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道到底是怎么修的

2024-12-30 04:50:45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发布

古蜀道是古代由中原入蜀的主要交通道路,它的修筑始于先秦时期,历经数千年的不断修缮和拓展,才得以形成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规模。

在古代,修筑古蜀道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包括地形险峻、交通不便、工程技术落后等问题。修筑者们需要开山劈路、架设栈道、修建桥梁,同时还要解决道路的排水、安全等问题。

具体来说,古蜀道的修筑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选址和勘测:在修筑古蜀道之前,需要对路线进行选址和勘测。这需要对当地的地形、地貌、水文等进行详细的考察和分析,以确定最佳的路线。

2. 开山劈路:古蜀道大多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需要开山劈路才能通行。这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通过爆破、挖掘等方式开辟出道路。

3. 架设栈道:古蜀道上有许多悬崖峭壁,需要架设栈道才能通行。栈道的架设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材、绳索等材料,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栈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修建桥梁:古蜀道上有许多河流和峡谷,需要修建桥梁才能通行。桥梁的修建需要使用大量的石材、木材等材料,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桥梁的承重能力和安全性。

5. 道路排水和安全措施:古蜀道上需要解决排水和安全问题,以保证道路的畅通和安全。这需要修建排水沟、护栏等设施,同时还需要加强道路的维护和管理。

总之,古蜀道的修筑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在古代,修筑古蜀道是为了满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需要,也是为了促进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发展。

栈道又称阁道,就使用情况而言,有下列两种情况:

一种是置于建筑之间的空中通道,如西汉长安城中,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与桂宫、北宫之间所建的阁道。有的文史资料中载及阁道架越城垣,即城内建筑和城外建筑之间在空中架阁道相通,由此可知,其下之支承架构的高度不会太低。此外,在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的釉陶坞堡明器中,亦可见到此种阁道形象。不过宫殿之间的阁道系宫室建筑,离地较高,长度亦远,故建有屋顶及两侧护壁,以避风雨日照。而坞堡阁道主要功能在于方便各碉楼之间的联手防卫,故仅有两侧之勾阑而无顶盖。

另一种是通行于悬崖峭壁之通道,如秦、汉时由关中越秦岭至巴蜀的山道险途。其构造方式为先沿石壁开出宽1~2米石道,上横铺木梁木板。或在崖壁上横向凿孔(口宽10厘米×20厘米、深50厘米),以插入粗木梁(间距约2米),并下加斜撑。梁上再铺厚木板,又于路之旁侧加构铁链或木栏。道宽约5~6米,可容车马并行。其上部分亦可建以屋盖。在栈道路面距谷底较近的情况下,梁下斜撑改用直柱支承。这种措施对结构有利,但山洪过大时,易将支柱摧毁。秦人修建的入蜀栈道至东汉末仍然保存并继续使用,如自关中通往汉中之子午道,以及其西之褒斜道;通大散关之故道,以及自围谷往傥光之骆谷道,均为商旅往来及军事运输的必经之途。除此以外,尚有汉武帝征四川时所开之棘道栈道及黄河三门峡的漕运栈道等,均屡见于文史。可惜此等栈道,多数在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毁于战火。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