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的前景如何。

2023-08-16 02:14:55 来源:网友发布 作者:网友发布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循环经济成为了各大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畜禽养殖业发展与商业模式分析报告》综合分析了畜禽养殖业中的生态养殖模式,我们认为畜禽养殖业中的生态养殖能够较好的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且经济效益相对较高,因此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生态养殖是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

生态养殖以一种或少数的几种畜禽养殖为中心,同时配置其他相关产业,如种植业、园艺花卉、肥料业或其他养殖业来实现无污染排放,把资源的循化利用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内部以“食物链”的形式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与能量的流动和转化,以保证系统内各个环节上生物群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正常进行。系统内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上游环节出现波动将会导致下游环节的难以控制,甚至是失去原来的平衡。

目前,典型的畜禽生态养殖模式可分为三大类,即初级模式、中级模式和高级模式。

其中初级模式主要是以养殖鸡、猪等畜禽为核心,产生的粪便经过特殊微生物发酵后再用来养殖蝇蛆和蚯蚓,再把养殖好的蝇蛆和蚯蚓用来饲喂畜禽。饲养蝇蛆和蚯蚓的废弃物用来种植粮食和蔬菜,这些蔬菜和粮食可以用来出售,也可以继续用来饲养畜禽。

再中级模式中,畜禽养殖所排放的粪便用来养殖蝇蛆,养殖蝇蛆后的粪便饲养蚯蚓,养殖蚯蚓后的粪便种植粮食蔬菜,生产出的粮食和蔬菜可以继续饲喂畜禽。蝇蛆和蚯蚓可以用来养鱼和饲喂畜禽。微生物可以用来发酵粪便去除病原微生物和粪臭,也可以净化畜禽舍和鱼塘的环境和水质,还可以用来发酵由粪便转化来的肥料。

而高级模式是在中级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了大规模养殖场、果园生产、桑园生产、养蚕、沼气池发酵、特种水产养殖、农村生活垃圾以及人粪处理、绿色蔬菜生产等环节,更能高效地处理人畜粪便,并将发酵后的粪便多次利用,能生产出种类更多的副产品。老尹家海参为您提供

有的专家认为,我国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将实现以下八个方面的转变。

1、畜牧业经济将由增长型与环保并重型转变。当前,资源与环境的矛盾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已作为发展农牧业的一项基本战略。因此,经济增长与环保并重将成为新世纪中国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2、农业产业结构将以种植业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牧为主。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不仅实现了温饱,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对肉、奶、蛋等各种畜产品的需求则不断上升。新世纪我国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将会超过50%。

3、以传统家畜为主将转变为全面利用各种动物资源。近年来,特种养殖和野生动物驯化技术发展很快,人类需求的多样化和遗传工程的新成果,使全面利用各种动物资源成为可能。

4、畜牧业生产将由以增产为主转变为以提高质量和增加品种为主。我国城镇居民人均肉类消费已出现下降趋势,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对畜产品的需求正走向“少而精”。

5、以分散经营为主将转变为以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为主。目前我国的畜牧业仍然是以分散经营为主,大多数农户技术水平低,竞争能力弱。市场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扩大。

6、从单一畜牧业经营转变为产、加、销一体化产业化经营。我国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正呈现方兴未艾之势,产业化经营将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方式。

7、畜牧业以农区为主将转变为农区和草原并重。我国畜牧业产值一直主要来自农区,草原畜牧业所占比例很低,新世纪,草原建设和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将得到切实加强,草原畜牧业的地位和比重将大幅度提高。

8、畜牧业生产将从人工劳动为主转变为以现代科技手段为主。草原建设、饲料生产、畜群管理、疫病防治、产品加工将全面实现自动化,遗传工程、信息技术等高技术手段将得到广泛运用。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