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防治黄粉虫干枯病
(1)病因:发病原因主要是空气干燥,气温偏高,饲料含水量过低,使黄粉虫体内严重缺水而发病。一般在冬天用煤炉加温时,或者在炎夏连续数日高温(超过39℃)无雨时易于出现此类症状。
(2)症状:先从头尾部发生干枯,再慢慢发展到整体干枯僵硬而死。幼虫与蛹患干枯病后,根据虫体变质与否,又可分为“黄枯”与“黑枯”两种表现。“黄枯”是死虫体色发黄而未变质的枯死(见彩图66、67);“黑枯”是死虫体色发黑已经变质的枯死(见彩图68、69)。
(3)防治:在酷暑高温的夏季,应将饲养盒放至凉爽通风的场所,或打开门窗通风,及时补充各种维生素和青饲料,并在地上洒水降温,防止此病的发生。在冬季用煤炉加温时,要经常用温湿度表测量饲养室的空气湿度,一旦低于55%,就要向地上洒水增湿,或加大饲料中的水分,或多给青饲料,预防此病的发生。
(4)对干枯发黑而死的黄粉虫,要及时挑出扔掉,防止健康虫吞吃生病。
二、如何防治黄粉虫腐烂病(软腐病)
(1)此病多发生于湿度大、温度低的多雨季节。因饲养场所空气潮湿,加上难筛而用力幅度过大造成虫体受伤,再加上管理不好,粪便及饲料受到污染而发病。
(2)症状:表现为病虫行动迟缓、食欲下降、产仔少、排黑便,重者虫体变黑、变软、腐烂而死亡(见彩图68、69)。病虫排的黑便还会污染其他虫子,如不及时处理,甚至会造成整盒虫子全部死亡。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疾病,也是夏季主要预防的疾病。
(3)防治:发现此状况后应立即减少或停喂青菜饲料,及时清理病虫粪便,开门窗通风排潮,及时挑出变软变黑的病虫。若连续阴雨室内湿度大温度低时,可燃煤炉升温驱潮。
药物防治措施:可用0.25克氯霉素或土霉素拌豆面或玉米面250克/盒投喂,等情况转好后再改为麦麸拌青料投喂。
三、如何预防黄粉虫黑头病?
(1)病因:据我们日常观察,发生黑头病的原因是黄粉虫吃了自己的虫粪造成的。这与养殖户管理不当或不懂得养殖技术有关。在虫粪未筛净时又投入了青饲料,导致虫粪与青饲料混合在一起,被黄粉虫误食而发病。
(2)症状:先从头部发病变黑,再逐渐蔓延到整个肢体而死(见彩图72 )。有的仅头部发黑就会死亡。虫体死亡后一般呈干枯状,也可呈腐烂状(也有人认为黑头病属于干枯病)。
(3)预防:此病系人为造成,提高工作责任心或掌握饲养技术后就能避免。
(4)死亡的黄粉虫已经变质,要及时挑出扔掉,防止被健康虫吞吃生病
水母变小了怎么办
喂点东西给他吃,淘宝有卖专门喂养水母的营养液
为什么那种瓶子里养的水母会越来越小啊 是不是会死嘞 有没有补救的方法啊
1:必须用海水养殖,一周换一次水最低 2:水流控制要好3:温度保持在25摄氏度4:爱吃浮游生物,如卤虫、虾子水母吃饱的表现是口腔显橘色5:光源不能太强,最好是用珊瑚蓝灯。总之水母一般家庭饲养不会活过9个月,难养的很,还是养点别的水产最好!
急死啦!!我的水母怎么缩小了?...
1. 饵料的投喂。海月水母每天需投喂1-2次,每次投喂保证水母可以充分食,胃中饱食度达到60%水母饲料为粉末状,根据水母的大小和数户进行投喂。投喂前将饲料用淡水冲泡,搅拌均匀,用滤网滤去水分,均匀投入缸中。投喂的同时将定时器旋转至关闭 ,使回圈系统停止工作,保证水母充分摄食。
水母的喂养适宜少量多次,当饲料量不足时,水母将因营养缺乏而变小,需加大饲料投喂量,当水母个头较大时,要适当减少饲料投喂量,使水母保持一定大小,延缓衰老,减少水体负担。
2. 水母缸的清洁。投喂饲料会产生残饵和粪便,每3天用配套的水母缸擦擦洗缸低,使残留物得到过滤。仍沉在底部的残饵使用吸污管吸出,吸污时停止回圈泵,控制吸污水流的大小,防止吸伤水母,吸污结束后补充等量的淡水。过滤系统的滤棉3天清洗一次, 保证滤棉的通水性。滤棉每月需更换一次,保证过滤效果。
3. 水质的维护。因水体有蒸发,每2-3天需加淡水补充,保证水位不低于标准水位。为减少水中有害物质的积累,每月需更换水体的1/3,每半年更换全部海水,并对过滤系统的滤材和水泵进行清洗。换水时,保证换入的海水盐度和温度与缸中一致,并用水质稳定剂去除有害物质。
4. 系统的检查。每周检查回圈水泵状态和水位的高低,检查灯光系统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 水母的保护。请勿用硬物碰触水母,或用网捞取水母,更不得将水母捞出水面。水母身体非常娇嫩,任何硬物的碰撞和摩擦对其都是一种伤害,如须转移水母必须将水母连同部分海水一起转移。
6. 请避免人体面板直接与水母接触,接触如用手指碰触或用手捞取等本身会对水母造成伤害,引起细菌感染,另外水母毒素虽已经被弱化,对99%的人不会造成伤害,但仍有极少人会产生过敏症状,引起不适。如意外接触并引起不适,请及时用肥皂清洗接触部位。
为什么灯塔水母被吓会变小?
系统设定或条件反射
水母为什么变小了还在瓶子底下?
他去世了 -
玻璃瓶里的水母为什么会变小?
水母95%以上都是水分,如果死亡了,再用盐腌渍,就会使其大量脱水,造成体积减小,这是正常现象。
家里养了几只小水母,买回来一个星期,感觉它们越来越小了,请问怎么办?小水母吃什么?
换水时比重差异过大时(比如盐加多了),水母会沈降于底部而不游动。必要时,略开启盖子增加氧气或略加点淡水,避免比重过大。
一两个星期换一次水。没事不要去捏它碰它。
母离不开水, 换水的时候,把塑料袋套住水母 然后再换。
我也刚刚买了2瓶,估计是养不活……呵呵。
小水母怎么越长越小呢....最后会不会小到没有了...
需要长期用800W的强烈灯光照射水缸,为它们补充能量。另外,水缸内还要摆放恒温器,保持水温在摄氏25度左右,否则其“生存”便会出现问题。还有,每隔一星期左右还要替它们换水,以避免尘垢及微生物阻隔水母和鱼接收能量,影响移动速度。你给她吃你的零食猜她想什么猜出他的心思然后去照顾她,她就会长大了对的方法对的时间就会长大了给她多吃点你别撑死她就行说这么多就行了
水母为什么死会变水了?
水母身体中大部分都是水,死了以后其他组成身体的物质,都会被水中其它生物分解或是溶解在水里,所以它死后看起来就变成水了
花鲢是吃饲料的。花鲢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主要吃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如剑水蚤)等浮游动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如硅藻和蓝藻类)和人工饲料。
花鲢鱼食欲与水温成正比。鲢鱼喜高温,最适宜的水温为23℃~32℃。炎热的夏季,鲢鱼的食欲最为旺盛。
要想养好鲢鱼要先知道花白鲢专用饲料,同时投人畜粪,提高肥力。
扩展资料:
1、饲料
花鲢人工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应在30%以上、脂肪应在4%以上。饲料蛋白原料需要一定比例的动物性蛋白原料和植物性蛋白原料,动物性蛋白原料以鱼粉为佳, 植物性蛋白原料以花生饼为佳。
在饲料加工工艺方面,饲料原料最好采用超微粉碎, 原料经过粉碎后90%可以过80目的筛为佳,这样可以提高花鲢的消化吸收效率和生长速度。
在饲料粒径方面,花鲢饲料分为粉料和膨化浮性饲料,花鲢规格小于100g,可投喂粉料;花鲢规格大于100g,可选择粒径0.3mm的膨化浮性饲料;花鲢规格大于250g,可选择粒径0.5mm的膨化浮性饲料;花鲢规格大于500g,可选择粒径1mm的膨化浮性饲料。
2、投喂
如果花鲢与其它吃食性鱼类混养,为了提高鱼类的摄食效率,建议对花鲢和草鱼进行分区投喂。分区投喂,也称分台投喂。
分区投喂需经驯化才能形成草鱼和花鲢分别在各自的区域吃食的习惯。
首先用草鱼料投喂草鱼半小时后,再投喂花鲢粉料或膨化浮性饲料进行诱食,草鱼投喂区与花鲢投喂区间距在20米以上为好。一般通过7~10天的驯化,即可实现分区投喂。
花鲢的投喂量主要根据水温、浮游动物生物量、放养密度、鱼的摄食情况来调整,正常的花鲢的投饲率建议为0.5%~1.5%。
花鲢为滤食性鱼类,通过不停地过滤池塘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和其它饲料进行全天候摄食。考虑到花鲢的摄食方式,同时根据池塘的放养密度,建议增加配合饲料的投喂频率,每天喂4~5次为宜。
花鲢放养密度越高,投喂量也越大。一般推荐混养草鱼、鲫鱼等鱼类的池塘中,花鲢的放养密度在60尾/亩以下,可以少投料或者不投料;花鲢放养密度达到100尾/亩以上,建议加大饲料投喂量,否则会影响其生长速度。
花鲢在水体表层摄食饲料,投料时要注意避免浪费,手撒时,每次投喂的量不要多,投料的速度要慢,每次投喂时间不低于1小时。
百度百科-花鲢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