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塘指的是鱼因水体缺氧而浮于水面,通常称之鱼浮头,在水产养殖中这是很常见的问题,特别是现在这种高温季节。鱼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水体中的氧气不够,而造成溶氧不够的原因有很多种,如养殖密度过大、投喂过多、水过肥、水质不良甚至是鱼健康出现了问题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引起鱼出现浮头。
那么对于您所说的鱼塘养殖的草鱼经常浮头,把水换了能不能解决鱼浮头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如果鱼本身不存在健康问题的话,您换水之后对解决鱼浮头的问题有一定的帮助,同时通过以下方法也可以起到防止鱼浮头的作用:
增加换水次数:不能等鱼出现问题时再去换水,这种情况更多的是在于平时的预防,当水质出现过老或是过绿时就要及时换水了。如是养小苗,在鱼塘消毒加水前一定要将进水口的管口套上密的网袋,这样可防加水时敌害生物混进去,同时在放苗之前一定要查看水体中有没有敌害生物,如青蛙、蛇、蝌蚪等等,如有敌害一定要先处理好后再放苗进去。
开增氧机:如果是大水面养殖的话,增氧机是少不了的装备,对于经常出现鱼浮头的鱼塘,除在夜间开增氧机外,可以在晴天的中午将增氧机开起来,每天开2-3小时有很好的作用。
改底:如果是那种水质很肥的塘,可用药物来改底,这个是在养殖过程中用的最多也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常用的一些改底药物如芽孢杆菌、过硫酸氢钾、EM菌之类的都可以。
适当投喂:如果经常出现浮头,那在平时投喂时一定要多注意一下,可适当减少投喂量,特别是下午这一餐要将量降一下,同时喂的时间不要太晚,让其在天黑之前吃完最好。如遇天气闷热、水好的情况可少喂或是不喂多行。
一、 调水必需遵循:改好底——调水原则。
面对水体状况不太好的池塘,为了最大限底的减少微生态制剂有成本同时能保持水体良好的时间延长。
1、 解毒——目前春季,正是养殖用户大量使用消毒剂及杀虫药剂时间,在消毒、杀虫的同时,对整个水体环境起到副面影响。要想使水体尽可能的改好及延长好的水质,需做到尽可能的稀释缓解消毒、杀虫剂等化学药剂的副面影响。就好比:夏天某个房间产生蚊、蝇较多时,喷洒了灭害灵的同时,人在进入前必需先开窗透气,在进入房内一个道理。否则肯定对人体产生许多的副面影响。从而影响养殖对象的各项身体功能。
2、 净水——由于在历年的养殖过程中,饵料的大量投放的、养殖对象粪便、重金属、化学药剂等的残留沉入在水底。如不解决水体底部的残留污染,即使将水调好了,不管底部,还是依然对整个养殖过程起到极大的影响,影响的后果将是:由于下雨等天气导致底部有害物质进入水体中、上部,从而导致爆发突然性鱼病等事件造成养殖用户的巨大损失。建议:为了最大限底的一次性调好水,尽可能的延长水体良好的时间段。因使用非微生态制剂产品将水体中、上部的悬浮有害物质尽最大限底的统一沉入池底进行有效的第三步分解。就好比:要进行一个房间地面打扫。如不进行初期的扫地流程,单一的直接用拖把进行拖地。实际操作过程是会发现,拖的过程中,困难十分大同时地面变干后,地依然还是脏。最后经过若干次总结的经验就是:先扫地,将地上的垃圾及灰尘用扫把打扫干净,再进行拖地,会觉得轻松的多且保持干净的时间也会大大延长。
3、 分解——对于底部有害有机物等残留物质,如不闻不问,造成的后果将是,一但出现天气变化如下雨、刮风等情况,底部的有机物、饵料、粪便、重金属、化学药剂残留物依然会上升到水体中、上部,对养殖环境将起到副面影响。因此必需尽最大限底分解水底有害物质。非微生态制剂并不不具备此分解功效。目前只有微生态制剂才有此非凡的功效。但实际并不是所有的微生态制剂能有效的最大限底的分解。在多数有益菌中,芽孢杆菌是有益菌群中分解能力较强的一种特殊菌种。建议:尽可能选用以芽孢杆菌为主导的复合微生态制剂进行有效的最大限底的分解。
4、 调水——当水质经过以上步骤进行相应处理后,这时就可以进行每月的定期调水了。调水即是增加有益菌的含量,让水体中有益菌占绝对优势。从而延长水质保持时间。调水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建议:可使用以光合细菌、酵母菌、乳酸菌、放线菌、芽孢杆菌等一定比例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各自发挥出相应的一定比例的功效。
5、 肥水——底调好了、水调好了。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肥水,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水质不好,这时直接肥水,就好比:肥水产品实际就是营养品,如水体中有害藻类、有害物质过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可能会供已给有害藻类的营养物质从而导致甚止发生肥水肥不起来等等。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