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最穷十个县
1、清流县
GDP80.84亿元
清流县是著名的客家祖地之一,全县客家风情浓郁。森林覆盖率84%,无烟煤、莹石、钨等矿藏量丰富。2012年12月13日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金线莲之乡的称号。
2、建宁县
GDP80.11亿元
建宁是“中国建莲之乡”、“中国黄花梨之乡”、“中国无患子之乡”和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建莲素有天下第一莲的美誉,已有千年种植历史,是历代皇家贡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建宁黄花梨被评为中华名果和福建省名牌农产品。
3、光泽县
GDP78.41亿元
光泽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境内群山连绵,山高谷深,千米以上山峰有570座,有“一滩高一丈,光泽在天山”之说。光泽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盛产粮食、烟叶、药材、瓜类、甘蔗、荸荠等,水产养殖、畜牧业发展迅速。
4、寿宁县(宁德)
GDP68.67亿元
寿宁是中国花菇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存有较完好的明清时代贯木拱廊桥19座,被誉为“世界木拱廊桥之乡”;是福建省重点老区县,上世纪三十年代,曾是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中共闽东特委所在地。
5、屏南县(宁德)
GDP63.58亿元
屏南县有“红旗不倒县”、“鸳鸯之乡”、“夏香菇之乡”、“油柰之乡”,福建省“水电之乡”之誉。
6、明溪县(三明)
GDP58.68亿元
明溪县史称归化,1933年更名明溪,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东麓,毗邻三明市清流县,辖属于三明市。全境人口11.7万,面积1704平方公里,耕地11824公顷,平均海拔高度200-300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胜景含辉的玉虚洞天,龟山挺秀的风景区驰名省内外。
7、政和县(南平)
GDP50.01亿元
政和县,中国福建省南平市辖县,位于福建省北部,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闽东、闽北独立师洞宫山会师处、唐代黄巢屯兵处黄念山、明朝银矿矿工起义旧址锦屏等纪念地,古迹有佛子岩、宝岩。
8、周宁县(宁德)
GDP48.82亿元
周宁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境内主要溪流18条,最大的龙亭溪境内流长56公里。属中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冬长夏短,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4.6℃,年降水量2069毫米,被誉为“天然空调城”。
9、柘荣县(宁德)
GDP46.8亿元
柘荣县是闽东北的内陆山区县,原称柘洋,早在新石器时代和商周之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自古以来就是闽浙交界商品集散地,素有“闽浙咽喉”之称。
10、松溪县(南平)
GDP42.84亿元
松溪县是福建省北部山区一个颇具特色的小县,位于闽浙交界处,武夷山麓东南侧,古时沿河两岸多乔松,有“百里松荫碧长溪”之称,松溪因此而得名。有着较为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和积淀,民间版画艺术繁荣。2000年5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版画艺术之乡”。
鱿鱼和墨鱼可以进行人工养殖。
一、人工养殖墨鱼
乌贼(俗称墨鱼)市场价格不菲,其肉厚而鲜美,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较高,但由于近年来过度捕捞,自然资源明显衰减。
人工养殖墨鱼的技术是国际性的难题。从2004年开始,人工养殖墨鱼才在中国宁波首次获得成功。养殖技术和规模还有待提高。
二、人工养殖鱿鱼
人工进行养殖的鱿鱼有的可以长得很大,肉质肥嫩可口。鱿鱼是一种名贵海产品。使鱿鱼改变性的特征用人工控制鱿鱼苗的性别,鱿鱼从孵化起到10月龄,雄性鱿鱼体重可达700克,而雌性只有300~400克,因此,专家们正在探讨把大部分鱿鱼变为雄性,使鱿鱼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扩展资料省级水产种苗项目“虎斑乌贼的生殖调控和苗种繁育技术开发”和省公益技术研究农业项目“拟目乌贼的生殖调控和苗种繁育技术研究”项目,通过舟山海洋与渔业局、浙江海洋学院组织专家组验收。
经过两年攻关,该团队利用野生乌贼亲体成功孵化出了可人工养殖的拟目乌贼、虎斑乌贼幼体,孵化率达到90%以上,苗种成活率在60%以上,两个种类均具有生长快、残食低、成活率高、养殖周期短、适合规模化养殖等特点。
研究期间项目组累计培育虎斑乌贼、拟目乌贼受精卵6.4万余粒,共培育胴长1厘米的虎斑乌贼、拟目乌贼幼体5.7万余尾,胴长3厘米以上的虎斑乌贼、拟目乌贼苗种共3.3万余尾。
目前除研究基地外,还在福建宁德等地推广养殖,两种乌贼的生长速度极快,4至5个月均可长到500克以上,温度高的海域还可长得更快,大大缩短了上市时间。
百度百科-墨鱼 (十腕目乌贼科动物)
百度百科-鱿鱼 (一种软体动物)
浙江在线-乌贼养殖技术有突破 四五个月就能长到一斤以上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