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埂除草最佳配方,除草剂什么时候打效果好

2023-08-16 02:20:42 来源:网友发布 作者:网友发布

1、适宜除草配方:二氯喹啉酸+双草醚,该配方可以防除稗草、小飞蓬、双穗雀稗等杂草,氰氟草酯+双草醚,该配方可以防除稗草、千金子等杂草,对于其他部分杂草也有一定防效。2、其他除草方法:防除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可喷施二甲四氯,若要防除牛筋草,可使用草铵膦进行定向喷雾。

一、水稻田埂除草最佳配方

1、适宜除草配方

(1)二氯喹啉酸+双草醚

二氯喹啉酸可以防除小飞蓬等杂草,而且对于禾苗比较安全,将其和双草醚进行混用,可防除稗草、小飞蓬、双穗雀稗等杂草。

(2)氰氟草酯+双草醚

氰氟草酯对水稻较安全,即使适当提高剂量通常也不会出现药害,使用后可防除稗草、千金子、双穗雀稗等杂草,和双草醚进行混用后对于田埂上的杂草具有一定的防效。

2、其他除草方法

(1)二甲四氯

若田埂上的杂草较多,可喷施二甲四氯,该药物对于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具有良好的防效。

(2)草铵膦

①该药物可以进行定向喷雾,使用后可灭杀田埂上的大部分杂草,包括牛筋草等比较难防除的杂草。

②该药物的内吸性较差,不会伤到植物的根系,因此不会影响到田埂。

③需注意,用药时要做好防护措施,比如穿戴防护罩,同时要避免药液漂移至禾苗上,否则禾苗也会被灭除。

二、水稻田除草剂什么时候打效果好

1、稻田除草剂通常在水稻2-3叶期使用效果较好,即杂草1叶1心期便能施用。移栽稻田,可在移栽5-7天后施药,对于部分特殊杂草可等它们出齐后进行叶面喷雾。

2、空气湿度较大时,施药的效果一般会比较好,当叶面无露水、无雨水、空气湿度超过60%时,即为适宜的施药时间。干热季节或比较干旱时不能施药。

3、若在晴朗、无风的中午进行施药,则更为适宜,原因是此时光照充足,能够充分发挥出除草剂的药效,而且此时施药还能防止药液被风吹到其他农作物上面,避免因此造成的误伤。

4、移栽前2-3天,可亩用100-150毫升50%杀草丹或125-150毫升12%恶草灵兑水喷雾,施药期间保持浅水层,施药后不可排水,需保水3-4天。移栽5-7天后,可使用苄嘧磺隆、扑草净等药物。

在 种植 水稻的时候合理使用除草剂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如何使用除草剂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水稻田用除草剂的 方法 ,希望对你有帮助。

水稻田使用除草剂的方法

 化学除草剂的共同特点是气温高时对杂草的杀伤力强,反之则弱。因此早稻大田施用除草剂宜在插秧后15天左右,中稻和晚稻宜在插秧后4~6天进行。

 正确的方法为:选择晴天露水干后,每亩用25%除草醚500~600克,或25%除草醚300克加五氯酚钠500克,或50%杀草丹乳油250~300克,用湿润细土15公斤拌匀,堆闷半天,然后均匀撒入稻田。

 1周内田间不要排水,保持水深3~6厘米。此法对稗草、牛毛草等效果较好,但对三棱草、鸭舌草、野慈菇等杂草无效。因此,针对这些杂草,可视情况每亩用70%二甲四氯75~100克,对水40公斤,在稻田水排干后的第二天喷雾,喷药后隔1天再灌水。

 插秧半月后,有些稻田易生长眼字菜(又叫竹叶草)等恶性杂草。当它长出3~5叶时,每亩用50%的扑草净40~50克,加湿润细土15公斤,撒施,保持3~6厘米水深7天,效果较好。也可用扑草净40克加70%二甲四氯100克,拌湿润细土15公斤,撒施。此法不仅能杀灭眼字草,同时也能杀灭日照飘佛草、节节草、鸭舌草、野慈菇、野荸荠苗等杂草。

 水稻田发生除草剂药害的症状:

 水稻秧苗象火烧过一样,有的不能正常抽穗,有的不能结实。

 发生药害的原因:稻田面积过大,导致施量不均,用竹箕等装毒土,边撒边漏药;拌药太干,药土分离;稻田耕整不平或渗漏,致药水淹没秧苗或药剂浓度加大;过早下田薅秧等。

 水稻除草剂药害的补救 措施 :

 方法一、秧苗枯苗,多属用药量过大引起,应立即放出田内药水;灌入清水冲洗。

 方法二、严重药害每亩用生石灰或草木灰50~100公斤撒施,轻微药害用1%的漂白粉液叶面喷雾。

 方法三、采用上述措施后,秧苗仍不能恢复生长的,可补栽;不能补栽的可每亩增施尿素5~7.5公斤。

水稻田除草方法

 一、水稻插秧前杂草防除方法

 一般在插秧前3天将水田弄平后,每亩用12%恶草灵乳油0.08-0.1公斤,或每亩用5%恶草灵乳油0.15-0.2公斤,可以搀细土15公斤撒施,也可对水15公斤进行泼浇。此外,还可用50%哌草津乳油,每亩用量为0.15公斤,于插秧前2~3天参照恶草灵使用方法进行处理。恶草灵和哌草津可防除稗草、蔗草、眼子菜等,防除效率在90%以上。恶草灵和去草胺混合后使用,可扩大杀草谱,提高药效,降低费用。可于插秧前2~3天,每亩用12%恶草灵0.1公斤加60%去草胺0.1公斤,制成毒土撒施或对水泼浇,能收到一次用药彻底防除杂草的效果。

 二、水稻插秧后杂草的防除方法

 插秧后5-7天,也可用12%恶草灵0.1公斤加60%去草胺0.1公斤,或用25%恶草灵0.05公斤加60%去草胺0.1公斤,制成毒土撒施或对水泼浇。对于插秧后以稗草为主的田块,每亩可用96%的禾大壮0.2公斤,于杂草2-3叶龄期施用。如果是以蔗草为主的田块,每亩可用25%苯达松0.25公斤,或30%二甲四氯0.05公斤加25%苯达松0.15公斤,于水稻分蘖期使用,防除效果较好。对于眼子菜较多的田块,每亩可用25%西草净0.1公斤和96%禾大壮0.1公斤混合,在水稻分蘖期施用,效果十分明显。

 注意事项:恶草灵和哌草津都是土壤处理剂,最好在水稻插秧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使用水稻除草剂时,一定要注意防止除草剂药害的发生,如果在插秧后施用,方法不得当或剂量较大时,会出现除草剂药害,所以要严格掌握水稻田除草剂使用时期和使用剂量。

水稻负泥虫的防治方法

 水稻负泥虫的危害:

 负泥虫主要为害秧苗和稻田的禾苗。成虫、幼虫沿叶脉取食叶肉,在叶尖部分则食穿表皮。大发生年受害严重的禾苗全部变白,或造成禾苗生长黄弱,抽穗不齐,稻谷减产。除危害水稻外,受害作物还有粟、黍、小麦、大麦、玉米、芦苇、糠稷、茭白。

 水稻负泥虫的防治方法:

 方法一、结合积肥,冬春铲除杂草,杀死越冬成虫。

 方法二、结合中耕,先用竹竿将幼虫打落压入土中。

 水稻负泥虫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方法三、用20%菊马乳油每亩50ml或30%高效三唑磷100-150ml或20%速灭丁35-40ml兑水 50kg 喷雾。

水稻纹枯病防治方法

 水稻纹枯病的危害: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

 叶鞘染病 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

 叶片染病 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 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

 穗颈部受害 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脱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

 水稻纹枯病发病原因:

 早稻菌核是晚稻纹枯病的主要侵染源。菌核数量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每667m2有6万粒以上菌核,遇适宜条件就可引发纹枯病流行。

 高温高湿是水稻纹枯病发病的另一主要因素。气温18-34℃都可发生,以22-28℃最适。发病相对湿度70%-96%,90%以上最适。菌丝生长温限10-38℃,菌核在12-40℃都能形成,菌核形成最适温度28-32℃。相对湿度95%以上时,菌核就可萌发形成菌丝。6-10天后又可形成新的菌核。

 日光能抑制菌丝生长促进菌核的形成。水稻纹枯病适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和流行。生长前期雨日多、湿度大、气温偏低,病情扩展缓慢,中后期湿度大、气温高,病情迅速扩展,后期高温干燥抑制了病情。

 气温20℃以让,相对湿度大于90%,纹枯病开始发生,气温在28-32℃,遇连续降雨,病害发展迅速。气温降至20℃以下,田间相对湿度小于85%,发病迟缓或停止发病。长期深灌,偏施、迟施氮肥,水稻郁闭,徒长促进纹枯病发生和蔓延。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