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类诱食剂对水产动物的影响:
1、氨基酸类诱食剂对于水产动物的嗅觉刺激具有相当明显的效果,能够通过刺激嗅觉来使鱼类增加食欲,加快水产动物的摄食速度,减轻饲料对于水质的污染程度,提高了植物性饲料对于鱼类的利用率。
2、目前主要以L型的氨基酸对于鱼类具有诱食活性,且此类型的诱食剂具有单一性。
3、发展到现在,氨基酸类诱食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于很多鱼类饲料中,都会加入一定比例的诱食剂,以此达到增产的目的。
4、在氨基酸中含有的甘氨酸、丙氨酸以及脯氨酸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的成分组成对不同的鱼类有不同的效用,单一的氨基酸类型仅能对单一的鱼类有诱食效果。
5、使用诱食剂,可好将两种或者多种氨基酸进行混合后混入饲料,较单一诱食剂诱食效果好。
6、个别的氨基酸单一使用时,对于鱼类反而有抑制诱食作用,但与其他氨基酸进行混合使用时,诱食活性增加。
7、经研究表明,核苷酸与氨基酸、甜菜碱何用,能提高饵料的适口性,即使在添加剂浓度很低时,仍有活性,具有较强的刺激诱食效果。
8、牛磺酸是一种小分子氨基酸,对北极红点鲑、鲑鱼、鳗鱼、龙虾等摄食具有诱食作用,能够提高海底鱼类的摄食率,但对淡水鱼类和甲壳类动物诱食效果不明显。
疾病预防难、疾病诊断难、疾病治疗难。
1、疾病预防难:水产动物生长环境多变,加之饲料、水源、饮用水等因素的影响,疾病的预防难度较大,水产动物的生长周期短,疾病传播速度快,一旦发生疫情,防治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2、疾病诊断难:水产动物疾病诊断要专业的技能和设备,且不同的疾病症状相似,难以准确诊断,水产养殖业发展较快,新的病害不断出现,对诊断技术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疾病治疗难:水产动物疾病的治疗方式较少,且病害种类多样,治疗难度较大,水产动物生长环境复杂,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使用和投放量也需要谨慎控制,以避免对环境和水产动物造成损害。
:(1)环境因子:
1.光照:对于依靠视觉摄食的水产动物,光照是影响摄食量的最大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光对于视觉摄食鱼类是必须的,并存在一个适宜光强范围,,在此范围内鱼类摄食量最为活跃,
摄食率最高。
2.温度:水温对鱼虾的摄食效率有重要的影响,在适温范围内温度越高摄食量越大,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摄食量。
3.盐度:盐度对有些水产动物的摄食也有明显影响,盐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摄食率。
(2)饥饿:水产动物在饥饿或营养缺乏后,重新摄食后会表现出一个速度的迸发式生长,其摄食一开始增加随后下降最后趋于恒定。
(3)体重:鱼虾在生长的时候体重增加,摄食量也加大,但单位体重的摄食量下降。
(4)应激:当鱼虾处于应激状态下,会降低摄食水平,其影响程度各异,影响因素多种多样。
(5)饲料
1.饲料质量:一般来说饲料质量越高,投食量可以相应的减少,反之则相应的增加。
2.饲料颗粒的大小:食物颗粒的大小必须与鱼虾等动物相适应,使水产动物摄食时间短耗能小。
3.活饵密度:饵料密度适应,可提高食物碰见率,摄食耗能降低。
4.饲料的色香味:水产动物对事物中一些特殊的化学气味的反应具有高度的中间特异性。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