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平海所,归碣石管辖,清雍正十年(1732)改所设司,为归善县辖。民国元年(1912)又改司设区,为惠阳县辖。1950年冬,属惠阳县第十八区,1958年成立平海人民公社,1965年析置惠东县后,为惠东县辖,1983年改设区,1987年改设镇。2006年4月港口镇并入该镇。
据《惠州府志》记载:元末明初时,沿海盗寇猖獗,民不聊生,明太祖朱元璋遂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派人南下建造平海城,以抵御盗寇。城墙周长1850米,形似古钟,故有钟城之称。历代迁此筑城屯边的官兵、民众来自全国13个省,多种方言混合,年长月久,形成一种独特方言,称为“军话”。600年沧桑,平海古城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四座城门楼、部分城墙、完整的十字古街、大部分古民居以及一批古寺庙、古文化遗址和大量的历史文物。
古城内有七口古井,称为“七星井”。相传井是按照太阳、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等行星的排列形状,用石块砌成,十分坚固。井径全是圆形,井台有方有圆。七星井水质随气候变化,雨季水淡,冬旱水咸。
古城人还创出一种军声的独特方言。军声以北京语音为基础,融进广州话、客家话、潮汕话。会说军声的人,对上述方言基本通晓,有“晓得平海话,走遍天下”的说法。
经历了六百多个春秋,累遭劫数而显得破旧的四个古城门楼,由群众捐资按原貌修葺一新,重振了昔日的风姿。
你若站在十字古街交汇处,远眺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楼,定会被那雄浑苍古,庄严肃穆的气氛感染,心中悠然升起一股思古幽情。城门楼是当时古城最为高大雄伟的建筑。造型洗练雕梁画栋,充盈着民族建筑特色。城楼上的前后看台视野宽广,更显示出它的威严。
海产主要有马鲛、鳗鱼、鱿鱼、石斑、龙虾、鲍鱼、蚝等。已形成水稻、马铃薯、水果、蔬菜、水产品等商品生产基地。
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北界淮阳丘陵和黄淮平原,南界江南丘陵及浙闽丘陵。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20多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海拔大多50米左右。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江西鄱阳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长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皖中平原)以及江苏、浙江、上海间的长江三角洲。气候大部分属北亚热带,小部分属中亚热带北缘。年均温14~18℃,最冷月均温0~5.5℃,绝对最低气温-10~-20℃,最热月均温27~28℃,无霜期210~270天。农业一年二熟或三熟,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集中于春、夏两季。地带性土壤仅见于低丘缓冈,主要是黄棕壤或黄褐土。南缘为红壤,平原大部为水稻土。农业发达,土地垦殖指数高(上海62.1%,江苏45.6%),是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盛产稻米、小麦、棉花、油菜、桑蚕、苎麻、黄麻等。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湖泊面积2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平原面积10%。两湖平原上,较大的湖泊有1300多个,包括小湖泊,共计1万多个,面积1.2万多平方千米,占两湖平原面积的20%以上,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大淡水湖,与长江相通,具有调节水量,削减洪峰的天然水库作用,产鱼、虾、蟹、莲、菱、苇,还有中华鲟、扬子鳄、白鱀豚等世界珍品,水产在中国占重要地位,素称鱼米之乡。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有上海市、南京市、武汉市、南昌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芜湖市、长沙市等城市。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等,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平原居中国南北和东西交通网的枢纽地带,水陆交通都很发达。长江贯穿中部,成为一条东西向的水运大动脉,加上其无数支流,构成一庞大水道网。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