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普遍不爱生长,不爱分蘖,发育迟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气温低加上除草剂药害造成的。水稻苗移栽后,缓苗慢,生长慢。分蘖少,分蘖迟。全省乃至东北四省的水稻苗普遍表现发育迟缓。
主要症状是苗黄苗瘦不爱发棵,不爱生长,不爱分蘖。有黄根儿,烂根儿,黑根儿,无根儿,烂叶,干尖儿和死苗现象。好一点的稻苗也不爱长。水稻秧苗发育普遍迟于往年。多数地块,达到每平方米要求的保苗株数450~550株的时间,将比去年推迟10天以上。
也会比其它正常年份推迟5天以上,有贪青晚熟的危险,必须及时调控水稻的长势,促进水稻秧苗生长和分蘖。
扩展资料:
解决办法
1、浅水促分蘖
水稻分蘖期要保持一定浅水层,最好保持水层3公分左右。水层可以略深或略浅,以寸水不露地为最佳。要保证全田有水,还要防止深水淹苗。
2、及时防虫,有利于水稻苗生长
不会种水稻,灌水打虫子药。水稻分蘖期,要灌浅水,还要确保水中无虫。水中无虫水就会清澈见底,水清则透光率高,水温就高,土温也高,稻苗生长速度就快。所以,水浑就必须打虫子药。
3、解药害促生长
水稻苗发生药害,会严重影响水稻苗生长。发生药害严重的地块,要排除药水,换新水。甩施生物菌剂,氨基酸水溶肥,奈安等,可以解土壤中的药毒,补充营养,促进水稻苗生长。
4、喷肥促生长
水稻弱苗田,可以全田喷施锌肥加叶面肥,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促进水稻苗加速生长。水稻喷施锌肥,能够促进水稻酶和生长素的合成。能够加速水稻苗生长,促进水稻分蘖。
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农民有时会移植水稻。之后,他们常常担心自己的成活率和返青分蘖的状况。但如果做好以下四项管理,我们可以放心,否则就会出现减产的严重后果!
合理施肥
水稻插秧后,为了快速适应田间生长环境,会消耗大量的营养,此时,营养应充足。返青分蘖时,可施一部分氮肥,一般是尿素,每亩6-8公斤(标准亩)。根据土壤肥力,可适当增减。土壤肥力好的地块要少,肥力差的地块要多。施肥后,田地会附着水层,不要刻意排水。
水资源管理
科学的水分管理对苗木成活率和返青时间起着重要作用。当秧苗移栽到田间时,应停止灌溉,但不能超过秧苗。一般可达到苗木的2/3,以促进新根生长,尽快适应田间生长环境。苗木变绿时,要控制水分,以浅水为主,含水量约为苗木的1/3,以促进苗木分蘖,提高有效分蘖数。当有效分蘖完全完成时,可停止适当的日光照射,以控制无效分蘖的生长。晒一段时间后,可以停止浅水管理。
病虫害防治
移栽后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一旦病虫害发生,苗木的正常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例如,害虫包括二化螟和稻飞虱,病害包括立枯病、稻瘟病和恶苗病。根据田间疫情情况、当地病虫害抗性、疫情严重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杀虫剂和杀菌剂停止防治,并详细介绍如何使用。小帮手在以后的文章中会一一详细讲解,并注意核对。
查苗补苗
水稻插秧后,由于各种原因,无法防止出现死苗,所以切记要查看田间秧苗情况。如果出现死秧,要及时停止补秧,保证田间秧苗密度和数量,以保证最终产量。
一般来说,如果在家插秧,还是要做以上四项管理哦,否则很容易减产,希望本文能对你有所帮助哈!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