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学角度来看,煲汤的药料也有寒热之分,如土茯苓煲龟属于养阴清热祛湿之用,其性偏凉,不适合虚寒体质的人服用。又如不少家庭用西洋参、鹿茸等煲汤,一家大小都饮用,若家庭中均为成年人问题不大,西洋参有补气生津之功,鹿茸可补肾强筋健骨。
但若家中有未成年人尤其是幼儿则不适合,因西洋参含有多种人参皂甙,鹿茸除含有多种氨基酸外,还含有雌激素、雄激素等,对人体有强壮和性激素样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发现鹿茸有促进幼龄动物体重增长和子宫发育之功,若作为饮食常用,有促进儿童性早熟之虑。故煲汤选用药材也要分清寒热虚实,方能有助于身体健康。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煲汤药物,现简单介绍其药性:
1、山药、芡实:
二药性味甘平,有健脾益肾祛湿作用,煲汤时可少佐陈皮以行气,其用量为15~30克,适用于脾胃稍虚、大便软或偏烂者。
2、沙参、玉竹:
性味甘平偏寒,有滋阴润肺养胃作用,适用于阴虚体质大便偏干或有少许咳嗽、口干者,用量为15~20克。
3、龙眼肉、百合:
龙眼肉性味甘温,有补心脾、益气血之功;百合味甘微寒,有清心安神润肺止咳作用,二药配伍煲汤适用于久病体虚、失眠健忘者。龙眼肉可用10~15克,百合则可用量稍大约15~30克。
煲汤食材属性及配方
玉竹:养阳润燥、生津、清热。 川贝:润心肺、清热痰。 百合:补肝肺清热益脾。(清水浸1小时) 支竹:清肺补脾、润燥化痰。(清水浸10分钟,切4CM块,最多煲半小时) 夏枯草:清肝热、降血压。(最多煲2小时) 生地:凉血解毒、利尿。 罗汉果:清肺润肠。 老苋菜梗:解毒清热、补血止血、通利小便。(中药店有卖,洗净切短) 白果:益肺气。(去壳,入滚水5分钟取起去衣,去心) 芡实:补肾固精、健脾止泻。 无花果:润肺清咽、健胃清肠。(切片) 竹蔗:润燥、和胃、清热解毒,可辟去蛇等腥味。 土茯苓:清热去湿、解毒利尿。 当归:补和血、调经止痛。 天麻:祛风、定惊。 冬虫草:补损虚、益精气、化痰。 茉莉花:提神醒脑,清虚火、去寒积。 雪蛤:滋肾、补肺、健脾。(清水浸发5小时,入葱姜水滚5分钟取起,入炖盅一个半小时) 猪脑 性味:甘、寒、有小毒。 归经:入肾经。 功效:补骨髓,益虚劳,滋肾补脑。 主治:头晕,头痛,目眩,偏正头风,神经衰弱。 说明:猪脑,含钙、磷、铁比猪肉多。适用于气血虚亏之头晕头痛,神经衰弱等虚弱之症。因猪脑所含胆固醇是常见食物中最高的一种,故对于体内胆固醇增高的高血压或动脉硬化所致的头晕头痛不宜食用。青壮年男子亦不宜食用。 验方参考与药膳: 1、猪脑一对(去筋膜),川芎10克,白芷6克,放入开水同蒸熟服食,治气血虚头晕。 2、天麻蒸猪脑:猪脑一对(去筋膜),天麻10克,蒸熟加适量食盐调味服食,隔日一次,服食3次。有祛风,镇静,通血脉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头晕眼花。 3、天麻枸杞蒸猪脑:猪脑一对(去筋膜),天麻10克(切片),枸子15克,同蒸熟食用。有滋补肝肾,祛风补脑作用,适用于血虚头晕,脑震荡后遗症。 猪骨 猪骨煮汤性寒凉,能壮腰膝,益力气,补虚弱,强筋骨。若脾胃虚寒,消化欠佳之人食之,易引起胃肠饱胀或腹泻,故应在骨汤中加入生姜或胡椒。 猪骨煅炭研粉则性温,有止泻健胃补骨作用。 1、猪骨煮汤常食之,治小儿软骨病。 2、猪骨焙干研粉,饭后服6至10克,治小儿软骨病。 3、猪骨烧炭研粉,用适量冷开水冲服,或水煎服,可解食诸果中毒。 4、土茯苓猪骨汤:土茯苓30-60克(鲜品100-150克),放入煮好的猪骨汤中煎煮半小时,食用时可去药喝汤。有健脾利湿,补阴益髓作用,可治糖尿病。
1、冬虫夏草
可以用冬虫夏草和鸭子在冬季进行煲汤,汤名为虫草熟地老鸭汤,喝此汤有滋肾补肺、润燥止咳的功效。
2、胡椒
在冬季可以用胡椒进行煲汤,汤名为胡椒猪肚汤,此汤可在饭前饮用。胡椒有温中散寒作用,猪肚有健胃养胃的功效。
3、北芪党参
在冬季可以用,党参黄芪(也成称为北芪)来煲汤,汤名为党参黄芪炖鸡汤,有健脾胃、补气益血、提高人体免疫力、强壮身体的作用。
4、紫苏
在冬季可以用紫苏进行煲汤,汤名为紫苏生姜红枣汤,此汤具有暖胃散寒、助消化行气的作用。
5、杜仲
在冬季可以用杜仲进行煲汤,汤名为羊肾杜仲五味汤,此汤具备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对腰膝酸软的人也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凤凰网-冬季养生药膳有哪些推荐7种养生药膳
百度百科-虫草熟地老鸭汤
百度百科-胡椒猪肚汤
百度百科-党参黄芪炖鸡汤
百度百科-紫苏生姜红枣汤
百度百科-羊肾杜仲五味汤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