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管理误区,大棚蔬菜养殖注意事项有什么

2023-08-19 19:49:34 来源:网友发布 作者:网友发布

最近,由于冷空气的入侵,气温骤降。此时,我们需要注意蔬菜种植的一些细节,否则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给大棚蔬菜造成严重的损失。而冬季大棚蔬菜在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误区,一起来看看吧。

温度越高,生长越快

许多菜农认为温室的主要功能是保暖。温度越高,蔬菜生长越快。这是个错误的想法。蔬菜对温度有上限要求。一般来说,温度不应超过32度。一旦气温过高,蔬菜的呼吸作用就会加强,造成植物生长紊乱和过快,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衡,产量就会下降。

防范措施:温室内应设置两个通风口,及时降温;二是严格按照蔬菜生长期所需温度进行管理,避免高温造成只长叶不结果的现象。

施肥越多,生长越快

很多菜农认为肥料能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所以肥料越多,蔬菜生长越快。这也是一个错误的想法。蔬菜生长发育所需土壤盐分有限,但过量后根系会出现反渗透,导致植株死亡和产量下降。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有机肥分解快,氮肥挥发量大。

预防常识:一般蔬菜种植3年以上,农家肥控制在2500公斤以内,化肥减少到正常水平左右。为了提高土壤C/N比,增加土壤渗透性,降低含氧量,减少肥料伤害,对含盐量较高的地块应增施腐植酸和细菌肥料。此外,要平衡施肥,补充硼、锌、镁等微量元素,争取持续高产。

下面我们来继续深入介绍本期话题。

藤蔓越茂盛,生长越好

许多农民认为葡萄生长越旺盛,作物生长越好。其实,如果水分充足,根系就会变浅,如果营养生长太晚,生殖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但产量会降低。

预防措施:一是苗期蹲伏。促进根系向下生长,形成壮苗;第二,蔬菜的营养生长前期旺盛,生殖生长后期取食,因此前期需要同化叶面积。后期应控制藤蔓,促进果实生长,提高产量。

喷药越频繁,病害越少

为了防治病虫害,不少菜农在生长中后期每隔2-3天就喷一次农药,因为喷农药的频率越高,病害发生的概率就越低。事实上,喷洒频率越高,就越容易造成农药危害,对农作物生产极为不利。

防范措施:首先,如果要改变生态环境,如果田间湿度高,田间透气性差,那么即使每天喷施也不好。二是要改良土壤,移栽时注意土壤处理,尤其要注意土传病原菌,并喷洒杀虫剂进行预防。三是要因地制宜,尽量选择既能杀灭真菌和细菌,又能促进作物生长的铜剂。

以上是冬季温室蔬菜管理误区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想知道更多相关知识,请关注我们。

通过我们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大棚蔬菜管理误区大棚蔬菜养殖注意事项有什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花六八将不断更新,喜欢我们记得收藏起来,顺便分享下。

温室大棚项目实施方案

温室大棚的造价要根据栋温室所需材料、类型、大小、人工费用而定:

1、标准的日光温室大棚,一亩的造价在4-5万

东西长度100米左右,内部前后跨度一般为10米,除去日光温室大棚的墙体部分,前屋面现在多采用全钢架的结构、坚固可靠,覆盖防流滴、抗老化的温室大棚专用PO薄膜和棉被再加上卷帘机等。

由于使用上的需要,这种日光温室大棚内部前后跨度也可以做成8米、9米、11米、12米或者更大,一亩造价多少会有差别但也不大。

2、拱形温室大棚。应用非常广泛,在我国中部、南部广大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春提前、秋延后种植栽培、育苗及养殖中应用非常多。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一亩地的造价差距也很大,主要是骨架结构和人工费不同:

连栋型的薄膜温室大棚,包工包料,一亩的造价约6万多;

简易拱棚,包工包料,一亩的造价约1万7,不到2万元。

如果应用的要求更高,薄膜温室大棚也可以做的标准更高,这种连栋现代化薄膜温室大棚,包工包料,一亩地造价大约10万多点,里面可以安装内外遮阳系统、保温系统、自动灌溉、施肥系统等,实现现代农业生产。

3、连栋智能温室,这是国际主流的现代智能温室结构,造价更高,其造价一般是按照平方米计算,现在采用这种温室结构的越来越多,标准的造价在260-500/平方米不等。

连栋温室除结构骨架外,一般所有屋面与四周墙体都为透明材料,如玻璃、塑料薄膜或硬质塑料板,温室内部可根据需要进行空间隔离。

在冬季北风较强的地区,为提高温室的保温性,温室的北墙可选用保温性能强的不透明材料。连栋温室的土地利用率高,内部作业空间大,光照充足,自动化程度较高,内部配置齐全,可实现规模化、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管理。

在设计建造PC阳光板温室时,需要仔细考虑的是PC板的使用年限。PC板的向阳面一定具有防紫外线涂层,抗老化性能才能达到10年,所以由其作覆盖材料的温室,使用寿命长。

因此,标准的一个日光蔬菜温室大棚造价大于不到10万,包工包料,一亩的造价在4-5万。如果在配置上适当降低下,这种温室大棚的造价还可以低一点,一亩地大约在4万左右。

 温室大棚项目是针对在我省设施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室内温度的高低成为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了温室大棚项目实施方案,希望能帮到大家!

 温室大棚项目实施方案一

 1、项目简介

 日光温室的增温保温是我国北方寒冷地区设施农业重要的生产技术环节,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物质基础,是发展‘菜篮子’工程的重要保障。日光温室的生产与室内的温度有着重要的关系,当冬天室外气温达到一10℃以下,室内温度低于7℃时,生产茄果类和瓜类等温室蔬菜有较大困难。当前日光温室的增温保温技术,主要是燃煤、燃电、燃气锅炉、运行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制约了农民的使用积极性。我国建设的温室,北纬35°左右地区冬季加温耗能费约占总成本的30%—40%; 北纬40°左右地区约占总成本的40%—50% ; 北纬43°以上地区约占总成本的60%—70%。由此可见,现有的装备和技术成为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成本,为降低温室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温室运行中,必须引进与开发新型增温保温装备,促进农作物的丰产、丰收,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项目主要实施内容

 本项目是针对在我省设施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室内温度的高低成为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我国目前采用的煤锅炉热水、电和辐射加热方式中,普遍存在耗电量大、成本高等问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因素依然是制约温室增温设备推广的主要原因。由我中心自主研发的日光温室生物质增温热风炉,以农村量大面广的秸秆为原料,采用自有的专利技术,在节省燃料的同时达到受热均匀,热能利用率高、

 无灰尘污染、绿色环保。其安装占地面积小,一次性投资小,风力足、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大大降低了大棚种植成本,满足了高效、优质、生态生产的要求。

 推广示范内容

 1、针对北方地区传统设施农业种植养殖冬季需利用化石燃料进行增温保温存在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推广示范我中心具有自主发明知识产权的日光温室增温增产关键设备,引领我省设施农业产业冬季高效低成本运行,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

 2、项目以太原市阳曲县泥屯镇为推广示范核心区,太原市周边蔬菜种植区为项目辐射区、带动区,推动我市周边地区设施蔬菜种植的发展速度与规模。

 3、项目实施方式为通过设备补贴方式,激励农民安装示范,带动自身效益提高。

 3、项目实施进度与资金使用计划

 项目实施按进度计划和时间安排执行,项目总体目标及阶段性目标达到预期目标效果。具体内容包括:

 ① 2014年3-5月完成项目推广试验设备材料的购置。 ② 2014年5-7月完成首批6台增温设备的生产任务。

 ③2014年7-9月在我省榆次、阳曲县选择三个示范、培训基地。在每个示范基地选择一个示范村,并选择示范户达成示范协议。 ④2014年9-11月为每个示范户安装一台热风炉,进行技术跟踪服务,并整理有关资料,准备验收相关材料。

 ⑤2014年12-2015年2月开展宣传培训;准备项目验收。

 省财政资助 8 万资金,用于补助购置设备:

 ①、日光温室生物质增温热风炉6台,设备购置及样机生产补助2.5万元。

 ② 、推广示范基地建设补助1.0万元。

 ③、样机的安装与调试费用2万元。

 ④、项目的推广与培训费用2万元。

 ⑤、准备验收资料0.5万元。

 4、项目实施后的运行情况

 项目实施后,日光温室生物质增温关键设备(热风炉)工艺的推广,即解决了我省冬季气温低造成的农作物生长缓慢、不挂果、和果实形状不佳的问题,又解决日光温室冬季增温费用高的问题,提高了日光蔬菜质量和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种植冬季大棚蔬菜的积极性。

 5、项目实施后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日光温室生物质增温热风炉的试验示范项目,解决了我省日光温室的加温难、加温贵的难题,提高了日光温室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适应了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促进了我国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种植黄瓜为例每年每个温室增产20%计算,每个日光温室可增产1000-2000公斤,为用户增加收入1-2万万元。

 (2)、生态效益

 日光温室生物质增温热风炉的试验示范创造了农村废弃秸秆的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的技术新平台,可使农民每亩秸秆增收60元,使我省的废弃秸秆得到了利用,增加了农业产出,实现了循环利用,杜绝了秸秆的随意焚烧,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项目实施后,产生的社会效益:

 日光温室生物质增温热风炉操作简单,增温快、保温性能好,随用随开。可使广大农民从繁重的烧水取暖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生产,增加收入。

 日光温室生物质增温热风炉试验示范,必将激发农民建设日光温室的积极性,从而带动钢铁、建材、塑料建筑等行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据测算,每建一座日光温室,可创造7个就业机会,如果我省每年建设5000座日光温室,则可为社会提供1.586万个就业岗位。这必将对实现我省的转型跨越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温室大棚项目实施方案二

 一、 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对农产品供应的丰富性需求日益渐盛,这给我乡的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因历史因素的制约我乡的农业产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主要是农业资源的配置不合理,优势农产品缺乏集约化经营,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为此,围绕市场需求,突出特色产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就是摆在乡委、政府面前的一大课题。红河县浪堤乡大棚蔬菜种植业,就是利用我乡蔬菜种植历史悠久、群众积极性高、种植技术娴熟、市场反映好的优势,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用于弥补某一季节对一些蔬菜的消费要求,从而获得产品紧缺性收益,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

 二、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可行性及必要性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省、州、县关于建设绿色经济强

 省、强州、强县的指示精神和州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规划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立足重点,突出特色。围绕“建基地、成特色、兴产业、拓市场”的发展思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经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特色产业,着力创新开发生物资源,按照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新产业。

 (二)项目实施原则:示范与推广相结合原则;政府扶持与农户参与相结合原则;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原则;重点突破、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相结合原则;专款专用与实行报帐制管理原则。

 (三)项目建设可行性:

 1、项目区于2009年建设5个蔬菜生产大棚进行试验,通过一年来的种植,其亩产值在1万元以上,冬季不能生产的茄果类蔬菜也能生产了。通过大棚蔬菜试验生产示范,周边的菜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积极向乡委、政府要求,给予补助大棚建盖资金,形成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2、实现蔬菜供求平衡,解决菜篮子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活水平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轨,食物消费结构中的无公害

 蔬菜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蔬菜不能自足的浪堤乡,建盖大棚生产蔬菜是解决菜篮子问题的途径之一。

 3、开辟商品市场,发展地区经济。蔬菜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食品,如果浪堤乡大棚蔬菜种植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生产的蔬菜不仅能满足浪堤乡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还将有一部份蔬菜投放到迤萨、羊街、车古、垤玛、三村、架车等市场,不仅繁荣了市场,而且还增加了菜农的经济收入。

 4、从养殖方面来看,蔬菜老叶是猪、鸡最好的青饲料,因此,发展大棚蔬菜生产,对农村发展畜牧业也很有意义。另一方面,猪、鸡粪便,是优质的农家肥,是生产无公害蔬菜不可缺少的优质肥料。

 (四)项目建设必要性:

 (1)大棚蔬菜的发展,拓宽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大棚蔬菜的'发展加快了露天农业向设施农业调整的步伐,可改善本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并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2)大棚蔬菜的发展,带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实现了一季生产

 向多季生产,一季增收向四季创收的跨越,同时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精细、集约型转变,并且随着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明显增强,可以加快规模化经营的步伐,提升我乡蔬菜的市场竞争力。

 (3)大棚蔬菜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大棚蔬菜对品种、栽植、管理的技术要求高,通过种植大棚蔬菜,能有效促进劳动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周边村组的示范辐射作用也会增强,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普及和推广,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三、项目建设条件、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建设条件

 1、土壤条件:项目区土地资源丰富,土壤为水稻土、黄壤土,土层深厚、肥沃湿润,地形完整,地势平坦,有蔬菜种植地500亩,PH值在4.5—5.5之间,属正在开发的土地资源。

 2、气候条件:项目区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光热条件好,雨量充沛,农业条件优越,海拔1827米,年平均气温14.2℃,1月最冷只有7.8 ℃;7月最热达到23.5℃。年平均降雨量为1164毫米,5—10月为雨季,占全年降雨量

 的80%,森林覆盖率43%,相对湿度65%以上,项目实施区域有利于农作物一年多熟。

 3、水利条件:项目区水利资源丰富,可充分保障项目的用水。

 4、交通条件:浪堤村委会位于集镇中心,地处红河县境中北部,属于迤北路交通要道中心地段,到达县城只需1小时,距离车古、羊街40分钟路程,距离乐育、架曲1.5小时路程,交通条件便利,为大棚蔬菜生产、经营、运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5、有富余的劳动力作保证:在项目建设区(浪堤村委会)有1166户4885人,其中:劳动力2620人,项目建设既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又保证了大棚蔬菜示范基地的顺利建设。

 6、有丰富种植管理经验和积极性:我乡农民栽种蔬菜历史较长,产品颇受市场欢迎,并于2009年进行了大棚蔬菜种植实验,获得了成功。近几年,随着科普知识的传播及农民亲眼看到大棚蔬菜的高产,因此当地农民对发展大棚蔬菜的愿望和要求十分迫切,积极性高,易调动其开发投资的主体作用。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