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畜牧业都需要办一些什么证件

2023-08-16 00:26:27 来源:网友发布 作者:网友发布

需要办理土地、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养殖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办理工商登记、备案手续的手续。

具体如下:

一、土地的手续

养殖场用地需要办理生产设施用地的备案手续,签订用地协议在国土局和农业局备案。养殖场的选址还需通过规划局的审批。

二、环境影响评价(环评手续)

养殖项目属于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项目,从选址到最终养殖场生产运行整个流程都需要通过环评进行认定和分析预测,需要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环评手续也是后期申请工商、税务、动检等证件审批时必须的材料。环评手续需到环保局办理。

三、排污许可证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在依法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内,畜禽养殖场必须按规定取得《排污许可证》,并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随着养殖环保整治力度越来越大,《排污许可证》未来可能成为每个养殖场的必备手续。

四、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要到畜牧局办理,没有这个证件是不能从事养殖业的。该证审批下来后,从事一般畜禽养殖的养殖户就可以去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然后到畜牧局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五、养殖证

《养殖证》是国家要求海域水产养殖和内陆水域养殖户需要办理的一种证件,利用海域和内陆水域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取得《养殖证》。

六、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养殖孔雀、竹鼠、野猪、豪猪等野生动物的人越来越多,驯养繁殖野生动物需要办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陆生动物由林业部门主管,水生动物由渔业部门主管。申请材料主要包括:申请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法人代表、技术人员简介、养殖场所和设施平面图及文字说明、养殖场所使用权证明、种源合法来源证明、饲养、繁殖技术资料等。

七、办理工商登记

具备了上述所需证件后,养殖户就可以去工商局申请工商登记,办理营业执照。

八、 备案手续

养殖户取得营业执照后需要到畜牧局办理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

扩展资料:

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

二、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扶持政策

(一)

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所需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作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用地,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二)

其他企业和个人兴办或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所需用地,实行分类管理。畜禽舍等生产设施及绿化隔离带用地,按照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管理和生活用房、疫病防控设施、饲料储藏用房、硬化道路等附属设施,属于永久性建(构)筑物,其用地比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需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三)

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所需的用地计划指标,今年要从已下达的计划指标中调剂解决,以后要在年度计划中予以安排;占用耕地的,原则上由养殖企业或个人负责补充,有条件的,也可由县级人民政府实施的投资项目予以扶持。

三、简化程序,及时提供用地

(一)

申请规模化畜禽养殖的企业或个人,无论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还是其他企业或个人,需经乡(镇)人民政府同意,向县级畜牧主管部门提出规模化养殖项目申请,进行审核备案。

(二)

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申请规模化畜禽养殖的,经县级畜牧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乡(镇)国土所要积极帮助协调用地选址,并到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用地备案手续。涉及占用耕地的,要签订复耕保证书,原则上不收取保证金或押金;原址不能复耕的,要依法另行补充耕地。

(三)

其他企业或个人申请规模化畜禽养殖的,经县级畜牧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县(市)、乡(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积极帮助协调用地选址,并到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用地备案手续。

其中,生产设施及绿化隔离带用地占用耕地的,应签订复耕保证书,原址不能复耕的,要依法另行补充耕地;附属设施用地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应按照规定的批准权限和要求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四)

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要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以出租、转包等合法方式取得,切实维护好土地所有权人和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有关手续完备后,及时做好土地变更调查和登记工作。

因建设确需占用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的,应根据规划布局和养殖企业或个人要求,重新相应落实新的养殖用地,依法保护养殖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参考资料:

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自然资源部

太康县清集镇大力推进畜牧兴乡战略,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逐步成为乡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眼下,清集乡以生猪饲养业为龙头,不断拉长畜牧业产业链条,畜牧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全乡生猪存栏突破5万头,牛存栏4000多头,羊37000多只,鸡50万只以上,发展各类养殖场18个,各类畜禽改良站21个,各类养殖大户1000余户。

全乡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上升到39.5%,畜牧业人均纯收入提高到418元。该乡连年被县里评为畜牧业生产先进乡镇。 清集乡是一个农业大乡,拥有8万多亩耕地,饲草饲料资源丰富,载畜潜力极大,特别是畜产品“原”字号或者说初级产品较多,加工增值空间巨大,可以说发展畜牧业前景广阔。

为做大做强畜牧业,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重点扶持养殖大户,一是采取资金上倾斜,由金融部门筹集资金,重点扶持各类养殖大户;二是多渠道解决饲养场地,充分利用村头荒废闲地、旧坑塘、老河滩等,依据各类养殖户的规模大小,减免或免费提供给养殖大户使用;三是鼓励农村养殖能手发展各类品种改良站,搞规模养殖;四是提倡种草养畜。

乡党委、政府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乡、村两级服务体系,推行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常规免费防疫制度,推行毛猪防疫保险,全面开展畜禽产地检疫。

清集镇

为进一步加快畜牧养殖业发展,清集乡把发展养殖基地、培植养殖大户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促进畜牧业发展由分散型向规模型转变,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打造优势产业。尤其是在生猪饲养上,该乡以东贾万头养猪场为龙头,以清集肉联厂为销售载体,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壮大养殖基地实力,仅2007年一年就发展500头以上的养猪场5个,使全乡养猪大户发展到458户。同时,该乡还发展了波尔山羊改良站、种兔场、奶牛养殖场,为畜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为壮大养猪群体,缩短生猪生产周期,创造更高效益,该乡推行生猪品种改良,大胆引进长白、汉姆夏、皮德兰等一大批良种猪品种,有效改善了生猪品种、品质结构。该乡又在全乡范围内广泛推广玉米秸秆青贮和麦秸氨化技术,被广大养殖户所接受。科学技术已成为全乡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此外,该乡成立了由政府牵头,畜牧、金融、税务、土管、工商、财政等部门参加的畜牧产业化领导组,全权指导畜牧业生产,搞好技术的开发与培训,完善服务措施,督查各项工作责任制落实,切实保护了养殖大户和畜禽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全乡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