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我国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在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不高、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抵御各种风险能力偏弱等问题。
为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31号)。
牛羊肉是百姓“菜篮子”的重要品种,牛羊产业发展事关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牛羊产业发展,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意见》(桂政办发〔2020〕110号),要求健全牛羊良种繁育体系、加快标准化规模养殖、保障优质饲草料供应、推进全产业链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把牛羊产业培育成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新增长极。
我市草山草坡资源丰富,发展牛羊产业条件得天独厚,市场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两个文件精神,有必要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调整全市畜牧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牛羊产业,推进规模化、优质化、品牌化,把牛羊产业培育成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到“十四五”末期,即2025年,全市牛羊肉年产量达到2.49万吨,牛羊生产体系、防疫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粮经饲结构进一步优化,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三、主要内容
针对当前我市牛羊产业发展的短板,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着力打造桂林黄牛产业集群。
启动申请桂林黄牛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打响“桂林黄牛”品牌名片。
是持续推进牛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持续推进肉牛品种改良工作。加快推进肉牛肉羊增量提质项目,进一步完善我市良种繁育体系。
三是加快推进牛羊现代生态养殖。
推广“生态栏舍+微生物”等现代生态养殖模式,支持建设一批牛羊现代生态养殖场,鼓励农民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微型牛场,推行“农民养母牛、企业育肉牛” 产业发展模式。
四是扩大优质饲草料供应来源。
推广优质高产牧草种植,加强指导草山草坡资源丰富的地方开展天然草地改良,推进草山草坡合理开发利用。
五是提升牛羊疫病防控水平。
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推广技术体系建设,开展技能服务人才培训,提升基层技术推广骨干服务能力。
六是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推广“政府+企业+银行+保险+农户”的“五位一体”合作模式。
七是推进全产业链发展。
大力培育以皮、毛、骨、血、内脏等副产品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企业,向医药、食品、服装产业延伸拓展。
四、保障措施
为推进我市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印发桂林市加快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并统筹相关涉农资金,优化牛羊产业规划用地布局,落实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政策。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20〕27号)(以下简称《意见》)。为便于更好理解《意见》精神,现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肉蛋奶是百姓“菜篮子”的重要品种。近年来,我省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整体竞争力显著不断提高,在保障食物安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创新转变总体偏慢、是竞争压力不断加大、资源约束日益趋紧、体系建设不相适应等突出问题。为进一步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省政府办公厅组织省直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意见》。
二、主要内容
《意见》共分目标任务、工作重点、保障措施3个部分,合计14条。对我省畜牧业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提出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总体思路。对畜禽种业、规模养殖、疫病防控、等发展重点,以及组织领导、政策扶持、机制体制等支撑保障提出政策措施的具体安排。
《意见》立足我省产业发展和畜牧兽医工作实际,全面落实落细国家部署,提出多项创新性举措,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走在前列,确立目标任务。坚持高标定位,扛牢大省责任,量化目标大幅高于全国,提出肉蛋奶产量稳定在1500万吨,可满足1.5亿人需求。到2025年,全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0%、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我省分别为88%、85%。同时,明确提出到2030年,结构布局更加优化,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远景目标。
(二)聚焦产业链条,突出发展重点。围绕畜禽种业、饲料兽药、规模养殖、加工流通全链条各环节,提出针对性政策措施。畜禽种业,提出建设畜禽种质资源资源与保护中心,推动生猪、家禽等主要畜禽品种本土化选育,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饲料兽药,提出保障饲料用粮需要,引导饲料兽药企业优化组合、做大做强,提升核心竞争力。规模养殖,提出稳步提高规模养殖比重,推广畜禽立体养殖,逐步实现主要畜禽品种养殖全程机械化。加工流通,提出建设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规范牛羊禽等屠宰管理,促进运活畜禽向运肉转变。
(三)聚焦质量效益,提升发展水平。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强化主体培育、疫病防控、绿色发展、质量安全、科技创新。提出,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平台经营新模式,构建产业发展一体化格局;全面推行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完善动物疫情预警预报平台,建设省人畜共患病流调监测中心;深化农牧循环,推进种养结合,支持种植主体施用粪肥,鼓励液体粪肥机械化施用;推进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加强“齐鲁畜牧”公用品牌和智慧供应链建设;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创新和集成配套。
三、保障措施
《意见》明确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乡村产业振兴实绩考核,强化财税、金融、保险、用地等政策扶持。持续巩固和深化机构改革成果,完善畜牧兽医工作体制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下放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审批,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展区设置方面,传承与创新兼顾,专业化、细致化与国际化高度结合,基本上涵盖了全畜牧行业整个产业链的每个环节。具体包括以下各专业展区:
1. 综合企业特装展区:充分展示大企业形象,打造中国畜牧行业龙头企业。
2.养殖展区:包括猪业展区、禽业展区、牛羊展区、鹿业展区等。届时“全国养猪行业百强优秀企业”、“中国蛋鸡企业20强”、“中国水禽企业20强”、“中国白羽肉鸡企业20强”和“中国黄羽肉鸡企业20强”等优秀企业将齐聚盛会。
3.动保展区:涉及兽药、兽药原料、药物添加剂、畜禽疫苗、诊断试剂、生物制品;兽药、疫苗等动物保健品生产机械;兽医器械、兽药生产加工、包装设备材料等。
4.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展区:涉及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特种饲料等;饲料产品质量检测仪器设备、微机控制系统及软硬件、饲料配方技术;饲料生产、加工、包装机械设备及配件。
5.国际展区:展示国际新技术,新产品;促进国内外技术产品交流与合作。国际展区还进一步细分为“国际组团展区”、“国际动保展区”、“国际种畜禽展区”和“国际畜牧机械展区”,并继续强化“中国国际生物质能源展区”。
6.机械展区:细分为饲料机械、畜牧养殖机械和肉类加工机械。
7.草业展区:涉及牧草种子、牧草机械、牧草块、颗粒及深加工产品。
8.生物质能源展区
9.品牌畜产品展销区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