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温室大棚如何种植香瓜

2023-08-20 05:02:56 来源:网友发布 作者:网友发布

北方温室大棚种植香瓜:整地起垄

先深翻、细耙,做成宽90厘米,高10~15厘米的畦,株距40厘米左右。

北方温室大棚种植香瓜:施肥

结合整地,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3000~5000千克。并配合氮磷增施钾肥,可使甜瓜增产,含糖量增加1.0%~1.7%,减少田间枯萎病发病率。因甜瓜对氯元素敏感,在施肥时不应施用氯化钾肥料。钙素在甜瓜糖的合成上起重要作用,缺钙甜瓜不但不甜,而且容易形成烂瓢而失去食用价值,因此,每667平方米增施过磷酸钙50~70千克,最好和有机肥充分混合发酵后应用,效果更佳。

北方温室大棚种植香瓜:播种育苗

选择高产、早熟、甜度高、耐低温、弱光、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棚室栽培,当前应用的主要品种有甜瓜永甜七号、顺甜2118等。播种前将种子用55℃左右的温水浸种10 ~15分钟进行种 子消毒,水温不可过高,以免炸裂种壳,影响发芽率。再放到清水中浸种24小时,然后在28~30℃温度下催芽。待种子露白后即可进行播种苗。播种时在营养钵中间扎个小穴,将露白的种子平放,下胚轴朝下,然后覆土。播种期一般在10月下旬-11月上中旬,苗龄30天左右。甜瓜根系再生力弱,栽培要培育壮苗,小苗移栽尤为重要。甜瓜的壮苗标准是下胚轴粗短,节间短,叶片舒展,叶色绿,根系发育好,根系白嫩,适应性强。

北方温室大棚种植香瓜: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所在。由于这时期温度较低,光照弱,应注意以增温和保温为主,保持白天温度在28~30℃,夜 间 最 好 在18 ~20℃ ,不 低 于15℃,以促进生长;同时要保持土壤湿润。这时的低光照是造成徒长苗、高脚苗的重要因素,因此育苗期如遇连续阴天,需要适当补充光照。幼苗生长期,采用腐熟的人粪尿浇施1~2次,结合浇水用70% 五氯硝基苯500倍液或恶霉灵3000~4000倍液灌根,可防苗期立枯病和猝倒病。

北方温室大棚种植香瓜:栽培管理

当棚室的气温稳定在12℃以上,土温稳定在15℃以上,就可以定植。吊蔓每667平方米保苗2800株,否则控制在2200株左右。整蔓可采取双蔓或三蔓整枝。当主蔓长到5~6片真叶时将主蔓摘心,摘心后将靠近子叶的第3~5叶的子蔓留下,及时绑蔓、吊蔓,如留3蔓的话,一个蔓作为辅养枝爬地生长,其余两个蔓作为结果蔓吊起,每蔓在第14~18节处开始点花,点2~3朵。整枝须在晴天的10:00~16:00之间进行,雄花、卷须要随时掐掉,阴天植株上有露珠或浇水的前后一二天,不要整枝或掐须。授粉可采用人工授粉或激素处理。每天上午9:00-11:00,将当天开放的雄花摘下去掉花瓣,将雄花的花粉轻轻涂抹在雌花柱头上即可。授粉后挂上纸牌,注明授粉时间,便于采收。另外也可采用激素喷花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对当天开放的雌花用丰产剂2号喷花蕊,浓度为丰产剂2号8毫升对水0.4~0.6千克,温室温度低时,浓度适当加大。留瓜每株秧以结3~4个瓜为好,最多不能超过5个。一般每株应保留20~25片功能叶片,并加强病虫害的预防,使功能叶片保持25~35天旺盛的光合作用期。

北方温室大棚种植香瓜:肥水管理

抽蔓至开花期,这时期瓜秧生长快,吸收养分速度快,只要肥料充足就能使植株形成很大的营养面积,是甜瓜吸收氮肥的高峰期,如发现植株叶片较淡、细弱,应及时追施速效氮肥10千克/667平方米,还可以喷些叶面肥当幼瓜长到鸡蛋大时,白粉病、疫病及苗藕猝倒病等,应注意防治。进入果实膨大期,以吸收钾肥为主,应追施硫酸钾10千克/667平方米。甜瓜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也不同,定植水要浇透浇足,促进缓苗。待结果蔓长至8~10节时及时浇伸蔓水,伸蔓水后至坐瓜前一般不浇水,如土壤缺水可适当浇小水补充。当温室内85%以上的植株幼瓜长至鸡蛋大小时开始浇水;果实进入膨大期,浇1次膨瓜水,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追施硫酸钾10千克,磷酸二铵25千克,隔1周后再浇1次水,但水量不易过大,以后浇水视土壤干湿情况而定,采收前10天停止浇水,以防裂瓜。生长期内可叶面喷施2~3次0.2%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使植株叶面保持良好的光合作用。

北方温室大棚种植香瓜:温湿度管理

甜瓜的生长需要较强的光照条件,栽培管理中应尽可能地增强光照,延长光照时间。生长前期南方早春阴雨天气较多,光照条件不足,要保持薄膜清洁,必要时候要补充光照,避免因光照不足降低花芽分化的质量,造成畸形瓜的产生。甜瓜较耐高温,白天温度可保持在25~30℃,夜间应不低于15℃,晴天应进行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甜瓜要求较低的空气湿度,栽培甜瓜应尽量采用滴灌和膜下暗灌技术,这样可显著降低大棚内的湿度,同时又可以控制浇水量。加强通风和提高昼夜温差,促进糖分的转化和积累。

北方温室大棚种植香瓜:病虫害防治

甜瓜的主要虫害有黄守瓜、蚜虫及斑潜蝇等,病害主要有枯萎病、蔓枯病。

豆角包括豇豆、芸豆、油豆、扁豆、豆王等等,我们把这一类作物统称为豆角,因为它们同属蝶形花科的豆类作物,只不过是形状不同而已,但它们在管理上是相通的。在实际的生产中,我们都知道,豆角的产量差异很大,而豆角产量之所以上不去,主要和前期花不多、中后期的断茬及秧苗早衰有直接关系。因此,结合田间指导经验,以栽培时间先后为主线,围绕影响豆角高产的因素提出关键的管理措施,希望能够对设栽培豆角的菜农朋友获得高产能够有所帮助。

一、豆角的花前管理

豆角要想获得高产,首先要保证的是花多,而要开花多,前期的养分供给就非常关键。

1、豆角要高产?底肥合理很重要

任何蔬菜、任何茬口,要想获得高产,底肥是不可或缺的,夏季可以少施肥,但并不代表不施肥。除了尽量多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外,对于复合肥的选择,是我们许多菜农朋友的难点。豆角属于果菜,因此,对底肥复合肥的选择,是和果菜类作物的要求相同。不管是豆角还是番茄、茄子、辣椒、黄瓜等等,所有的果菜类,对于底肥复合肥的要求都是低氮(8~10)、中磷(14~16)、高钾(18~22),一亩地25公斤。低氮,保证秧子前期不旺长;高钾有利于尽早进入结果盛期。只要是正规的复合肥,不管叫什么名,只要符合这个比例,那就是适合豆角的复合肥。

另外,果菜类蔬菜在施底肥的时候还有一点是要特别注意的,那就是钙肥的施用。豆角属于喜钙作物,缺钙豆角容易出现打弯和鼓豆等问题。在施钙肥时,不建议用硝酸钙,尤其是国产的硝酸钙,因为国产的硝酸钙含酸量特别高,施入后容易导致土壤的酸化。建议选用螯合态钙一亩地200克就足够了,如果是离子态的钙,要选好的,一亩地5公斤即可,对于钙肥的补充,不在施肥量,而在于吸收利用率。

2、浇好前三水,调理秧苗为高产打基础

豆角要想高产,前期的秧子调理很重要,这基本上决定了豆角后期的产量。前期秧苗的调理主要是浇好前三水:定植水、缓苗水、花前水。

定植水:也叫养菌改土水,为根系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在浇定植水的时候随水冲施改良土壤的生物菌剂,不管量多量少,但一定要用。缓苗水:也叫促花水,豆角在定植缓苗后,浇缓苗水的时候就要进行促花。可随水冲施功能性水溶肥料,建议配比12-15-13左右,一亩地2~3公斤即可。花前水:也叫生根水,这是关键,是防止早衰的重要措施。在花前每亩可随水冲施1~2升生根类的功能性有机水溶肥。

这三水都很重要,浇完前三水,在头茬采收之前,不建议再进行浇水和追肥。豆角要想高产,前期的控肥很重要。豆角前期追肥越早、追肥量越大,产量反而会下降,只要我们的底肥是最够的,就不需要再去额外的进行追肥。

二、豆角红根预防和促花保果

做好豆角红根死苗的防治和爬架期的促花调秧,是豆角花多和提高结豆率的前提。

1、红根死苗要早防

豆角在生长的过程中,极容易出现红根死苗的问题,这是由豆角自身所决定的。豆角是所有果菜类当中它的根系是最弱的,所以根部病害在豆角上就比较常见。引起豆角死苗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根腐病、枯萎病、炭疽病。对于这些病害,我们可以分两步来进行预防和防治:

定植之前土壤消毒:如果是重茬或上茬蔬菜出现过死苗的问题,就一定要重视土壤消毒。在浇地的时候用强氧化剂冲施一次,建议用强氧化剂如42%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一亩地500克随水冲施。缓苗之后灌根:我们许多菜农朋友都是等到出现死苗了才开始灌根,这时候就已经来不及了。正确的做法是缓苗之后就开始灌根,药剂可采用恶甲水剂+甲基硫菌灵+福美双+生根有机水溶肥,前三个杀菌,最后一个刺激生根,兑水喷淋。重茬病害如果不是很重,灌一次就可以;如果重茬病比较严重,15天一次,连灌2次。

2、爬架促花调秧好

爬架期是豆角承前启后的一个时期,也是管理中比较关键的一个时期。虽然没有开花坐果,但是这个时期是为开花坐果做准备的,因此,在爬架期就一定要调好秧。首先要做的就是爬架期不能出现徒长。而控制徒长主要的措施有控温和促花。

控温:建议在爬架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不超过32℃,夜间温度12~14℃为宜;促花:促花是爬架期最核心的管理工作,通过促花让豆角早开花、多开花。可叶面喷施粉唑醇+促花的水溶性肥料。爬架到60公分左右的的时候开始喷施,10天1次,连喷3次。加粉唑醇的目的是在调节生长的同时预防高等真菌病害。另外,豆角在生长中期也要根据实际生长需要进行1~2次促花工作。

豆角产量不高的原因,很核心的一个原因是花的问题,因为豆类的花是蝶形花,花弱导致不容易授粉,因此,促花工作很关键,通过促花可让花尽可能的壮一些。

三、豆角的水肥管理和返秧

豆角的产量和水肥管理有直接关系,由于豆角的根系弱的特性,施肥越多,豆角反而会减产。

1、追肥养根促花相结合

在浇好前三水的基础之上,豆角的水肥管理把握的原则是:三水一肥一空水,剩下一次去促花。也就是说豆角浇三次水为一个循环,而且每次浇水的目的不同。

第一次浇水追肥:时间是在头茬采收后,以平衡肥为主,一亩地8公斤左右即可;第二次浇水养根:在进行第二次浇水的时候随水冲施养根类的肥料;第三次追肥促花:随水冲施配比为12-15-13的水溶肥料,一亩地2公斤即可。

另外,豆角在追肥时要注意不能用高钾肥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豆角的根系比较弱,而氮、磷、钾中,钾肥是伤根最厉害的;其次是钾肥施的越多,越容易出现鼓豆的问题。

2、中期返秧产量高

当豆角进入采摘期之后,连续摘一个月左右的豆角,秧子就容易出现早衰。因此,这一时间管理的好坏,会决定豆角后期的产量,要尽可能快的让秧子恢复长势。如果看到秧子有早衰的症状,如叶片发厚、发僵,而且下边开始有黄叶,就要及早促进返秧。可随水冲施一次高氮水溶肥(10公斤)和钙肥(5公斤),在土壤补肥的同时进行叶面喷施,这样秧子就能很快的又进入丰产期。

四、豆角的病害防治

相对其它蔬菜来说,豆角的病害并不多,主要有炭疽病、锈病、灰霉病、菌核病。对这些病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

1、病害的预防

对于病害,首先要重视预防,无论是真菌病害还是细菌病害,都可采用有效成分为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进行叶面喷施,12~15天1次,这样大部分病害都起不来。

2、病害的治疗

如果病害已经发生,对于白粉病、锈病、炭疽病、褐斑病,这些都是高等真菌病害,建议采用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福美双这个方案进行治疗;对于灰霉病和菌核病,可采用啶酰菌胺+枯草芽孢杆菌的方案进行治疗。

3、生理病害的防治

在实际生产中,生理性病害也比较容易发生,豆角容易发生的生理病害常见的有鼠尾(尾巴变细)和弯曲。

鼠尾豆:这是典型的有机营养不足所导致的,可通过叶片喷施水溶肥来进行补充。弯曲豆、鼓豆:豆角弯除了螨虫、蓟马危害外,缺钙容易导致豆角发弯;鼓豆主要是钾过多导致的缺钙,可叶面喷施螯合态钙肥进行防治。

另外,许多菜农朋友都希望让豆角长的快、长的直。我们可适量喷施一些激素类的药剂,如苄卡?赤霉酸。因为豆角涉及不到品质和发空的问题,所以可以放心使用,但在使用激素的时候,不建议单独使用,可加一些含有氨基酸和中微量元素钙的有机水溶肥,促进豆角的吸收。

五、豆角虽喜高温,但并不是越高越好

所有的豆类作物它都是属于喜高温的作物,但是并不是温度越高越好。温度越高,有可能豆角的产量会增加,但是无形当中会让豆角秧子出现早衰。尤其是当温度超过36℃的时候,豆角叶片老化的会特别严重。

有经验的菜农朋友都有这样的感受,到了夏天,豆角的产量会非常高,但是连续采摘一段时间以后,豆角的秧子从上到下,就会表现出老化,黄叶特别多等现象,这就是因为温度太高所导致的。所以,豆角要想高产,到了夏季,控制温度也是防止秧子早衰的一个重要措施。

豆角在缓苗之后,可以采用中低温管理,但是进入开花坐果期之后,就要将温度适当提高。最适宜豆角生长的白天温度为30~32℃,不建议超过34℃,超过34℃,温度越高,老化的越快。夜间最适宜豆角生长的温度为14~16℃。这个温度条件适用于前面提到的所有豆角类作物。

豆角属于连续开花结果的蔬菜,只要管理的好,是最能显现增产效果的蔬菜作物之一。在做好文中的关键管理措施的同时,辅助其它平常的管理手段,就能够保证高产进而获得更高的收益。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