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为环保税,税法主要针对养殖业的排污问题进行综合整治,将在全国范围针对农村养殖规模达到50头牛或500头猪或5000只禽类的大规模养殖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形式都要征收税收。
至于具体缴纳细则,草案规定符合纳税标准的纳税人应当主动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环境保护税,并且纳税人还要对自己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擅自修改养殖量来逃税漏税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惩罚。
除了环保税之外还有:
水污染缴费、养殖固体污染物缴费。
扩展资料:
环保税具体缴费计算方式:
1、当量值是环保税法中用以计算纳税额的单位。
2、一头猪1当量,一头牛0.1当量来计算。每30羽家禽为一个当量。
3、大气污染物税额为每污染当量1.2元;水污染物为1.4元;
4、固体废物按不同种类,税额为每吨5元至1000元;/5、噪声按超标分贝数,税额为每月350元至11200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养殖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环保税
法律分析:畜牧业养殖用地必须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统筹规划好畜禽养殖用地,充分利用好闲杂地、废弃矿山、疏林地、荒地、荒滩等,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畜牧专业合作社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应按农业用地管理;需修建永久性建(构)筑物的,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及规划建设等审批手续。
未经审批,凡在养殖用地上修建永久性建(构)筑物的,按违法用地论处,要限期无条件拆除。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使用权期限期满,需要恢复为原用途的,由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土地使用权人负责恢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二十八条 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征收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农业税应纳税额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核定。
第二十九条 除税务机关、税务人员以及经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委托的单位和人员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税款征收活动。
第三十条 扣缴义务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代扣、代收税款的义务。对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负有代扣、代收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税务机关不得要求其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时,纳税人不得拒绝。纳税人拒绝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报告税务机关处理。税务机关按照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手续费。
养殖补贴的政策标准是:
1、每头补助50元。
2、以上补助,必须达到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自繁自养场,由畜牧部门验收合格后,由财政兑现补助。
3、同时养殖业用地按种植业用地对待,养殖业用水用电按种植业计算征收费用;金融部门对养殖业小额贷款要放开,加大信贷力度,可以实行联户担保。
散养户养殖场养殖标准如下:
1、资质要求。合法的土地使用权、经营资质、生产资质、动物防疫符合地方要求、场所用地符合地方规划。
2、散养方式养殖。充足的休息和活动空间、舒适的饲养环境,不过度光照。
3、生态可持续。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综合利用原则、鼓励种养殖结合或其他合作消纳鸡粪、合理控制密度,考虑生态环境影响。
4、食品安全。严格执行休药期、不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产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养殖证有以下作用:
1、养殖证是明确生产者对从事养殖生产拥有使用权或承包经营权的合法凭证;持证人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并按规定享受国家有关养殖业发展的投资、推广项目经费、技术服务、病害防治、培训教育等优惠政策。
2、养殖证是判断养殖使用功能的依据。当养殖因国家建设及其他项目征用造成损失时,养殖者可凭养殖证申请补偿或索取赔偿。
3、养殖证是受理案件的基础,养殖证登记内容是调查处理事故的重要依据。
4、单位和个人持有养殖证,才能取得申请苗种生产、建设无公害产品基地实施技术推广项目的资格,并享受国家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5、养殖证持有人在从事养殖生产时应按规划合理布局,科学投饵、用药,不得造成环境污染,并严格按照养殖证规定的养殖区域、类型、方式等内容进行生产活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一条
为了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维护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畜禽的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繁育、饲养、经营、运输等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畜禽,是指列入依照本法第十一条规定公布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畜禽。 蜂、蚕的资源保护利用和生产经营,适用本法有关规定。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