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蟹最好选母的有膏,每年9~10月正是螃蟹黄多油满之时。这个季节做腌蟹最好。活蟹用刷子刷净,然后将后盖儿启开,注意启一个缝即可,不要完全揭下来。这是个窍门1入味。2蟹黄会发红,味正又好看。
2、取一可密封的食品盒倒入一大碗凉白开水,放入两勺左右的盐,化开。继续放入少许老抽,一杯左右的生抽,一杯料酒,5钱高度白酒,一勺砂糖,少许鸡精,一勺花椒,5~6个蒜瓣,小葱末,香菜末。朝天椒切碎,生姜末拌匀腌料。试尝下咸淡,略偏咸就好,酒味重些没关系。口味可根据自己喜好调整。
3、腌料的汤汁须量必能淹没蟹身为宜。
4、盖上盖密封放入冰箱,约24小时后食用。其保鲜期限可达两周。但最好及时食用,放太久味道不够鲜甜。
5、吃时剥开蟹壳,剔除腮、肠胃等,斩块后淋上原汁,用辣椒醋作蘸料。(也可直接食用)装盘吃用的时候也可撒些芫荽,葱花。
6、腌制都是生腌,必须食鲜活的。这是必须要遵守的,死蟹不可做腌蟹。
7、潮人喜吃腌制水产品,因为水产品经过腌制后,鲜香甜美,极为可口,比煎煮焖炒更具美味。这种食俗的形成,与潮汕盛产水产品,有密切关系,跟历史上潮人嗜食鱼生、虾生、蚝生相伴而生。
8、肠胃不好的人群慎食。蟹较寒,一次不易多食。极致的美味,潮汕人吃粥的必备美味。
冬天到了,北风呼啸,它在准备囤积过冬口粮的同时,把羡慕的目光转向了南海岸。
生食太腥,烧烤不新鲜,潮汕人教你如何正确吃牡蛎
很多不沿海的朋友,对牡蛎的最初印象来自文章《我的叔叔于勒》。“用小手帕托住牡蛎,头微微向前伸,以免弄脏长袍;然后嘴巴微微动了一下,汁液被吸进去,牡蛎壳被扔进了海里。”然而,这种优雅的方法对于在潮汕沿海长大的我来说并不熟悉
牡蛎在潮汕被称为牡蛎。我的家乡位于河口。咸淡水交汇处的海域给这里带来了无尽的生机,牡蛎就是其中之一。
小时候冬天,家里有成堆的牡蛎。每餐打开牡蛎是一个必要的程序。左手握着牡蛎,右手握着专用工具,对准牡蛎的鼻子(牡蛎的头部,锋利的部分),然后向上撬,再把刀插进牡蛎的缝里把它切掉,然后用力把整个牡蛎壳抬起来,牡蛎肉就呈现出它的脂肪和晶体状态。在牡蛎体下,再次轻敲牡蛎刀,牡蛎肉在牡蛎刀和右手食指之间。放在蔬菜碗里,一个牡蛎,就这样。
海边的人吃饭追求新鲜,现在做饭,就是为了这个新鲜。我们最常吃的是简单但极其新鲜的牡蛎汤和糜牡蛎(糜:粥和潮汕人的粥),一壶清亮的开水。牡蛎一旦倒入,立即变成乳白色,然后撒上一把葱花或蒜苗。这汤和这碗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
节日或待客期间,父亲会牺牲自己的看家本领,烤牡蛎。我把妈妈的牡蛎捡起来,倒进网筛,加了点盐,摇了摇网筛,附在牡蛎肉上的黏液自动脱落。然后我就用水洗了,排干了,交给了父亲。
用红薯粉、鲜牡蛎和水烤制的牡蛎。
潮汕牡蛎品牌是以红薯粉、鲜牡蛎和水为原料,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倒入油锅中,烙至两面烧焦。烤蚝油最好用猪叉。
牡蛎翻转可以搭配很多东西。辣椒和切好的香菜各有风味,但无论如何鱼酱都不能破。蚝油上没有这一勺鱼露,肯定少了什么。
现在,远离家乡,我的味蕾依然狭隘倔强,总是在旧味中寻找。腌菜、水煮花牡蛎、肉是汤会被舔干净的菜,而藜蒿的牡蛎爱吃,什么也找不到(音译,意思是藜蒿和牡蛎同时煮,很好吃,以后会吃光)。好在牡蛎也是多才多艺,和它们一起骑的,比如白菜、萝卜、紫菜、粉条、豆腐干,总能勾起它们的味道。生食太腥,烧烤不新鲜,潮汕人教你如何正确吃牡蛎
在我的家乡,有些地方人们对牡蛎的热情是难以想象的。到了一定的时候,牡蛎壳堆了一些山,用来烧石灰盖房。现在,每年农历九月和十月,牡蛎山上的一串牡蛎壳会被拉到海边,放回海里的水产养殖区,再次成为牡蛎苗的生长载体。之后要定期检查清理寄生虫,直到收获。对食物的了解往往始于爱。知道的越多,越明白一切都不容易。
如今,高档的食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生蚝,正如莫泊桑所描述的生吃。我的朋友们一再劝说我“这些深海牡蛎可以生吃”,但我仍然不敢尝试。烧烤摊的烤牡蛎,我觉得调料太多抢了好吃的牡蛎。只有萦绕在家乡的乡土气息深深地写在我的基因里。
潮汕海鲜粥的做法如下:
1、花蟹、基围虾和鲍鱼处理干,鲍鱼切片备用。
2、两杯珍珠米洗净用水泡一下。
3、砂锅里放半锅水,烧开后放入泡的米,大火烧开,撇去泡沫。
4、把花蟹、鲍鱼和姜丝倒进去熬煮。
5、锅内汤水变得粘稠时,把基围虾放进锅里。
6、大火烧开一分钟调入适量盐和白胡椒粉盖上盖子,关火,焖五分钟,出锅撒葱花。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