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于巩固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作用,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农机部门所面临的新任务。要求农机部门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这一主线,以科技为先,大力抓好农机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满足结构调整对农机化的新需求。面对新形势下农机工作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结合工作实际,就今后农机推广工作的着力点提出一些粗浅见解。
一、建设多元化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健全网络,夯实基础
现在全国范围内已初步建立了以国家推广机构为主的专业推广机构,与群众性科技团体相结合的推广服务体系。为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机推广体系,作为重要补充的民间科技性服务组织必须加快发展。因此要根据农机推广机构六有建设标准,建立起省、地、县、乡农机推广机构和村级技术服务组织,并按照“强化县级、充实乡级、发展村级”的总体思路,建立起上下相通、左右相连、设置合理、运转高效的农机技术推广网络,从而保证能将农机新技术、新机现及时地引进、示范、推广,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一是强化县级要抓好县级农机推广机构建设,投入资金,加强装备,建立起一支结构稳定、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农机技术推广队伍,这对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充实乡级要抓好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农机管理制度,落实农机推广责任,下移管理重心,提高技术和致富信息等服务,加强农机新技术的宣传教育,营造一个人人热衷于农机新技术推广的良好氛围。本着自愿、合作、平等的原则,发展由农民群众自愿组织的民间科技服务组织,它最能直接代表群众的切身利益,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发展村级是指依托农机大户,建立村级最基层的农机推广网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机大户应运而生,他们是农机化服务的主力军,也是农机服务体制创新方面最具活力的一个突破口,如农机种田大户,购买先进适用机具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在农村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因此在全县范围内有条件地选择10-15户农机大户,担任乡村农推广员,利用他们的资金,场地和技术优势,实施农机推广和经营服务相结合,使农机推广工作上下连成线,网点带动片,示范面对面,效果看得见,使推广项目不断增多,推广领域日益扩大。
二、建设农机科技示范园区,把“号召农民干”变为“干给农民看”
创建农机科技示范园区,就是要给农民树一个样板,通过园区的建设,经营以及较高的效益,吸引农民照着学,跟着做,使高新技术尽快尽可能多地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人员自己干,让农民亲眼目睹示范效果,这种示范式的推广模式大受农民欢迎。
三、搞好宣传,广造舆论,培养农民的推广主体意识
一是政策的宣传。农机推广工作牵扯到千家万户农民的根本利益,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车、印发宣传材料和培训等多种形式宣传党和国家对农机推广方面的优惠政策、法律、法规。近期,尤其要做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宣传贯彻工作,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特别是国家购机补贴政策,更要广泛宣传,精心组织,提高工作的透明度,严禁任何形式的挪用、截留或者暗箱操作。要使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二是要做好对先进、适用的新机具的宣传工作。先进、适用的新机具只有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民对先进、适用的新机具了解很少,即使有了一定的了解,要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去,往往还要有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农机推广人员要深入基层,加大对先进、适用的新机具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送科技下村、进村入户,赶科技大集、开农机现场会,甚至以多种形式宣传、演示新机具,使农民对新机具逐渐了解和认识,进而大力推广和应用。
四、加强培训学习,更新思想观念,提高队伍素质
农机新技术能否顺利的普及推广,与是否拥有相应的技术人才密切相关。现代化的技术,必须有掌握现代化知识的人来推广。农机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要坚持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业务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一是要强化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提高广大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全局观念和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意识。二是要加强农机技术业务技能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总之要通过专业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对农机推广人员进行全员培训,进行素质教育。要求人人懂技术、会操作、作风正、态度好,把农机推广过程变成向农民传授农机新技术,培训农民科学种田新本领,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大课堂。
一、现阶段农机技术推广的背景
1.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机技术推广提供有利条件
近些年来,国家一直采取各种政策补贴及惠农措施支持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出台,极大地带动了农民购置农机设备的积极性。此外,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农业技术的推广宣传,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逐步增强,收入水平有很大提高,因此,对农机设备和农机技术也有更高大的需求。
2.现有的农机推广体系面临的不利条件
(1)农机技术推广受资金约束较大。农机技术推广涉及范围广,并且工作内容需要紧密结合农村,深入农村实际,这样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农机技术推广需要的经费较高。而由于国家财政资金投入有限,基层的农机技术推广站往往缺乏相应的活动资金,从而使得农机技术推广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
(2)缺乏推广农机技术的专业人才。现有的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往往年龄较大,对最新的农机技术及市场信息缺乏有效了解和掌握,在农机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的今天,这支队伍难以及时对农机技术进行宣传指导。另外,部分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服务意识较差,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效率有待提高。
二、促进农机技术推广的现实意义
1.农机推广技术可以满足农户购机及技术需求,真正为农户服务
通过向农户提供最新的农机设备及相关的技术推广培训,可以满足农户的专业技术需求,方便农户了解相关的农机设备及规范的操作流程。在此基础上,农户可以根据实际的耕作需求合理购置和投资农机设备,达到增产增收的目标。
2.农机技术推广可以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现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量农村适龄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这种现象导致了从事农业生产的适龄劳动人员急剧减少。此时,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合理推进,可以帮助农户高效使用机械设备,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有能力的农户更可以通过经营和投资农机设备实现增收目标。因此,农机技术的推广可以带动形成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
3.农机技术推广可以促进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农机设备及技术的推广可以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提高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促使农业从传统的人力、畜力耕作向现代科技农业的转变,实现现代农业的建设目标。农机技术的推广在一定意义上更可以推动科学、高效的耕作方式的普及,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带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农机技术推广的具体措施
1.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多层次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
以政府力量为主导,建立以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站为主,以农业合作社、农机企业为辅的合作推广体系。多层次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可以充分发挥各主体的积极性,有利于全方位的促进农机技术的推广。
(1)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和专业性,需要发挥政府基层机构的主体作用。政府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对农业及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给予更大的资金支持和更多的财政补贴政策。要加强对农机设备的研发和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视程度,各部门协调配合,为农机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
(2)充分发挥农机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的辅助带动作用。农机企业负责农机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服务工作,是连接农户和农机设备的纽带。农机生产企业加入到农机技术推广体系中,既可以保证企业了解市场需求,扩大销售份额,又可以带动农机技术的推广宣传,能达到双方的互利共赢。农业合作社等民间协会组织,填补了农村技术推广站的服务与农户需求不平衡的空隙,在保证农户自主生产积极性的基础上,为农户提供农业机械设备及相应的技术指导,可以满足兼顾农户利益及农机技术推广的要求。
2.拓宽农机技术推广思路,多种方式促进农机技术推广宣传
通过评选和奖励熟练掌握农机技术的优秀农户,发挥农机示范基地和优秀农户的机械化生产的示范带动作用。利用影像资料、宣传栏,在空余时间组织农机技术座谈会等多种宣传方式对机械化生产和农机技术进行推广宣传,拉近农机技术推广与农民的关系,推动农机技术的推广。
3.加强农机技术推广法律法规的建设,形成统一管理的规范化运作模式
在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变革的新形势下,一方面,相关部门要根据农机技术的更新换代和推广过程中的新问题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技术推广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的农机技术推广人员要按照《农业技术推广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等法律规定深入农村,在了解各地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推广方法,严格规范自身的管理和技术推广工作,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推广机构的资质审查和配合监督工作,明确服务农民的工作重心,杜绝管理混乱和损害农民自身利益事件的发生。在法律制度的约束保障下,规范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使得农机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4.完善对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和选拔机制
要加强对现有推广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对专业知识和最新农机技术的掌握,使其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便于及时有效地向农户传递最新的农机技术知识,为农户解决农机专业问题。不断提高推广人员的服务意识,以便更好地推广农机技术。另外,要完善推广人员选拔和考核制度,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不定期的对推广人员进行考核奖惩,优胜劣汰,真正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机技术推广队伍。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