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简称“农高会”) 由国家科技部、商务部、农业部等17个部委与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每年11 月5 日至9 日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定期举行。2012年举行时间为11月20日至24日。它是我国农业高新科技领域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大型综合展会,被誉为“中国农业奥林匹克盛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杨凌农高会已成为与北京科博会、深圳高交会、上海工博会齐名的中国四大科技展会之一。
农高会的层次、规模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的农业高新技术与产品的交流交易,搭建起了稳固的国际化交流平台。据不完全统计,前几届农高会累计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美国、法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家国内外涉农企业、农业科教单位和中介机构以及830余万客商和群众参展参会,特别是近四届展会每届参会客商和群众均超过了100万人次;农、林、水、牧、农机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实用技术及其产品展示交流、交易成效显著,项目投资及技术和产品交易额累计达869亿元;围绕农村产业发展举行实用技术培训和咨询,累计培训、咨询超过30万人(次)。通过农高会这个平台,大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得到转化,大量实用技术得到推广,人才、资金、等多方面信息被扩散和辐射,技术、资金、人才在这里得到了有机结合。
农高会是中国政府重点支持的科技展会:
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简称农高会),由国家科技部、商务部、教育部、农业部等17个部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每年在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举办。
中国规模最大的农业专业展会
农高会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农业展会之一,内容包括展览展示、交易洽谈、信息发布、论坛研讨、咨询培训、评奖、颁奖、国际农业合作交流等活动,已成为农业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成果展示、交易和推广为主的国际农业盛会。
农高会影响力巨大,会期杨凌参观客商流量达155万人次,进馆参观50多万人次,其中专业客商达10多万人次。各类媒体刊播农高会新闻报道10000 余篇(条)。
涉农产品项目交易推广的市场
众多的涉农企业、科研机构把农高会作为展示形象、推广技术、寻求合作、促进交易的有效载体,上千家单位踊跃参展。百万观众自发参会,把农高会作为开阔视野、学习致富经验、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的重要场所。
每届成交金额均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服务“三农”的窗口
农高会顺应现代农业发展大势,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围绕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面向农业企业、科研机构、农村基层干部、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群众,突出重点,精心策划内容和安排活动,为展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09年第十六届农高会的主题是:“科技引领·创业推动·现代农业”。展会的主要内容包括展览展示、国际合作交流、信息发布、交易洽谈、咨询培训、评奖颁奖等6个方面。
展览展示是农高会的主体,共设有高新技术馆、实用技术馆、国际馆3个室内展馆和农业机械展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个室外展区。室内展馆面积41000平方米,标准展位1300个,主要有区域农业创新展、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题展等10个专题展览;农业机械展区面积25000平方米,主要展有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类产品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展区规划面积8.3万亩,在建面积2万余亩。这是本届农高会新增加的展示内容,届时将开放农业创新园、国际合作园、企业孵化园、种苗产业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五个园区。
国际合作交流活动主要有四项内容:一是2009中国杨凌现代农业高端论坛。张来武副部长已向大家作了介绍,我在此就不再重复。二是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该论坛由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陕西省政府共同主办,美国、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等国的160多名代表参会,围绕循环经济、农业装备、技术应用等国际农业合作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三是2009亚太农产品加工国际论坛。该论坛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陕西省政府联合主办,邀请120名亚太地区各国的农业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会,围绕全球农产品加工、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展开交流研讨。四是中国—加拿大—以色列农业科技创新合作活动。该活动由国家外专局、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以色列农业与乡村发展部和陕西省政府共同主办,主要任务是落实中、加、以三方于2012年7月在渥太华共同签署的中加以农业科技合作渥太华宣言,其内容包括“中加以农业科技合作成果展”、“中加以合作建设杨凌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园协议签字仪式”、“中加以农业合作成果及产品推介会”等7项活动。此外,还举办中外农民创业论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及产品信息发布、参展项目交易洽谈、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农业科技专家现场咨询与培训讲座等活动。
截止目前,报名参加本届农高会的有1100多家单位、5000余项农业技术成果和项目,其中有来自墨西哥、日本、法国、巴西、美国、韩国、德国等18个国家组团参会,国内有教育部、农业部等8个部委和北京、上海等13个省市组团参展,来自全国各地自主参展企业的展位达到635个。
本届农高会主要有“高、大、全、实”四个特点:
一是“高”,就是主办规格高、参展参会层次高、专业化和国际化程度高。本届农高会由18个国家部委和陕西省政府联合举办,其中国家8个部委领衔组团参展。本届农高会的各类专题展览将达到十项,国内主要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将在会上展示最新的农业高科技成果。同时,还有来自五大洲的300多位农业专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参加各项国际合作交流活动,这些都进一步提升了农高会的规格、层次和专业化、国际化程度。
二是“大”,就是参展参会规模大、影响大。本届农高会新建了一座国际农业展馆,展览规模较上届扩大30%以上,预计参会人数将超过150万人次。杨凌国际合作周、农业科技成果信息发布、专家咨询培训、评奖、交易洽谈和集中签约等活动的举办,将使杨凌农高会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三是“全”,就是农高会涉及和覆盖的农业领域比较齐全。本届农高会除了举办种植业、畜牧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及其加工、农业机械等展示以外,还将举办区域农业创新展、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题展、重点镇建设规划展、乡村旅游专题展、“一村一品”专题展、农业科普图书展、粮油产业展、科普惠农专题展、种子专题展、放心农资专题展等10个专题展览,展示领域更加齐全。
四是“实”,就是办展会更讲求实效。各项活动设置贴近参展参会者需求,使参展客商、参会群众和各界来宾都能受益,尤其是18场农业咨询培训讲座将带给农民朋友更多的实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更是突出实物展示、现场观摩,让参观者“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能带走”。
在地里学习中我们就知道美国是个科技水平非常高的农业大国,农业集约化水平非常高,机械化水平高。美国在世界的农业霸主地位其他国家无法撼动,它为啥能称霸世界呢?那么下面我带大家去了解下,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美国位于北美洲中部,北邻加拿大,南接墨西哥,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国土面积为937万平方公里,其中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耕地面积28亿多亩,占国土总面积的20%以上,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13%。而且,约70%以上的耕地都是以大面积连片分布的方式集中在大平原和内陆低原,且土壤多以草原黑土(包括黑钙土)、栗钙土和暗棕钙土为主,有机质含量高,特别适宜农作物生长;天然草原面积36.3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26.5%,占世界天然草原面积的7.9%,居世界第三位;森林面积约2.7亿公顷,森林覆盖率约33%,即国土面积的1/3为森林。本土为北温带和亚热带气候;而佛罗里达南端属热带气候;阿拉斯加为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夏威夷则是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年降雨量为760毫米。
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多样化的适宜气候以及富饶的国土资源为美国成为全球农业最发达的国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美国一直在世界农业生产领域和出口领域等方面占据了主导地位因素
(1)、农作物生产。以2007年为例,美国共有农场207.6万个,粮食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5,是世界上第一大农作物产品出口国,如:小麦56(百万吨),世界第三位,占世界总产量比重的9.3%;出口量35.5(百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比重的32.1%。玉米332(百万吨),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总产量比重的42.6%;出口量63(百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比重的64.5%。大豆70(百万吨),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总产量比重的32.0%;出口量29.7(百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比重的39.4%。大米(已加工)6.3(百万吨),世界第十二位,占世界总产量比重的1.5%;出口量3.0(百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比重的9.7%。棉花21.6(百万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总产量比重的17.7%;出口量13.0(百万包),占世界总出口量比重的34.9%。
此外,美国其它一些农作物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同样也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如:2008年,美国根茎类植物产量为1956万吨,居世界第八位;花生233.5万吨,居世界第四位;油菜籽66万吨,居世界第十三位;甘蔗2760.3万吨,居世界第十位;甜菜2683.7万吨,居世界第三位;水果(不包括瓜类)2820.3万吨,居世界第四位;等等。
(2)、畜牧业生产。美国一直是畜产品生产和出口的超级大国,以2008年为例,主要产品如牛肉1223.6万吨,占世界产量的19%,居世界第一位;猪肉1046.2万吨,占世界产量的10%,居世界第二位;禽肉2014.1万吨,占世界产量的22%,居世界第一位;鸡蛋533.9万吨,占世界产量的9%,居世界第二位;牛奶8617.9万吨,占世界产量的15%,居世界第一位;奶酪482万吨,占世界产量的3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
(3)、渔业生产。以2007年为例,鱼类产量为410.9万吨,居世界第六位,其中海鱼379.1万吨,淡水鱼31.8万吨。
(4)、林产品生产。以2008年为例,主要产品如榛子3.3万吨,居世界第三位;核桃29万吨,居世界第二位。
美国的人口只有3亿左右,其中农业人口还不足全国人口总数的2%,不过区区六百万人而已,但却在严格执行休耕限产制度的情况下,生产出了世界上数量最多且品种丰富、品质上乘的粮食、畜产品以及其它农产品。究其原因,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美国农业的成功还应该归功于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1、美国农业种植带规模最大。
其农业种植带的形成和分布是气候(气温、降水、光照、湿度等)、地形、土壤、水源、人口(市场、劳动力、经济)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这种基于地理环境的大面积种植模式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然条件的优势以形成规模效应;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品牌的生成以及提升农产品品质;有利于农业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大型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直接帮助了美国的农场主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最终达到了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美国的农业种植带主要分布在五大区域,其中:
(1)、东北部和?新英格兰?的牧草乳牛带。指西弗吉尼亚以东的12个州。自然条件是气候湿冷,土壤贫瘠,无霜期短,不宜耕种,但适宜牧草和青贮玉米的生长,故适合发展畜牧业。此外,该地区也是马铃薯、苹果和葡萄的主要生产区。
(2)、中北部的玉米带。指五大湖附近的8个州,自然条件是地势低平、土层深厚,春夏两季气温高,湿度大,极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育,因此,该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区;同时,这里也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产区,大豆农场占全国总数的54%;此外,此地小麦的生产在美国也占有重要地位。
(3)、大平原小麦带。位于美国中部和北部地区,跨越9个州。这是个海拔500米以下的高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冬季较长而严寒,适宜于小麦生长。该地区的小麦播种面积通常占全国的70%。
(4)、南部的棉花带。主要指跨大西洋沿岸密西西比三角洲的5个州,该地区自然条件是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纬度低,热量充足,春夏降水多而秋季干燥,适宜棉花成熟。此地集中了全国大约1/3的棉花农场,播种面积超过160万公顷,产量占全国的36%,其中,阿肯色州还是美国最大的水稻产区,总产占全国的43%。此外,美国的西南部包括以?阳光地带?著称的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的河谷地区生产的棉花也占全国产量的22%。
(5)、太平洋沿岸的综合农业区,主要包括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等。该农业带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温和湿润,宜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美国大部分的蔬菜、水果和干果就出自此地;此外,这里还盛产水稻和小麦等。
2、美国农业科技最发达。
纵观历史,农业科技始终领衔和贯穿美国农业的整个发展过程,其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的庞大体系加巨额经费投入的模式做得极为成功,对推动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农业强国起到了关键的主导作用。
目前,美国共有四大研究中心(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所属),130多所农学院,56个州农业试验站,57个联邦与州合作建立的地区性推广站以及农业合作推广机构3300多个,63所林学院,27所兽医学院,9600名农业科学家,1.7万人左右的农技推广人员。另外,美国还有1200家主要服务于农业领域不同性质的科研机构,其服务项目主要有承接委托开发、转让科技成果等。除此之外,美国农业高科技的优势还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农业机械化、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信息化。
(1)、高度机械化的农业生产。
美国农场现有的机械化设备种类繁多、配套齐全,如各种型号的拖拉机(500万台左右,大多在73.5KW以上,最高达276KW);各种联合收割机(150万台);各种深松机械(凿式深松、翼铲式深松、振动深松和鹅掌式深松等);各种整地机械(圆盘耙、齿耙、滚耙、镇压器、轻型松土机等);各种播种机械(谷物条播机、玉米穴播机、棉花播种机、牧草撒播机等);各种植保机械(喷雾机、喷粉机、土壤处理机、种子处理机、撒颗粒机等)以及各种联合作业机械和各种沟灌、喷灌、滴灌设备等应有尽有,基本实现了从耕地、播种、灌水、施肥、喷药到收割、脱粒、加工、运输、精选、烘干、贮存等几乎所有农作物生产领域的机械化。而在畜禽饲养尤其是养鸡、养牛方面,由于大量采用饲料粉碎机、挤奶机、牛奶保鲜加工等等成套机械设备,畜产品的生产也早已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还有其它许多农产品的加工,同样只需要按按电钮即可自动完成。
如此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美国农业的生产效率,现在美国农场平均每一个农业劳动力可以耕地450英亩,可以照料6-7万只鸡、5000头牛,可以生产谷物10万千克以上以及生产肉类1万千克左右,养活98个美国人和34个外国人。
(2)、领衔世界的农业生物技术。
美国农业高科技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始终高度重视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里的广泛应用,原因就在于经过生物技术改良的动植物品种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动植物的品质、产量和抗病性,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美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如杂交育种这种传统农业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就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中某种高产杂交玉米品种,1994年,其平均单产已达8697公斤/公顷,比1970年提高了92%;某种优选杂种猪,日增重可提高1.5%,降低饲料消耗5-10%;而优质杂种牛往往也能够多产牛肉10-15%。还有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在美国奶牛、肉牛、羊、猪和禽上的广泛使用也明显地提高了这些动物繁殖率。
目前,转基因植物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点领域,在这方面,美国已经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转基因植物指的是利用重组DNA技术,把不同植物甚至动物具有的各种新性状基因转移到所需要的植物中去,以培育出一批具有高产、抗虫、抗病、抗旱涝等特征的优良农作物新品种。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把一些高蛋白基因引入谷物作物,从而获得高蛋白小麦和高蛋白玉米;将细菌的杀虫基因转入到棉花中,使棉花能够抗棉铃虫;将冷水鱼的抗低温基因克隆到西红柿中,得到抗冻西红柿;把仙人掌基因移植到小麦和大豆植株中,获得了可在旱地和贫瘠土地上生长的高产谷物新品种等等。
截至2004年,通过基因重组这种生物技术育种方法,美国已成功地培育了抗虫棉、抗虫玉米、抗除草剂玉米、抗虫马铃薯、抗除草剂大豆、油菜、棉花等许多转基因作物,其中59个品种(包括生物技术玉米品种17个,油菜品种9个,棉花品种8个,番茄品种6个,土豆品种4个,大豆品种3个,甜菜品种3个,南瓜品种2个,水稻、小麦、亚麻、木瓜、罗马甜瓜、菊苣和葡萄剪股颖品种各1个)经过批准被投入商业化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美国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如2004年美国生物技术大豆面积为2573万公顷,生物技术玉米面积为1474万公顷,而生物技术棉花面积则为421万公顷,均为世界之最,同年,美国农作物多增产66亿磅,多增收23亿美元,但抗虫用品却减少了34%,减少量达1560万磅,为美国农场主节约了不少成本并大大地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在农业生物技术的其它领域,美国同样也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如: 在生物农药方面,美国已经能够提取害虫天敌中的有用物质,或者在害虫天敌体内合成致毒等物质来制成生物农药以防治植物病虫害;美国还利用生物农药的思路和转基因技术,生产出了杀虫广、毒性强的微生物菌株,只要把其喷洒在侵害作物的害虫上便可以?以菌治虫?,达到既杀虫又环保的目的。
在转基因动物方面,美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地把某些动物基因转移给牛、猪、羊等家畜家禽的受精卵中,从而获得了性能优异的畜禽良种;另外,美国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把某些动物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细菌中,然后由细菌繁殖产生大量有用的激素。这些激素在畜禽新陈代谢过程中,能促进其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和脂肪的消耗,从而加快生长发育,即在不增加饲料消耗的情况下提高畜禽的产量,改善产品的质量。
在畜禽疫病防治研究方面,美国已能分离、克隆免疫基因,向控制和消灭畜禽疾病迈出了一大步;利用生物技术,美国还成功地开发出了一些兽用基因工程疫苗和药品(包括畜用生长激素)以及准确快速检测诊断方法。
此外,美国尤其在农业生物技术基础研究方面,如植物分子生物学、动植物基因图谱、外源基因导入技术和染色体识别等领域领先世界;而美国的动物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等其它生物技术在世界上也同样具有一定优势。
目前,全球前20大农业生物技术公司中,美国就有10家;前5家,美国就有3家。由此可见,美国农业生物技术的先进性。
现在美国已经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生物工程农业过度的时代,随着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里的广泛应用,美国已初步地实现了能够按人类的意志改良动植物的愿望,这意味着未来美国在提升农产品品种、品质、产量,解决人类饥荒等能力方面,拥有无限潜力,显然,农业生物技术对于美国确保世界第一农业强国的地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信息化技术造就美国?精确农业?。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信息化社会的国家,其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信息高速公路的四通八达为美国农业信息化创造了必要条件。目前,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美国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直接促成了美国?精确农业?的兴起,大大地降低了美国农业的生产成本,大大地提高了美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