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水稻应该怎么养殖

2023-08-15 20:54:46 来源:网友发布 作者:网友发布

水稻怎样才能高产?小编为大家总结了很多高产栽培技术。我不知道你是否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一套合适的方法。下一步,小编将新增一套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让我们看看有什么不同。

水稻育苗技术

1、种子选择

要选育优质、高产、抗病、分蘖能力强的品种。目前,龙井31号和龙井46号是适宜的品种。

2、扣棚

温室的最佳选择是在温室内育苗。温室应该在3月15日左右关闭以提高地面温度。当温室里的土壤结冰10厘米左右时,就要做苗床。苗床地面应平整,清除残根和杂物,中间道路应铺砖。

种子处理

干种子可涂15%的保护性种衣剂,可有效防治青枯病、枯死病、恶苗病和松腐病,每50公斤种子用1公斤种衣剂与0.5-0.8公斤水混合,均匀地混在塑料布上,阴干成膜,然后浸泡3天,浸种时,水可高出种子约5厘米,且不能搅拌。本发明的包衣剂用于包衣,其他调酸消毒剂无需重复使用。水温在15℃左右时,浸种5-7天可促进种子萌发。

温度是28-32度℃,一般24-30小时一批。种子可以装在网袋里,顶部和底部可以更换一到两次。当芽长1-2mm时,温度应降低到15-20℃℃花蕾冷却6小时左右。

播种

播种前,用微喷器浇水,不得积水。播种期根据移栽时间和速度确定,分期分批播种。一般在床温高于12℃时℃,种子可以播种。在我县,从4月10日到15日,要用播种机调整播种量,匀速播种。每盘播芽籽150-200克,用覆盖器覆盖约0.7厘米,最厚不超过1厘米,然后封死。

苗床管理

1、温度管理

(1)从播种到出苗:主要方法是保暖保湿,温度控制在30-32℃℃.当温度超过35℃,通风设备应该打开。当出苗率为50-70%时,应及时除去塑料薄膜。

(2)出苗至一叶一心期:棚内温度25~28℃℃,最高温度不超过30℃℃.注意通风和育苗,

(3)1.5叶期-2.5叶期:棚内温度20-25℃℃,高温期间注意通风、炼苗,注意强风冷流、高温天气的管理,严防超高温。

(4)2.5叶至移栽期:根据当地气温,应昼夜摘膜,以提高苗木质量。

2、水资源管理

从播种到出苗,除了个别的干苗外,不需要水分。如果床面有水,应揭去塑料薄膜,并将床烘干,以防湿损。如果中午水面变白或稻叶卷曲,早晚叶尖吐出少量水或没有水,则应浇水。浇水时间应该在早上8点之前。每次浇水一定要彻底,尽量减少浇水次数。

3、立枯病的防治

首先,用每平方米2-3ml的移栽液与4-5kg水混合,在播种前浇在床面上,或在一片叶期每平方米喷2-3ml移栽液至2.5片叶,防治立枯病。

4、苗床追肥

一般情况下,在幼苗2.5叶期出现脱肥现象。每平方米苗床施用1.5-2g尿素,稀释100倍,根外追肥。施肥后,用清水冲洗叶面,以免烧焦叶子。育苗前施肥。

田间管理

1、整地施肥

耕地前每公顷施用30-45吨农家肥。肥料一般为每公顷100-150公斤磷酸二铵、100-150公斤硫酸钾和250-300公斤尿素。耙前施用40%氮肥、全磷肥和90%钾肥作基肥,65%氮肥作分蘖肥,35%氮肥作穗肥。其余钾肥作为穗肥施用。提倡秋耕和春耕,先干耙或旋耕,再对水耙进行灌溉,达到移栽不露泥的状态。定植后3~5d移栽。

2、移栽

当气温稳定地超过13度时℃,幼苗可以移栽。移栽应集中在5月10日至25日水稻高产期。移栽规格:9×3-4英寸;手插应同深,不超过1cm深,直线,孔均匀,无窝根。人工插入深度为1.5cm。

3、平衡施肥

(1)分蘖肥

分蘖肥分两次施用。在第一个分蘖绿后立即施用50%的分蘖肥,最迟不超过6叶期(6月10日前),以促进分蘖的早期生长和快速发育,利用低分蘖;从第七叶末到第八叶尖(视品种而定,一般在6月17-20日),剩余的分蘖肥用作调节肥,即第二分蘖肥。

(2)果穗肥

幼穗分化,开始施穗肥。穗肥施用两次。在7月5日前、后两叶刚刚露地时,首次施用60%的穗肥,促进了穗、枝、初穗分化,增加了枝、初穗数,争取大穗;第二次在旗叶(最后一片叶)裸露时(7月18-20日)施用剩余穗肥。

4、节水灌溉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节水灌溉模式。水层管理应符合"固根、增温、通风、节水"的要求。

(1)浅水促分蘖:移栽时,将花放在池中,使其达到水面。移栽后,水层应保持苗木高度的2/3,并支撑苗木变绿。返青后,水层应保持3.3cm,以提高温度,促进分蘖。10叶期后,采用干湿灌溉方式增加土壤供氧量,促进根系生长。

(2)当田间茎数达到计划数的80%(6月28日至7月8日)时,对生长过快、郁闭早、叶片黑化、叶片下垂、无**拔节的地块,应晾干7-10天。相反,这些地块不应被晒干,改为深水淹没。日照程度为:田面白,地裂,池面根白,叶色苍白,以控上促下,促强极;

(3)深水轮胎保护和浅水灌浆。减数分裂是水稻生命中对低温最敏感的时期。为了保护水稻免受冷害,当低温低于17℃时℃据预测,15厘米深的水层被灌溉以保护胚胎。其余时间采取干湿间歇灌溉,护根护叶,活茎成熟。每次灌溉4-5厘米,自然晾干后再浇水,黄熟期停水。

病虫草害防治

根据不同杂草群落选择除草剂,丁草胺和苄嘧磺隆是最有效的除草剂。稻瘟病防治:以预防为主,加强预报控制中心。根据气候条件,7月上旬稻瘟病由石柏科或石柏科控制;对于有采叶者的地块,750克氧化乐果乳油40%克和450公斤水用于喷洒。施药前将水抽至5cm,一天后浇灌正常水;防虫:公顷使用2.5%的敌杀乳膏225-300毫升,225-300公斤的水喷雾,或其他杀虫剂。

将为大家新增一套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大家一起来看看有什么不同。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一、水稻育苗技术

1.选种

要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力强、分蘖力强的品种。目前适宜的品种有龙粳31、龙粳46等品种。

2.扣棚作床

棚室选择应以大棚育苗为好, 3月15日左右开始扣棚增加地温, 棚室选择应以大棚育苗为好, 当棚内*壤化冻10cm左右开始作苗床, 将苗床地整平, 搂出残根杂物, 中间步道用砖铺上。

3.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1-3天, 然后风选或1.13比重盐水选种, 去除秕谷, 选后的干种子可用15%护苗种衣剂进行包衣, 可有效的防治青枯病、立枯病、恶苗病、绵腐病, 每50斤种子用1斤种衣剂兑0.5-0.8斤水, 在塑料布上均匀混拌, 拌后阴干成膜, 3天后再进行浸种, 浸种时水过种子5cm左右即可, 不能搅拌。用包衣剂包衣, 其它的调酸消毒药剂不需再用。当水温15℃左右, 一般浸种5-7天既可催芽。

催芽可用恒温催芽器, 温度恒温28-32℃, 一般24-30小时一批, 催芽时可用网袋装籽, 上、下可调换一、两次既可。待芽长1-2mm时, 降温到15-20℃, 凉芽6小时左右即可播种。

4.播种

播前床*要用微喷浇足底水, 不积水, 播期的确定应根据插秧的时间和速度应分期分批播种。一般床面温度12℃以上, 既可播种, 我县大约在4月10-15日之间, 用播种器调好播量, 匀速播种, 每盘播芽籽150-200克, 用覆*器覆*0.7cm左右, 最厚不超1cm, 然后封闭灭草。

二、苗床的秧田管理

1.温度管理

(1) 播种到出苗:以封闭保温保湿为主, 温度控制在30-32℃, 超过35℃时要开口通风。当出苗50-70%时应及时撤出地膜。

(2) 出苗至一叶一心期:棚内温度在25-28℃, 最高不超过30℃, 注意通风炼苗,

(3) 1.5叶期-2.5叶期:棚内温度在20-25℃, 注意高温期间通风炼苗, 注意好大风寒流, 高温天气的管理, 严防高温徒长。

(4) 2.5叶至插秧期:应根据当地温度情况, 逐渐转入昼夜揭膜, 提高秧苗素质。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水分管理

播种至出苗, 除个别*干需补水外, 一般不浇水, 如床面有积水, 要揭开地膜, 晾床防止湿害。出苗揭去地膜后少量补浇一次, 一叶一心以后床*如发现表面发白或中午稻叶卷曲, 早晚叶尖吐水少或不吐水应进行浇水, 浇水时间以早8点之前为好, 每次浇水一定要透, 尽量减少浇水次数。

3.防立枯病

首先用移栽灵每平方米2-3ml兑水4-5公斤, 在播种前浇到床面上, 或在一叶一心到2.5叶期每平方米用移栽灵2-3ml喷洒防治立枯病。

4.苗床追肥

一般在秧苗2.5叶期发现脱肥, 每平方米苗床用尿素1.5-2克, 稀释100倍根外追肥, 施肥后用水洗净叶面, 以免烧伤叶片, 起秧前再施送嫁肥。

三、本田管理

1.整地施肥

翻地前施农家肥每公顷30-45吨。化肥一般为每公顷磷酸二铵100-150公斤, 硫酸钾100-150公斤, 尿素250-300公斤。氮肥40%、全部磷肥、90%钾肥作底肥, 在耙地前施入, 其余氮肥的65%作蘖肥、35%作穗肥施入。其余的钾肥作穗肥施入。提倡秋翻、春耕, 进行旱耙或旋耕, 然后灌水进行水耙, 达到寸水不露泥的插秧状态。沉降3-5天后插秧。

2.插秧

当气温稳定通过13℃时, 即可插秧。插秧应集中在5月10日-25日水稻高产期内。插秧规格:机插秧采用9×3-4寸;手插秧要深浅一致, 深度不超过1厘米, 行直、穴匀、不窝根。人工摆插深度1.5厘米。

3.平衡施肥

(1) 蘖肥

分蘖肥分两次施入。第一次分蘖肥在返青后立即施用蘖肥总量的50%, 最晚不超过6叶期 (6月10日前) , 促进分蘖早生快发, 利用低位分蘖;当水稻第7叶末到第8叶露尖时 (依品种而定, 一般为6月17-20日) , 用其余蘖肥作调节肥施用, 也就是第二次蘖肥。

(2) 穗肥

幼穗分化,开始施用穗肥。穗肥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倒2叶刚刚露尖时 (7月5日前后) 施穗肥总量的60%, 促进穗、枝梗、一次颖花分化, 增加一次枝梗数, 争取大穗;第二次在剑叶 (倒1叶) 露尖时 (7月18-20日) 再施用其余穗肥。

4.节水灌溉

要加强田间基本建设, 建立节水灌溉模式。水层管理应满足“壮根、增温、通气、节水”等促进生育的要求。

(1) 浅水促蘖:插秧时池内保持花达水, 插秧后水层要保持苗高的2/3, 扶苗返青, 返青后, 水层保持3.3厘米, 增温促蘖。10叶期后, 采用干干湿湿的湿润灌溉法, 增加*壤的供氧量, 促进根系下扎。

(2) 晒田壮杆攻大穗:当田间茎数达到计划茎数的80%时 (6月28日到7月8日) , 要对长势过旺、较早出现郁闭、叶黑、叶下披、不出现拔节黄的地块, 撤水晒田7-10天, 相反则不晒, 改为深水淹。晒田程度为田面发白、地面龟裂、池面见白根、叶挺色淡, 达到控上促下, 促进壮杆;

(3) 深水护胎、浅水灌浆。水稻减数分裂是水稻一生中对低温最敏感的时期, 为防御低温冷害, 当预报有17℃以下低温时, 灌15厘米深水层护胎。其余时间要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间歇灌溉, 养根保叶, 活杆成熟。每次灌水4-5厘米, 自然落干后再灌水, 黄熟期停水。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5.防除病虫草害

根据不同的杂草群落选择除草剂, 最有效的杀灭杂草, 可用丁草胺加草克星或苄嘧磺隆等药剂防除杂草。防治稻瘟病:以预防为主, 加强预测预报, 控制发病中心。根据气候条件在7月初公顷用使百克或施宝克进行药剂防治稻瘟病;对发生潜叶蝇的地块, 公顷用40%氧化乐果乳油750克, 对水450公斤喷雾。施药前将水撤至5厘米, 1天后灌正常水;防负泥虫:公顷用2.5%敌杀死乳油225-300毫升, 对水225-300公斤喷雾, 或用其他杀虫剂进行防治。

四、收获

完熟期收获。精收细打, 减少割拉打损失, 损失率不超过2%。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