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大棚怎样熏棚菌种时怎么熏和管理

2023-08-19 15:48:29 来源:网友发布 作者:网友发布

大棚木耳的种植及管理方法:

首先把温室或大棚的地趟平,地面也可洒些白灰消毒,接种方法是将菌袋、工具、菌种等移入菌箱内,用消毒灭菌药品灭菌,用高锰酸钾加甲醛熏蒸,气霉消毒盆,接种机等。一般消毒30分钟后即可接种,先取下棉塞,将二级菌种用镊子挖出,快速移入菌袋内,在料面及孔内都要按上菌料,这样菌袋上下发菌一致,可缩短发菌时间。

将接种完闭的菌袋够至事先消毒好的塑料大棚内码垛,透光培养,温度为24~26℃,力求棚内干燥。15天之后温度降至20~24℃。上下倒垛一次,以求发菌一致,经过40天左右,待菌袋全部长满菌丝时割口缠耳。

在发满菌丝袋上割口,长为2厘米、深0.5厘米,呈“V”形,下中下各4个,“品”字形分布。割口完毕的菌袋及时去掉棉塞套环。用细绳系住袋口,置大棚内挂袋催耳。每根绳约2米,每隔20厘米系一个菌袋,可系8个,吊挂棚内,菌袋距离为15厘米,每立方米可挂70袋左右。并留过道,以利管理。

挂袋后严格控制温、湿度,前7天为菌丝恢复阶段,棚顶应加草帘遮光,做到“三阳七阴”,保持地面、过道有水外,每天应向空间、棚壁喷雾状水数次(避免向袋内直接喷水)。温度控制在18~24℃,湿度为70%~90%,当袋口出现耳芽时应增加空气湿度,通风良好,温度不宜太高。当耳片长至2厘米时,可直接向菌袋及耳片喷水,以耳片不收边为准,晴天多喷,阴天少喷,灵活掌握,不可过多喷水。以免形成水耳,水耳遇高温易形成烂耳、流耳。采收前应停止喷水2~3天,当耳片干缩时采收,晒干即可包装待售。

薄膜连栋温室大棚是农业生产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大棚覆盖材料,日常应用从传统的插地拱棚、日光温室、双面坡大棚、连栋薄膜温室、菌类大棚都有。那么农业种植者尤其是新农人在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大棚薄膜呢,今天来给大家简单介绍分享一下。

一、大棚薄膜的发展阶段

目前,棚膜产品结构要向多层复合化发展,性能趋向高透光、高保温、高强度、长寿命和持续的流滴期、防雾期、防尘期、等功能化综合化发展。棚膜发展根据生产原料的不同,大体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是聚乙烯(PE)棚膜;第二是聚氯乙烯(PVC)棚膜;第三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棚膜;第四是PO膜,以及正在研发阶段的第五代五层共挤薄膜。

二、各类棚膜的主要特点及区别

1、 PVC(聚氯乙烯)棚膜。该类薄膜透光性好,新膜全光透过率达85%以上,保湿性优良,热传导率小,拉伸强度大,抗风力强。化学稳定性好,耐酸耐碱。缺点是薄膜比重大,同样面积的大棚,其使用量比聚乙烯增加1/3,造成成本增加;其次是低温下变硬、脆化,高温下易软化、松弛;助剂析出后,膜面吸尘,一般使用一个月后透光性就很差,残膜对土壤污染大,不能燃烧处理,因有氯气产生造成环境污染,目前使用量逐渐减少。

2、 PE棚膜。PE棚膜质地轻、柔软、易造型、透光性好、无毒,适于作各种棚膜、地膜,是我国当前主要的农膜品种。可根据农户需要生产PE耐老化(单防)、PE耐老化流滴(双防)、PE耐老化流滴消雾(三防)等不同的产品类型,具有良好的耐老化和流滴消雾性。其缺点是:耐候性差,保温性差,不易粘接。从宋经理了解到,当前市场上使用较多的为PE灌浆膜,

3、灌浆膜是在原有聚乙烯棚膜的基础之上,进行再次加工,通过涂覆的方法对农膜内表面进行处理,这样经过处理的棚膜,功能流滴消雾剂紧紧附着在棚膜内壁,在棚膜内表面形成一层药剂层。棚内湿气一接触棚膜内壁,就会形成一层水膜,然后由于其自身重力顺势沿着棚的坡度流下,从而达到消雾和流滴的功效。与以前棚膜的本质区别在于,功能性药剂独立存在于棚膜之外,这样消雾和流滴功能的时间就完全取决于涂覆过程的控制情况和涂覆药剂的质量以及农膜的使用寿命,一般都可以达到一年以上。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