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统计,2003年世界蔬菜播种面积为4958.69万km2,总产量83882.64万t。除中国列世界第一位以外,从第二至第十位的9个蔬菜生产国家依次为:印度、尼日利亚、美国、土耳其、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意大利。
表1-1 2003年中国蔬菜及瓜类种植面积与世界主产国比较
表1-2 2003年中国蔬菜及瓜类总产量与世界主产国比较
表1-2 2003年中国蔬菜及瓜类总产量与世界主产国比较(续)-1
从上述列表中可以看出,世界上蔬菜播种面积最大的前10个国家顺序为:中国、印度、尼日利亚、美国、土耳其、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意大利;总产量最多的10个国家是:中国、印度、美国、土耳其、俄罗斯、意大利、埃及、日本、西班牙、伊朗。而反映生产状况的另一个指标是单位面积产量。
表1-3 2003年中国蔬菜及瓜类单产与世界主要国家的比较
从上述列表中可看出总面积和总产量列第二位的印度,在单产排名中没有列上(处于第30位以后),而像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冰岛、荷兰等国则名列世界蔬菜单产的前三位,这些国家的蔬菜单产比较高的原因是,国土面积小,人口少,相应的蔬菜生产面积也小,而且保护地栽培的面积所占比例高,多行集约化栽培,其中又以番茄、黄瓜、甜椒等高产果菜类蔬菜为主进行生产,因此蔬菜单位面积产量高。蔬菜栽培面积较大,且露地栽培面积也较大的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蔬菜单产水平则是代表了当今世界蔬菜生产的先进水平。这些国家的蔬菜单位面积产量保持在27~28t/km2的水平。其蔬菜生产特点是农田基本建设条件好,注意保持较好的蔬菜生产的生态环境,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较高,实现了蔬菜种子的良种化,在蔬菜采后的冷链贮运以及加工、包装等环节均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从而使蔬菜产品达到安全、卫生和优质,这些特点也体现了当今蔬菜产业的发展方向。此外,发达国家蔬菜产品的深加工产业比较发达,加工产品占整个蔬菜产品的30%左右,如速冻菜、脱水菜、盐渍菜、泡菜、蔬菜汁以及蔬菜罐制食品和饮料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菜篮子工程的实施,蔬菜生产在新品种选育、育种技术、设施栽培技术、无公害生产新技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对蔬菜品种改良及其产业化方面都得到迅猛发展,并取得了长足进步。截止l999年底,我国蔬菜人均占有量已达到31lkg。另一方面,蔬菜生产面临的生态问题,如三废污染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和有机肥污染等而导致蔬菜质量下降,安全性受到威胁等,给绿色蔬菜的生产带来良好的市场空间。绿色蔬菜,是绿色食品中的一种,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蔬菜的统称。2001年4月,一项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的“无公害食品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以“菜篮子”为突破口,对农产品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自此,绿色蔬菜革命已在我国悄然兴起,正在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将会造福于整个社会。一、我国绿色蔬菜生产现状蔬菜是绿色食品产品中发展速度较快,整体水平较高的一类产品。从1990~1998年,我国共有95家企业的144个蔬菜产品注册绿色食品标志,占全国绿色食品产品总量的14.2%,绿色食品蔬菜实物产量达328.8亿kg,种植面积l9万hm2。但从总体上,绿色蔬菜的种植面积仅占全国蔬菜种植面积的1%,年绿色蔬菜产量仅占垒国蔬菜总产量的1%,且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北京、山东开发的绿色蔬菜产品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7.8%和25.7%,而在四川、甘肃、新疆、海南、宁夏等省(区)还没有开发。在我国蔬菜总量呈结构性、区域性和季节性明显过剩的情况下,发展绿色食品蔬菜潜力巨大。蔬菜产品是较为特殊的商品,多以鲜食为主,许多产品无包装而直接进行零售,消费者难以区分哪一种是绿色蔬菜。并且有些绿色食品蔬菜企业不能完全按照绿色食晶生产技术规程操作。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仍然是“重治轻防”,农药和亚硝酸盐残留量超标仍是我国蔬菜产品的瓶颈。二、发展绿色蔬菜的前景我国是蔬菜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发展绿色蔬菜有着巨大的国际市场和潜在的国内市场。一方面,随着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绿色蔬菜的呼声越来越高,在目前许多地区蔬菜总产量新趋饱和的形势下,以质取胜无疑是蔬菜业再上新台阶的出路。我国已具有发展绿色蔬菜的很多有利条件,在我国适度规模地发展绿色农业、开发绿色蔬菜产品是切实可行的。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存在着蔬菜产品需求量增加与弱化蔬菜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绿色蔬菜,增加蔬菜出口,为使我国进一步成为蔬菜贸易强国提供了机会,也为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绿色蔬菜生产主要技术对策(一)合理布局,选择无污染的生意环境洁净的生态环境和安全无污染的生产过程是生产绿色蔬菜的基本保证。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应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要选择大气环境、水体 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达国家标准的地区、远离工矿区、在远离城镇的乡村建立新的蔬菜生产基地城镇近郊以设施栽培 无土栽培 高度集约化经营种植为主一在远郊新建蔬菜基地以种植耐贮运的大路菜为主,形成一个以城市为中心,远近郊相结台,多层次、多类型、合理布局的蔬菜生产模式,加强城市附近菜田的基本建设,灌溉水要清洁,排灌分家,减少“三废”污染。(二)加强对优质、丰产、挽逆性好品种的选育。各地应该因地翎宜,加强对优质、丰产、抗逆性好品种的选育。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耕作制度、栽培制度,研究与之配套的绿色栽培和管理措施,做到良种和良法一一起推广。(三)科学施肥在绿色蔬菜生产过程中,通过深耕晒地熟化土壤、轮作换茬、间作套种、养地用地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控制化学肥料用量,通过增施优质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中多种养分的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满足蔬菜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条件。由于钾对改善蔬菜品质,减少硝酸盐积累有明显效果,因此应增施钾肥。冬季日照弱,应不施或少施氮肥。高肥菜地富含腐殖质,应以有机肥作基肥,生物菌肥作追肥。菠菜、油菜等叶菜类蔬菜对硝酸盐极敏感,分期施用氮肥可降低硝酸盐累积,要重视“攻头控尾”、“重基肥轻追肥,基肥比例为50%~70%时,有利于后期控制蔬菜硝酸盐积累和提高蔬菜的品质。施有机肥料是一项有效降低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农业措施,有机质能促进土壤反硝化过程,从而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硝态氮的吸收。此外,有机肥料中含有多种酶类和生长促进物质,对蔬菜生长有促进作用。有机肥使用时,最好经高温腐熟,并逐步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特别提倡施用经沼气池转化后的有机肥。(四)设施栽培设施栽培是在相对可控制条件下进行蔬菜生产的一种方式,可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以至工厂化生产,因此绿色蔬菜应成为设施农业的主导产品可采用的技术方法有选育专用的抗病虫和抗除草剂品种,根据蔬菜种类及季节的不同加盖不同类型的无纺布、遮阳网,采用轮作、间作、嫁接换根、光照抑制、秸秆和CO2,施肥、昆虫授粉等栽培管理技术,利用防虫网隔离、天敌、性诱、色板诱杀、紫外线和臭氧水杀菌、弱毒性病毒防治病毒病等综台防治病虫,创造有利于蔬菜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发生发展的生态环境,真正实现高投入、高产出、高收益。(五)病虫害的综合治理蔬菜种类多,生产周期短,生态系统不稳定,导致病虫害种类多,发生演替规律复杂,防治难度高,目前,尚无一种防治措施和技术是绝对安全、有效的。病虫害是蔬菜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作物管理的系统范畴,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预防和控制有害生物的目的,走综台治理的道路。即要协调运用农业的、生物的、物理的防治技术,必要时科学台理地运用化学防治手段,经济、安全、有效地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