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淡水蟹时,都有哪些养殖技巧要牢记?

2023-08-19 22:05:43 来源:网友发布 作者:网友发布

大多数人总认为螃蟹是海水中的生物,即海鲜。其实不然,螃蟹由于品种不同,生活环境也有所不同,总体来说可以分为海水蟹和淡水蟹两个类型。那么,在内地想要吃到味美的螃蟹怎么解决呢?不妨养淡水蟹来解决这一需求。

淡水蟹以长江水系的中华绒螯蟹为主,闻名于世的阳澄湖大闸蟹就是这种类型,其特点是:腹白、背黄、螯壮、腿长、眼睛突出、螯上有毛。怎样才能在淡水中养殖螃蟹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养殖技术:

1、池塘选择养蟹的池塘要求水质好、排灌方便的池塘,面积宜大不宜小,应在5一10亩之间,水深1一2米。池塘垫泥宜浅不宜厚,在进出水口安装防逃栅栏,四周同时安装好防逃网或砌上砖墙(墙高50一100厘米)。同时在池水最高水位线上40厘米范围塑料板、玻璃、聚乙烯膜等,防逃设施的好坏关系到养殖的成败。河蟹是甲壳动物,其生长到一定时间后通过一次次脱壳逐渐长大,因此池中应种植水草等河蟹必需的隐蔽场所。

2、蟹苗的放养规格和密度蟹种的放养规格和密度与生产周期有关,当年幼蟹(每只3一4克重,每公斤300只左右),每亩可放2000一3000只,隔年小蟹可放1000只,培育好可达商品规格的成蟹后,可在蟹池中混养一些温和滤食性的鱼类,如鲢鱼、鳙鱼等,亩放100一200尾,这样既可清洁水质,合理利用喂蟹后的残饵,还能增加养殖收入,达到减少放养成本的目的。

3、投喂管理蟹的饵料来源广,除各种水草外,农作物新鲜秸秆、农产品、螺蛳、动物下脚料和鱼虾等均能投喂。在投喂时可按如下比例进行:动物性饵料占35%,植物性饵料占30%,青饲料占35%,添加入1一2%的食用盐,以提高河蟹对饵料的摄食强度和利用率。投饵按水产养殖方法中的“四定”进行。投饵次数在5一10月水温高时可每天投一次,早春和晚秋可2一3天投一次,每次投喂时间应选择在傍晚进行,投喂点宜选择在池子的西岸近池水的池坡上。特别提示:在9一10月投饵时,应事先在饵料中添加钙质的含量,有利于加快脱壳长壳速度。

4、水质要求与防病河蟹对水质要求高,含氧量在4毫克/升以上,PH值7.5一8.5之间,刚放种时池水应控制在50一60厘米深,以后再逐渐加深至1.2一1.4米,并且要经过1一2周换去1/3一1/4的池水,秋冬每3一4周换水一次。在饲养过程中,要经常巡塘检查防逃设施有无破损和敌害侵害,并在平时定期向池水中泼洒漂白粉以预防疾病发生。

怎么养蟹

养殖大闸蟹的场地要挑选交通便利,池塘周围没有噪音,水质情况好,没有污染,池塘周围要有足够的固定水源这样方便排灌工作,池塘场地选择好后要进行搭建工作,搭建时池塘的底部要平整,池塘外围网中心处要有缓慢的斜坡。

池塘修剪完成后要对池塘周围做好防逃措施,可以用水泥,布料,等物品再池塘四周搭建起围栏,当然为节约成本小编建议大家还是用木板搭建比较合适,围栏的高度在30厘米至35厘米,防逃工作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消毒工作啦池塘内消毒主要是用石灰粉,每亩地使用400斤至500斤的石灰粉对池塘泼洒消毒,消毒的时间控制为7天至8天,然后把池塘中的水放掉清理池塘内部的淤泥或者是杂物,淤泥只要保证10厘米至15厘米的厚度就可以啦。

主要使用种植的方式来调节,池塘中可以多种植些水藻,茭白,水花生,莲藕,等水生植物来控制水质,池塘内百分之65只百分之70以上的面积都要种植,水质得到保证还有些其他好处比如:植物可以为大闸蟹提供很好的避暑条件,躲避危险,同时也会为大闸蟹来带充足的食物,大闸蟹偶尔会食用些水藻的根茎。

大闸蟹的饲料很多可以使用粮食碎屑,蚯蚓,田螺,小鱼,小虾,等等都可以最为大闸蟹的饲料来源。

(大闸蟹的让养密度最好是控制在每平方米20只至25只,根据养殖池塘的面积来决定,合理的密度会让大闸蟹的生长生快,方让的时间做好是在每年的3月份至4月份,这个时间段放养成活率最高。

大闸蟹主要是在夜间活动比较活跃,白天几乎都是躲藏在植物下面或者是池水中,白天进食很少,所以喂食的时间要控制在晚上的8点左右,每天早上5点至6点,每次喂食主要的饲料要占大闸蟹体重的百分之4左右,这样就可以满足生长需要。

(池塘管理)8、养殖池塘的水位要控制在70厘米至80厘米,如果温度过高可以把水位提升到110厘米至120厘米,正常每3天至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只要把池塘的水位排放出15厘米至20厘米,然后填满水就可以啦。

一、池塘养蟹:螃蟹在池塘中栽培,可以控制整个人工繁殖过程,回捕率很高,但池塘的大小和肉质不如大型水体养殖的螃蟹。根据养殖方法可分为:

1、池塘单养:主要是蟹,搭配一些鱼。每亩平均产量约为50-75公斤,高产池塘可产出高达200公斤的螃蟹。

2、鱼蟹混养:主要是鱼类,有些蟹类。一般来说,螃蟹产量约为每亩15公斤,高产量池可达到40公斤。

二、湖、河沟养螃蟹:蟹种在天然水域中养成螃蟹,具有良好的环境条件,足够的天然诱饵和低成本,螃蟹规格大,质量好。但是回捕率很低。根据目前的养殖方法可分为:

1、湖泊、河道蟹种放流:这种养殖方法已有数十年的历史,60-70年代湖泊、河沟排出蟹苗;80年代改为放养仔蟹;近年来,除了放养螃蟹外,放养一龄螃蟹也有明显的效果。然而,这种类型的养殖通常不喂诱饵,其生产结果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仍然是一种广泛的方法。放养的水质要求良好的水质,茂密的植被和温和的流速,与外界沟通的出水口有更好的效益。一般来说,螃蟹的捕获率仅为0.5%至5%。

2、湖泊网围养蟹:选择湖中的水草郁郁葱葱、水质好、水流温和、水深适中水,网状拱形成一定面积(数十亩至数百亩),依河螃蟹生长要求,密集喂养。这种养殖方法吸收了池塘和湖泊养殖螃蟹的优势。水质好,活动空间大,诱饵充足,密度相对较薄,河蟹体积大,质量好。回捕率可达40%至60%,成本低,高效率。通常,每英亩可以生产15千克到30千克的螃蟹,而高产网可以将螃蟹的产量提高到每亩65千克。

三、草荡、芦滩地养蟹:草荡、芦苇滩适合河蟹生长的生态要求,生产成本低,市场规模大,质量好,但回捕率低。

四、稻田蟹:利用稻田养螃蟹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水产养殖业,该方法不仅可以在稻田施肥,杀灭害虫,清除杂草,增加水稻千粒重,略微改变稻田环境,也适应螃蟹的生长。一般来说,与没有螃蟹的稻田相比,螃蟹养殖稻田的水稻产量略有增加,每亩产量为20kg至30kg,高产稻田可达到50kg至75kg /亩,好处非常显着。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