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农业很发达。俄罗斯农业发达表现在:
一、农业科研力量雄厚
由于俄罗斯幅员辽阔,土壤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农作物种植很难执行一个统一标准或技术,对于每个具体的土壤气候带都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种植标准和技术,为此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在全国各地都设置了自己的科研分支机构。
二、培育新品种潜力大
俄罗斯全国有100 多个研究单位在从事育种工作,提供了3 000余个品种或杂交种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近30年农产品产量的增长的一半是良种的作用。目前俄罗斯每年有250~300 个品种或杂交种 投入区域性试验。
三、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俄罗斯地域广大,农业区土地平坦、肥沃、规模大,非常适合于机械化作业。当前俄政府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俄罗斯现有大型拖拉机70万台,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40万台。
粮食作物耕、播、收三项作业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如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基本达到了100 % ,其中90 %为脱粒收获,10 %为摘穗收获作为种子)。俄罗斯农机生产企业较多,其中生产大型机械设备的企业占主导地位。
结合俄罗斯的自然条件分析其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的现状
综合俄罗斯经济学者的看法,可以概括为:有喜有忧,虽喜更优。可喜的是,连续多年危机的农业出现了一些积极现象。令人更加忧虑的是,危机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依然存在,而且积重难返。
近两年俄罗斯农业呈现的积极现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总产值经过7年下降之后连续两年出现回升。1999年增长了2.4%,2000年继续增长,但增长的幅度,说法不一。有的说增长了3%~3.5%,有的说增长了5%。二是粮食连续两年增产。1999年,粮食总产量为5470万t,较1998年增产680万t。2000年,粮食获得丰收,达7000万t左右。
出现这些积极现象的原因:一是气候条件较好。俄罗斯的农田基本建设差,依然是基本靠天吃饭。天气条件好,农业收成也好,反之亦然。俄经济所社会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尼基福罗夫就认为,2000年俄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在于天气条件顺利。二是1998年8月17日卢布贬值抑制了食品进口,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刺激了农业的发展。三是由于惧怕疯牛病的侵害,俄罗斯居民更喜欢选用国内的农产品和食品。
俄罗斯农业中虽然有上述可喜现象,但目前仍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2000年6月通过的《俄政府2001-2010年农业食品政策基本方针》列举了8个方面的问题,俄经济学者也罗列了为数不等的问题,其中主要是:
(1)国家对农业的支持骤减,农业中的资金困难有增无减。例如,国家预算用于农业支出的比重不断降低。1991年占19.8%,1993年占7.6%,1998年降为1.9%,1999年又降为1.5%。俄农业一直是依靠国家提供的“乳汁”生存和发展的,国家对农业投入的这种近乎“断奶”的减少,无疑使农业陷入资金愈益困难的境地。
(2)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大大扩大,导致农业企业的经营严重亏本。1991—1999年,农业购买的工业品的价格上涨了8.8倍,而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仅上涨了2.2倍,二者的上涨速度相差4倍。这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严重倒挂,农业企业大量亏本。
(3)农业企业负债累累,财政状况异常困难。由于销售价格低,导致农业企业农产品销售收入的减少。同时,银行贷款也难以得到。这不仅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的缺乏,而且使企业债台高筑,负担愈益沉重。1997年1月,农业企业的应付债务为571亿卢布,逾期的占67.3%;2000年1月,相应增加为1561亿卢布和75.6%。
(4)资金严重短缺导致农业部门的生产技术潜力大大下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技术设备的采购和农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大量减少。例如,据俄罗斯学者介绍,地处伏尔加河流域科斯特罗马州农村的情况不好,10年没用过化肥,这在农村是普遍现象。二是土地退化问题极为严重。近10年来约有3000万h平方米土地退出农业使用。土壤中营养物质的流失超过其施入营养物质的4倍。
(5)农业生产的私人经营形式尚处初级阶段,大多数未能真正掌握市场经济方法。近10年来,俄虽然进行了农业企业的改组,建立了许多新型的农业经营形式,但是只有10%-15%的农业企业实现了真正的改组,掌握了市场经济方法,而大多数农业企业经济效益很差。
(6)农业市场发育不好,缺少有效的调节机制。特别是各地区之间存在着贸易障碍,地区行政部门人为地抑制产品价格,妨碍农工综合体正常发挥功能。(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