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局属于行政单位。 主要管理种植业、畜牧业、农业科技教育、农业经营管理、农作物种子经营管理、农村能源、农业机械管理等工作的职能部门。我整理的农牧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农牧局上半年工作总结(一)20xx年,县农牧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把民生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职业技术培训;各项粮食、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得到落实;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丰。现将上半年民生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各项民生工作顺利完成
1、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上半年,部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建设为契机,开展了硬件设施达标行动、健全养殖规程行动、标准化示范行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行动、严格执法行动和全覆盖培训行动六大规范化管理行动,基本建立畜禽规模养殖场规范化管理常态机制,并实现符合备案条件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区)全部备案,全部建立养殖档案,硬件设施建设基本达标;畜禽规模养殖比例进一步提升;符合别按条件的养殖场(区)数量明显提升。目前,圣锦被评为部级标准化示范场,兴龙被评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场;辰翔、祥瑞滏阳、金地超级标准化改造已经完成,已上报到市局,等待市局审批。上半年,全县肉、蛋、奶和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1.3吨、1.9吨、1.8吨、200吨。
2、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一)农产品质量检测。农牧局排专人每月20日,在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非基地、农贸市场中进行农产品抽样,对样品进行速测,检测农药残留等项目。上半年,共抽检农产品样品390个,抽检样品合格。
(二)畜产品质量抽样检测。农牧局动检站在全县奶站、屠宰场、肉品经营店、养殖场进行抽样,检测瘦肉精、三聚氰胺等是否超标。上半年,共抽检样品75个。
(三)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根据市站下达的任务,结合我县养殖现状,起草了免疫质量和疫情监测工作方案,进一步健全了疫情报告网络,建立了以村级动物防疫员、驻村防疫员为基层联络员,基层动物防疫监督站为报高点,县防疫监督机构为汇总点的疫情报告网络。每个报告点明确了1名报告员负责该辖区内的疫情报告工作,进一步规范了疫情报告程序和行为,为第一时间正确掌握疫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年半,畜禽强制病种免疫密度达到动态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屠宰检疫率达到100%。
3、各项粮食、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得到落实;
(一)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上半年,示范方免费发放玉米种8000亩,粮食直补工作现在正在预申报。
2013年,我县争取国家第一批农机补贴资金700万元。其中预拨资金500万元。今年是农机补贴实施“农民全价购机、县级分别结算、补贴直补到户”第一年,为把农机补贴工作好事办好,方便群众,农牧局按照农机补贴有关文件要求,搞好政策宣传,给每个咨询机手发放补贴政策告知书,“公开、公平、公正”地确定补贴对象,按照程序办理有关手续。截止目前,首批500万元补贴资金已全部落实完毕,农机户正在购买之中。
(二)创建高产示范方建设。农牧局实行技术人员包方制度,派专人对高产示范方建设进行全程、全方位技术指导和政策的落实。上半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00余期,发放技术明白纸3万余份、宣传手册5000份。
二、采取的措施及下一步打算
1、加强领导,成立组织。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成立由局长为组长、主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目标任务落实小组,确保工作目标的实施和督导。做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督查到位,为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完成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加强学习,转变作风。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党员干部“五种能力”,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提升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效,廉洁从政,弘扬正气,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3、深入基层,扎实服务。一是开展技术人员驻村、蹲点、包方活动,开展“零距离”服务,确保各项技术按时、按要求送到农民手中,落实到田间地头和养殖户,使专家产量变为农民产量,先进技术变为生产力。二是实施“阳光工程”和“百千万”农业技术培训工程。通过强化农民技术培训,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一年来,培训农民和专业技术骨干6万人次。三是加强动物疫病、植物病虫草害预测预报和动植物检疫工作。全年共发放各类预测预报60余期,有效防止了重大病虫草害和动物疫情在我县发生,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农牧局上半年工作总结(二)20xx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上半年,全市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四化同步”的战略要求,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主线,全面落实“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齐心协力保供给,开拓创新促转型,克服了气候异常、疫病重发和市场波动等多种不利因素,使全市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平稳向好态势。一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xx亿,比上年同期增长2.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xx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其中农业产值19.2亿元,增长2.1%;牧业产值xx亿元,增长0.9%。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xx元,增长10.5%。
据农经统计,上半年我市702户农经观察户家庭纯收入达到了xx万元,收入结构与往年相比具有一定变化。其中报酬性收入占比最高,达到xx万元,同比增长13.3%,占总收入48.6%;家庭经营收入退居次席,为xx万元,同比减少2.4%,占总收入39.3%,其中,一产收入有所下降,为xx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9.2%;财产性收入99.3万元,同比增长22.7%,增幅在各块收入中居于前列;转移性收入xx万元,其他收入xx万元,人均达到了xx元,同比增加xx元,增长4.9%。
(一)全力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把稳定粮食、畜牧和蔬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作为农业部门的首要任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通过下达指导性计划、加大政策支持引导、优化技术服务、强化考核督查等措施,落实“稳粮扩面、种足种好”和畜牧业“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发展要求,不断挖掘生产潜力,提高生产能力。今年春粮实收面积xx万亩,同比减2.9%,单产212公斤、总产9.85万吨,分别同比增5.7%和2.3%,其中小麦单产增幅明显,平均亩产达270公斤,同比增长21.6%;早稻播种面积预计xx万亩,比去年增加0.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近70万亩,总体呈现面积平、产量增、效益稳态势。
上半年,畜牧业生产形势严峻。生猪生产量稳价跌,上半年生猪饲养量xx万头,同比增长1.4%,猪价自3月份开始持续在低位徘徊,养猪业进入亏损期。家禽生产因周边地区突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影响,量价齐跌。1-6月,全市家禽饲养量2218.3万羽,同比下降13.1%;禽蛋产量3.42万吨,同比下降8.5%。4-6月份家禽业直接经济损失近2亿元。
(二)全面加快农业“两区”建设。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投入力度,集聚资源要素,完善配套服务,严格项目管理,狠抓质量进度和提升发展,推动“两区”建设不断深化。上半年,全市启动建设标准化粮食生产功能区项目29个,面积10.37万亩,目前已完成70%。新开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项目60个,总面积8.7万亩,累计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64个,其中主导产业示范区项目39个,特色农业精品园项目125个,总面积23.07万亩,总投资11.54亿元。同时,还新启动了四大现代农业先导区建设,包括慈溪杭州湾现代农业园区、余姚市滨海现代农业园区、象山县大塘港现代农业园区和宁海县三门湾现代农业园区等,规划总面积达到63万亩,目前,规划已经通过评审并陆续实施,先导区的'公共服务(展示)中心已开始建设。
(三)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坚持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能力,着力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促进和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向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上半年,继续实施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技改扶持,有68个项目通过预审;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工程实施意见,着手实施35个提质工程项目;开展全市家庭农场调研,制定了示范性家庭农场扶持办法,并开始示范性家庭农场评选。今年,全市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7家,累计达到290家;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740家;家庭农场达到2754家,覆盖农林牧渔等各个领域。
(四)不断健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体系。以发展现代种业、推广高效农作模式、培育科技主体和建设公共服务机构为重点,不断提高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率。今年“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继续扩大,种畜禽育种平台和畜禽遗传种质资源保护工作进展顺利,已新增甬优”制种面积8000亩,总面积达到2.5万亩;新开工建设岔路黑猪和甬系野鸭2个育种平台,续建优质种猪、xx獭兔、浙东白鹅、舜农土鸡等4个育种平台,并完成了北沙牛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技术线路制定。上半年,全市共新引进农作物新品种216个,建设水稻新品种示范方112个;实施6个攻关点开展单季稻百亩方亩产超千公斤攻关行动;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6万人次。
(五)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组织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年、种子生产许可证大检查和“绿剑”农业行政执法活动,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推广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业安全生产水平。在专项行动中全市已累计出动检查执法人员11458人次,检查生产主体5352家次,发放宣传资料1.7万份。全市农资监管信息化已覆盖155家农资店,累计录入农资产品信息4614条;智慧畜牧业信息系统已覆盖70个乡镇、150余家生猪规模场,累计录入畜牧业相关信息450万条,已有327家养殖场实施生猪准出制度,占同期出栏生猪总量的75%,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上半年共完成部省市三级农产品质量监测6次,其中畜禽产品合格率为100%,地产农产品质量监测总体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全市新增无公害农产品67个,绿色食品5个。
(六)进一步规范和创新农村“三资”管理。继续完善“三资”管理制度,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创建,强化监管检查,农村经营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今年指导督促各地健全完善各项“三资”管理制度,确定了22个“三资”管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创建目标任务,实施网络实时监管和定期财务公开检查。目前,全市近一半的村开始将原始凭证、经济合同等资料扫描录入财务处理系统,全市村级财务统一公开日公开率继续保持在99%以上,并探索和实践了互联网、数字电视、触摸屏等多种公开方式,公开内容不断丰富。同时,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和农民负担监管机制建设稳步推进,确保了农村社会稳定。
(七)积极构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为党委政府做好参谋,不断完善农业政策框架。目前,已为市政府代拟了三个政策意见,其中《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现代种业发展的意见》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与市财政局联合制定的《xx市示范性家庭农场财政引导资金申报指南(试行)》已开始施行。这些已成为当前我市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和亮点。今后三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将成为我市统领各项惠农强农富农政策的纲领性文件。
总体来说,上半年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是稳健的,工作推进扎实有效。但还存在着一些明显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
一是农业出口企业经营压力增大。我市农产品出口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不强,波动弹性较大。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我市农产品出口成本加大,国际竞争力减弱。1-4月,我市农产品出口额4.55亿美元,同比减少1.9%,农业出口企业陷入订单缩减、利润下滑的困境。
二是种粮大户生产成本急剧上升。近年来,随着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农业产业档次提高,导致土地租赁流转费大幅上升。如宁海县长街镇土地租赁均价超800元/亩,涨幅达20%,给种粮大户生产成本造成明显影响。同时,农业季节性雇工不断减少,农业用工价格连年增长。从今年春耕生产情况看,一般用工价格已涨到每人120-150元/天,且部分地区出现一定程度的用工荒。
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增大。市、县两级部门之间的监管责任难落实,农业部门监管队伍不健全,监测能力跟不上,生产主体质量意识、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比较淡薄。加上周边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安全监管难度和压力日益增大。
四是涉农类大学生引进难。受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大学生在就业时不愿意选择农业领域,即使迫于就业压力到农业领域就业,也是“缓兵”之计,缺乏稳定性。同时,农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相对艰苦,交通、通讯、信息等设施条件相对落后,与大学生的需求之间有较大差距。
岳村乡农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近几年来,蔬菜种植、畜牧养殖迅速发展,寨里、高庄千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园区,被河南省农业厅评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现有各种温棚500多座,其中寿光第五代日光温室300多座。另外,东田村草莓、瓦岗山药、牛蒡种植也颇具特色,东田村现有草莓10余亩,拟建成百亩种植基地,瓦岗、山药、牛蒡种植面积约400亩,2007年东北庄百亩樱桃园已经定植;2008年寨里盆景蔬菜初步进入市场。
岳村乡石佛店村是传统的养殖专业村,2003年规划了养殖园区,现已具备年出栏生猪近万头的生产能力;寨里、湖夹寨、瓦岗也都规划了生猪养殖园区。湖夹寨、韩庄、南田村肉牛肉养殖初具规模,其中湖夹寨规划了肉牛养殖园区。位于东田村的恒泰养殖园区具备年产肉鸭三百万只的养殖基地,是华龙区养殖业亮点之一,但受没有孵化鸭苗能力,只能走给人“代养”并被低降回收的落后路子,效益较差,2008年处于半停产状态。以东西田村为中心肉鸡蛋鸡养殖园区,养殖规模曾达到三百万只,因市场行不稳定和劳务输出产业迅速发展,规模有所下降。
另外,岳村乡临河寨村300亩银杏林,荣村有400亩优质薄壳核桃和楸树林。主要由于深加工能力较弱和销售渠道不畅通,效益较差。 受土地政策和区位影响,岳村乡工业发展较为缓慢。规模以上企业有4家,其它效益较好有5家。
(一)规模以上企业。
1、润丰保温材料厂。位于岳村乡昌湖村东南,距106国道1公里。总投资4000万元,主要生产离心棉等保温材料。
2、濮阳市伟航面粉有限公司。位于濮阳市濮台东段岳村乡大猛路口东北角,注册资本510万元人民币,产品销往北京、内蒙古、山西、湖北等国内各大面粉、麸皮需求地。
3、濮阳兴泰结构铸件厂,位于岳村乡黄城村西,主要生产锅炉,油灌等产品。
4、濮阳市海波工艺品公司,位于岳村乡黄城村西,主要生产中小型家俱,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
5、濮阳市久通摩擦片厂,位于西田村村西,主要生产各种车辆刹车片,年产刹片2万件左右。
(二)其它企业
1、华泰食品有限公司,位于S209与S101交汇处。拟上生猪屠宰,冷冻加工生产线,现主要业务为生猪收购及外运。
2、豪佳化工厂,位于岳村乡岳村集,主要生产化工产品。
3、万丰钻材公司,位于岳村瓦屋。 1、小城镇建设。现有商业建筑约5万平方米,副食批零门超市,五金交电,餐饮等各类商户200余家。
2、东北庄杂技旅游业,现建有东北庄杂技学校一所,八户“农家乐”杂技小院正在建设中,与其配套的小杂果,采摘园于2007年定植。但由于土地,和资金方面原因,东北庄杂技文化旅游虽已通过高标准规划,但除杂技艺术弥足珍贵之外,还没有特别之处。
3、劳务输出:濮阳市国际经济技术有限公司位于岳村乡东田村村东,因此,本乡年出国人员达1000多人。随着乡劳动保障所工作日益规范,全乡外出务工人数近万人,劳务收入可达1亿元以上。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