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村(山西省左权县羊角乡羊角村)详细资料大全

2023-08-17 00:41:25 来源:网友发布 作者:网友发布

羊角村位于县城东南部,东与河北省武安市接壤,南与涉县相邻。羊角村有一座奇异陡峭的山峰,它的形状酷似山羊之角,山下村庄由此而得名羊角村。环村奇峰林立,有冠艮山、桃山、凤凰山、卧牛山等,合成特有的绮丽风光。大明万历年间以“辽阳首镇”著称。全村现有415户1332口人,1920亩耕地。该村具有发展多种经营的良好条件,主要农作物种植有谷子、玉米、大豆、土豆,少量种有油料等农作物。该村除有松、柏、杨、柳、榆、槐等木材树外,还盛产核桃、梨、苹果等干鲜果品。山猪、山鸡、狐狸、野兔等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动物分布较广,以及黄芪、柴胡、青九等中药材100余种,已探明石灰石矿藏4平方公里。境内地理位置对开发经济林、发展畜牧业以及经贸市场等,极具挖掘潜力。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羊角村 所属地区 :山西省左权县羊角乡 电话区号 :0354 邮政区码 :032604 地理位置 :县城东南部 人口 :1332口人 著名景点 :黄泽关 户数 :415户 著名人物 :张树藩、何云、刘二堂 村情概况,悠悠古商街,卧牛山的守望,凤凰山的呵护,神秘桃山古堡,远古火山石,黄泽关与十八盘,赵匡胤与羊角,辛苦采石场,英雄的人民, 村情概况

羊角古石街 1991年被县委、县 *** 授予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优胜单位。 1993年---1995年被乡党委、 *** 连续授予工作及小康建设先进村 1998年省委组织部授予本村党支部为农村基层组织高标准建设红旗党支部。 1999年乡党委、 *** 授予本村为小康建设先进村;县委授予村党支部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0年荣获县委“1999年度文明创健先进村”和乡党委、 *** “农村教育先进村”称号。 2001年荣获乡党委、 *** “经济发展先进村”称号。 悠悠古商街 羊角村至今保留着一条3米宽、近300米长的古街道,街道为西北东南走向,路面全部青石铺就,平坦、笔直、整洁。老街两旁店铺林立,极具商业特色。每一临街门后面都是两进或三进院,这些院落虽大多年久失修,但仍能看出当时主人的身份和实力。 老街的东南和西北两头各有一个阁楼,底层是用青石券成的门洞,上层为木结构阁楼,可用来设岗瞭望。东南方向的阁楼当地人习惯叫东阁,旧称观音阁,建于道光十六年,门洞上刻着“东接豫省”。西北方向的阁楼叫西阁,旧称真武阁,建于明万历十三年,门洞上刻着“西通古晋”。把两座阁楼的大门关上,整个老街固若金汤。 老街的中部,有一座保留较完善的古老戏台,中央悬挂一块木匾,上面写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敲金戞玉”。戏台虽小却比一般的戏台高很多,底部是一个通道,通往几户人家,唱戏的时候要把两个阁楼的大门卸下来搭到戏台上。 小戏台的对面是一座“龙凤庙”,文革被毁,遗址尚存。龙凤庙左边的大门里有一精致的砖雕,砖雕上面雕著罕见的寿星爷爷和寿星奶奶。 东西门外各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桥,西门外的叫西大桥,有300多年的历史。东门外的石桥更古老,叫撒金桥,没有人能说出有多少年,桥上的石雕已被人盗过,剩余的石雕也已破损,但仍能看出当时做功的精细。两座石拱桥历经无数次大小洪水而不倒,可见桥的坚固。 老街虽不能和晋商古城的街道相比,但在这太行山深处历经数百年留下这么一条古老的商业街实属不易。旧时,羊角村在这条老街每月举行一次庙会:正月十五火神爷庙会,二月初二龙王爷庙会,三月初三王母娘娘庙会,四月十八奶奶庙会,五月十三关老爷庙会,六月二十黄龙庙会,七月初五骡马庙会,八月十五中秋庙会,九月和十月谢赏庙会,十一月和腊月耍戏庙会。会期一般为五天,届时,三省四乡村民聚集一方,交易粮食、山货、布匹、农具、牲畜、杂耍玩具、迷信用品等,场面十分壮观。每逢庙会还要唱戏,开戏前由有声望的老者带领众乡亲祭神祭祖,祈求风调雨顺。解放后,羊角村庙会改为春秋两次,春季为农历二月十五,秋季为农历七月十五。 卧牛山的守望 在羊角村周围的群山中,有一座山形状像一头卧牛,人们就称其为卧牛山。封山育林以来,禁止放牧、禁止砍柴,十多年的时间,卧牛山已经树木茂盛、灌木丛丛。村民讲,卧牛山是这一方封山育林最好的典范。 卧牛山位于羊角村村南,牛尾向东,牛头朝向北面的羊角村,“牛肩胛”则是最高峰。卧牛山因多年无人畜进入,竟是连条羊肠小道也没有。整个卧牛山的阴坡灌木密集,有一人多高,大树则遮天蔽日,成自然分布状态。山坡铺满腐植,不时钻出一些中药草,好一派原生态。愈接近山顶灌木愈来愈少,登上山顶眼前是一块开阔地,灌木突然没了踪影,连树木也不多了,但树冠要大得多。从山顶向下的整个阳坡,灌木和树木荡然无存,只有杂草夹杂着一些中药草,漫山遍野,一直铺到山脚下。阴盛阳衰,这是太行山的一大特征,因为在缺水的太行山,阴坡比阳坡要容易保存水份。 站在羊角村远望卧牛山,总感到一种莫名的踏实,卧牛山似乎在为羊角村守望着什么。 凤凰山的呵护 凤凰山在卧牛山的西面,主峰海拔1623.5米,相对高度差不多是卧牛山的二倍,两扇大翅高高展开,足足有数千米,凤尾则延伸得很远很远,凤凰嘴直指羊角村,仿佛在为这个宠儿哺食。凤凰山的植被更为原始,药材更为丰富,山鸡、山猪、野兔、狐狸等野生动物分布很广。羊角人在这里生活的踏实,不仅因为羊角山的耸立、卧牛山的守望,还有凤凰山的呵护。 神秘桃山古堡 羊角村西有一座像桃子一样的山,叫桃山,离羊角村最近。在村里看上去桃山是一座孤山,很高。其实桃山并不高,还不及羊角山、红脸崖的一半,到山顶上才发现桃山并不是一座孤山,和后面的松山是一个整体,阳坡仍然没有树木。桃山和松山的阴坡很陡,都长满了大片大片的松林,桃山和松山上的中草药也很多,柴胡、黄芪、青九……随处可见。桃山顶上至今保留着一座神秘的古堡遗址,全部用石头切成,最大的石头有三米多长、半米宽,规模可观。没有人能说清这座古堡建于何年,但隐约能看出古堡是古代军事工事,由于没有人维护,古堡已破烂不堪,偶有二三游人光顾。1976年 *** 主席逝世后,当地村民在此祭奠了老人家达数年之久。 远古火山石 在羊角村东南方向呈现扇形的一个好大区域内,到处可见火山石,甚至整条河床整座山都是由火山岩、火山石组成,一直延伸到黄泽关,延伸到河北。羊角的火山石质地不很好,许多 *** 的火山石已经风化,有的也称火熔石。有火山石必有火山口,也许火山形成的年代太久远了,这里的火山口已经不是很明显了。顺着村民的指点,羊角附近的盘垴是传说中的火山口,又像,又不像,或许是。 黄泽关与十八盘 出羊角村的东阁,过撒金桥,往东南方向一公里处,便来到自唐代以来山西东部边境重要的关隘之一—黄泽关。黄泽关从唐代设定,元、明、清都在此设巡检司。黄泽关是通往河北之要隘,但在古代黄泽关以东的区域为河南管辖,因此羊角的东阁门洞上刻着“东接豫省”。黄泽关是古代山西和华北平原的重要通道之一,据说,黄泽关是内长城最南段的一个关,黄泽关所在山岭叫“转鞍岭”。 黄泽关原有关城,建在一条狭长的山梁上,长有100多米,南北为太行山的深涧,现在关城几乎面目全非,关城内大多地方全开辟为田地,看不到什么旧时的工事建筑了,只有局部地方还有少量城墙根基遗址。黄泽关原有东西两道门,出东门去向河北,出西门进入山西。今东西二城门尚存,皆为砖券拱形门洞,东门额坠落,西门虽残破,稍好于东门。东门门额上嵌有一石匾,阴刻横书“飞登盘云”四大字。匾头阴刻竖书“大明嘉靖二十二年春吉旦”,匾尾阴刻竖书“巡按河南都御史秦中李宗框建”。关楼三层三个门洞,城墙用当地的火山石切成,城内曾有众多的庙宇殿堂,并有历代众多的石碑记载历史,气势十分了得。可惜现在只有一座摇摇欲坠的西门洞和几块石碑了,其中有一块石碑为“重建十八盘天井郭城堡图”,碑上完整地刻有黄泽关关城建筑布局,据说是目前发现万里长城的唯一刻有关城格局的碑刻。 黄泽关前后延伸的古道都是由碎石铺就的小山路,已经废弃,关门延伸的路只能由人畜肩扛背驮通过。前些年没通公路前,羊角的人们骑着脚踏车来到黄泽关,把脚踏车一撂,步行到河北赶集看热闹,到晚上回来脚踏车都不会丢。 从黄泽关一直东去,就是古今名震八方的十八盘。十八盘从羊角的盘脑到武安的盘根,短短数公里,海拔急剧下降数百米,陡的出奇!陡的壮观!新建的公路把十八盘古道多处拦腰斩断,时而和原来的十八盘又重叠在一起,形成新的十八盘,现代文明与古老文明在这里时而交错,时而并行。新十八盘气魄、壮观,老十八盘则沧桑、无奈。真乃沧桑黄泽关,壮观十八盘! 赵匡胤与羊角 羊角当地有许多赵匡胤的传说。 赵匡胤领军由黄泽关进入山西时,正值酷暑伏天,人困马乏,又饿又渴。忽见一白发老者挑的一担乳白色食物,老者将一担食物赠与赵匡胤。赵匡胤与同行一顿狼吞虎咽,感到清凉可口,又解渴又充饥,顿生精气,赵匡胤竟带军打了进入山西的第一个胜仗。这种食品就是当地一种小吃叫荞面凉粉。 赵匡胤在撒金桥附近曾安营多日,传统相声《八扇屏》和古戏《斩黄袍》等都有描述,有赵匡胤的戏词为证:“想当年路过撒金桥,有个先生他姓苗,苗先生给我算一卦,说我四十坐龙朝。”算命先生就是赵匡胤的军事苗广义。 赵匡胤在当地安营散步时,被圪针钩挂破了战袍,赵匡胤一怒之下发令不许此地圪针长钩,从此当地圪针再也不敢长钩。 赵匡胤在十八盘遭遇包围,为冲出敌围,宋军利用风向火烧十八盘,敌军死伤无数,赵军转危为安,而十八盘上的石头则被烧成火熔石。 赵匡胤进黄泽关时,坐骑的肚带勒的太紧,坐骑长时间原地打转长嘶就是不走,赵匡胤故命此山峰为“转鞍岭”。 辛苦采石场 羊角的东南一带的地质是以火山岩石为多,羊角的东北一带的地质却为喀斯特地貌,据说,这一带的石灰岩是华北地区最好的,是各种建筑用的上等石料。 羊角山脚下就是一个采石场,采石场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有几个石匠正在打石头,全部是人工,没有任何一点机械工具。石匠们先把石头从山体上分离下来,再把石头从大到小按要求打成各种形状。从山体分离下来的巨石最大的有数十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和石匠们一聊,才知采石工作既辛苦又辛酸,一年到头乾,收入却少得可怜,只能养家餬口。时下石料价格猛涨,但工人的工资多年没变。没有资金,没有设备,采石场数十年不变的是只是辛勤劳作。 英雄的人民 美丽的羊角山水哺育了这里的人们,羊角是革命老根据地,这里的前辈们为中国革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8年3月,我党地下工作者就在羊角秘密建起了羊角支部,到1944年,羊角支部的党员已达27人,这在当时我党的根据地辽县都算是比较大的支部了。这期间,羊角人在各种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就有七位之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羊角一带先后成立了民兵自卫队、武委会、农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民众抗日救国组织,配合八路军一次又一次粉碎了日军的进攻。 八路军一二九师白求恩医院于1940年8月至1944年12月设在羊角达四年之久,羊角成为八路军的大后方。 1943年7月14日至24日十天的时间里,河北武安的日本特务组织在羊角一带十多个村惨无人道地实施大面积投毒,十多个村的水井、水池、水窖、水缸和集中存放的蔬菜、米面被投毒,导致5000多人中毒。这一投毒事件震惊了华北。事发后,上级党组织用最快的时间派遣精兵强将到羊角破案,羊角民众总动员,仅用了5天的时间,就破获了这起日本特务汉奸特大投毒案,主犯和骨干全部被抓获并被镇压。当时羊角的党支部组织民众有效自救,一二九师白求恩医院进行了全力抢救,最后只有两人死亡,其余全部得救。 解放战争时期,羊角民众踊跃支前,青壮年争着上前线,妇女们争着做军鞋……

函馆夜景日本北海道西南部重要港市,位于北海道之南岸,南临太平洋,隔着津轻海峡与本州岛的青森相望。面积约347.4平方公里,市区由函馆山向下延伸,形似扇子。从函馆山眺望到的都市夜景号称世界第一,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 基本信息人口:300,140 人 平成17年2月(2005年) 面积:677 .68 平方公里 平成16年12月(2004年) 位置:东经140度 44分 北纬41度46分 简介重要港市函馆(Hakodate)日本北海道西南部重要港市。位于渡岛半岛南部函馆湾内,面临津轻海峡。面积347.8平 函馆方公里,人口31.8万(1986)。地处平坦沙洲上,属函馆平原。湾东部有函馆山,山前为函馆港,港内水深,是天然良港,北海道的门户。松前、龟田两半岛阻挡西北季风,使该市成为北海道冬季气候较温和的城市。原名箱馆,13世纪时是本州被废贵族、罪犯的流放地。江户时代开始有移民定居,从事渔业和农业。1854年辟为对外开放港口,商业日渐繁荣,曾有“北方长崎”之称。1869年改今名。1873年至东京定期航线通航,1904年与小樽间铁路通车,1907年定为国家重要港口。1908年至青森的火车轮渡开航,交通地位日益重要。20年代成为日本东北部的最大城市。1922年设市,后因北海道各城市经济发展,特别是各港口相继开发,其地位相对降低。第三产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员的70%。沿岸渔业发达。附近以种植蔬菜、水果和水稻为主。工业以水产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最为重要,占工业总产值的53%;还有与渔业有关的造船、机械、纺织工业等,多沿海湾分布。有海底铁路隧道(青函海底隧道)与本州岛的青森相通。青函海底隧道已于1988年正式通车,全长53.85公里。有五棱郭公园等名胜。 南大门函馆是北海道的南大门,与横滨、长崎一样,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港口贸易城市。最先门户开放的日本港 建筑风格口之一,另一个是下关。大凡港口都市总是伴随着各国侨民往来通商的传统,这里也不例外。很多往事就像流淌在函馆门口的津轻海峡从日本海源源不断地飘向太平洋。夏天,万点捕鱿灯火装扮着海峡,冬天,万盏通明的灯火勾勒着函馆。中国商人的故事也和俄罗斯,英国的商人们一起谱就了函馆的今天。元月,我来到这里,终于踏上这段往事的路。虽然这里已经远不及许多大城市的繁华,可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函馆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多彩与魅力。建立于1859年,是日本最早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整个城市充满异国情调,旧英国领事馆、唐人馆、希腊正教教堂等。 早市铁路车站附近的海湾地区有热闹的早市,360多家店铺鳞次栉比,交易的海产品都是刚捕捞上来的新鲜货, 函馆街头品种繁多,有乌贼鱼、海扇、鱼卵和花鲫鱼等等。从车站步行5分钟就可以看到岸边系着一艘大船,这就是当时连接本州的青森和北海道的青函联运船“摩周丸”,现在作为纪念船供人参观。在船头部位还设有餐厅和咖啡馆,在这里可以一边休息一边眺望港湾的景色。老城区一带保留着许多旧建筑物,其中有国家级重要文物的旧函馆区公会堂、带欧洲风格饮茶室的原英国领事馆、函馆东方正教派的教堂和东本愿寺的分寺等,留下了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交融的独特气氛。另外,在遥对函馆的海岸区,还有由旧时的红砖仓库群改建而成的大型商场以及金森洋物馆、“函馆啤酒厅”餐馆等。 国际贸易港早在1858年,函馆与横滨和长崎被确定为国际贸易港,1859年6月开始开展贸易活动。从此,随 函馆街头电车着对外贸易的繁荣,西方文化进入了函馆。函馆火山喷发而成的函馆山,由主峰御殿山和药师、观音、爱宕、七面、地藏等山峰组成,最高处为334米,峰周约6公里,形似睡牛,故有“卧牛山”之称。函馆山有“植物的宝库”之称,山坡上生长着650多种植物,郁郁葱葱,苍翠满山。从山顶可眺望渡岛山脉、驹岳及治内浦湾沿岸的丘陵地带,以及呈扇状的函馆市。每逢夜晚,登山纵目,函馆市的灯光,如同点缀在扇面上的无数宝石,熠熠生辉,五光十色,流光异彩。市区中心的车流似一条条流动的光河,港湾深蓝色的海水上,倒映着万道灯光,色彩纷缤,随波跳动,这就是有世界三大夜景之一之称的“函馆夜景”。函馆也因此又有“日本的香港”之称,成了游客纷至的旅游胜地。 函馆山世界三大夜景函馆山是函馆市内唯一的一座山,位于日本北海道函馆市的市区西端的沙颈岬(沙洲,大陆和大的岛和陆 夜景地毗连的岛)。海拔高334m,方圆约9km。外观好像牛躺卧一样,因此也被叫做卧牛山。 山顶设置有展望台,从山麓开始,有函馆山ropeway和普通道通(普通车夜间和冬季不能通行)。白天,晴天的日子,不用说眼下的函馆市街,就连夹隔在津轻海峡的下北半岛也能眺望到。夜间,在沙颈岬中间,细长的市街上闪耀的街灯和漆黑的海形成对比,钓墨斗鱼的渔船上点燃的油灯(聚鱼灯)编织成美丽的夜景,十分有名。一般认为,在夜景中发现“喜欢”和“心”的文字的话,就会变得幸福。同香港、那不勒斯(Napoli,意大利)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夜景”。 北海道遗产约3000年前,函馆山是火山,也是岛。津轻海峡的潮的流动等,函馆山喷出的火山灰、来自龟田河的砂土、在水浅的堵塞,就形成了现在一样的陆地毗连的沙颈岬。 根据函馆山要塞地带法(明治32年),从1898年开始要塞建设,到1905年,函馆山上,炮台、发电站、观测所等17设施被建设(津轻要塞)。同时,由于函馆山成为要塞地带,山全体成为军事机密,函馆山就从地图消失了。不用说函馆山的测量,就是普通人的入山和函馆山的摄影、绘制草图、有关函馆山的谈论都被严厉地限制了。 战后,津轻要塞被美国军要求拆卸,普通市民也能进入。现在,御殿山第一炮台遗址有崩塌的危险,禁止进入,不过,残余的设施痕迹的一部分也可以参观。 同时因为,被禁止进入的数十年之间,函馆山的自然得到保护,现在被认为是出于灭绝边缘的Ezohikigaeru等在函馆山栖息生活着(采集函馆山的树木和草花是被禁止的)。 2001年被指定为北海道遗产。 [编辑本段]历史巴港开拓的当时,由海港的形状而被称为”巴港”,受良港所惠的街道,傲为北海道的大门。在北海道还被称为“虾夷地”的时候,与各地贸易往来频繁。函馆地名的由来,可追溯到享德3年(1454),当时津轻一族的河野政通在被称为“乌斯克斯”(阿依努族语意思是湾的尽端)的渔村里修建了公馆,公馆的形状颇似箱子而得名“箱馆”。明治2年(1869年),虾夷更名为“北海道”“箱馆”也更名为“函馆”。而今,从2004年12月1日起,函馆与相邻的渡岛东部的户井町,惠山町,椴法华村,南茅部町合并,成为北海道内仅次於札幌市,旭川市的第三大城市,人口30万的新函馆市开始新的起点。 国际色彩虽然北海道是爱奴人的故乡,早在公元7世纪就有探险者的足迹,第9世纪开始也有憎侣传播佛法,而迟至 函馆海湾区16世纪,因幕府松前氏的势力扩张,北海道的南端才成为日本的土地。 然而,直到1869年(明治2年),讨伐幕府战争于函馆结束,北海道的开发史才正式开始,并开启日本明治维新的时代,位于函馆市东边的五陵郭,正是明治2年(箱馆战争)的决战地。 其实,促使1869年之后北海道之开发,除了日本对资源的急需,另一目的在于防备苏联;因为自江户时代起,俄罗斯人即经常出入日本北部的边境,1859年,俄国就派遣传教士到北海道,建立教会,函馆市内属于君士坦丁保式的希腊正教教会,即是当时的产物。 函馆自古即是日本本州岛前往北海道的必经之地,为北海道历史最悠久的城市,1741年被辟为港口,1859年则与横滨、长崎同时成为日本最先开港的国际贸易港,使得函馆比其它北海道的城市,更早接触到西洋文化、且更富有国际色彩。 [编辑本段]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夏季平均温度23℃,气候清爽宜人,冬季平均温度低于零度,年累积降雪量超过5公尺。 没有梅雨季的8月,是北海道最美丽的季节,也是观光时节,8月下旬早晚渐感凉意,9月下旬~10月开始,迎接枫叶盛开,11月初雪片开始飘落,全域为银白世界,3月开始融雪,5月樱花初开,充满着自然的风情。 特产墨鱼水产渔业为北海道的主要基干产业,北洋渔业基地的函馆,利用丰富、种类众多的渔获,制造成各种海鲜食品,并积极地开发养殖渔业,发展水产事业。 和水产渔业并称是北海道的经济产业-畜牧业,畜产的输出量为全国第一,各种乳制品更是美味可口,令人垂筵三尺。 墨鱼,墨鱼是函馆的特产。高级昆布,以高级海带制作,特负盛名。是献天皇的绝品。 其他此外,如织物工艺、木工艺、玻璃工艺等,许多开拓时代的传统工艺仍然受到重视,并成为有力的观光资源。美食石狩料理丰富的水产资源,使函馆一年四季皆可品尝,新鲜渔类为材料的寿司,味美价廉,鲑鱼火锅(石狩料理) 石狩料理亦是北海道的独特料理,等待你大快朵颐一番! 北海道的3大代表性之名蟹-鳕场蟹、毛蟹、花瑛蟹等,由于生长于深海区域,其肉质鲜美、富有弹性,体型巨大,蟹脚长度超过一般之螃蟹,是千万不可错过的地道美食! 盐拉面函馆盐拉面保留着从前的清淡风味。拉面是让人回味无穷的一道美味。 章鱼火锅把在海湾捕捞的章鱼切成薄片,像涮羊肉似的涮过滚热的水,用特制的佐料食用。以绝妙的口感和美味被大众所喜欢。 此外,乳制产品亦是北海道的特产之一,香浓的牛奶、冰淇淋、奶酪,请务必尝一尝有牧场味道的美食! 五棱郭祭函馆五棱郭祭(HakodateGoryokakuFestival) 日本明治维时代的最后战争-(箱馆战争),其决战地就是函馆市东边的五陵郭,结束于明治2年,箱馆五棱郭祭,于每年5月的第3个星期六、日举行,战场的景观将再次重现,可以观赏到装扮当时的历史人物,如:五陵郭守将的军官-黑田清隆、希望建立虾夷共和国的旧幕府军-夏本武扬,以及土方岁三等,函馆市民以军乐游行的方式,盛大而热闹地庆祝。 当地名人山本直树(漫画家) 武田雅哉(中国文学者) 中原理恵(歌手、演员) 辻仁成(音乐人、作家、东京都出生,妻子是中山美穗) GLAY(摇滚乐队)荣誉市民 YUKI(元JUDY AND MARY主唱) 中村耕一(歌手、J-WALK)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