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温室大棚建设造价

2023-08-21 03:40:01 来源:网友发布 作者:网友发布

温室大棚提高温度

1.提高草帘的保温性。大棚上覆盖的草帘应紧实,为提高保温性能,可在草帘上加盖一层普通农膜或往年的旧薄膜。

2.增加棚膜的通透性。采用高透光无滴膜,及时清扫棚膜上的灰尘、积雪等,可增强光照提高棚温。

3.增加后墙的保温性。建筑后墙时可在土墙上贴一层砖,或建空心保温墙,墙内充填秸秆或聚苯泡沫,效果也很好,严寒地区可直接建造成火墙,便于提温。

4.棚外挖防寒沟。在大棚外挖深40-60厘米,宽40-50厘米的防寒沟,填入锯末、杂草、马粪、秸秆等保温材料,踏实后用土封沟,以达到保温效果。在寒流临近时,夜间在棚四周加围草帘或玉米秸,可提高棚温2-3℃;也可在大棚四周熏烟,防止大棚四周热量的散失。

5.大棚内采用高垄栽培。定植时可于垄上覆膜,这样可提高地温2-3℃。采用平畦栽培时则可加设小拱棚,来提高温度。

6.棚内悬挂反光幕。在大棚后墙上悬挂涂有金属层的塑料膜或锡纸,每隔2-3米悬挂1米反光幕,减少了墙体对热能的吸收,可将棚内温度提高2-3℃,同时又增加了棚内光照,促进了果树、番茄等果实的着色。

7.设立临时加温措施。为及时缓解寒流、霜冻等气象灾害及阴天无光照的不良天气对大棚作物正常生长的影响,可在棚内临时设置2-3个功率为1600-2500瓦的暖风机,为防止棚内湿度过大,引起漏电现象,应采用浴室暖风机,暖风机出口方向,不要直接对着作物

温室大棚增加光照,是种植温室大棚蔬菜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前几天正好看到这方面的一个问题,复制过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改善温室大棚光照五种措施技巧

冬春季节,温室大棚内光照条件直接影响大棚蔬菜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那么,怎样改善大棚的光照条件呢?

1、改进大棚结构①建材。棚面用8号镀锌铁丝绷紧,既节省建材,又可减少遮光,很有推广价值。棚膜最好使用无滴膜;普通膜则以聚乙烯膜为好。另外,对建材和墙进行涂白处理,能增加反射光和延长使用年限;适当增加大棚高度,也能改善棚内光照条件。②大棚方位和棚面角度。应根据大棚使用时间、生产目的和作物对光照条件的要求进行调节。以春秋两季栽培为主的塑料大棚,棚面角可小些(15°左右),棚面放平,使透射进来的光线距离相等,分布均匀;冬季要求棚面角度大些(25°左右),棚面起拱,以利采光。③棚宽和后坡宽。冬季生产,棚宽6~6.5米、后坡水平距离0.8~1米,以利采光和保温;春秋生产,棚宽8~9米,后坡水平距离0.5~0.7米或去掉后坡。

2、合理搭配种植在塑料大棚内种植不同品种的蔬菜时,要按照“北高南低”的原则合理配植;另外,加强栽培管理也有利于改善棚内光照条件;据报道,黄瓜架采用前排向南倾斜、中排直立、后排向北仰的做法,可使光线利用率提高10%左右。

3、保持棚膜清洁棚膜上的水滴、尘物等对棚内光照条件影响很大。据观测,棚膜上附着一层水滴,可使透光率下降20~30%;新薄膜使用2天、10天、15天后,因沾染尘物可使棚内光照依次减弱14%、25%、28%。因此,对棚膜上的水滴和尘物要经常打扫和清洗;下雪后及时清除积雪,以增加透明度和进光量。另外,大棚外面覆盖的草苫子等保暖材料,要在不明显影响棚内温度的前提下,适当早揭晚盖,以确保采光面积,延长光照时间;大棚在日出后放风排湿半小时,可减少膜面水珠,因而也能增加透光率。

4、人工补光深冬季节或在阳光不足的塑料大棚,人工补光尤为重要,具体要求和做法是:①补光强度。人工补光,要求光照强度要大,以L~3千勒克斯为宜;②光源。研究表明,作物对红光和蓝紫光吸收能力最强,所以灯源以灯源强度40瓦的日光灯三根合在一起,离苗45厘米高处照射,光强为3.0~3.5千勒克斯,100瓦的高压汞灯离苗80厘米处,光强为0.8~1千勒克斯;③补光时间。冬季补光应在日出后进行,一般掌握每天2~3小时,棚内光强增大后停止;阴雨天气可全天补光。

5、推广使用镀铝膜反光幕利用聚酯镀铝膜拼接成2米宽、3米长的反光幕,挂在塑料大棚后立柱上端,下边垂至地面。这样,可使地面增光40~43%,棚温提高3~4℃,地温提高1.8~2.9℃;且对品质有所改善。另外,地面铺设银灰膜或铝箔,也能增加植株间光照强度,使果菜类蔬菜着色良好,并能防止下部叶片早衰。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