小的物质,是一种非常好的溶解非极性物质的溶剂。而且乙醇又可以与水互溶,所以即便现在,乙醇也是最好的提取溶剂。古人那么久之前就能体会到这个道理,不是很厉害嘛?

就像一些人说的,生物碱、盐类、鞣质、挥发油、有机酸、树脂、糖类及部分色素等,这就是现在为止中药分析学认为的药物中有药效的物质。这其中,生物碱可以溶于水,有机酸可以溶于水,糖类也可以。但是像黄酮类,三萜类,甾体类,鞣质,脂肪酸,等等,就不容易溶于水了,反而容易溶于乙醇。

?我们的食用酒精,即便是白酒,也是水和酒精的混合物。我们说的酒精度,就是乙醇的百分体积,剩下的都是水。

你会说,那喝酒不就是喝水+酒精吗?不是的。不信你可以去买医用酒精兑水,尝尝是啥味。酒并不仅仅是酒精和水,其中还有很多微量物质。就是这些微量物质造就了酒的颜色(红葡萄酒),口味,观感,气味等。这些微量物质大多是脂溶性的,也有部分水溶性。总之,没有这些微量成分,酒也就不成其为酒了。

药物泡酒后会使得其中的脂溶性和水溶性都溶解在酒中,这样我们就不需要直接去嚼药材了。事实上,那些药材里大部分材料没有药效,有药效的都是微量物质,一公斤只能提取几克甚至几微克都是很正常的。比如,植物药里主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木质素,动物药里主要是蛋白质脂肪糖这些东西,并没有药效。酒可以将有药效的物质浸泡出来,这不是很好嘛?你觉得嚼木头很爽么?反正我嚼黄芪一点也不爽。

现代中药制剂中也有一种方法叫浸渍法,与泡酒一样。当然这种方法效率很低。现在不常用。但是家庭里还是可以用的。也可以弄一套手工皂的设备玩水蒸气蒸馏,我看好你哦。

中药和酒为一体的药酒是中医药特色。酒能将许多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于其中,并通过酒辛温行散的特点,让药力直达病处,增加疗效。冬季是应用药酒的最佳季节。以下介绍六个药酒方,帮助大家防病治病。

1.气血双补酒,强身健体

配方:人参20克,黄芪20克,当归身(当归的主要部分)15克,龙眼肉30克,川芎10克,熟地30克,白酒1升。

功用:补益气血。

适宜人群:用于诸虚劳损、病后体虚人群,表现为面色灰黄、食少、乏力、自汗、眩晕、失眠、腰痛、阳痿等。正常人群饮用也有强身益寿的作用。

用法:每次服10~20毫升。不善于饮酒者可将此酒冲入汤水中饮用,或以此酒炖鸡,效果也非常好。

禁忌:感冒发热、溃疡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者忌服。

2.人参蛤蚧酒,补肺防霾

配方:人参9克,蛤蚧1对,桑白皮10克,知母15克,川贝母5克,低度白酒1升。

功用:补肺肾、定喘咳。

适宜人群:久病咳嗽或者久居不良空气环境所致的肺肾两虚人群,症状表现为咳嗽气短、运动后气喘加重、闷气憋气、心烦不安、身倦乏力、心悸气短、言语无力等。

禁忌:发热性疾病急性期及实热体质者不宜饮用。

3.轻身酒,润燥通便

配方:何首乌30克,全当归、肉苁蓉、胡麻仁、生地黄各15克,蜂蜜20克,白酒1升。

功用:益精养阴、润燥通便。

适宜人群:阴虚精亏人群,症状表现为腰肌酸软、头痛头昏、肠燥便秘、浑身困乏、肥胖体沉、皮干燥等。

禁忌:发热性疾病、年轻人实热性体质忌服。

4.美容调理酒,润肤乌发

配方:人参10克,当归、玉竹、黄精、何首乌各15克,益母草30克,枸杞子20克,黄酒1.5升。

功用:润肤乌发、调补阴阳。

适宜人群:长期劳累或久病体虚者,表现为容颜憔悴、面色不华、身体羸弱、皮肤毛发干燥、脱发、月经不调、闭经等。

禁忌:体壮、实热体质者忌服。

5.益肾酒,耳聪目明

配方:覆盆子20克,巴戟天、肉苁蓉、远志、川牛膝、五味子、川续断各15克,山萸肉20克,核桃仁40克,蜂蜜30克,白酒1升。

功用:益肝补肾、聪耳明目。

适宜人群:肝肾虚亏人群,表现为耳聋目暗、腰酸腿困、神疲力衰、面容憔悴等。

禁忌:体壮、实热体质者忌服。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