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小龙虾地方收购价一般每斤在5元以上;个体在45克以上的,收购价达8—9元。我在这里租几十亩田养小龙虾,就是要解决货源紧的问题。”6月6日,在内江市市中区白马镇海棠村五组,虾塘业主张本贵看着田埂边张牙舞爪、长势茁壮的小龙虾,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在内江市做水产批发生意的张本贵,这几年是眼看着小龙虾价格“噌噌噌”地直往上窜:“2005年以前小龙虾才几角钱一斤,根本没人养,都是野生的。到2005年也就块把钱一斤,但从这年5月开始,小龙虾从每斤一块多一下涨到三四块,并一直不停往上涨。”
从昔日的无人问津到今天的规模人工养殖,小龙虾在我省正在经历一个转变。而这个转变,正是从小龙虾收购价格的攀升开始的。
行情火全球需求60万吨
“小龙虾原产于澳大利亚东部地区,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进。由于其适应性很强,繁殖又快,并到处打洞,加上价格低,没人养,结果被定为外来有害物种。大概在2001年到2003年,还上了农业部的黑名单。”谈起小龙虾的历史,内江市水产局从事小龙虾研究多年的杨志航局长娓娓道来。
据他透露,小龙虾在美国和欧洲市场很受欢迎,在全球的需求量达60万吨。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小龙虾生产国,年产量约20多万吨,出口只有10多万吨,发展空间非常大。
省水产局专家尹黎光则告诉记者,目前在我国,四川、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安徽、云南、贵州都主产小龙虾。我省的小龙虾生产以野生为主,年产仅有两三万吨。近年来,眼看小龙虾的行情渐火,一些业主开始搞起了人工养殖,内江还建了一个小龙虾出口加工厂。
产值高每亩可达6000元
据内江市水产局测算,养小龙虾一年可产三季,一般亩产在1000斤左右,水源条件好、喂料好的亩产可达2000斤,而现在小龙虾每斤均价5—6元,一般亩产值可达5000—6000元,高的达10000—12000元。
我省小龙虾重点产区在内江、资阳、自贡、遂宁等川中丘区,在专家看来,以现在小龙虾不错的收购价,应该是这些区域农民致富的好品种。
“养殖小龙虾好处很多,首先不愁种源,因为它繁殖相当快;其次小龙虾属两栖动物,能适应川中丘陵干、热、缺水的气候环境。在遇到天旱时,它会自己向水源转移,虽然繁殖力减弱、产量下降一些,但不会像养鱼那样容易死亡,要安全得多。”杨志航还介绍说,在小龙虾原产地,气温低于5摄氏度小龙虾就会死亡,而我省引进几十年后,小龙虾已适应了这里的气候,气温略低于这个温度也不会死亡了,但他同时表示:“冬季气温比这个温度低得多的地方不能引进养殖。”
一斤小龙虾有10只-20只左右。这主要需要看是多大的小龙虾,如果是个头大一点的,估计有10个左右一斤。如果是小一点的估计有20来只一斤,所以是不能确定的。小龙虾也被称为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像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是暗红色,甲壳部分是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的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灰色,有时是黑色波纹。
白暨豚是哺乳纲、鲸目的一科水生动物,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
白暨豚体呈纺锤形,体长1.5-2.5米,体重可达230千克。吻部似鸟喙般向前伸出,窄而长,吻尖略向上翘,约30厘米。额顶显著隆起,鼻孔长在头顶,呼吸时,头部先出水,喷出的水花不高。
白暨豚眼极小,在口角后上方。耳孔呈针眼状。背鳍三角形,鳍肢较宽,末端钝圆,尾鳍呈新月形。体表背面呈青灰色,腹面为白色,尾鳍并不出水。
白暨豚的濒危原因
白暨豚数量的逐年减少,主要有其自身繁殖能力较差和长江流域人类活动较多两方面的原因。白暨豚所属的鲸目水生多数早在数万年前迁入海洋的咸水中生存去了,停留在地球各地的淡水流域中生存的鲸目淡水豚类种群数均小,其中至今剩余的五种淡水豚均是濒危物种。
此外,根据遗传学的研究发现,白暨豚的遗传多样性很低,这也加剧了灭绝的速度。科学家为此曾提出迁地保护的建议。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