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龙虾养殖,水池龙虾养殖建设方法参考如下:
1、养殖环境:选择通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无污染、饵料来源丰富、植被茂盛、溶氧量充足、排灌方便、交通和供电便利的地方,水源选择:可利用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的水为水源,井水和泉水也可使用 。水 PH 值 6—8
2 、虾池环境:虾池面积大、小均可,水深 0.7m—1.5m ,最好东西走向、向阳,池内四周略有坡度,池底平坦,向排水口一侧略有倾斜,便于排干池水。池的四周必须是泥土护坡,主要是龙虾打洞栖息,让它安全过冬,池埂高出水面 40—50cm ,池埂宽度要达到 60cm ,主要是防止龙虾打洞滤水,如果池水面积超出 3 亩,可在池中另建 1—2 个田埂,成田、井、十字形均匀分布。主要让龙虾打洞栖息,产卵繁殖。
3 、防逃措施:龙虾喜欢夜间活动,沿地爬行,防逃方法是:在水池埂外围用石棉瓦、花绸布、塑料薄膜或钢纱网等,用木桩作支架,建一个高 50cm 的防逃墙,底部埋入土中约 30cm 封严,保证无龙虾逃出即可。
4 、水池消毒: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① 生石灰,池水只留 5— 10cm 积水,将生石灰打碎均匀洒入池水内溶化,生石灰用量一般为每亩 20—40 千克,使用生石灰的第二天,用铁耙搅动池底,使石灰浆和淤泥充分混合。 ② 漂白粉,排干池水,每亩有效率占 30% 以上的漂白粉 0.5— 1 千克 ,未排水的池塘每亩每 1m 的水深占 30% 以上的漂白粉 1.5—2.5 千克,使用时先将漂白粉放入木盆或铁桶内,加水稀释向池塘中泼洒。消毒后的水不要放走 , 继续留在池里 , 第二天开始进水 , 达到饲养要求的水位即可。 注:生石灰含钙量在 50% 以上(理论值: 71.4% ),龙虾生长过程中会蜕壳,须摄入足量钙。生石灰价格便宜。帝龙专家推荐使用。
5 、水池培肥:达到饲养要求的水位后施放有机肥,如:(经过发酵后的猪、牛粪等动物性粪便)每亩 150—250 千克,使水深 80cm —120cm 之间,三天后,如果池水不肥,可多次少量泼洒经过发酵的农机肥水,使池水逐渐转化为适当的肥度,使水的透明度 25— 35cm ,以清绿色为宜,池中逐渐有浮游生物生成,消毒五天后即可放入种虾。
6 、特别提示:在水池中可以适当多培植水草(各种水生植物),水草是虾体耐以生存的辅助物和天然饵料,还可以境化池水,吸收龙虾粪便调节水质肥度,水生植物的生长面积应控制在四分之一之内且分散生长,水草进池前用 100 斤水溶 1 斤生石灰浸泡 10 分钟,以杀灭水草中的有害物质及病原体,同时可在池底设置辅助物、隐蔽物以便龙虾栖息,如果是稻田需要做好防逃措施,可以加高田梗,同时在四周放置塑料薄膜做好虾沟虾溜要因地制宜,放养种虾,水温稳定在 10 ℃ 以上时即可投放种虾,选择晴天早晨或傍晚进行投放,放苗时要避免池水温差过大。
场地的选择:
小龙虾养殖首先考虑的是场地,场地选择不好,将对今后养殖带来不利影响,甚至是严重影响
1、水源。无洪水、无干旱、水质要好。水质不好,会使龙虾生病甚至死亡。另外,作为水产养殖,用水量大,水源必须充足。
2、交通、用电。小龙虾养殖经常要出货、进饲料等。特别是大型养殖户,一定要考虑交通问题,必须满足货车的进出。另外,由于经常要进排水,必须考虑电的到位,并且要满足一定的负荷,电费要合理。
3、租金。租金是龙虾养殖的一项较大支出项目,对于高密度养殖,每亩租金以不超过800元为宜,低密度养殖,要多考虑废沟、废塘、沼泽地、低洼田,节省投入成本。
4、场地选择,大家考虑较多的是自然环境。场地选择要尽量远离村落和交通要道,防止偷盗和人为破坏。要考察当地的民风,要同当地搞好关系,要把租地条款考虑的细致。
5、养殖条件。沟渠、稻田、沼泽、池塘养虾比较适合高密度养殖,湖泊、水库等大水面不适合精养小龙虾,当然,如果其中有大量水生植物,也可养殖,但不便于投喂、捕捞。沼泽地、低洼田比较便宜,适合大面积养殖。沙地土质松散,保水性差,不易长草,水瘦,不适合养殖。沙土中小龙虾更易打洞,防逃措施要建好。水泥池可用于养殖或暂养,但要多投人工隐蔽物,投喂水草,经常换水。由于龙虾在水泥池中不能打洞,所以水泥池不适合用于繁殖,除非采取特别措施.
精养和普养:
龙虾养殖分为精养、普养,精养是指高密度养殖,年亩产可达800-1000斤以上。普养产量为300-500斤,基本无需投喂。精养、普养对场地的要求不同。精养最好采用沟渠、稻田、沼泽地、池塘。易投喂、捕捞,排灌水方便。普养可采用大水面,也可采用大鱼塘、稻田实施鱼、虾混养,稻、虾轮作等方式。
目前,南方地区的养殖户以精养为主,技术含量较高;在沿海地区和湖区的闲田.地较多,大面积采用普养,基本无需投喂和管理,成本很低。精养对场地的要求较高,投入较大。要对场地进行改造,要建防逃设施,要种植水草,要投喂。人工费用较大。 各地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场地,根据场地确定采用精养还是普养。
种苗投入前后的准备:
种苗投入前要按技术要求对场地进行改造,特别对于老塘、废塘要进行消毒处理。秋季投放种虾前,一定要将防逃设施建好,以防种虾入池后逃逸。
对于新建池塘,如果水草太少,一定要投放水花生、水葫芦之类或其它的水草,水草要占整个水面的1/3至1/2。池塘水深在30-150公分。
秋季种虾投放后要抓紧投喂,以增强体质,以便龙虾有足够的体力掘洞越冬。
首先:如何处理pH偏高?
危害:
(1)碱中毒,会腐蚀表皮黏膜组织,导致鳃、肠功能障碍甚至坏死,
不仅是慢大还会缺氧死亡。
(2)pH高的环境若遇温度或盐度变化就会导致肌体渗透障碍,诱发气
泡病,进而易感病菌或直接导致死亡。
原因及处理:
(一)土质因素:
(1)沙质土质(海边)、石灰质土质(广西北海):碱性物质含量高
所以池水pH相对较高。多用氨基肽肥调水肥水同时络合碱性物质。同时用利水
菌或降解三株或降解芽孢配合调控藻相。
(2)老化池塘、含氮、含磷、含铁有机质偏多的池塘:肥水前用沸石
粉20斤一亩+降解芽孢一瓶3亩或益生菌一包2亩或水优一瓶2亩分解消耗掉这些
富余营养。以免不良藻类繁殖。
(二)水化因素:
(1)硬度偏低:硬度低于40DH的池塘容易出现藻相不稳定,一般白天
pH偏高,夜晚pH偏低。可以通过直接施用熟石灰一亩8-10斤或3-4天或者沸石
粉或白云石粉或滑石粉一亩20-30斤一次来提高水体硬度。
(2)硬度偏高:硬度偏高(≥160DH)即是水体的矿物质含量偏高,如
果钙、镁等碱性金属偏多,pH自然会长期稳定偏高。用解毒绿水爽一瓶2亩+降
解三株一瓶2亩即可。
(3)碱度偏高:表示水土污染过重,水体可溶性有机质过多,水体微
生物会出现异常繁殖现象。要先用科环底优、水维康或活性铁甲一瓶2亩直接
氧化降解部分污染,再用降解芽孢或生物解毒剂分解剩余污染物。
(4)透明度过高:水体受到阳光强烈照晒,光合作用剧烈,游离氧原
子过多pH会持续偏高。这种情况直接肥水遮光或用降解芽孢或益生菌消耗光合
作用的所产生的溶氧即可。
(5)地下水源污染:这种情况类似上面的“(2)硬度偏高”与“(3
)碱度偏高”。有的地下水矿物质偏高,有的可溶性有机质偏高都会导致进水
后pH偏高。处理同上。
(三)生物因素:
(1)藻相单一:单一的藻相会因为藻类统一的生理习性,导致光合作
用非常强烈,从而使得pH持续偏高。如硅藻、绿藻在养殖前期都容易引发单一
藻相水质。可用浓缩EM菌或水优等去调理出复杂藻相的水质,平稳降碱。
(2)有害藻类:如蓝藻、甲藻或隐藻的过度繁殖(水色呈蓝绿或红褐
色),会令pH变化较大(白天很高,夜晚偏低)。水源好的可适量换水,避免
有害藻类影响对虾生长,之后使用利水菌、水优或光合菌宝素+解毒元或浊水
清来抑制有害藻类的繁殖。
(3)水草:水草大量繁殖也会因光合作用强烈产生富余游离氧导致水
体pH急剧升高。
(四)药物因素:
(1)石灰、氮肥等碱性药物:不论水质如何,碱性药物都会令池水pH
持续偏高。可用解毒绿水爽+降解三株直接降碱。
(2)肥水类产品使用不当:如化肥、不溶的固体有机肥、都会导致藻
相的单一或者有害藻类,水生植物大量生长。可用降解芽孢或益生菌或水优强
效分解消耗药物营养。之后再重新补菌培藻。
(3)光合细菌:过量使用光合细菌若遇连续晴朗天气会导致水体光合
作用强烈,从而令pH持续偏高。可用益生菌或水维康抑制。
(五)天气因素:
(1)连续高温或升温:这种天气会加强光合作用,与上面原理和处理
都相同。
(2)降温:秋冬交际水体藻相会从绿藻、蓝藻慢慢转变为硅藻、金藻
、甲藻。pH会逐步偏高。用降解三株或水优调控即可。
==============================================
接下来如何防控pH偏低?
pH偏低的原因有:
(一)土壤土质:重金属超标或酸性土壤(红树林)都会导致水质pH严
重偏低。只能用海水浸泡后用生石灰碱化。有虾就只能用熟石灰或沸石粉少量
多次的频繁使用,以减轻土质对水质的影响。
(二)水源影响:一些山泉水水质偏酸,长期使用会导致池水pH轻度偏
低。注意一次性不要加太多,加水后注意补菌培藻即可。
(三)雨水影响:工业污染较重的区域,常会有酸雨危害。要注意降雨
时氧机全开连续打水混合,减小酸雨对pH的影响。雨后用适量解毒元+熟石灰
调整pH。
(四)藻相不佳:老化藻类或一些底栖或鞭毛藻类会导致pH缓慢降低。
可用水优、利水菌、降解芽孢或益生菌配合氨基肽肥或藻初源培育调整优良藻
相。
(五)用药影响:酸性药物、活菌(乳酸菌、好氧型芽孢菌、酵母菌或
蛭弧菌)、净水剂、杀藻消毒药物等使用不当也就导致pH降低。可用解毒元+
生物解毒剂+活力高稳C缓解药物影响。
注意:
(1)提高pH最简单是用熟石灰(一次5-10斤一亩,5天左右可用一次)
,但用的太频繁也常会有黑鳃、烂鳃等病症。
(2)若pH不低于7.2,而对虾吃料蜕壳正常,则不用太过担心。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