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角架+慢快门,必要时加上闪光灯,解决曝光和彩噪问题 茶叶的拍摄一般在室内完成,而室内光线昏暗,为了获得更好的曝光,还原茶叶的清晰度,可以采用慢快门,闪光灯,三脚架等辅助器材,让相机获得更好的曝光。
2、多用微距镜头拍摄细节 微距摄影本身看起来就非常精致,它可以让茶叶看起来更加生动,富有细节,表现出茶叶的质感和肌理。
3、用大光圈来解决背景杂乱的问题 背景杂乱是摄影的大忌,而大光圈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可以获得更好的景深,把背景虚化,突出主题,同时还可以增加相机的进光量,提高快门速度,照片不容易糊。
4、利用茶具茶桌作为背景道具 茶叶的文化源远流长,它的文化属性比商品本身要知名得多,因此我们在拍摄茶叶时,可以把泡茶的茶具、茶桌摆出来,作为装饰品,尤其是木材质的茶桌,它自然的纹理、色泽都非常漂亮,可以将茶叶衬托得更有古典韵味,更美。
5、巧妙运用色彩元素 茶叶没有泡开之前,通常是深绿色,灰绿色的,色泽不是非常好看,因此我们可以加上一些新鲜的茶叶,或其他绿叶子,用来点缀茶叶的颜色,给人一种舒畅的感觉。又或者,我们可以拍摄已经被水泡开了的茶叶,用纯洁白色的瓷器衬托,此时的茶叶已经涨开,变回了叶子本身的绿色,在白色的瓷盘衬托下,显得犹如碧绿的琉璃一般,晶莹剔透,富有层次感。
自己动手炒青,既好看又好喝 ,好看是茶叶完整,汤色清澈,泡开成片成朵, 好喝是茶香浓郁,尤其是豆香味浓厚,茶叶不苦涩(在我们朋友圈始终把苦涩味过重是当成衡量茶叶质量的条件之一)。
从采摘开始,注意采摘完整断叶断芽比较少,同时采摘的茶叶要匀称,一朵大一朵小的老师傅都做不好,另外蒂头老叶茶蒂茶花奈叶等杂物挑选干净,爱好者做茶和专业做茶不同,专业管理的茶园长势好,茶芽收拢紧像毛笔头一样,管理差的茶叶容易开叶包芽不紧同时奈叶鱼叶容易老化,做茶的时候往往会变成碎片碎叶。
杀青的时候对火候掌握是最要紧的,火过旺则容易出现焦味,甚至是苦味,火过低则出现青臭味(普洱才八十度,青臭味的典型代表),出现红叶红梗出现酵味。揉捻时候看杀青好茶叶的干湿度,新手很容易造成是不均匀,一边焦一边又不熟,所以我要求的是小锅炒,每锅都二两青叶(普洱神茶工艺要求低就是一锅青叶太多),湿度均匀的青胚揉捻手法不宜太重,青胚不宜太干,仍旧是防止茶叶太碎(在我们的观念里面普洱一直是反面教材,做成品压饼还要撬碎)。
最后烘干的时候要小火烘干,翻看均匀,受热均匀,同时要复烘一次,第二天等茶叶回软以后再复烘一次,干度不足的茶叶是放不久的。
其实茶叶没有想象的那样贵,现在的茶园旅游都可以自己动手参与茶叶采摘加工体验,茶叶的加工原理也没有卖普洱的那样吹嘘的神秘,绿茶黄茶就是将青叶脱水干燥,茶香可口不苦涩 ,红茶青茶是因为茶青的等级(普通红茶)做绿茶不合适了,就通过发酵来减轻苦涩味。至于 那些装逼喝普洱的,其实他们不需要,他们最需要的是补脑液,过去落后的边销茶被港台茶叶骗子忽悠成高档茶了。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