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有哪些特产?

2023-08-16 00:17:22 来源:网友发布 作者:网友发布

景德镇瓷器、庐山云雾茶、泰和乌鸡、南丰蜜桔、万载百合粉、宜春茶油、齐云山南酸枣糕、丰城冻米糖、兴国鱼丝和红薯干、赣南脐橙、南安板鸭、宜丰竹雕、婺源龙尾砚、清华婺酒、芦田灌心糖、万年贡米、玉山罗纹砚、鄱湖白莲、乐平桃酥、宜丰闽笋、鄱阳湖银鱼,还有米酒、年糕、葛粉、葛片茶、米粉干、笋干等。

一、?景德镇瓷器

景德镇瓷器,江西省景德镇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景德镇瓷器以白瓷为闻名,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称,品种齐全,曾达三千多种品名。瓷质优良,造型轻巧,装饰多样。在装饰方面有青花、釉里红、古彩、粉彩、斗彩、新彩、釉下五彩、青花玲珑等,其中尤以青花、粉彩产品为大宗,颜色釉为名产。

釉色品种很多,有青、蓝、红、黄、黑等类。仅红釉系统,即有钧红、郎窑红、霁红和玫瑰紫等,均用"还原焰"烧成,产品驰名世界, 是称誉世界的古代陶瓷艺术杰出代表之一。

二、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是汉族传统名茶,是中国名茶系列之一,属于绿茶中的一种。最早是一种野生茶,后东林寺名僧慧远将野生茶改造为家生茶。始于汉朝,宋代列为“贡茶”。因产自中国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而得名。茶芽肥绿润多毫,条索紧凑秀丽,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醇厚甘甜,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

通常用“六绝”来形容庐山云雾茶,即“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云雾茶风味独特,由于受庐山凉爽多雾的气候及日光直射时间短等条件影响,形成其叶厚,毫多,醇甘耐泡。

三、泰和乌鸡

泰和乌鸡,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泰和乌鸡是江西省泰和县特产,原产于泰和县武山北麓,根据产地又称武山鸡,因具有“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毛脚、五爪、乌皮、乌肉、乌骨”,十大特征以及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闻名。泰和乌鸡是著名的饮食药用鸡,全身均可入药,骨、肉及内脏均有药用价值,可以配成多种成药和方剂。

泰和乌鸡是中国特有的禽类种质资源,除西藏自治区外,各地都有一定规模的泰和乌鸡饲养。而泰和乌鸡质弱体轻,胆小怕惊,离开原产地饲养,便易产生变异、退化。

四、南丰蜜桔

南丰蜜桔,江西省南丰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南丰蜜桔,富含氨基酸、硒等40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自唐代开始就为皇室贡品。南丰蜜桔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年均产量达30亿斤,畅销全国并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单一品种种植规模和产量均为世界之最,出口量和出口国家数全国第一,是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个“百亿”农业产业。

五、丰城冻米糖

丰城冻米糖,江西省丰城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丰城冻米糖为丰城市优秀传统产品,俗称“江南小切”,以其“洁白如雪、香脆酥甜、落口消融”的独特风味闻名天下。据《丰城县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丰城开始制作冻米糖,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2009年11月1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丰城冻米糖”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全镇地理面积56.1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人口24611人,2005年镇工农业总产值3.1亿元,财政收入达到795.8万元,全镇人均纯收入达3290元。该镇是一个既有垸区又有丘陵区的农业大镇,其中垸区面积约占2/3,山区占1/3,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较快,是常德市重点城镇。保河堤镇自然资源丰富,棉花、水产、茭果、中药材、奶牛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目前,小城镇建成区达3平方公里,拥有常住人口5200人,个体工商户717户,企业33家。小城镇建设已完成城市建设规划修编,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步完善,基本实现了亮化、绿化、美化。

2015年,保河堤镇、李家铺乡成建制合并设立毛里湖镇。 保河堤镇境内东属平原,西属丘陵,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在这块美丽富饶的梦里水乡,有很多神话传说和悠远的古代文化:水神河伯坐船永留河底,龟将军尸成龟山。风光旖旎全省最大的溪水湖——西湖边留有南宋钟相、杨幺起义屯兵遗址,留有明末清初云南王吴三桂叛乱造反的练兵作战台。镇民兴村吉安湾大溪文化遗址,1987年被国家认定为重点文化保护区,从出土的文物中反映了洞庭湖区6000年前已进入了较为成熟的稻作农业经济阶段。大山嘴战国文化遗址、西湖欧家台战国文化遗址、川门古陵桥战国文化遗址、石龟山出土的3000余斤古钱币等,均见证了我地古代先人的文明与生活。

保河堤在春秋、战国时均属楚地。秦始置郡县,我地属黔中郡、西汉属孱陵县。三国时期始为蜀地,后为做唐县地。隋开皇年间(589),县地更名,我地东部属孱陵县(今安乡),西部属澧州。中华民国2年9月,废州改县,我地东属安乡县永裕乡,西属澧县青赋乡。58年9月,全国实现人民公社,我地属澧县白衣区毛里湖人民公社,84年实现政社分开,更名为毛里湖乡。85年划归津市,更名为保河堤镇。 保河堤镇各类资源丰富。生物资源中,农作物达200多种,水产30余种,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该镇是洞庭湖的棉花主产区,由于产量大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带动了周边地区的棉花产销,使该镇成为湖南省著名的棉花集散地。茭果是该镇丘陵山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据考证,该地种植茭果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盛产粮、棉、油、藠果、鲜鱼、家禽、蔬菜等,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围绕本地资源优势,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建成了几大主要特色产业:

1、棉花产业。全镇棉花种植面积15000亩,集镇已经成为了湖南省最大的棉花聚散中心,附近周边县市生产的棉花主要通过该镇市场销售到全国。2005年,该镇引进建成了津市市第一家棉花纤检实验室。

2、特种水产养殖。全镇有水面12000多亩,目前已形成集常规鱼、珍珠、水鱼、鳝鱼等品种于一体的水产养殖格局。

3、茭果产业。该镇田家山茭果闻名全国,色白、果大、皮层多,是一种防癌保健食品,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世界市场。全镇种植面积达8000亩以上。该镇茭果加工企业---平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拥有资产1000多万元,年加工茭果能力达5000吨。

4、榨菜产业。已经建成了榨菜种植基地近万亩,该镇金宏菜业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年加工能力近2万吨,生产的产品沿销沿海各大中城市。

5、中药材种植。长沙世唯药业在该镇建成了药村种植基地。目前已经种植中药村面积3000亩。

6、奶牛养殖。湖南阳光乳业已经在该镇建成了第七牧场,牧场占地1200亩,养殖奶牛1000头,固定资产投入已经超过1000万元。

7、双孢蘑菇种植。该镇通过近两年的试种,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现种植规模近200亩,2008年计划建成大棚1000个,预计产值将突破700多万元。 保河堤镇下辖村:  长寿村 川门村 花桥村 复兴村 樟树村 双合村 澧赋村 中南村 七星村 民主村 中心村 铜盆村 青苗村 荣台村 大山村 西湖鱼场 保河堤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3267 男 11890 女 11377 家庭户户数 6659 家庭户总人口(总) 23111 家庭户男 11778 家庭户女 11333 0-14岁(总) 5123 0-14岁男 2695 0-14岁女 2428 15-64岁(总) 16430 15-64岁男 8414 15-64岁女 8016 65岁及以上(总) 1714 65岁及以上男 781 65岁及以上女 933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2623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