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科学化和机械化,这真的是农业的出路吗?

2023-08-19 08:57:58 来源:网友发布 作者:网友发布

以前,种地很多活都是靠人工,大家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起早贪黑忙农活。但如今,各种机械化,耕地有耕地机、喷药有喷药机、农作物收割有收割机……不仅解放了农民的双手,干活效率也更高了。农业生产科学化和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农业生产科学化和机械化要做好,离不开规模化经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还是有一些困难要面对的。

1、部分地区因地理位置原因,不适合土地规模化经营

我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在高原、山区、丘陵地区实行大规模经营是行不通的,只能因地制宜地实行小规模的农业规模化经营。

2、要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先要解决种地农民的生存问题

土地流转的速度和程度关系到我国土地规模化进程。

在农村,虽然现在种地的人变少了,但还是有一些农民因无技能或年龄大等原因需要靠种地来过活,他们是不愿流转自家土地的。从现实情况来看,有部分地区正是因为某户或某几户人家不愿流转土地,从而影响了村里或组里的土地规模化进程。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土地流转由承包农户自主决定,由农民说了算,任何个人或单位不能强迫其流转,所以,要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需使农户有基本的收入,有其它事情可做。

3、要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需继续探索灵活多样的适度经营方式

为了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土地确权”、“三权分置”等土地政策;各地也开始了对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有益探索,包括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联耕联种、农田托管等多种形式,引导土地向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集中。总体来说,我国的土地规模化经营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还是有一些原因影响了土地规模化进程。比如,部分土地流转大户的整体实力不强,造成了很多跑路现象,从而使农民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证,严重影响了农民参与规模经营的积极性。要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需使土地经营者经营得长久,让农民利益得到有效保证。

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好处自然是提高产量,社会进步,农民不在那么辛苦,也减少了城乡的差别。

弊端就是这样会使很多农民有失业的可能,因为机械工作没有手工干活细会减少丰收,同时浪费土地,中国的土地山坡多,很多地方用不了机械,机械化还使能源消耗大(柴油,电力),环境有少量的污染。

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的基本特点:

①农业机械化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不仅重视增加产量和节省劳力,也重视为农民增加收入。

②根据国情、国力确定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与工业、能源、科技、资金和劳力安排等方面的状况相适应。

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生产应实行人力、畜力、机力、电力相结合以及改良农具、半机械化机具和现代农业机器相结合。

④农业机械化为实现农业全面发展和农工商综合经营服务,其范围既包括种植业,也包括林、牧、副、渔各业,以及各业的产前(如种子加工、饲料调制)、产后(如农产品加工、冷藏、装仓、包装、运输)诸环节,还包括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等方面。

⑤农业机械化的作业项目不急于求全,要优先选择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能减轻农忙劳动紧张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环节;在地区上不强求一律,支持条件好的地方先走一步。

⑥农业机械化要与其他农业技术的政策相结合,既要为推广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又要与继承优良传统技术相适应,从而创立中国自己的农业机器体系。

⑦农机产品以小型为主,大中小型相结合,以价廉、质优、耗能少、使用和修理方便为原则。

⑧重视农业电气化,特别重视农村小水电站的发展。

⑨妥善安排机械化过程中节约出来的劳动力的出路。

⑩农业机械的所有制与经营形式多样化,以适应实行联产承包制后农村经济的新形势。农业机械除由集体、国家所有外,还可归农户个人所有。在经营形式上可以家庭自营、农民合伙经营、农户承包经营,以及由国家或合作经销组织设立农机服务(队、站、公司)经营。重视农业机械化的智力投资,培养出大批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的人材,等等。我国农业在集体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机械化,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