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等10大猪企将出栏超1亿头猪!规模场挤压下散户还有活路吗?

2023-08-16 01:56:14 来源:网友发布 作者:网友发布

最近一则“规模场2025年市场占有率可能达到30-40%甚至更高”的消息引发热议。

的确,近些年来规模场的市场占比正不断提高。

尤其2018年非瘟进入我国以来,上市猪企出栏增速明显加快。

规模场出栏增速加快,市场占比逐年提高

据统计,2018年-2021年,全国前10家上市猪企出栏总量从4699.58万头增长到了9336.46万头,直接翻了近一倍。

2022年,这种产能增长的趋势仍在扩大。

今年1-10月,前10家上市猪企的出栏总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到年底出栏超1亿头猪几乎没有问题。

而且随着业绩回暖,猪企的能繁母猪存栏也在增长。

据牧原股份透露,截至今年10月末,其能繁母猪存栏为270万头,相比9月增加了10.2万头。

温氏股份则表示,截至9月末公司能繁母猪存栏为134万头,年末的存栏目标为140万头,还有6万头的增长空间。

天邦食品能繁母猪存栏规划是达到40万头,9月其能繁母猪30万头,意味着还要增加10万头。

在如此增速下,可以确定的是,2023年猪企的生猪出栏量将继续增长,市场占比也将进一步提高。

在全国每年消耗5500万吨猪肉这一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散户的生存空间将再度被挤压,而且面临的困境也凸显出来。

规模化趋势下,散户生存困境凸显

从抗风险能力来看,散户因资金断裂而退出的风险更大。

2018年以来的这轮猪周期,一大批散户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猪场关闭,而最终因为没有资金复养彻底退出行业。

就拿2021年的下行周期来说,有业内人士透露,由于养猪持续亏损,中小规模的养殖场现金流压力巨大,华东部分地区散养户退出比例达到60%-70%。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规模场在深亏的情形下,2021年的出栏量仍然保持翻倍的态势,以牧原为例,2020年其出栏量1811.5万头,2021年则达到了4026.3万头,翻了近3倍!

从市场灵敏度来看,散户时常因信息不对称而盲目养殖。

今年以来,官方对猪市进行了多轮调控,放储、约谈猪企、发布引导信息等措施都意在促使猪价回归合理区间。

一般来说,规模猪企能更快了解到市场风向。

而不少散养户因为信息不对称,对行情后知后觉,容易产生盲目跟风压栏的行为。

此前部分养殖户压年底行情,压到如今的结果就是利润反而减少。

从补贴力度来看,散户因达不到门槛而较难获得扶持。

我国的养殖补贴种类繁多,规模补贴、基础设施补贴、能繁母猪补贴、良种补贴、防疫补贴等等,这些补贴领取都有一定标准。

散户时常因为规模够不到补贴门槛而与补贴失之交臂,相比之下,规模场获得扶持的机会就要大很多。

另外,因为规模场市场占比提升,散户的价格话语权也越来越弱。

种种困境之下,散户该如何应对困局呢?

散户如何应对困局?

除了老生常谈的控制成本、提高养殖技术等基本面之外,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力。

把握数据规律。

笔者曾采访过一位养殖业老板,这位老板透露出自己利用疫苗、兽药、饲料产能等数据判断出未来某一节点的行情,从而去增减产能,达到效益最大化。

同理,养猪业通过母猪、仔猪、饲料协会每月公布的饲料数据等等,大致了解未来行情,避免盲目跟风压栏或者补栏,可降低风险。

抱团取暖提升效率。

如果说在数据、信息渠道方面不那么灵敏,那么建立渠道抱团取暖是明智选择。

《“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也提出: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支持龙头企业与中小养殖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公司+农户”模式在市场发展多年,确有其存在的道理,散户可以背靠大企业进行养殖。

目前业内也成立了不少联盟、养猪协会,大家抱团应对市场,可以提高养殖效率。

发展特色养殖。

如果说养普通猪品种难突出重围,我国也有不少地方猪品种,比如福建槐猪、贵州小香猪、两广小花猪、青海八眉猪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于特色高品质猪肉接受度更好。

养殖特色品种可以充分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一条赛道难做出花样,换条赛道也许会有更好的发展。

总而言之,未来规模场逐渐占到市场大头,散户过于分散,“夹缝中求生存”或为常态。

不过,散户船小好调头、灵活性强、成本更可控的优势也会被放大。

借用一位粉丝的评论来收尾:“只有干不好的企业,没有干不好的行业,就看你怎么养怎么卖,天无绝人之路。

”养猪散户同样能养出一番天地。

农业合作项目最赚钱项目?养殖业到底有什么好的创业项目?从致富经里看到的似乎是养殖什么都是最赚钱的,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有养殖天上飞的天鹅、大雁,养殖地上跑的野猪、兔子;有养殖水里游的虾蟹水产,养殖泥里钻的黄鳝、泥鳅;更有养殖蛇蝎鳄鱼的,真是各或各样应有尽有。然而养殖业项目赚钱与否并不是单单看你养殖什么东西,也要看你是怎么养殖的。比如,养猪、养鸡这些都不知多少百年的行业了,但是还是有人在今天能用不一样的眼光来做,也能做到千万亿万的人。

农业合作项目最赚钱项目?这是多少养殖人苦苦在寻觅的东西啊。传统的养猪、养鸡已经随着养殖饲料的不断上升,疫情的不断困扰而变得越来越举步维艰了,而特种养殖项目又往往跟人们的接受程度以及市场及产品的开发能力变得市场风险很大。那么究竟养殖业中什么才是可以让我们永远处于不败之地的呢。我们都知道养殖业中饲料成本占到养殖成本的60%以上,所以要让我们在市场好与坏时都能有竞争优势,那么成本领先绝对是必须的。那如果能自己生产养殖业的饲料,保证自己养殖场的饲料供应,那么不管养殖什么都是最赚钱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农业合作项目最赚钱项目,养殖业最赚钱的就是养殖大麦虫了,如果加上生态养殖大麦虫那么就是更赚钱了。大麦虫生态养殖项目是个不错的选择的,可以利用秸秆、木薯渣、豆渣、酒糟等作为大麦虫的饲料,再把养殖出来的大麦虫作为山鸡、大雁等珍禽的饲料,也可以作为林蛙石蛙以及蝎子蜈蚣等的活体饲料,把养殖大麦虫所得到的大麦虫粪便作为养殖鸡鸭鱼等的饲料或直接用来种植经济植物或种植南瓜等作为大麦虫以及鸡猪的养殖饲料,整个生态链条是环环相扣,进来的都是废料出产的都是高品质的绿色农产品。这种生态养殖必然是未来养殖的趋势

为什么养殖业中生态养殖大麦虫最赚钱?理由一:大麦虫养殖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废弃物如麦麸、秸秆、米糠、酒糟、豆渣、木薯渣甚至鸡粪来作为大麦虫养殖的饲料,饲料来源非常广,也可以发展相关的南瓜地瓜牧草种植等来开拓更多的饲料原料,可以说大麦虫起码在饲料原料上不会和人类也不会和传统的养殖业争粮占地,所需要的养殖场所也是要求很低的,只要有个中小的闲置房子或是大棚都可以养殖大麦虫的,温度要求也不高0到35度都是可以一年四季养殖大麦虫的,大麦虫的养殖技术更是简单易学,不需要防疫或是担心疫情的风险的,所以养殖的风险完全可以由养殖户自己控制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秸秆资源非常丰富,全国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约7亿吨,相当于北方草原打草量的50多倍,占全世界秸秆总产量的20%~30%。我国对秸秆饲料的开发和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饲料工业集约化生产水平较低。目前仅限于挖坑青贮以及小规模的氨化处理,每年农作物秸秆的绝大部分得不到合理利用,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如果我们每年能将作物秸秆的60%加以利用,经处理后加工成饲料,所发挥的效益相当于现在全国的全部饲料用粮约(8700万吨)。因此开发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是我国民族饲料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全球的蛋白质饲料需求不断增加,蛋白质饲料严重缺乏,显得尤为突出。如何解决日益增长的蛋白质饲料的需求,在发达国家尝试的最重要且最经济的途径就是开发昆虫蛋白饲料资源和各类农作物秸秆和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处理后的饲料原料。我国各级政府也非常重视昆虫蛋白资源的产业化。农业部已将昆虫饲料列为被推荐的10种节粮型饲料资源之一,国家畜牧发展中心也将昆虫养殖列入我国今后大力发展的7类养殖业之中。国家计划委员会将“大麦虫产业化推进”列入2000年高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农业部将“大麦虫工厂化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列入2001年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等。所以目前应用较广的饲用昆虫资源主要就是养殖大麦虫。

农业合作项目最赚钱项目,首选大麦虫养殖,理由二:大麦虫养殖可以发展养殖业中其他特种养殖经济动物。比如蝎子养殖、野鸡养殖、蜈蚣养殖、鸽子养殖、鹧鸪养殖、蛤蚧养殖、龟鳖蛇养殖、观赏鸟观赏鱼养殖等等特色的养殖项目。大麦虫作为第一大的饲料用昆虫,它的营养价值及饲料价值是其他原料所不能比拟的,“蛋白质之王”的称号当之无愧,据测定,大麦虫体含蛋白质56.58%,脂肪28.20% ,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动物生长必需的16种氨基酸,每100g干品含氨基酸高达874.9 mg,其各种营养成份居各类饲料之首。据测定,1 kg大麦虫的营养价值相当于28 kg麦麸、23 kg混合饲料和1 000 kg青饲料的营养价值,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是发展禽畜、鱼、龟、黄鳝、罗非鱼、牛蛙、娃娃鱼、蝎子、蜈蚣、蛇等特种动物养殖的理想蛋白饲料。大麦虫蛋白质不同于植物蛋白质和动物蛋白质,属于全效型蛋白质,集预防、保健、修复、营养四效于一体,功效明显优于一般的植物和动物蛋白质,并科学地解决了植物和动物蛋白质的缺陷。大麦虫中的抗菌肽能抑制癌细胞以及病毒细胞的核酸代谢及其成长,可以杀死多种病原菌,对细菌、病毒、真菌等痫原微生物产生较强的杀灭作用,抵御病毒入侵,预防各种疾病发生,大麦虫又被称为“抑菌王”,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降低死亡率,免用氨基酸,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降低了饲料和兽药成本。并且大麦虫的微量元素丰富,铜、铁、锌、硒含培较高,氨基酸比较平衡,所含脂类多为软脂肪和不饱和脂肪酸,消化性能良好,易于吸收,是优质的蛋白质饲料资源。

农业合作项目最赚钱项目,首选大麦虫养殖,理由三:大麦虫养殖也一样可以和传统养殖业结合起来做生态养殖模式的。比如通过利用处理秸秆、统糠、酒糟、豆渣等废料来养殖大麦虫,这种生态养殖大麦虫的成本每斤不到3元钱的成本,而市场如果要买到同样高营养价值的动物蛋白质需要的价格远远不止10元钱。那么我们养殖业中最主要也是最贵的蛋白质饲料来源已经能自己提供了,那么养殖的成本也就可以控制到比同行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即使卖同样的价格也是有很大的优势了,更何况这些用虫子养殖的动物都是生态绿色的,肉质口感和营养也都是其他饲料所养殖出来的产品不可比拟的,这也完全符合现代都市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再者,在养殖大麦虫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大麦虫粪沙也是可以作为养殖猪、鸡、鱼的优质饲料来源,也可以作为经济作物的有机肥料,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把这些虫粪种植一些牧草或蔬菜瓜果又作为养殖大麦虫的青饲料来源,可以这样说,养殖大麦虫完全是变废为宝的生态链,把没有用的废料变成我们养殖业中最为宝贵的蛋白质资源,也养殖出了人类安全健康的绿色的食品。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发出了高品质的大麦虫子鸡,虫子鸡蛋等高档的农产品。由此可见,大麦虫养殖对于养殖业的意义就在于大麦虫为整个行业开辟了一种新型的饲料生产的方式,将大麦虫养殖作为一种转化器,把许多我们没有用的原料变废为宝,变成高品质的蛋白质资源,这样也相当于是把饲料生产变成了养殖户自己的利润来源之一。所以说农业合作项目最赚钱项目,可以说大麦虫养殖就是未来养殖业必不可少的,其实在欧洲发达国家,养殖大麦虫作为经济动物的饲料来源已经不是一件新鲜的事了,大多数养殖场都会自带一个昆虫养殖场来转化废料以及提供养殖场饲料的。

农业合作项目最赚钱项目,大麦虫养殖未来前景大好,理由四:随着现代人对于食品卫生与安全的担忧,也进一步促进了对于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大发展,可以相信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那么,传统的饲料生产厂家必然也会面临新的一轮洗牌和挑战。一方面传统的饲料资源已经面临不断的上涨压力和缺口也在不断的扩大。比如国际鱼粉以及其他蛋白质饲料更以每年几千万吨的缺口在递增,价格更是水涨船高,而且传统的饲料来源污染问题也是一直以来困扰我们食品安全的一大问题。所以饲料生产厂家也一样需要考虑大麦虫养殖对于未来的发展具有什么开创性的意义。我觉得起码有以下两点,大麦虫养殖可以将废料转化成饲料生产的蛋白质资源,解决了人畜争粮的问题,再者就是可以解决饲料来源的安全性问题,通过大麦虫的转化,已经很好地把原料的毒素已经污染降到最底了,因为大麦虫对于被污染的东西很敏感的,只要有一点点的农药或其有害他化学物质残留都会对它们造成死亡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用大麦虫来生产的生态饲料是安全绿色的。这种养殖业是未来人类必须要大力发展的,也就是说大麦虫养殖是养殖业中最有前景的。

农业合作项目最赚钱项目,大麦虫养殖,理由五:特种养殖业中,其他大麦虫养殖是最火的,一方面是因为大麦虫养殖的技术简单易学,投入的资本不大,回收的周期很短,养殖的风险很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麦虫的养殖成本很低,用途很广泛,可以开发的潜力非常大。比如大麦虫可以做成风味的昆虫食品,虫菜也是一个很时尚的健康概念,也有做成汉虾粉用来添加进去面包饼干糕点等的,在欧美就是把大麦虫粉添加进去面包用来增加香味以及营养的,所以大麦虫也叫面包虫的原因,也有人提炼大麦虫油作为化妆品以及其他保健品的,也有加工成蛋白质粉和氨基酸的,将大麦虫蜕提炼甲壳素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麦虫的深加工还可以有很多的开发前景,必然能为我们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是属于生物领域的朝阳行业。

大麦虫养殖是新兴的特种养殖项目,有非常广阔市场前景,因其本身的蛋白营养价值高,具有非常高的深加工开发潜力。如想了解大麦虫养殖项目可以网上找到“广东新丰县鹏翔黄粉虫养殖专业合作社”他们目前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昆虫养殖,生产交易基地,提供种虫,养殖技术,包回收。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