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土地可以建养殖场

2023-08-20 01:28:41 来源:网友发布 作者:网友发布

所在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占用的耕地列为畜禽养殖场用地的范围,有关养殖户就可以直接在上面建立养殖场,但是在建立养殖场时不能破坏种植条件和耕地的耕作层,不能在农田保护区内建设,只能建在非保护农田上,因为农村养殖用地属于农业用地,所以建造养殖用房不属于改变土地用途的行为。

什么土地可以建养殖场

1、在所在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占用的耕地列为畜禽养殖场用地的范围,有关养殖户就可以直接在上面建立养殖场,无须获得建设用地的审批。

2、建立养殖场时不能破坏土地的种植条件和耕地的耕作层,也不能在农田保护区内建设,只能建在非保护农田上;建设时必须达到环评设计要求,而且建设时必须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同时还要注意在禁养区内不能建设养殖场。

3、农村养殖用地属于农业用地,建造养殖用房不属于改变土地用途的行为,不再按照建造用地或者临时用地进行审批,仅对占用基本农田的耕地审批。

建养殖场需要什么手续

1、土地的手续

养殖场用地需要办理生产设施用地的备案手续,签订用地协议在国土局和农业局备案,养殖场的选址还需通过规划局的审批。

2、环境影响评价

养殖项目属于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项目,从选址到最终养殖场生产运行整个流程都需要通过环评进行认定和分析预测,需要建设污染防治设施,环评手续需到环保局办理。

3、排污许可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

在建设养殖场时一定要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排污许可证则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4、养殖证

《养殖证》是国家要求海域水产养殖和内陆水域养殖户需要办理的证件;而对于驯养繁殖可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时一定要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5、办理工商登记并办好备案手续

证件齐全后养殖户需要去工商局申请工商登记,办理营业执照;在取得营业执照后需要到畜牧局办理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

法律依据

《畜牧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国家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畜禽养殖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需要恢复原用途的,由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土地使用权人负责恢复。在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范围内需要兴建永久性建(构)筑物,涉及农用地转用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办理。据此,如果所在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拟占用的耕地列为畜禽养殖场用地的范围,有关养殖户就可以直接在其上建立养殖场,无须获得建设用地的审批(但兴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除外)。

首先要向村里或土地经营者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确定好养殖用地的性质及其范围,再向当地的政府提出养殖项目申请;建设养猪场之前,必须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申办《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还要向农业局畜牧部门和当地镇政府农委进行养殖备案,向国土部门申请养殖用地和备案,再到工商部门申请办理注册手续,领取营业执照。

一、开养猪场要具备什么条件

1、首先要向村里或土地经营者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确定好养殖用地的性质及其范围,再向当地的政府提出养殖项目申请,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对养殖用地进行实地勘察之后,对于符合条件的土地,出具同意养殖项目的批复意见和适养区证明,并发函告知当地畜牧兽医局。

2、经过县农委立项后,向当地的国土部门申请建设指标,国土部门核准后出具证明,中途可能需要缴纳一笔复耕保证金。向当地兽医畜牧局提交畜禽养殖发展规划书,经审核后,兽医畜牧局出具符合养殖发展规划证明。

3、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建设养猪场之前,必须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申办《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办理程序是由本人申请,镇兽防站签意见盖章,镇政府加盖印章,县畜牧局审批发证。

4、按照《环保法》的规定,建设养猪场之前要向农业局畜牧部门和当地镇政府农委进行养殖备案,需要到当地环保部门办理申请养猪场环评,50头以下的在镇政府办理,50头以上的在县环保局办理,同时养猪场必须建标准的化粪池、消毒池、围墙等环保设施。

5、向国土部门申请养殖用地和备案,取得备案后带上办齐全的证件到工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注册手续,领取营业执照。

二、如何建设养猪场

1、选址

猪场要建在地势较为高燥、背风、向阳、无污染、水源充足、供电和交通方便的地方,选择猪场场址应遵循节约用地、不占良田、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禁止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的地区修建猪场,不能影响村容村貌、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不能在居民饮水取水点的上方,进出的道路要畅通,水源要有保障。应远离铁路、公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500米以上,离开畜产品加工厂、屠宰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风景旅游区2000米以上。

2、布局

(1)在建造猪场时,尽量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等功能区要科学布置,一般种公猪6-7平方米/头;育肥1-1.5平方米/头;空怀母猪、妊娠母猪2-2.5平方米/头;分娩母猪4-4.5平方米/头,母猪舍、公猪舍、育肥猪舍模式都有各自的具体要求,不能都建一个样,如母猪舍需设护子间,而其他猪舍就不需要;公猪舍墙壁需坚固些,围墙需高些等,一般情况下,10000头规模的现代猪场的建筑总占地面积需要1.2-1.3万平方米。

(2)畜禽舍的长轴朝向以南北向为宜,相邻两猪舍纵墙间距一般为7-9米,端墙间距不少于10米,中间可种植果树、林木夏季遮荫。道路实行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实行干清分离、雨污分离。养猪场生产区四周设围墙或其他有效屏障,大门出入口设值班室、人员更衣消毒室。

3、建设结构

(1)一般情况下,能养10头育肥猪的猪舍,后墙需留60-70厘米的窗户4个,窗户太小、太少,夏天不利舍内通风降温。

(2)单列式或双列式,砖混墙体,舍顶为双层彩钢瓦,双列式猪舍跨度10-12米,单列式猪舍跨度5-6米。舍顶坡度20%,舍檐高2.5-2.8米。有侧墙窗和山墙窗保证通风换气需要,安装自动饮水设施。猪舍内人行走道宽1米,排水槽与水泥饲喂台建为一体,排水槽宽15-20厘米,饲喂台宽1.5米,与饲喂台相连的是发酵床,宽5.5-8.5米,为了便于管理猪群,一般每3-8米隔栏,最多可饲养育肥猪40头左右。

(3)平面布局通常要划分为管理区、生产区、生活区三个部分,管理区要负责对外界的联系,又要方便对内部的管理,职工的生活区和饲养生产区一般都依次排列设在猪场前面(大门出入处),生产区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即种猪区、仔猪保育区和生长育肥区,中间选用绿化带隔离或用围墙隔开,种猪区再细分为妊娠舍、配种舍、分娩舍等几个部分,按照不同的生理阶段,将猪安排在不同的猪舍。

4、饲喂设备

(1)间息添料饲槽,是条件较差的一般猪场采用的,分为移动饲槽和固定饲槽,饲槽一般为长形,每头猪所占饲槽的长度应根据猪的年龄、种类而定,工厂化、集约化的猪场,限位饲养的泌乳母猪或妊娠母猪,其固定的饲槽为金属制品,固定在限位栏上,见限位产床、限位栏部分。

(2)方形自动落料饲槽,常见于集约化、工厂化的猪场,一般条件的猪场不用这种饲槽,分为单开式和双开式两种,双开式安放在两栏的隔墙或隔栏上,单开式的一面固定在与走廊的隔栏或隔墙上。自动落料饲槽通常为镀锌铁皮制成,并以钢筋加固,否则极易损坏。

(3)圆型自动落料饲槽,底盘用铸铁或水泥浇注,饲槽用不锈钢制成,较为坚固耐用,适用于高密度、大群体生长育肥猪舍。

5、猪舍结构

(1)半开放,一种是四面都没有墙的,有的是利用长轴的卷帘,有的是装窗户进行遮拦,用电机将长轴上的帘布自由进行卷起或放下,可以随意控制透光、通风、保温,是目前我国国内比较普及的类型;一种是三面的或者两面的实心墙,向阳的一面通常只有半截墙体,有的是南北两面都是半截墙。

(2)全开放式的猪可以自由进出,这种猪舍通风和采光性好,猪可以得到适当的运动和日照,有利于健康,适应性强,舍内卫生容易维护,但保温性能差,冬季可以在上面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但无法作为产房和保育舍。

(3)全封闭式猪舍,只开设几个应急时所用的窗户,四面都有墙,舍内的光照、温度和通风是全靠人工进行调控的,能为各种猪群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由于设备、土建的投资较大,维护费用比较高,因而在我国很少被采用。

6、配套设施

粪污处理,干粪堆积发酵还田,猪舍外必须建造沤粪池或沼气池,大小可根据养猪的规模而定,猪舍外无粪池,一是收集粪尿难,肥料易流失,肥力会降低,二是会影响猪舍清洁卫生;病死畜禽处理,对于固定的病死畜禽建设深埋处理地点。兽医室,应设在生产区内,只对区内开门,为便于病猪处理,通常设在下风方向。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