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养殖
网箱养殖养殖的模式是近些年新发生的一种养殖模式,它是一种主要是用自然界的海域来开展规模性的养殖模式,在同一片海域根据布局网箱养殖来开展养殖,那样养殖的益处便是便于管理、生长发育速度更快都还没有哪些敌害、繁育速度更快、不容易逃走及其非常容易捕获等优势,可是它的喂养成本费会略微较高。最先便是喂养黄鳝精饲料来源于都必须开展选购,及其网箱养殖购置等各个领域也必须有资金分配,次之就这样养殖的黄鳝口味及其营养成分都是会有一定的降低。
稻田养殖
水稻田套养技术性是这2年较为时兴的一种养殖模式,还可以称作仿天然的养殖模式。它新奇的地区就取决于它既能够 养殖黄鳝,并且对水稻种植没有危害,那样在一定水平上还提升 了田地的经济收益。水稻田套养黄鳝的模式的优势有很多,在其中一点便是黄鳝的品质逐步提高,成本费也每网箱养殖养殖那麼高,可是它也有一定的缺陷便是在水稻种植的情况下服药层面要操纵使用量,要不然会危害到黄鳝的生长发育,次之便是水稻田养殖一定要搞好防跑对策,要不然严重损失,最终便是水稻田中黄鳝的敌害较多,管理方法难度系数增加。
池塘养殖
池塘养殖是最传统式的黄鳝养殖模式,它主要是运用目前的池塘或自主挖建的池塘来开展养殖,应用这类养殖模式关键要留意的便是要搞好防跑对策,次之便是水体管理方法及其病虫害预防等,在养殖前大家必须对池塘开展更新改造,最先便是要将池塘的程度及其池塘周边都用混凝土建造好,随后在倒进适当的土壤,消毒杀菌以后引入自来水就可以开展养殖了。次之便是要留意鱼缸换水,均值大半个月上下换一次水就可以。
无土养殖
因为传统式的池塘养殖场有病虫害产生,因此 就新发生了一种养殖模式,无土养殖黄鳝,还可以称作温室大棚养殖黄鳝。它主要是运用温室大棚来开展温度调整,随后用砖和混凝土垒砌一个个的蓄水池,安装排水管道和进水口,维持蓄水池原水的流通性来开展养殖的一种模式。它的优势便是敌害少、易管理方法、敌害少、生长发育快等,在其中的缺陷便是水源需要量很大、精饲料来源于都由人力投喂等。
摘要:鳝鱼就是俗称的黄鳝,属硬骨鱼纲、合鳃目、合鳃科、黄鳝亚科。是一种鱼,身体像蛇,但没有鳞,肤色有青、黄两种,大的有二、三尺长。喜欢安静,一般静卧在水底。生活在水边泥洞和石缝里,夏季出来,十一、十二月藏于洞中。那么,黄鳝如何养殖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黄鳝养殖技术大全。黄鳝的生活习性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营底栖生活的鱼类,适应能力强,在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都能生存。日间喜在多腐植质淤泥中钻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动,夜间出穴觅食。
鳝鱼的身体是圆筒形,适合穴居生活,对进出洞穴,减少摩擦十分有利。鳝鱼身上粘液主要功能是:预防细菌、病菌侵染身体,减少疾病;阻止寄生动物植物的纠缠,有利成长;油头滑面,有利于它在泥中通行无阻。
鳝鱼的鳃不发达,而借助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作为呼吸的辅助器官,能直接呼吸空气;在水中含氧量十分贫乏时,也能生存。出水后,只要保持皮肤潮湿,数日内亦不会死亡。
黄鳝是以各种小动物为食的杂食性鱼类,性贪,夏季摄食最为旺盛,寒冷季节可长期不食,而不至死亡。
黄鳝一般活动于春、夏、秋三季。喜栖息于池塘、小河、稻田埂边的泥洞和石缝中。到冬天深居洞中冬眠。春季,黄鳝经过一冬的潜伏,体力消耗过大,需要大量进食,所以春季是钓黄鳝的大好时期。夏季,气候炎热,黄鳝纷纷出洞钻在水草、石缝中、枯树底下“乘凉”,也易钓。秋季,黄鳝开始进洞,不易上钩。
黄鳝的生殖季节黄鳝生殖季节约在5~8月,在其个体发育中,具有雌雄性逆转的特性,即从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时都是雌性(即体长在35厘米以下的个体的生殖腺全为卵巢);产卵后卵巢逐渐变为精巢;体长在36~48厘米时,部分性逆转,雌雄个体几乎相等,属于雌雄同体动物;成长至53厘米以上者则多为精巢。当年幼鱼只能长到20厘米,2冬龄的雌鱼才达成熟期,体长至少为34厘米。最大个体可达70厘米,重1.5公斤。
黄鳝怎么养苗种的来源主要靠采捕或购买天然幼鳝。春天,气温回升是捕捉鳝种的最好季节,其他季节可利用黄鳝夜间觅食的习性来捕捉。捕苗方法以鳝笼诱捕和手捉为好。
此外,捞取黄鳝受精卵,进行人工卵化,培育黄鳝苗,也是一个好办法。
苗种的质量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可作为苗种。那些用钩捕受伤的,放养后成活率低,即使不死,生长也相当缓慢。因此,一般不宜选用。在捕捉鳝鱼种苗时,不要用铁丝钩伤鳝鱼。如在市场上购买,则不能买用糖精、火汤喂过的鳝苗。
苗种规格苗种规格一般以每千克20~40尾为宜。这种规格的苗种整齐,生活力强,放养后成活率高,增重快,产量高。鳝种规格过小,摄食能力差,增重不快,当年不能收益。放养的苗种要注意规格整齐,大小要尽可以能一致,不能悬殊太大,不同规格的苗种最好能分池分能饲养,以免争食和互相残杀,影响生长和成活率。
黄鳝和品种很多,大体上可分为黄、白、青、赤、黑几种,其中生命力最强的是青、黄两种,脊侧和劲部**的也为优良。为了确保养殖产量高效益,在发展黄鳝养殖生产上要逐步做到选优去劣,培育和使用优良品种。
放养时间和放养密度放养时间要早,以早春头批捕捉的黄鳝苗种放养为佳。黄鳝经越冬后,体内营养仅能维护生命,开春后,需大量摄食,食量大且食性广。因此,要尽量提早放苗,便于驯化,提早开食,延长生长期。
黄鳝最喜欢吃什么食物黄鳝敏感且最喜欢吃食的食物顺序依次是:蚯蚓、河蚌肉、螺肉、蝇蛆、鲜鱼肉等,黄鳝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黄鳝的食物组成有些不同。
1、仔鳝吃食蛋黄、水丝蚓和蚯蚓。
2、幼鳝吃食水丝蚓、蚯蚓、轮虫、枝角类、孑孓。
3、成鳝主要摄食蚯蚓、小杂鱼、螺肉、蚌肉、小虾、蝌蚪、小蛙和昆虫等。
黄鳝养殖五种饲料1、养殖蚯蚓利用牛粪、生活垃圾等原料培育蚯蚓,品种以大平二号、北星二号和赤子爱胜等为佳,养殖蚯蚓可用废弃的木桶、木盆,在底部钻1个直径2厘米的小孔,并用纱网布盖上,以利透气、排水;也可在排灌良好的地方挖坑或用砖砌池饲养。
2、培育蝇蛆可自制种蝇笼,到蝇蛆饲养场购优良家蝇种,生产无菌蝇蛆,也可用黄豆0.5公斤磨成浆,倒入一口可装40~50公斤水的水缸,加入2.5公斤鲜猪血和10公斤水拌匀,一周后即可育出蛆虫。
3、套养螺类在养殖池四周挂若干个竹笼,笼眼网4~6目,将一定数量的种螺放于笼中,螺笼三分之二浸于水中,繁殖的幼螺大部分从笼眼中爬出,可被黄鳝摄食。也可到水渠、稻田捡螺,经去壳切碎喂鳝。
4、灯光诱虫在每口鳝池上空吊起上下两盏黑光灯,上面一盏适当悬高,以招引较远的虫蛾,下面一盏以距鳝池水面20厘米为宜。天刚黑时,打开高空黑光灯,发现高空灯周围虫蛾成团时,再打开水面黑光灯,并关掉高空灯,此时高空虫蛾会很快俯冲而下,聚于水面灯四周,由于水中有电灯倒影,不少蛾虫会冲入水中,成为黄鳝的饲料。当水池上空蛾虫减少时,再打开高空黑光灯引诱,如此反复。
5、采集水丝蚓在排水口挖一浅水池,池底铺腐泥,保持5~6厘米水深,定期施发酵过的有机肥,水丝蚓会大量繁殖。
黄鳝的日常管理技术1、水质调节水质对于在养殖黄鳝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优良的水质环境直接影响着黄鳝的生长能力。我们在养殖的时候要根据黄鳝的生长情况及天气等做好换水工作,通常每半个月左右换水一次。每次换水的时候不要更换全池水,更换三分之一左右的水即可。避免生长环境土壤改变影响黄鳝的生长,每次换水前要捞出残留的饵料,然后定期调整水体的酸碱度,为黄鳝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种植水草我们在养殖前需要在养殖池中种植适量的水草。水草不仅有着净化水质的功效,还能够为黄鳝提供休息的地方,并且可以提供一定的荫蔽度。在夏季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水温,避免水温过高伤害黄鳝。对黄鳝的生长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不过我们也要注意水草的种植密度,防止种植过密,导致黄鳝生长空间不足,反而造成不好的影响。当水草生长过密的时候要及时捞出,其面积不可超过池塘的一半,并且要均匀的分布在池塘中。
3、防止出逃很多朋友在养殖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养殖产量减少却没有发现死黄鳝的尸体。其实大部分原因是由于黄鳝出逃了。在网箱养殖的时候,由于敌害破坏,或者质量差等各种原因,导致网箱出现洞口,使黄鳝出逃。因此我们要定时检查网箱是否有破洞情况,如有破洞的话要及时修补。然后要做好敌害的防治工作。并且由于自然原因导致水位上涨的话,要注意网箱的摆放位置,避免溢水导致黄鳝出逃。
4、病害防治病害防治是所有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病害对黄鳝的生长危害是非常大的,不仅会导致减产,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池内所有黄鳝死亡。在低温少光的环境中,如果没有加强管理的话,黄鳝的患病几率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要注意控制好温度及光照,降低发病率。在黄鳝发病后要及时检查原因,做出对应措施,调整好水质。然后每年在放养前要做好清塘工作,减少病原体基数。
黄鳝养殖的几个常见误区1、种苗选购不当种苗选购问题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不仅单单出现在新手养殖中,甚至很多养殖多年的养殖户也会出现这个问题。首先就是我国现在人工培育的黄鳝种苗非常的稀少,没办法完成大规模的供给,很多的表面上的优质苗都是野生的黄鳝苗。其次就是大家在挑选黄鳝苗的时候也只考虑到部分的问题,并没有考虑到运输以及其他条件会给种苗造成的影响。所以小编建议大家最好是在当地挑选种苗,这样黄鳝的成活率更高,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2、养殖环境不佳很多的养殖户认为黄鳝的实行性很强,对养殖的环境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其实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它对环境的要求是特别严格的,所以很多的养殖户不在意这个细节,导致黄鳝大量死亡。那么我们首先就是要选好养殖场地,然后根据黄鳝的生活习性来建设好养殖场地,控制水位的深浅、遮阴程度等各方面,营造一个最佳的养殖环境。
3、饲料选取不当很多人在养殖黄鳝的时候,为了降低养殖的成本,选购廉价的、没有达到质量检验标准的劣质饲料,或者是采用一些其他的饲料来代替黄鳝所需的饲料来进行喂养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劣质的饲料对黄鳝的伤害是非常大的,而其他的饲料又不能满足黄鳝的营养需求,这样会造成营养不良,引发一些疾病。那么最佳的饲料选择是以黄粉虫、蚯蚓、蝇蛆以及小杂鱼等为原料的饲料,同时还需要辅助性的选择一些素性饲料,保证营养的均衡。
4、饲养管理不当饲养管理不当也就是饲养技术不专业,一般的养殖户都不是专业出身,而且对黄鳝养殖的很多问题都是存在欠缺的,所以这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而在饲养管理中最常见的就是饲料的更换频繁、不定时、不定点、不定量的进行饲喂,或者是营养搭配不均衡等,这些都是在饲养管理中非常常见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后续的养殖过程中一定要万分的小心。
5、日常管理不当黄鳝的日常管理主要表现在养殖场中水质的管理、分群管理、健康检测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而很多的养殖户不注重养殖场卫生的清理,这会给黄鳝带来很多潜在的病毒、病菌感染问题。其次就是疫苗预防没做到位,没有按照分群的标准进行分群饲养,穗自然灾害没有提前做好预防措施等买这些小失误,其实对黄鳝养殖的损失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在养殖的过程中,日常管理也是尤其重要的,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黄鳝高温养殖管理1、水温管理黄鳝是怕热的鱼类,它在20-30度之间的水温环境中生长最为快速,这个温度期间,它的活跃力和摄食量都是平常的2-3倍。但是它生活的环境一般水位较浅,而夏季温度能轻轻松松到达30度以上,这就对黄鳝的摄食和生长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夏季高温养殖黄鳝一定要注意水温的调控管理。可在养殖场地周围搭建凉棚或种植一些蔬果作物,起到遮阳的作用,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高温时,水质易变质,而且还易蒸发,所以要定期的加水或换水,可适当的加深水位,有降温的效果。
2、水质管理在夏季养殖时,水质极易变质,滋生大量的细菌,尽量要保证水质的肥、活性,水体要有一定的透明度,且水色最好为淡褐色或嫩绿色,如果水色为发白会发黄的状态,则代表水质老化,这时就需要进行换水。而有些养殖户为了保持水质的肥性,在水体施加有机肥料,其实这时一种错误的选择,这样很容易导致水体过肥,破坏水质,更适合病菌的滋生,不利黄鳝的生长。
3、饲养管理夏季做好水温和水质的管理,黄鳝会生长极为快速,这时就需要投喂足够的饵料,提供生长所需。黄鳝主要以蚯蚓、蝇蛆等无脊椎动物为食,在辅以一些瓜果皮之类,但要注意的是,饵料一定要新鲜,不要是腐败变质的。而活饵一定要事先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带入病菌,盛夏时,尽量在傍晚或晚上投食,避开高温期,残饵要及时清理,以免污染水体。
4、疾病防治高温时疾病爆发期间,往往很多养殖户不重视这方面的工作,最好导致功亏一篑,夏季黄鳝常见的疾病有感冒发烧、昏迷以及梅华斑病。防治措施注要是是勤换水,保持水温,发现病害后,及时处理,如果是较为严重的传染病,要及时隔绝,在对症下药,切勿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黄鳝越冬养殖要点1、提升水位黄鳝是变温鱼类,随气温变化而改变体温,有较强的环境适应力,当温度降至15度以下时,会停止进食而进入休眠期。这时我们为了它安全越冬,平时为了它的生长,一般控制水温在15-30cm左右,冬季我们则将水位提升到50cm以上,保持温度在0度以上,尽量不要水结冰。如果结冰了,要及时敲开冰层,否则会导致水体氧气随黄鳝的呼吸而减少,最后导致黄鳝窒息而死。
2、放水保暖放水保暖和提升水位方法完全相反,在冬季时将池塘水完全放干,只需保持底部泥土湿润即可。再用稻草或玉米茎干覆盖泥土,覆盖高度要高达30-50cm,注意覆盖不宜过密,留些缝隙透气,再将池塘周围挖沟沥水,这样可透气防寒。这种方法成本较低,操作简单,但需时刻观察,不宜捕捉,不适合成年黄鳝,适合鳝苗。
3、温室当水温低于15度,可将池塘养殖的黄鳝捞出,然后转移到室内环境,放入池子或水桶中,注意密度,不易过密,每天要换一次水,这种方法较为麻烦,但有利于上市,可以将黄鳝快速售卖。
4、大棚大棚的方法参照于大棚蔬菜,利用大棚可种植出反季节的蔬菜,很多人就想到了这一点,同样在池塘水温低于15度时,将黄鳝移于大棚,大棚的温度要保持在2-8之间,水位比池塘水位略高即可。中午温度较高,要注意保持通风性,让大棚环境空气清新,防止缺氧。
四川省简阳市市民 任红梅:“它像蛇一样。”
这种像蛇一样蠕动着的软体鱼类叫做黄鳝,又叫长鱼。黄鳝营养价值很高,我国民间流传着“冬吃一枝参,夏吃一条鳝”的说法。
四川省资阳市科协主席 吴宗文:“黄鳝现在市场情况越来越好,因为它属于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特别是黄鳝的肝脏的维生素A,是牛肉的700倍,吃了眼睛可以更加明亮。”
长期以来,市场上卖的黄鳝都是人们在野外捕捉的野生黄鳝,它很难进行人工繁育饲养,一度成为水产养殖的禁区。
四川省简阳市市民 刘翠兰:“黄鳝养不活,我大儿媳妇的兄弟养黄鳝赔了几千元钱。”
四川省乐至县响水村村民 马贵全:“因为黄鳝吃的东西,还有它的病虫害这些你根本不懂,不好养。”
在四川省的简阳市,有一位普通的农民却打破了黄鳝不能人工繁育饲养的神话。他就是被人们称为西部黄鳝养殖大王的王太新,他创建的黄鳝生态养殖场,年创产值近百万元。那么,王太新是怎样创造出这个奇迹的呢?
王太新的老家---四川省乐至县,水资源丰富,是野生黄鳝的盛产地,每年的春、夏、秋三季的农闲时期,到水田和河塘里捕捉野生的黄鳝来卖钱,成为许多村民增加收入的一个主要渠道。
但到了冬季,黄鳝钻进洞穴内冬眠,河水也凉了,就很少再有人捕捉黄鳝。市场出现了空缺,这个时候的黄鳝价格比原来贵了几倍,特别是春节期间,黄鳝更是成了紧俏货。
水产品经销商 王忠华:“100克以上的黄鳝到冬天的话能达到50块钱一公斤甚至60块钱一公斤。”
王太新:“夏天的时候一公斤黄鳝才3块钱左右,这个差价这么大,如果是能够把野生黄鳝存放起来,这个利润就高了,这个就是一个赚钱的门路了。”
季节差价的诱惑,让正在响水村当村委会文书的王太新动了心。1996年夏天,他从捕捉黄鳝的村民手里以3元钱一公斤的价格,收购了100多公斤野生黄鳝,按照书上介绍的方法,在家里寄养起来,想等到春节期间卖个好价钱。
王太新:“书上的方法就是自己挖了一个坑,四面铺上塑料布,就这样就把黄鳝放到里面去。里面又胡乱地放了一些水草,就是水生植物那些在里面。”
然而,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令他没有想到的事情却发生了。
王太新:“扒开一看,看到好多草下面都有死的黄鳝,看那样子可能当时已经死了一半多了。”
王太新的妻子 陈雪花:“损失了就是300多块钱吧。当时我们家几十块钱对我们都挺重要的,因为农村挺穷,一个月9块钱,他当时的职位就是村文书。”
王太新:“虽然说花两三百块钱,但是那时候已经是两头肥猪的钱了。”
一次不行再来一次,不甘失败的王太新又陆陆续续地收购了300多斤野生黄鳝进行寄养,最终的结果让他彻底失望。
四川省乐至县响水村村民 马贵全:“黄鳝放进去到最后,里面一根都没有了,死了,跑了。”
四川省资阳市科协主席研究员 吴宗文:“坑小了,黄鳝密度大,缺氧就窒息死亡,死亡过后蛋白质变性就腐烂分解了就没有黄鳝了。”
1997年春季的一天,王太新和村干部一起到村民家走访的时候,遇到了黄鳝捕捉能手陈治光。令王太新感到奇怪的是,陈治光捕捉的野生黄鳝却能够寄养存活。
王太新:“当时我看到他用的那个桶和那个盆里面装了一些泥,他给我看,他说你看那个黄鳝没死,它这个都已经有一个多月了。”
四川省乐至县响水村村民 陈治光:“铺20公分厚的泥巴,铺一层,再丢一层水莲花,就保持了黄鳝储存一年,储存12个月。”
王太新回到家后,再次收购了20多公斤野生黄鳝,尝试着按村民陈治光的方法进行寄养。没想到,寄养了2个多月,黄鳝一条都没有死。
尽管黄鳝的数量不多,但毕竟寄养成功了。王太新看到了希望,决定要大干一场,他不顾妻子的反对,把家里养着的两头大肥猪卖了,并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收购寄养了1000多公斤野生黄鳝。
王太新的妻子 陈雪花:“当时我反对他搞的时候,他这样说,我不相信我搞不成功,他说你看飞机都能飞上天,为什么我黄鳝养不成功他说。”
王太新:“这样存放到冬季卖,这样就真的赚到钱了。”
一次王太新就赚了两万多元钱,这让他惊喜不已。1999年5月,他辞掉村委会文书的职务,专门寄养野生黄鳝。而这个时候,形势却发生了变化。在当地,能够寄养野生黄鳝的人越来越多。加之季节差价的巨大诱惑,冬天也有人开始捕捉野生黄鳝,村民逮黄鳝的方法除了手逮和笼捉,也采用了电捕,甚至有人下药逮黄鳝。冬季市场上的野生黄鳝越来越多,价格也由原来的一公斤50多元钱降到了14元钱左右。
王太新:“如果自己再储存野生黄鳝,储存的时候它重量再减轻一点,死一点,那这样算起来基本就没多少钱赚了。”
在这之前,王太新只是把春、夏、秋三个季节收购的野生黄鳝寄养储存到冬天,卖个高价。仅仅保证黄鳝成活就行,因为没有刻意喂养,冬季卖的时候,不但没有长,而且还会减轻重量。
如果把收购的小鳝鱼苗养成大的商品鳝鱼,再到冬季来卖,利润一样很高。2001年5月,王太新投资16万元钱,在隶属资阳市的简阳市郊区租赁了一块5亩左右的场地,修了100多个10平方米大小的黄鳝养殖水泥池子,建起了黄鳝养殖场。
记者:“这个池子里的浮萍它的密度什么样的合适,什么样的不合适?”
王太新:“一般的像这种,它只要有空隙的这一种,黄鳝能够从中伸头出来都无所谓,像这一种太密了,黄鳝伸头不方便了,所以这种浮萍就把它捞掉了。”
尽管王太新精心呵护,2001年他养殖的第一批黄鳝还是出现了问题。有一天,王太新给黄鳝喂食的时候,发现养殖池里有一些死黄鳝,细心察看,更让他大吃一惊。
王太新:“有的黄鳝就出现全身发红呀,或者出现肛门红肿呀这些,出现这些病状了。”
这是一种不祥的征兆。王太新初步判定,黄鳝可能是生病了。他按照书上介绍的方法,购买了一些给无鳞鱼类治病的药物。可是,药物洒下之后,却出现了奇怪的现象。
王太新:“有的看着严重一点的黄鳝用了药,有的轻了一点没用药,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发现,用了药的黄鳝还不如那个没有用药的黄鳝,用药的还死得快一些。”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村子里寄养的时候,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在养殖场里怎么就不一样了呢?很快,王太新发现是野生黄鳝苗收购的问题,村民不同的捕捉方法,对黄鳝造成了创伤。
王太新:“比如说用手捉的吧,上面它就有明显的伤痕,就是用手掐了,有那个印,然后像这种,一般就是它这个外表,看着伤痕不明显的,就是一般是电击的。”
四川省乐至县响水村村民 马贵均:“我们全是电捕的黄鳝他收的我们的黄鳝。”
四川省资阳市科协主席研究员 吴宗文:“电打的黄鳝打昏了没打死,小黄鳝就可以把它捉来养。”
从此,王太新只收购没有受伤的野生鳝鱼养殖。不久,他却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黄鳝的生长速度很慢。野生黄鳝有吃饱一顿,几天都不吃食的习性,要想让黄鳝长得快,就必须让它多吃食。
王太新:“平时出来吃食的黄鳝不多,我们是不是有的黄鳝还不知道吃这个东西,所以说我们就想到在这个水草当中进行遍撒,这样所有的黄鳝都吸引它到时间出来吃食。”
没想到,王太新尝试着用遍洒活食的方法,还真起了作用。
王太新:“第一次撒出去以后,一般10来分钟可以听到稀稀拉拉的,吃食的声音,那么如果经过一段时间驯化以后,撒下去5分钟之内就可以听到比较密集的声音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驯化之后,王太新饲喂的黄鳝可以定时定量了。2002年秋天,王太新又投资50多万元,在黄鳝养殖场的附近租赁了7亩地,建起了第二养殖场,专门养殖活体饵料---蚯蚓和苍蝇。用蝇蛆配合着蚯蚓饲喂黄鳝,不仅满足了活体饲料的需要,而且还减少了饲喂黄鳝的成本。
王太新:“蚯蚓一公斤要1块钱左右的成本,蝇蛆只要0.5元钱左右的成本就可以搞定了。”
2004年初春,王太新在书上看到介绍在深水中用网箱养殖黄鳝的消息,引起了他的兴趣。他把水泥池子里的泥土清理出来,尝试着用无土的方法养殖黄鳝。因为担心黄鳝没地方隐藏,就往池子里放了一些瓦片、竹筒以及废轮胎,作为黄鳝的藏身之处。令他没想到的是,这种做法却招来了一场灾祸。
陈治虎是王太新聘请的黄鳝养殖场的场长,每天早上陈治虎都要到养殖池观察黄鳝的生长情况。实行无土养殖黄鳝的第十天早上,陈治虎却发现养殖池里的黄鳝有些异常。
黄鳝养殖场场长 陈治虎:“把这个竹筒拿起来看的时候,这个黄鳝在竹筒里面钻的很紧,它一根接着一根,想把它拿出来也拿不出来,它一个竹筒里面有七八斤,六七斤的黄鳝不等。”
陈治虎赶紧把这种情况告诉了王太新,王太新仔细地察看之后,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王太新:“一个竹筒里面多的可能有10多斤吧,当时拿起来抖,抖都抖不出来,然后抖出来发现有的都已经生病了或者有的都死了。”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后来王太新了解到,黄鳝有喜欢聚边和隐藏的习性,而且遇到可隐藏的洞穴,就拼命地往里钻。因为挤压摩擦,黄鳝体表的粘液就会脱落。
王太新:“它的身体表面分泌的黏液在水中发酵,产生高温,这样温度上升,引起它不适应,出现死亡。”
王太新把养殖池里的瓦片、竹筒等遮挡物全部清理出来,为了挡住太阳光的强烈照射,用遮阳网解决了问题。
王太新养殖的是大规格黄鳝,最大的有300多克。他的养殖场扩展到了150多个养殖池,每年可养殖4吨多商品黄鳝,除了冬季小批量地投放本地市场外,平时主要销售到江苏、浙江和上海一带,并出口到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地。
王太新已经成功地繁育出了黄鳝种苗,这是一个难得的突破。黄鳝为雌雄同体,并且具有性别逆转的特性。黄鳝生下来都为雌性,经过三个冬季之后,逐渐变成雄性。
四川省资阳市科协主席研究员 吴宗文:“黄鳝一生先是当母亲后当父亲,主要是因为它的卵巢和精巢同时存在。”
王太新:“雌黄鳝和雄黄鳝,它要同时达到发情,然后同时产卵,射精,这样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还有呢就是这个黄鳝的孵化它要靠那个泡沫,人工就没办法孵成。”
泡沫是同时进入发情期的雌雄黄鳝共同吐出的。卵子要在泡沫中受精和孵化。王太新的养殖场繁育的黄鳝苗都属于自然繁殖,每年可以繁育十多万尾小鱼苗,但这还不能满足养殖场的需要。他养殖黄鳝主要还是靠收购野生的鳝鱼苗。他告诉记者,进行人工繁育黄鳝鱼苗是他下一步重点要做的事情。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