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养牛养蚯蚓种草循环利用效益可观。
种养结合,成本低,更环保,牛场配套牧草地,可以减少或避免千里甚至万里运草,有利于减少精料的使用,大幅度降低饲养成本,同时更有效的消纳牛场产生的粪肥,形成牧草—牛—粪—蚯蚓—肥—牧草的种养循环多模式。
牧草——牛——养牛场牛粪——养鲜蚯蚓——蚯蚓粪牧草肥料——鲜蚯蚓用作鱼饵卖掉——或用来养黄鳝泥鳅;
牧草——牛——养牛场牛粪——养牛场牛粪——养鲜蚯蚓——蚯蚓粪牧草肥料——蚯蚓卖给花鸟市场。
一般种草养牛以收割后让牛自行采食为主,如果有大面积荒山或者草原的情况下,可种植牧草让牛自由采食,廉价土地是种草养牛的第一要素,因为良田种草并不划算,牧草的种类比较多。由于养牛所需粗饲料非常多,需要选择高产量的牧草为主,此类牧草有甜象草、皇竹草、巨菌草、墨西哥玉米草、苏丹草、高丹草等,为了使饲料多元化和肉牛营养更均衡,可以选择种植1-2种高产牧草,再配合种植一些其它种类的牧草,比如高蛋白的苜蓿草。根据实践证明,种草养牛的优点比较多,首先可以获得优质安全的牛奶、牛肉,草皆是奶,草皆是肉,优质牧草是奶牛肉牛保持健康和优良生产性能的基础,一般以草为主,搭配少量精料舍饲养牛,形成优质牧草+低精料日粮结构,比较符合牛的生理习性和营养需要。养分能够更多的转化到牛奶和牛肉里。
蚯蚓是利用发酵好的牛粪进行繁育养殖的,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并改善结构,还能促进酸性或碱性土壤变为中性土壤增加磷等速效成分使土壤适于农作物的生长。由于蚯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因此用作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的饲料都能取得增产的效果。蚯蚓在药物学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是常见的中药材,有解热、镇痉、活络、平喘、降压和利尿等作用。利用牛粪作为饲料养殖蚯蚓,成熟的蚯蚓可以做家禽饲料,还能做保健品和药材,蚯蚓粪可制成活性复合肥,返回田间作为种植蔬菜、果树、花卉和粮食等农作物的肥料,而农作物的秸秆又成为牛的饲料,逐步形成以“蚯蚓产业链”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新模式,不仅改善当地的环境,而且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绿色经济和畜牧业的和谐发展。
据实际案例经济收入情况:6个大棚进行蚯蚓育苗,每个棚有8个床,育苗周期为100天,一年能育苗3个周期。每到一个周期,公司就将温床整体进行回收,6个大棚能挣57.6万,一年可达170多万。一般基地占地面积为600亩,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存栏肉牛为600头,以鲜草饲喂肉牛为主,犊牛为200 kg/头,每天每头牛饲喂青料20 kg,经过460天的育肥,体重为450kg时出售,售价为26元/kg,每头牛的利润为2252元。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循环经济成为了各大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畜禽养殖业发展与商业模式分析报告前瞻》综合分析了畜禽养殖业中的生态养殖模式,我们认为畜禽养殖业中的生态养殖能够较好的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且经济效益相对较高,因此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生态养殖是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
生态养殖以一种或少数的几种畜禽养殖为中心,同时配置其他相关产业,如种植业、园艺花卉、肥料业或其他养殖业来实现无污染排放,把资源的循化利用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内部以“食物链”的形式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与能量的流动和转化,以保证系统内各个环节上生物群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正常进行。系统内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上游环节出现波动将会导致下游环节的难以控制,甚至是失去原来的平衡。
目前,典型的畜禽生态养殖模式可分为三大类,即初级模式、中级模式和高级模式。
其中初级模式主要是以养殖鸡、猪等畜禽为核心,产生的粪便经过特殊微生物发酵后再用来养殖蝇蛆和蚯蚓,再把养殖好的蝇蛆和蚯蚓用来饲喂畜禽。饲养蝇蛆和蚯蚓的废弃物用来种植粮食和蔬菜,这些蔬菜和粮食可以用来出售,也可以继续用来饲养畜禽。
再中级模式中,畜禽养殖所排放的粪便用来养殖蝇蛆,养殖蝇蛆后的粪便饲养蚯蚓,养殖蚯蚓后的粪便种植粮食蔬菜,生产出的粮食和蔬菜可以继续饲喂畜禽。蝇蛆和蚯蚓可以用来养鱼和饲喂畜禽。微生物可以用来发酵粪便去除病原微生物和粪臭,也可以净化畜禽舍和鱼塘的环境和水质,还可以用来发酵由粪便转化来的肥料。
而高级模式是在中级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了大规模养殖场、果园生产、桑园生产、养蚕、沼气池发酵、特种水产养殖、农村生活垃圾以及人粪处理、绿色蔬菜生产等环节,更能高效地处理人畜粪便,并将发酵后的粪便多次利用,能生产出种类更多的副产品。
在单一畜禽养殖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上述生态养殖模式进行生态循环养殖,而在多种畜禽养殖的情况下,可以将上述不同畜禽的生态养殖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养殖业是指用放牧、圈养或者二者结合的方式,饲养畜禽以取得动物产品 或役畜的生产部门。它包括牲畜饲牧、 家禽饲养、经济兽类驯养等。养殖业的主要特点和要求是:改良育肥牛它的扩大再生产同各类畜禽内部的公畜、母畜、仔畜、幼畜的比例有十分密切关系。因此,保持合理的畜群结构,对加快养殖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养殖业的发展前景介绍:
一、养殖业的发展前景之发展特种养殖的必要性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吃腻了大鱼大肉,便产生了猎奇尝鲜的要求,使畜牧养殖产品的需求量增大,这是推动了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前景的前提。
2、人们的生活富足了,艘里有了闲散资金,投资其它行业报酬小,投放到畜牧养殖业中报酬很高,这是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前景的保证。
3、受特种养殖效益的驱使和媒体的宣传报道以及一些共司的炒作,促使一些迫切希望发财致富的人们难奈寂寞,纷纷伸手一试,这是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前景的动力。
4、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人员增加,为解决农村闲杂人员城市下岗人员的就业问题,有头脑的行政领导便把目光转向畜牧养殖业,以此来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这是这是特种养殖业的发展前景的优势。
二、养殖业的发展前景之发展特养应注重的问题
尽管畜牧养殖的前景如此广阔效益如此诱人,但养殖者也不要为此冲混头脑,而要要审时度势,量力而行。具体的还应注重以下几点:
1、要以市场为导向。畜牧养殖市场变幻莫测,养殖者一定要先找准市场,做好市场调研,不能先上马,后找市场。养殖品种价格定位要准确,要有市场风险意识。在养殖过程中,还要密切关注市场动向,注重市场的周期性变化,及时掌握畜牧养殖市场的动态与行情走势。
2、规模要适度,要量力而行。发展畜牧养殖业没有规模不行,但也不可贪大求洋,养殖规模要适度。因发展畜牧养殖业投资大,市场需求量小大,不少畜牧项目是短期行为(繁殖、育肥),所以应采取滚动发展的方式。
3、注重学习养殖技术。特养不同于普通饲养,养殖技术一般都要求比较严格。因此,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是促使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鉴于畜牧种类多、范围广,而且很多动物人工驯养的时间长。因此,养殖者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使自己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包括良种选择、饲料配制、饲养治理、配种繁殖及疫病防治等,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以提高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
4、发展畜牧养殖业,但靠养者独行不行,还需要有关部门牵头、倡导、推广,走产加销一体化之路,这样才能使畜牧养殖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确保养效益。
5、要实现畜牧养殖的规模化高效生产的理想目标,首要问题是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冷静的分析畜牧业现状和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确立生产体系和发展方向,依市场规律组织和生产。在畜牧养殖生产中推广应用规模化高效生产配套技术,将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养殖业的发展前景之畜牧饲养效益分析:
肉牛养殖
发展前景好肉牛市场长期看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牛肉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由于物价上涨的因素,我国牛肉价格上涨空间还是存在的。
目前国际国内肉牛市场需求正旺,中国肉牛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增强。我国高档肥牛肉在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中东国家十分畅销,市场潜力巨大。 近年来农民纷纷外出打工,农户养牛不但下降,而市场对牛肉的需求量增加,饲养成本上升又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肉牛繁殖周期长等原因,今后几年肉牛养殖仍然持续看好,养殖户不要错过机会。
肉牛早熟,抗病力强,繁殖力高,周转快,一般当年产犊牛当年就可屠宰受益。牛凭借强大的采草能力和发达的瘤胃,能大量利用牧草和秸秆等粗饲料,饲养成本较低。如对8月龄~12月龄的牛进行快速肥育,3个月每头牛就可赢利600元~1200元。行家预测,今后几年肉牛养殖业将是一项全国性的深度开发,规模养殖,综合加工,出口创汇的黄金产业。
养羊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近几年来,羊肉独占食品“卖方市场”的优势,价格始终处于攀升的态势。饲养1只母羊一般年产2胎(每胎2只~4只),每年可获利600元~800元。加入WTO后羊肉、羊绒出口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我国地方优良品种因饲养环境和独特的风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肉羊养殖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养羊业以其投资少、见效快、技术易掌握,收入稳定等优势,更适合贫困地区发展。
肉用驴肥育,就是科学地应用饲草饲料和管理技术,以较少的饲料和较低的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高的产肉量和高质量的肥育肉驴。要使驴尽快育肥,给驴的营养物质必须高于正常生长发育需要,所以育肥又叫过量饲养。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