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不断有人给我发一个小视频,说海鲜有很多寄生虫,建议多吃蔬菜少吃海鲜。
不到两分钟的视频,配合着浓重的乡村普通话,确实看着挺吓人的哦。
那真相到底如何呢?是不是海鲜得少吃?
第一幕
这怎么是海鲜呢?
明明是一条蚂蟥钻进了淡水小龙虾,而且还是死的小龙虾。
它只不过是嫌地上太干,找个阴凉地方躲起来罢了。
再说蚂蟥并不是寄生虫,这么大的蚂蟥也不可能出现在活体小龙虾身上。
怎么,瞧不起蚂蟥啊?人家好歹还是中药材呢。
第二幕
这个明显是淡水鱼,可能是杂交的鲫鱼。
这个虫子倒没啥,俗称红线虫,学名“嗜子宫线虫”,常见于鱼鳞下或鱼尾里。
它是专门攻击鱼的虫子,对人无害,不过有这个虫说明生长的环境比较脏乱差一些哟。
其实淡水鱼的寄生虫主要是在内脏尤其是肠道,然后是鱼鳞下。
养殖鱼类的寄生虫相对少一些,野生的虫更多。
第三幕
看大小和肉色,这个可能是蛇吧?
蛇、青蛙、牛蛙等两栖爬行动物也是寄生虫相对比较多的,尤其是野生的。
具体是什么虫,看不出来。(能不能吃,看后面的分析)
第四幕
这是一个贝壳,通常贝类是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携带成虫比较少。
视频里面挑出来的半透明的“虫”是贝类的消化器官,学名“crystalline style”,在很多贝类都存在,比如扇贝、贻贝、牡蛎等。
这个东西有时候会自己消失,所以也不是所有贝壳都能找到。
类似的东西还可能在虾头中出现,不过虾头里面的是生殖腺。
第五幕
这俩应该都是螃蟹,体内常携带一些共生生物,偶尔会有寄生虫。
视频看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但如果有大量寄生虫,只能说明生长环境很差。(能不能吃,看后面分析)
重点来了:这些东西到底能不能吃,应该注意些什么?
掌握这些知识点你就不慌了。
1、海水寄生虫的威胁远远小于淡水寄生虫,常见的是异尖线虫。
2、淡水水产生食、半生食风险很大,常见肝吸虫、并殖吸虫、曼氏裂头蚴、广州管圆线虫、颚口线虫等,千万别追求口感嫩。
3、无论什么寄生虫都怕热,烧熟煮透就是蛋白质。
4、冷冻可以杀死寄生虫,-20度至少24小时。
5、蘸啥都不能杀死寄生虫,包括酒、醋、芥末、辣油、蒜汁等。
6、野生比家养的更容易携带寄生虫,有的品种100%带虫,别迷信纯天然。
7、水产上的寄生虫相当一部分并不危害人类,但影响水产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很多水产养殖需要用一些药物控制寄生虫,比如三文鱼的鱼虱。
8、无论家庭还是饭店餐馆,处理水产尤其需要注意生熟分开,以免交叉污染。
最后再次强调,海鲜确实不能多吃。
因为我会嫉妒的!
最好你们都别吃了,让我来!
如果你还有疑问,可以看看文末的链接哈。
鱼是很多朋友都喜欢吃的一种水产品,相对来说是很安全的食品了,但偶尔也有报道说因吃鱼的方法不当而感染寄生虫病的个例。其实对于这种事情大家也没必要惊慌,只要在吃鱼的时候多注意一下就完全可以避免此类事件发生,那么您所说鱼生寄生虫病,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能不能吃鱼呢?
鱼生寄生虫病能吃吗对于这个问题踏火的看法是,其实只要是正常的鱼类寄生虫对我们吃鱼是没有影响的,正常情况下一般的鱼类其体表都有一些寄生虫,只是数量少或条件适宜没有表现出来而已,因此对于这种情况也不用过于担心。而且正常情况下鱼体表的寄生虫是不会传染给人的,能够传染给人的是一些体内寄生虫,而且这种寄生虫大部分也只是以鱼为中间寄主而已,这些虫子我们一般是用肉眼无法看见的,但不管怎它们同样经不起高温的考验。
不管鱼有没有寄生虫踏火建议各位在吃鱼时最好是将鱼煮熟之后再吃,鱼体的寄生虫就算再厉害也经不起高的油温烫和开水煮,一般只要熟透的鱼肉其里面的寄生虫及虫卵也不可能存活下来的,所认只要是熟透了的鱼肉我们尽管放心去吃。
另外对于与生鱼肉接触过的菜刀、枮板之类的也一定要清洗干净之后再拿来用,对于枮板之类的可在上面撒点食盐多搓几下,一个是可以将上面的鱼腥味去掉,同时也可起到消毒的作用,能将上面的一些微生物彻底清除掉。
池塘里的水很绿如何解决1.如果池塘没有喂鱼虾的话,可以使用除藻剂。池塘变绿大都是由于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引起的,除藻剂很强的消灭藻类,效率很高,没有残留,而且不用花多少钱。
2.如果有养鱼虾的池塘,可以自己制作一些过滤网,同时丢几个杀菌灯到池塘里。紫外线可以很好的消灭藻类。
3.可以采取遮光措施。水藻在强光下会快速繁殖,如果池塘不大,方便遮光的话,可以试试。
4.勤除水藻,勤换水,增加池塘类氧气供应。
鱼吃8至9分饱是怎样来判断的看鱼况:这种的话如果在大水面养殖更加好观察,鱼吃完饲料之后,如果还有鱼在水面到处游,说明喂的还不够,这些鱼还在找东西吃;如果将饲料吃完之后鱼浮于水面,围着食台散开且不怎么游动了,这种情况说明鱼已经吃的刚刚好了。
看吃食速度:如果是水面小或是在鱼缸里养鱼的话,则可以看一下鱼的吃食速度,正常情况下以将饲料投喂下去在20分钟左右吃完为好,如果超半小时还没有吃完的话,说明喂的过多,如果在15分钟内吃完则说明吃的不够,这种情况下还可再加一点量。
加量来喂:如果自已实把握不了这个量的话,可以在喂鱼时将量从少到多慢慢来加量喂,每一餐加量1成,喂完之后过半小时去看鱼有没有吃完,如果吃完了的话下一餐继续加量,一直加到有一餐的量在半小时内鱼没有吃完,那么可以得出我们上一餐喂的量大概就是一个比较接近9分饱的量,如果有需要的话可在此基础上再将投喂量慢慢调整一下。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