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称,中国***报告提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三农”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农业机械化达到较高水平。
报道称,农业机械拥有量较快增长,广泛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也逐步把农民从历史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高强度农业生产劳动中解放了出来。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末全国联合收获机114万台,比2006年末增长105.3%;排灌动力机械1431万台,增长6.1%。三大粮食作物达到较高机械化水平,小麦机耕、机播和机收的比重分别达到94.5%、82.0%和92.2%。
同时玉米机耕、机播和机收的比重分别为73.7%、69.9%和61.7%;稻谷机耕、机播和机收的比重分别为83.3%、29.0%和80.1%。
希望农业机械化水平可以持续增高!
很多地区还是在采取人工种植,农业机械化想要得到普及其实还是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因为根据目前世界来看的话,我们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了70%,以并且我我们国家的耕地面积包括农场机械化程度,会落后于其他国家,这也是因为土地资源零碎化所导致的问题,大多都是以山地为主,平原地区只占到了12%一些地区是不利于进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
我们国家目前没有完全实现机械全面化,也是因为起步非常晚,虽然工业水平发展很快,只是这近10年来农业状况其实并不是特别的容易,想要全面达到农业机械化,所要求的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且发展工业化也是需要大量的人口,而一些小规模的农业其实是没有办法完全以农业机械化为主是过于的奢侈,所以对此就会限制住农业,向现代化进行转型。且我们国家的土地政策是以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对于家庭来说前期进行机械化,农业投资是比较大的,想要运营以及管理也是极大的难题。
其中其实也涉及到非常多的隐患,比如各个地区之间农业机械化水平严重不均衡,这一点其实也体现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而且农业机械装备总量不足,结构也很不合理,对于农民来说,想要实现这一点,其实也会有比较大的压力。所以未来进行农业机械化作业的话,就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耕地的面积大小,地形地貌,以及家庭成员来决定时是否实现机械化作业,当然有一些农业其实是可以考虑一些蔬菜的种植,并不需要完全使用机械化。
最后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发展农业机械化也是必然之路。
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好处自然是提高产量,社会进步,农民不在那么辛苦,也减少了城乡的差别。
弊端就是这样会使很多农民有失业的可能,因为机械工作没有手工干活细会减少丰收,同时浪费土地,中国的土地山坡多,很多地方用不了机械,机械化还使能源消耗大(柴油,电力),环境有少量的污染。
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的基本特点:
①农业机械化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不仅重视增加产量和节省劳力,也重视为农民增加收入。
②根据国情、国力确定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与工业、能源、科技、资金和劳力安排等方面的状况相适应。
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生产应实行人力、畜力、机力、电力相结合以及改良农具、半机械化机具和现代农业机器相结合。
④农业机械化为实现农业全面发展和农工商综合经营服务,其范围既包括种植业,也包括林、牧、副、渔各业,以及各业的产前(如种子加工、饲料调制)、产后(如农产品加工、冷藏、装仓、包装、运输)诸环节,还包括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等方面。
⑤农业机械化的作业项目不急于求全,要优先选择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能减轻农忙劳动紧张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环节;在地区上不强求一律,支持条件好的地方先走一步。
⑥农业机械化要与其他农业技术的政策相结合,既要为推广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又要与继承优良传统技术相适应,从而创立中国自己的农业机器体系。
⑦农机产品以小型为主,大中小型相结合,以价廉、质优、耗能少、使用和修理方便为原则。
⑧重视农业电气化,特别重视农村小水电站的发展。
⑨妥善安排机械化过程中节约出来的劳动力的出路。
⑩农业机械的所有制与经营形式多样化,以适应实行联产承包制后农村经济的新形势。农业机械除由集体、国家所有外,还可归农户个人所有。在经营形式上可以家庭自营、农民合伙经营、农户承包经营,以及由国家或合作经销组织设立农机服务(队、站、公司)经营。重视农业机械化的智力投资,培养出大批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的人材,等等。我国农业在集体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机械化,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