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冀菜是不是中国第九大菜系
谁都知道,按照中国餐饮业的传统派别分类一共有川菜、粤菜、鲁菜等八大菜系,而且经过多年的岁月流转,这八大菜系对中国餐饮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近几年,河北一直在积极推动“冀菜”三大系列之一的直隶官府菜创建中国新菜系,使直隶官府菜成为中国第九大菜系,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叫响“冀菜”品牌。
记者获悉,在刚刚落幕的第二届中国餐饮业博览会上,直隶官府菜成为餐饮业界一匹当之无愧的“黑马”。其菜系中的锅包肘子、黄焖鸡脯、官府烧腌鱼等菜品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北京2008奥运会推荐食谱菜品展金奖。
其实,不仅仅是直隶官府菜,冀菜中的不少品牌菜在此次餐博会上同样引人注目。在展区中,蕴含直隶官府文化浓厚气息的展图成为展馆最亮的一大看点,充分展现了“冀菜”特别是直隶官府菜的发展创新历程,除了河北玉兰香保定会馆外,展区中还展示了承德御膳餐饮有限公司、唐山鸿宴饭庄等河北省知名餐饮企业令许多人参观完河北展区后表示想不到“冀菜”有这么深厚的饮食文化。其二,直隶官府菜菜品模特表演是我国餐饮舞台上首次出现的菜模,同时采用背景音乐和现场解说,直观地表现了直隶官府菜传承、发展和创新历程。邯郸一篓油餐饮有限公司的厨师在展位上,一根擀面杖同时擀10张饺子皮的绝活儿,也让人拍手叫绝。此外,与美食相配套的还有一大批新近挖掘推出的带有直隶官府浓厚文化气息的青花瓷器皿,如久已失传的温盘、浓汁蛊、鲍鱼盏等也是餐博会的一大亮点。
在这次博览会上刮起了一股“冀菜”热风,尤其是直隶官府菜大大提升了“冀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这预示着“冀菜”、特别是直隶官府菜将开始走出河北,走向全国。
据了解,河北餐饮文化源远流长,受中国先进餐饮文化的辐射和影响,冀菜风格、烹饪技艺、筵席礼仪等饮食文化不断孕育成长,逐渐形成了包括宫廷菜、官府菜、民族菜、地方菜等种类,“冀菜”主要有三大派系:冀中南菜,以保定为代表,这是“冀菜”中最大的流派,主要包括官府菜和家常菜,拥有600多年历史的直隶官府菜即是代表;此外还有冀北宫廷塞外派,以承德为代表,像满汉全席即是代表;此外有冀东沿海派,以唐山为代表,以烹制鲜活水产原料见长。
据业内人士透露,近些年,随着南菜北上,乡土菜进城以及新菜品的切入,高档餐馆的“冀菜”经营遭受的冲击很大,“冀菜”比例急剧下降。其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挖掘、传承和创新”,进而推动“冀菜”抓住机遇叫响全国。
为此,河北省近日专门举办“2006冀菜饮食文化展演活动”。据了解,组委会将陆续组织举办“冀菜发展与创新论坛”、“燕赵餐饮企业品牌展暨名菜、名点、名宴展”、“冀菜创意大赛”、“冀菜北京推广月”等,还将编印《冀菜名菜、名宴集锦》。充分展示河北餐饮业发展成就,深入挖掘冀菜历史,培育树立冀菜品牌。
2005年,河北省餐饮住宿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6亿元,同比增长19%,位居各行业之首,有30多家餐饮企业被评为国家特级、一级酒家酒店。
“2006冀菜饮食文化展演活动”组委会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河北餐饮业已形成了独有的地域风格和文化理念。冀菜既注重地方特色,又博采众人之长;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不断追变求新,要和旅游产品相结合。冀菜用材广,选料精,内功深,注重色香味型,讲究营养结构,突出咸鲜、浓香和酱香,花样品种繁多,追求环境幽雅大方,重礼仪,讲服务,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如保定会馆的“直隶官府全鱼宴”和“中国直隶官府宴”“一品文官菜”和“一品武官菜”等获得评委的高度评价,成为第二届餐博会的大赢家之一。涿州华鼎奇公司华鼎御面被认定为2008北京奥运会推荐菜品;邯郸一篓油餐饮有限公司获1个中国名宴称号。
河北玉兰香保定会馆饮食有限公司董事长梁连起说,目前,共有40多款“直隶官府菜”被我们挖掘继承,数百款各类“直隶官府菜”及十多项经典宴席尚在开发之中。此外,我们还对“直隶官府菜”和“直隶官府宴”进行了专利申请和品牌注册,其中,“直隶官府菜”今年6月被正式认定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希望“直隶官府菜”能成为“冀菜”乃至“中国官府菜”的骄傲,使“直隶官府菜”成为中国第九大菜系。
2. 冀菜的特点
冀菜的特点 选料广泛严格,制作考究精细,口味咸鲜酱香,器皿雅致得体,造型自然美观。
(一)就地取料,精细严格。 河北省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气候适宜,物产丰富,可供烹调的原料多达千种。
其中有种植在田里的粮食和多种蔬菜,广大农村山区家畜家禽资源丰富,有生活在水中的鱼、虾,蟹和海产品,有来自山林的野味山珍。丰富的物产资源为河北菜就地取料奠定了物质基础。
冀菜注重就地取材,选用当地名优物产入馔。如用蕨菜配以山鸡脯制作的滑炒如意菜,以外脊配以保定酱瓜制做的匀拌肉瓜,以及烹虾段、一品寿桃、天桂山鸡、烧南北、栗子鸡,常山甲鱼等,不胜枚举。
冀菜讲究选料严格,不同质地菜肴要选用不同质地主料和配料。如白玉鸡脯,必须选用鸡芽子,再配以时令蔬菜;改刀肉必须肥瘦肉相问。
就鱼类来说,就有春银、夏刀、秋厚,冬鲫和冬吃头、夏吃尾,春秋吃分水之说,可谓严格之至。 (二)刀工精细考究,擅长花刀。
冀菜讲菜肴的刀工形状,不同的菜要有不 同的刀口,不同形状的主料要配以不同形状的辅料,而且配料的形状要小于主料,以突出主料,各种刀口 有着严格的要求。 冀菜刀工考究精细,各种刀法使用娴熟自如。
尤其是切肉丝的甩刀法、砍刀法和连片法颇有特色,堪称三绝。所谓甩刀法,就是以剁、推、甩的技法切肉丝。
剁、推,甩这三个步骤几乎是同时进行,需要密切的配台;砍刀法是用砍、拉的技法切肉丝;连片法是将原料用批刀法片成极薄连成一体的大条片。这些刀技不仅切时姿势美观,而且所切原料速度快,形状整齐划一。
其次,经刀工处理后的形状美观、多样化,尤其是花刀的形状更加逼真。如片状有柳叶片、月牙片,大小象眼片、骨排片,木渣片、大小头镰片、夹刀片.抹刀片;块状的有滚刀块、劈柴块、菱角块、枕头块、板指块、象眼块,骨排块以及马牙段、大寸段,小寸段、车键条、骰子丁,簪子梃、蚂蚱腿、香炉腿等;花刀有麦穗、荔枝,蓑衣,菊花、网眼、鱼鳞.梳子、佛手、蜈蚣、人字.单双象眼、牡丹等。
原料成形的多样化,使菜肴造形更加丰富多彩。保定的抓炒鱼、唐山的爆鱿鱼筒、石家庄已故名师袁清芳创造的金毛狮子鱼等就是刻意于刀工的典型菜式。
(三)烹调技法全面,以溜炒著称。 冀菜使用的烹调方法有30多种,其中以溜、炒、炸、爆、烧,扒、拔,涮、烤等方法为主,尤以溜炒更为见长。
溜炒菜是速成菜,急火速成,对火候、糊浆、调味、芡汁等工序有着严格的要求,必须基本功扎实,动作敏捷,干净利落。在具体制法上就有滑炒.清炒、软炒、抓炒、干炒、软溜,焦溜、糖溜、醋溜、炒溜等16种方法之多。
这些技法对河北厨师来说,均可运用自如。 (四)讲究汁芡,擅长糊浆。
冀菜讲究芡汁,对不同类的菜肴有着不同的要求,如溜炒菜讲究旺油爆汁,清油抱芡;滑炒菜又有勾芡不见芡,吃芡不见芡之说。制法上要求碗内对汁,勺内烹汁或卧汁,一次成功。
这就需要掌握好调味品,汤(水)和粉芡的比例及炒菜的火候,因而技术要求颇高。烧、扒、火靠 菜讲究明油亮芡,这就必须正确地掌握汤汁的多少、芡的浓度和勾芡的时机。
糊浆的使用在冀菜中非常广泛,莱肴原料在烹调之前,根据原料的性质和菜肴质地、色泽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挂糊和上浆,虽然糊浆的原料相同,但在使用上有着严格的区别。如滑炒菜要上蛋白浆,滑溜菜则挂蛋白糊,菜肴原料经过挂糊上浆后,有利于保持菜肴的营养成份,在加热中少受损失或不受损失,同时也可以使菜肴达到不同质的要求。
(五)口味丰富多样,质感鲜活逼真,火候得当。 喜爱咸味,是河北人民口味上的特点。
咸味也是菜肴的母昧。冀菜在口味上以鲜咸、咸鲜、清香、醇香为主,讲究咸淡适度,咸中有鲜,鲜咸适口,在咸中求味醇,在鲜中求味清。
冀莱的味虽然以咸鲜为主,但不拘一格,口味多样化。如甜酸、甜香、香辣、酸咸、怪味等诸昧并非少见。
冀菜不仅注重口味,而且讲究菜肴的口感、质地。如滑炒菜讲究滑嫩,软炒菜讲究软嫩,抓炒菜|井究外焦里嫩,干炒菜讲究外酥里柔嫩,爆炒菜讲究脆嫩,清炒菜讲究滑爽。
通过菜肴口感的变化,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六)注重用汤,以坠汤取胜。
冀菜的厨师熟谙用汤技术,而且根据菜肴的质量档次分别选择使用头汤,二汤、套汤、坠汤。河北的坠汤制法独具一格,与众不同。
其制法是:将鸡鸭肉等蛋白质、矿物质含量丰富的原料洗净,用开水打焯后放入清水中(不放调料),用小火烧开慢火煮,使营养素溶于汤中,待汤浓时淘出一半,此汤称为头汤;尔后原汤内再放入原料加水继续小火煮,汤浓时再淘出一半,与头汤混合,此汤称为套汤;剩余部分称为二汤。将新取套汤倒入锅内加热,取鸡脯肉、猪外脊肉剁成茸捏成饼状坠入汤中,待汤近开时肉饼渐渐浮起,撇去浮沫,捞出肉饼,进行过滤,即成坠汤。
此汤味道鲜美,醇厚且清澈见底,高档菜肴借助此汤,可以说是锦上添花。 (七)溶味美、形美、器美于一体。
冀菜的形状讲究自然形,平面形,立体形和半立形,形态自然美观,主辅料搭配得当,色调明快流畅,不同类形的菜肴用不同的装盘艺术,不同类的莱肴,使用。
3. 冀菜是不是中国第九大菜系
精湛的技艺,精美的菜肴,精致的器皿……1月13日结束的冀菜饮食文化展演大赛,让参观者着实领略了一次河北饮食文化的风采。
随之而起的,是“冀菜”继去年叫响第二届全国餐饮业博览会后,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那么,“冀菜”真的存在吗?它能不能成为中国八大菜系之后的一个新菜系呢? 1、"河北不是没有好吃的" 一条龙飞腾在云雾之间,龙口微张,一道水线从龙口流出,冲击下面的水车,水车不停转动———水车的后面,是假山,亭桥…… 这不是一幅画,而是一道菜。
“这条龙是用牛腿瓜雕刻的。”范占成,河北宾馆厨师、这道“龙腾燕赵”菜的创作者说:“假山是青萝卜,小桥是胡萝卜,桥的底座是‘心里美’,水车是青萝卜和胡萝卜做的。
那些云雾是下面的制雾机制造出来的效果,水是用细管子从下面抽上来的。” 很显然,这是一道集声光电为一体的装饰菜。
在位于河北宾馆的冀菜饮食文化展演大赛的展演大厅里,来自全省13个代表团的厨师也在展示着他们的绝活:一团面在他们手中逐渐变成细细的面条,变成精致的小点心,变成玲珑的饺子…… 而参加展览的菜品更是让人赏心悦目,垂涎欲滴———用鱼肉、鱼翅做成的“神笔”纤毫毕现,用面做成的“水果”惟妙惟肖,用蔬菜汁做成的水饺像树叶一样发着绿色的光,米、面、菜竟然能作出一幅八卦太极图的模样!就那些普普通通的家常菜,也做得那么精致,一块普通的豆腐,周围摆着6种调料,每一种都色香味俱全。 1月12日、13日两天,全省各地有100多道冀菜名宴、1000多道河北名点、名菜、名小吃参展参赛。
“这次展演大赛的整体水平,甚至比2006年10月份参加第二届全国餐饮业博览会的时候还高。”省商务厅商改处处长王金仓评价道。
事实上,也许正是在去年餐博会上的成功,让全省的餐饮企业都有了一种跃跃欲试的劲头。 在那次为期3天的参展比赛中,河北代表团推出的“直隶官府全鱼宴”“中国直隶官府宴”“一品文官菜”和“一品武官菜”等获得评委的高度评价。
其中,锅包肘子、锅塌西红柿获得“中国名菜金鼎奖”;直隶官府烧腌鱼、春不老酱蒸鱼、葱烧鹿筋、烧鱿鱼等获得“中国名菜奖”;富贵满堂宴获得“中国名宴奖”———所有参赛企业全部得奖而归。“冀菜”一时间大出风头,成为会上公认的“黑马”。
全国餐博会之后,省商务厅在省内先后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冀菜”的名声越来越响。“河北不是没有好吃的。”
王金仓不无得意地说。 2、"河北菜有些'灯下黑'" 在1月12日的开幕式过后,冀菜饮食文化展演大赛的几个分赛场和展厅被慕名前来参观的人挤得水泄不通。
“真没想到,河北还有这么多好菜,还有这么多烹饪大师。”一位参观者一边看一边有些兴奋地说:“以前我还真不知道!” 实际上,这位参观者的话无意中道出了“冀菜”的处境:虽然水平不低,但在全国、甚至省内都没有多大影响。
“燕赵大地孕育了灿烂的冀菜饮食文化,为什么一直未能在全国叫响?”在1月12日下午的冀菜发展与推广座谈会上,省商务厅副厅长仲继安的话既是疑问,也是思考。 “冀菜缺乏历史传承,也说不上明确而又特定的风味,尤其是没有可以区别于其它菜系的体系严谨的烹饪技法,虽然有几道菜入选了北京奥运会推荐菜品,但能否撑起冀菜的招牌?”一位业内人士的说法也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实际上,作为一个概念,“冀菜”的说法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提出来了。 据河北烹饪协会会长马凤歧回忆,1977年,河北省的18名全国特一级厨师就已经被称为“18棵冀菜青松”。
上世纪80年代末,河北省成立了“冀菜编写组”,并出版了《河北菜点大全》,成为第一部冀菜专著。2001年,全省第二届烹饪技术大赛期间,“冀菜”再一次被广泛提及。
可惜的是,这些举动并没有给“冀菜”带来全国性的影响。 “河北菜并不是没有自己的体系,也不是没有自己的特色。”
从1988年就开始担任河北烹饪协会会长的马凤歧认为,早在1988年,冀菜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支撑这一体系的主要流派就是冀中南、冀东和塞外三大派。而现在直隶官府菜更是为冀菜体系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我认为冀菜不是没有体系,而是立体体系结构很完整。”仲继安认为,目前冀菜的几个流派构成了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塔尖是塞外宫廷菜,定位高档消费群体,塔中央是直隶官府菜,主要瞄准适中的消费群体,而冀东菜、赵都菜以及各地民间特色小吃等,主要面向中低消费群体,构成了塔的底座。
“这样完整的体系是其他菜系所不具备的。”仲继安说,但他也承认目前冀菜还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力。
在他看来,这与河北的地理位置有相当大的关系。河北环抱京城,从元代开始,南北饮食流派就在这里汇集,各地烹饪文化在这里交融,这使河北菜兼容并蓄,包容性强,反而湮灭了自身特点。
“就这一点说,河北菜有一点‘灯下黑’。”仲继安说。
另外,由于河北餐饮主管部门的隶属变化,近几年客观上影响了发挥 *** 在发掘“冀菜”文化上的作用,而省内餐饮企业各自为战,也缺乏形成合力的机制。 3、"我们才刚刚起步" “现在,冀菜还不能说已经成了气候,甚至。
4. 河北菜的特点是什么
石家庄:抓炒全鱼 从传统菜的角度看,石家庄太年轻了,年轻得没有自己的特色,所谓的石家庄菜,其实就是吸收了京、鲁等地菜系特点,再加以创新而成。
本地菜里有一道抓炒全鱼颇见石家庄人的这种“胸襟”。抓炒全鱼用的是大鲤鱼,精彩之处在于刀功。
端盘上桌,一盘菜就占去三分之一桌面,好吃又有气氛。 秦皇岛:清蒸海鲜 到秦皇岛去自然要大啖海鲜,当地人喜欢清蒸海鲜,不管是螃蟹、虾还是蛤,放上水,清蒸,吃的时候蘸点姜醋汁,那个鲜!吃海鲜是有季节的,螃蟹一年两季,四月底开始吃皮皮虾,当然也可以不论季,吃养殖的,在秦皇岛人眼里那就不叫海鲜了。
近年来烧烤海鲜开始流行,有一种小杂鱼叫青皮子,细长,脊背那儿有点青,不能炒着吃,只能烤着吃,有味道而且特便宜,当季的时候5元钱可买两斤、两斤半。 承德:万字扣肉 这是一道宫廷菜,现在成了寿辰名菜,作法是将红烧猪肉切成3.3厘米见方小块,用小刀逐个将肉块由外及内,依方形绕圈向肉块中心呈“万”字型,不可使之分离,然后皮朝下,摆在蒸碗内,加高汤、佐料,上笼蒸2小时,取出扣盘,浇上高汤,肥头勾芡即成。
5. 河北菜的特点是什么
石家庄:抓炒全鱼
从传统菜的角度看,石家庄太年轻了,年轻得没有自己的特色,所谓的石家庄菜,其实就是吸收了京、鲁等地菜系特点,再加以创新而成。本地菜里有一道抓炒全鱼颇见石家庄人的这种“胸襟”。抓炒全鱼用的是大鲤鱼,精彩之处在于刀功。端盘上桌,一盘菜就占去三分之一桌面,好吃又有气氛。
秦皇岛:清蒸海鲜
到秦皇岛去自然要大啖海鲜,当地人喜欢清蒸海鲜,不管是螃蟹、虾还是蛤,放上水,清蒸,吃的时候蘸点姜醋汁,那个鲜!吃海鲜是有季节的,螃蟹一年两季,四月底开始吃皮皮虾,当然也可以不论季,吃养殖的,在秦皇岛人眼里那就不叫海鲜了。近年来烧烤海鲜开始流行,有一种小杂鱼叫青皮子,细长,脊背那儿有点青,不能炒着吃,只能烤着吃,有味道而且特便宜,当季的时候5元钱可买两斤、两斤半。
承德:万字扣肉
这是一道宫廷菜,现在成了寿辰名菜,作法是将红烧猪肉切成3.3厘米见方小块,用小刀逐个将肉块由外及内,依方形绕圈向肉块中心呈“万”字型,不可使之分离,然后皮朝下,摆在蒸碗内,加高汤、佐料,上笼蒸2小时,取出扣盘,浇上高汤,肥头勾芡即成。
6. 河北菜的特点有哪些
河北地广人多,风味菜点有三大流派:冀中南派、宫廷塞外派、京东沿海派。
冀中南派以保定为代表,特点是选料广泛,以山货和白洋淀的鱼、奸、蟹为主,重色、香,重套汤。宫廷塞外派以承德为代表,特点是选用当地原料入馔,善烹宫廷菜及山珍野味,它似北京宫廷菜,但禁忌牛、兔,刀工精细,重火功,讲究造型与装菜器皿,口味香酥咸鲜。
京东沿海派以唐山为主,它濒临渤海,以烹制鲜活海产见长,特点是原料丰富,刀工细腻。口味清淡,讲究清油抱芡。
菜品配以精美唐山瓷盛器,别具风格。河北风味小吃点心也颇具特色,面食品种多,质量好。
著名菜点有:句伴肉瓜、烹虾段、一品寿桃、天桂山鸡、烧南北、常山甲鱼、烤全鹿、金毛狮子鱼、糯米甜饭、饶阴豆腐脑、王大山爆肚、郭八火烧、荞面饴饴。
7. 求冀菜家常菜做法
我是河北人,先简单介绍一样吧。
酸辣土豆丝:
1. 将土豆洗净刮皮。
2. 先将土豆切成整齐的大薄片这样是切出均匀的丝的要点。
3. 将土豆片切成细丝
4. 用清水将切好的土豆丝泡去淀粉,(这样炒出的土豆丝清爽不粘)
5. 将葱切末、辣椒剪成小段、蒜切末、红椒切丝、姜切末。
6. 锅内放油放入花椒煸炒出香味。
7. 将炸好的花椒捞出
8. 锅内放入葱、姜、蒜末、辣椒段煸炒出香味。
9. 放入泡好的土豆丝。
10. 煸炒土豆丝倒入醋烹出香味。
11. 放入盐调味
12. 放入红椒丝炒匀。
13. 最后放入蒜末提味
14. 翻炒均匀即可出锅即可。
凉菜:简单凉拌:黄瓜一根、小葱4~5根、苦苣一棵、西兰花四分之一个、黄瓜切丝(不要太细),小葱切成小段(刀切手撕均可),苦苣切成小段,西兰花切小块焯熟冲凉,放在一个大的容器中,加:精盐、绵白糖、味精、海鲜酱油、醋和香油,拌匀即可 热菜:材料: 猪肉碎50克.韭黄250克.泡姜1块.泡红辣椒4根.盐.鸡精.少许.豆豉酱1勺 热锅冷油放入肉碎用中火煸炒,将水份炒干出油放入豆豉酱继续煸炒至酥。 2.再放入泡姜丝.泡红辣椒煸炒出香味,加入韭黄大火快速翻炒放少许盐鸡精炒匀出锅。 3.豆豉酱的做法--豆豉切碎,锅放油4成热放入葱姜末炒出香味,放入豆豉翻炒2分钟加料酒.糖翻炒均匀出锅。
国家海洋局9日发布的《2005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说,去年我国海洋灾害频发,风暴潮、赤潮、海浪、溢油等灾害共计176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2.4亿元,死亡(含失踪)371人。
公报说,海洋灾害影响范围广,沿海11个省(区、市)全部受灾,造成经济损失为1949年以来最严重的一年。2005年,我国因风暴潮、赤潮和海浪等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上年增加约5倍。
公报说,风暴潮灾害(含近岸台风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29.8亿元,死亡(含失踪)137人,为2005年的主要海洋灾害;近海共发生66起因冷空气浪与气旋浪造成的沉船与人员死亡海难事故,死亡(含失踪)234人,直接经济损失1.91亿元;赤潮直接经济损失0.69亿元;海冰未造成明显直接经济损失。
回答者:milkmanlove - 经理 四级 5-21 10:23
在人类所面临的诸多自然灾害中,那些源于海洋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风暴潮、灾害海浪、海冰、赤潮和海啸五种。它们主要威胁海上及海岸带,有些还危及自岸向陆广大纵深地区的城乡经济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风暴潮是由台风、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又称风暴增水或气象海啸。风暴潮是一种重力长波,周期从数小时至数天不等,介于地震海啸和低频的海洋潮汐之间,振幅(即风暴潮的潮高)一般数米,最大可达<2-3>千米。它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灾害,它与相伴的狂风巨浪可酿成更大灾害。通常把风暴潮分为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如中国北方海区)和热带风暴(台风)引起的热带暴潮(如中国东南沿海)两类。
灾害性海浪是海洋中由风产生的具有灾害性破坏的波浪,其作用力每平方米可达30-40吨。 海冰指海洋上一切的冰,包括咸水冰、河冰和冰山等。在冰情严重的区域或异常严寒的冬季往往出现严重的冰封现象,使沿海港口和航道封冻,给沿海经济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大陆冰川或陆架洋滑入海中后断裂而成的巨大冰块中,露出海面的高度在5米以上者称为冰山号轮即是在北大西洋首航中撞上这种冰山而沉没的。
赤潮是指海洋浮游生物在一定条件下暴发性繁殖引起海水变色的现象,它也是一种海洋污染现象。赤潮大多数发生在内海、河口、港湾或有升流的水域,尤其是暖流内湾水域。赤潮的颜色是由形成赤潮的优势和不浮游生物种类的色素决定的。如夜光藻形成的赤潮呈红色,而绿色鞭毛藻大量繁殖时却呈绿色,硅藻往往呈褐色。赤潮实际上是各种色潮的统称。赤潮可杀死海洋动物,危害甚大。 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所激起的巨浪。破坏性地震海啸发生的条件是:在地震构造运动中出现垂直运动;震源深度小于20-50千米;里氏震级要大于6.5而没有海底变形的地震冲击或海底弹性震动,可引起较弱的海啸。水下核爆炸也能产生人造海啸。海啸对沿海地区的人、畜、树木房屋建筑、港湾主要发生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南部和西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尽管海啸的危害巨大,但它形成的频次有限,尤其在人们可以对它进行预以来,其所造成的危害已大为减低
回答者:tripleh7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5-23 23:09
1、船舶造成的污染
何谓船舶造成的污染,是指因船舶操纵、海上事故及经由船舶进行海上倾倒致使各类有害物质进入海洋,海洋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船舶造成污染的特征:(1)经由船舶将各类污染物质引入海洋。(2)污染物质进入海洋是由于人为因素而不是自然因素,也就是说污染行为在主观上表现为人的故意或过失。(如:洗舱污水、机舱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海洋)(3)污染物进入海洋后,造成或可能造成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船舶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为:(1)船舶操作污染源,这种污染的产生主要是船舶工作人员的故意或过失造成的。如:有的船舶工作人员故意的将含有有害物质的洗舱污水排入海洋,船舶机舱工作人员故意将含有污油的机舱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海洋,还有的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错开伐门将燃油排入海洋。(2)海上事故污染源,船舶由于发生海上事故,如:船舶碰撞、搁浅、触礁等事故使各种污染物质,主要是燃油外溢、油舱由于事故破裂造成的渗漏对海洋造成的污染。(3)船舶倾倒污染源;这种污染源的产生,主要表现在,经由船舶故意的将陆地工厂生产所产生的生产废料、生活垃圾、清理被污染的航道河道所产生的带有污染物质的污泥污水,倾倒入海洋。所以说船舶污染是造成海洋污染的原因之一。
2、海洋石油开发对海洋造成的污染
我国海域石油蕴藏量十分丰富,目前多数开发者集中在近海海域勘探开发。随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飞速发展,有的钻井船和采油平台,人为的将大量的废弃物和含油污水不断地排入海洋,因此,海洋石油开发也是目前造成海洋污染的原因之一。在不同的程度上对我国近海海域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海洋石油开发对海洋造成污染主要表现在;(1)生活废弃物、生产(工作)废弃物和含油污水排入海洋。(2)意外漏油、溢油、井喷等事故的发生。(3)人为过程中和自然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含油污水流入海洋中。石油进入海水中,对海洋生物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石油进入海水后,使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被石油吸收,油膜覆盖于水面,使海水与大气隔离,造成海水缺氧,导致海洋生物死亡。对幼鱼和鱼卵的危害是很大的,在石油污染的海水中孵化出来的幼鱼鱼体扭曲并且无生命力,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使其死亡。油污使经济鱼类、贝类等海产品产生油臭味,成年鱼类、贝类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海水中其体内蓄积了某些有害物质,当进入市场被人食用后危害人类健康。
3、工厂对海洋的污染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人心,有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跨越,沿海居民对滩涂养殖利用面积正逐年扩大。从养鱼、养虾、养蟹、到养殖比前述更有经济价值、更珍奇的水生动植物。这些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水产市场的繁荣,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饮食生活,提高了饮食水平。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给一部分人创造就业机会。可是,近几年来,在我国沿海时常发生海水赤潮等海水变质现象。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除气侯因素外,再就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除前面所述的两种原因以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陆地工厂对海洋的污染。陆地工厂对海洋的污染主要表现在,(1)与海相通的河流两岸的造纸厂、化工厂等利用河道排放污水而流入海洋。(2)含有污染物质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倾倒河岸或河道,随河水或涨落潮流入海洋。如,2001年天津海事法院受理的河北省乐亭县19家养殖户状告河北省迁安市书画纸业有限公司等五单位滩涂污染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就是典型的陆地工厂利用通海河道排污造成海洋污染的案例。本案 19位原告都是在河北省乐亭县王滩镇小河子(滦河)入海口两岸对虾和滩涂贝类养殖区从事日本对虾和青蛤养殖。滦河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和唐山市境内,从承德流经唐山地区的迁西、迁安、滦县、滦南、乐亭,于乐亭县姜各庄入海。滦河在滦县响螳分流,进入乐亭中部的支流最终流入小河子,在王滩镇新海庄入海,在小河子入海口两岸有上万亩虾池及滩涂贝类养殖区。2001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因滦河上游排放污水造成在小河子入海口两岸部分渔业水域污染而引起养殖对虾和滩涂贝类死亡事故。事故造成小河子入海口两岸受污染水域的养殖面积共计7056.15亩,其中对虾养殖水面面积6561.15亩,滩涂贝类养殖面积495 亩。5月30日调查人员对小河子闸养殖区的对虾和滩涂贝类死亡现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67.96%的青蛤死亡,日本对虾的平均死亡率为51%。造成本次事故的原因系唐山市滦河沿岸工矿企业向滦河排放未经达标处理的污水所致。
一 中国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
目前,总的来看,中国的海洋环境,基本上还是处于良好状态。但在某些沿岸的海湾、河口及局部海域,如大连湾、辽河口、锦州湾、渤海湾、莱州湾和胶州湾等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某些海洋水产资源衰落,渔获量减少,少数珍贵海产品受损,一些海洋水产资源质量受到影响;部分滩涂荒废,滨海环境遭到损害。就海区而言,渤海沿岸污染较严重,东海和黄海次之,南海污染较轻,基本尚属正常。
当前,污染和损害中国海洋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陆源污染物。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沿海地区每年排放入海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约60亿吨。在生活污水中,以东海沿岸的排放量最大,其次为南海沿岸和渤海沿岸,黄海沿岸最小。在工业污水中,也以东海沿岸排放量最大,占总量的50%;渤海沿岸和南海沿岸其次,黄海沿岸最少。
(2)船舶排放的污染物。中国拥有各种机动船只10多万艘,每年进入中国港口和航经我国管辖海域的外轮几万艘次,有大量含油污水排放入海。如1979年巴西油轮在青岛油码头作业,一次跑油380吨。
(3)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中国沿岸分布着几个大油田和十几个石油化工企业,跑、冒、滴、漏的石油数量很可观,每年有10多万吨石油入海。
(4)人工倾倒废物污染。过去把海洋当作大“垃圾箱”,任意倾倒废物。如大连香炉礁海岸、葫芦岛、青岛、温州、湛江等地,把垃圾、矿渣、炉渣和其他废物堆放在海边或直接倒入海中。
(5)不合理的海洋工程的兴建和海洋开发,使一些深水港和航道淤积,局部海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中国沿海各种类型的主要污染源有200多处,渤、黄海沿岸有100多处,东、南海沿岸100处左右。这些污染源排放入海的主要污染物有石油烃、重金属污染物及有机物污染物。河流携带是污染物入海的主要途径。
石油污染中国沿海油污染比较严重,石油是各种污染物中入海量最大的一种。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资源危害极大,油在水面容易形成薄膜,阻止海气交换,使海水中的溶解氧减少,故油污染能引起大面积的缺氧现象。油膜、油块能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使其窒息死亡;能使卵化的幼鱼畸形,导致鱼、贝蓄积某些致癌物质。
中国沿海油污染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相对而言,渤海和东海油污染比较严重,分别占石油排放入海量的34%和33%;南海占19%;黄海最少,占14%。
渤海油污染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其中辽东湾为1.8万平方公里,油浓度(几何均值)为0.049ppm;渤海湾为0.9万平方公里,油浓度为 0.050ppm;莱州湾为0.6万平方公里,油浓度0.059ppm;渤海中部海域为0.7万平方公里,油浓度0.041ppm。可见,渤海湾和莱州湾的油污染比较严重,而辽东湾的污染面积最大。
黄海的油污染面积为2.6万平方公里,北黄海的油浓度为0.059ppm;南黄海北部油浓度为0.052ppm;南黄海南部油浓度为 0.026ppm;大连湾和胶州湾分别为0.085ppm和0.062ppm。表明北黄海污染程度较重,尤以大连湾最为突出;南黄海以胶州湾油污染较重。
东海油污染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其中长江口至杭州湾一带的油浓度为0.059ppm;浙南至闽东一带油浓度为0.078ppm。东海油污染以浙南至闽东一带较重,而污染范围则以长江口至杭州湾一带为广。
南海油污染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珠江口一带的油浓度为0.055ppm,粤西沿岸为0.052ppm。因此,珠江口附近油污染程度略重于粤西沿岸,而粤西沿岸油污染范围较大。
重金属污染主要指汞、镉、铅等。中国沿海汞的主要污染源有60多处,尤以长江、珠江、鸭绿江、五里河等为汞的主要污染源。汞以排放入东海的量最大,其次南海和黄海,渤海最少。但汞的平均浓度以东海最高,渤海次之,南海最低。渤海以辽东湾汞的浓度最高,均值为0.05mmb;渤海其它海域的汞的浓度为0.01ppb左右。锦州湾、辽河口等是渤海汞浓度较高的地区。北黄海、南黄海北部和南部汞浓度分别为0.04、0.02和0.01ppb;大连湾和胶州湾为0.02ppb。黄海以鸭绿江口汞浓度较高。东海汞浓度为0.01~0.23ppb,长江口至杭州湾一带为0.07ppb,浙南至闽东一带为 0.04ppb。南海汞浓度为0.02ppb。
中国沿海镉的主要污染源也有60多处。镉也以河流携带入海为主,珠江、长江、滦河和漠阳江所携带入海的镉占总量的80%。镉以排放入南海的量为最大。整个中国沿海镉的浓度范围为0.02~0.45ppb,平均浓度为0.10ppb,以南海最高,东海最低。渤海中以辽东湾和渤海湾浓度较高,黄海以大连湾较高。
中国沿海铅的主要污染源有80多处。以流入南海的排污量最大,约占总量的60%;东海和渤海次之;黄海最少。铅的入海途径也主要靠河流携带。中国近海表层水中铅的浓度为0.05~51.44ppb,平均值为1.60ppb。其中:渤海铅浓度平均值为2.95ppb;黄海为1.34ppb;东海平均浓度低于分析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但浙江南部曾达10~30ppb;南海铅浓度平均为7.68ppb,珠江口高达150ppb,为中国近海铅浓度最高区,粤西沿海为4.85ppb。
有机物污染海水的有机物污染通常可用化学耗氧量(COD)衡量。主要有机物污染源在中国沿海有150多处。每年入海的有机物以COD计,达700 多万吨。其中流入东海的约占50%,其余一半分别流入渤、黄、南海。河流也是有机物排污入海的主要途径。渤海COD的平均值较高,为1.63ppm。其中又以莱州湾最高,达2.08ppm;其次是辽东湾;渤海中部最低。莱州湾沿岸、辽东湾北部和滦河口等地COD已达“标准”,有些已超标,如辽河口达 10ppm。黄海COD值平均为1.10ppm,其中大连湾高于黄海其他海域,鸭绿江口、北黄海沿岸和江苏近海局部地区也有超标现象。东海COD值较低,约0.89ppm,长江口—杭州湾一带稍高于浙南至闽东沿海。南海COD无一超标现象,平均值最低,为0.45ppm。
总之,石油是中国近海最主要的污染物,东海近岸和渤海是油污染的两个严重区。从总体来看重金属污染并不严重,但在辽东湾北部、鸭绿江口及珠江口等局部海域,浓度较高,应引起注意。至于有机物污染,在中国渤海及某些海湾有明显反映,COD值有自南向北增高的趋势。
二 中国保护海洋环境的基本政策和主要措施:
海洋环境与陆上不同,一旦被污染,即使采取措施,其危害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因为治理海域污染比治理陆上污染所化费的时间要长,技术上要复杂,难度要大,投资也高,而且还不易收到良好效果。所以保护海洋环境,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合理开发,综合利用。这应该说是保护海洋环境的基本策略。保护海洋环境不仅需要有正确的海洋开发政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还需要有一整套科学的、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尤其是要抓好污染源的管理,这是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海洋的自净能力也是一种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海域的自净能力,以利于降低治理“三废”的成本,发展生产,同时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入海量,要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许多年来,中国在工农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积极治理工业“三废”,大搞技术革新,广泛开展综合利用,为消除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很大成绩。在广泛地调查研究和积累许多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实践证明,这也是搞好海洋环境保护的正确方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是保护环境,防患于未然的极其重要的措施,也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的体现。在安排国民经济计划和发展工农业生产时,必须统筹兼顾,全面规划,正确处理好工业和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城市和农村、生产与生活、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等关系。要把保护自然资源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结合起来,加强计划性、科学性和预见性,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要把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力求避免或减少开发后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及对环境的影响。在工、农、林、牧、渔、盐、副业、养殖以及其它海洋资源开发的布局上,除注意原料、动力、水源、交通等条件外,还需考虑地质、地形、海洋水文、气象条件以及生物资源的特点,要综合研究,权衡利弊,协调统一,反对各行其是,不能只顾生产,忽视环境保护,既要注意短期的效益,又要充分估计到今后可能会带来的长远的影响。不能只顾利用,不顾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综合利用,化害为利”,是发展社会主义企业和消除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害”与“利”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害” 是由生产中的“废”所造成的,“废”与“宝”又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也可以相互转化。促进这个转化的条件,就是综合利用。综合利用的内容很广,一方面是指资源本身的综合利用,另一方面要建立经济、合理的联合企业。只有把治理工业“三废”同开展企业技术改造和资源的综合利用结合起来,才能尽量做到把“三废”中的危害物质消灭在生产过程中,许多原来弃之为害的“三废”,把它充分利用起来,大搞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就能变“废”为“宝”,化 “害”为“利”,达到投资少、收益大、品种多、危害小的合理开发的目的。
“依靠群众,大家动手”,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上的体现,也是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保护和改善环境,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每个人和各个方面。只有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人人动手,个个关心,大家齐心协力,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才能顺利进行,许多海洋环境保护措施才能落实,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才能搞好。因此,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放手发动群众。
“保护环境,造福人民”,这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目的和最重要的宗旨。保护环境,从根本上讲,是为了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造福于人民,为人民谋取更多的幸福,把中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富强。
中国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防止和消除污染及迅速发展海洋环境科学,提供了最大的可能和极大的有利条件。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工作。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政府即要求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要求在搞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同时,必须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绝对不能做贻害子孙后代的事。中国政府多次指示: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综合利用,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后又针对中国出现环境污染的情势,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保护工作的三十二字方针,颁布了中国工业“三废”的排放和防止沿海水域污染的规定,采取许多有力措施,如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缩短流程,不让废水流失,根治污染源,大搞综合利用以及装备环境污染物的处理设施等。对于一些不适宜在城市的工厂,进行搬迁和转移;对那些目前还难以治理或有碍市容的企业进行合理的关、停、并或改造。采用多种方法,来控制污染源。因为工业废水是海洋污染的重要来源,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仍是减少海洋污染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大搞植树造林、整顿厂容、绿化环境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而出现了一大批“花园式”的工厂,为大型工厂找到了整顿治理的良好方法。
在组织落实方面,国务院成立了环境保护的主管机构和“三废”的治理机构,各省、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专门领导管理机构,负责领导和管理中国各地和沿海水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健全领导机构的同时,还设置了一系列的海洋环境科研机构和监测机构,积极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开展中国沿海、重点港湾及河口区的污染调查监测工作,为控制和理治海洋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沿海的石油化工等企业,按照“三废”治理的措施,不仅设有污水处理的装置,还设有监测机构。有关的环保部门正加强监督和检查,因地制宜地实行有效的防治和管理。目前,中国已建立了沿海污染的监测网,发布海域污染通报,评价海域环境质量。如国家海洋局下属的“中国海监11”号,就是一艘对渤、黄海进行海洋环境监测、监视和执法管理的执法船,船上装有海洋环境调查、监测的专用仪器设备和海洋水文、化学、地质、生物等实验室,进行溶解氧、pH值、化学耗氧量等现场分析和油类、汞、铬、铅、镉以及有机氯农药等的室内分析。
除进行了大量环境基础调查外,中国还大力开展海洋环境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如在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海洋污染监测技术与方法,海洋污染对生物资源的影响,海洋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石油和金属污染物迁移规律,海水水质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的测定以及海洋污染航空遥感等等方面,都取得一定成绩。为了统一中国的海洋污染调查方法及其各项技术规定,编印了中国的“海洋污染调查规范”。此外,有关高等院校还设置和开设了海洋污染的专业课,培养有关专业人材,以适应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
保护海洋环境的另一重要措施,就是管理海洋环境,制定和健全必要的法制和规章制度。早在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期,中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关于船舶、港口、航运和海事处理等管理规定;1974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并在内部试行。
为了保护中国水产资源,1955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渤海、黄海、东海机轮拖网渔业禁渔区》的命令。1957年8月国务院又作了补充规定。 1956年11月颁发了“关于贯彻资源保护政策,有力地安排渔场和改造船网工具的指示”。1957年4月颁发了“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暂行条例(草案)”。沿海各省市根据此条例,分别制定了繁殖保护措施。1957年7月颁布了“对机轮侵入禁渔区的处理指示”。1979年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这些均充分说明党和政府对水产资源保护的重视。《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中明确规定:对带鱼、大黄鱼、小黄鱼、蓝圆鲹、沙丁鱼、太平洋鲱鱼、鳓鱼、真鲷、黑鲷、二长棘鲷、红笛鲷、梭鱼、鲆、鲽、鳎、石斑鱼、鳕鱼、狗母鱼、金钱鱼、鲳鱼、?鱼、白姑鱼、黄姑鱼、鲐鱼、马鲛、海鳗等海水鱼类;对虾、毛虾、青蟹、鹰爪虾、中华绒螯蟹、梭子蟹等虾蟹类;鲍鱼、蛏、蚶、牡蛎、西施舌、扇贝、江鳐、文蛤、杂色蛤、翡翠贻贝、紫贻贝、厚壳贻贝、珍珠贝等贝类;紫菜、裙带菜、石花菜、江蓠、海带、麒麟菜等藻类以及鲸、海龟、玳瑁、海参、乌贼和鱿鱼等重点加以保护。“严禁炸鱼、毒鱼、滥用电力捕鱼以及进行敲作业等严重损害水产资源的行为”。禁止向渔业水域排弃有害水产资源的污水、油类、油性混合物等污染物质和废弃物”。对产重危害资源的渔具,加以禁止或限期淘汰;对危害资源较轻的渔具,应有计划、有步骤地予以改进。各种主要渔具,应按不同捕捞对象,分别规定最小网眼尺寸。禁止制造或出售不合规定的渔具。等等。
特别是1983年3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是用法制来管理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国家权益的大事;是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的保护海洋环境的法律,适合于中国管辖的一切海域。《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公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海洋环境立法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海洋环境保护法》主要对防止海洋污染损害从法律上作了规定;一是防止海岸工程对海洋环境的损害,主要指在海岸建造港口、油码头和兴建入海口的水利工程等;二是防止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主要指爆破勘探、钻井、试油、输油等;三是防止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主要指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在海岸滩涂设置废弃物堆放处理场等;四是防止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五是防止倾倒废弃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规定了向海洋倾倒废弃物的限制条件、申请、批准和监督的程序。上述方面做到了,则基本上可以达到保护海洋环境的需要。凡违反本法,造成海洋环境污染和损害的,将区别不同情况,承担赔偿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无疑,《海洋环境保护法》的施行,是一项促进中国海洋事业发展、保护海洋环境的重大措施。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有了显著的进展,治理工业污染取得较大成绩,城市的环境状况有一定的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初见成效,环境管理体系已初步形成,环境监测工作迅速发展,环境科学的研究、教育事业得到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法已得到了充实和完善。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