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建造要点?要注意什么方面。

2023-08-19 07:40:48 来源:网友发布 作者:网友发布

(1)大棚的规格

一栋大棚的面积究竟多少为宜,要考虑大棚的建材结构,当地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水平等。目前竹木结构的大棚单栋面积以667~1000米2(1~1.5亩)、钢架结构的1000~1333.4米2(1.5~2亩)居多。大棚跨度:竹木结构的以12米居多,钢架棚15米,一般不超过15米,棚体过大,易遭风雪破坏,棚体过小,土地利用率低,单位面积造价高。大棚高度包括脊高和肩高(两侧高),高度要适中,过高“扒缝”操作困难,对荷载要求高,保温差;过矮影响透光,不利通风降温。一般竹木结构的1.8~2.2米,钢结构的2.8~3.4米,这种高度尚能用手工进行“扒缝”通风。近年来考虑夏季通风,脊高有3.5~4米的,应有机械通风装置。肩高过矮,影响棚内通风和人工作业,但过高不仅造价高,而且增加荷载,一般为1.5米左右,当然脊高高的大棚,肩高也相应高一些。大棚长度50~60米居多,超过100米不仅管理不便,而且棚内通风不畅,湿、热空气不易排出。

(2)跨拱比、保温比和通风量

跨拱比是跨度与脊肩高差之比值,即:

跨拱比的大小表示棚顶形状,跨拱比大,顶部平坦,棚顶坡度小,雨雪不易自然下落,易出现兜水,损坏薄膜;此外,压膜绳不易将薄膜压紧,遇大风上下波动。跨拱比一般8~10,不宜超过15。

保温比 地面积与覆盖的薄膜面积之比。保温比大,表示覆盖的棚膜面积小,虽放热量小了,但白天受光面积也小;反之保温比太大,放热面积大,不利保温,一般为0.6~0.7。目前我国的大棚一般采取自然通风,即顶部沿大棚方向开中缝,东、西两侧沿大棚方向各开一侧缝,通风口视棚内温度状况,棚内外温差灵活掌握。

(3)大棚方向

南北延长,棚内光照均匀,有利于通风。

(4)棚间距

南北延长大棚南北两头的棚间距是脊高的0.8~1.5倍;东西两棚棚边间距1.5~2米以免相互遮荫,又提高土地利用率。

关于场地的选择和布局,可参考日光温室。

什么是智能温室

为您推荐一款冬季大棚保温方法:大棚翅片管散热设备通称为对流散热器,具有腐蚀性气体的工业建筑或相对湿度较大的运用环境下,应选用耐腐蚀的翅片管散热器,选用铝制翅片管散热器时,应选用内防腐型铝制翅片管散热器,并满意产品对水质的要求,具有更好的辅导设备,触摸热阻其影响十分大,假如触摸热阻欠好的话,那么对散热量的影响将到达20%以上。蔬菜大棚翅片管散热器选用碳素钢资料,耐压高,并且钢制绕片耐性好,不易开裂。因为焊接法兰往后再对管表里进行热浸镀锌表面处理,跋涉了散热器全体的耐腐蚀性。

翅片管散热器

翅片管散热器翅片式散热器规范大棚用散热器是专门为温室大棚等大型室内采暖而规划的专用散热器。翅片管散热器散热面积大其运用寿数可达20年以上,是现在温室大棚常用的散热器之一。易铸造,防腐功用也较强,悉数要经过探伤试验和压力检验。钢制翅片管由钢架和散热管组成,其中散热管由多孔板支撑,可消除因热膨胀、因冷收缩等应力问题,耐高温、耐腐蚀、经久耐用;广泛应用于空气加热和冷却空调系统中的干燥、加热和通风系统。

翅片管散热器

钢制翅片管散热器适用特点钢制翅片管对流暖气片由散热内芯对流罩组成,以对流散热为主,具有散热效率高,装饰性好,易与室内环境达成和谐一致,重量轻,活对流罩,安装维护简洁,经济节能,保护环境等特点。

翅片管散热器

摘要:智能温室大棚俗称智能温室,这种温室大棚造价较高,结构先进且复杂,具备很好的农业工厂化和流水线作业设计基础,适合休闲农业、无土栽培、花卉栽培、蔬菜大棚等使用。什么是智能温室

智能温室,是对荷兰文洛式温室及其他增加智能控制系统温室大棚的一种泛称(并非专业名称)。一般指智能温室其主体结构以为荷兰文洛式温室(双坡面、人字脊)为主,覆盖玻璃或者PC板保温,配备丰富的如遮阳系统、降温系统、强制通风系统、自然通风系统、加温系统、补光系统、智控系统、喷灌系统、苗床系统等各种先进设施设备,极大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尤其是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的加入,使得智能温室管理效率更高效更精准,降低了温室大棚管理的技术难度和门槛。

需要指出的是,一个“智能温室”如果没有增加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严格来讲其只是一种具备“智能温室”结构的普通温室。

智能温室大棚的组成

1、温室大棚

温室大棚类型很多,可实现智能控制的程度也因为结构形式不一样而不同,最容易实现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的温室是连栋温室,可以给作物提供一个舒适、可控的生长环境。

2、信息展示

物联网智能温室的信息展示主要分为几部分:(1)温室大棚内部液晶屏组成的信息展示区域。(2)PC电脑端信息展示。(3)手机端远程实时监控。这三种展示方式,都是通过温室大棚内传感器、摄像头采集数据后,呈现出现场数据及场景,方便管理操作。

3、传感器

物联网智能温室大棚的传感器主要包括: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土壤PH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摄像头等。传感器还根据设计不同,分为有线无线两种。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如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土壤PH值、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实现对温室内环境的实时监控,智能控制。

4、控制器

物联网智能温室大棚的控制器,主要由加热、通风、灌溉、降温等设备以及服务器等组成,当系统发现采集到的环境数据超出临界值时,控制器自动启动环境控制设备,对温室大棚内环境进行加热、浇水、施肥、通风、降温等,实现自动智能精准控制。

5、主系统

物联网智能温室大棚的主系统安装在服务器中,负责对采集到的环境数据进行汇总、展示、比较、控制。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

温室智能控制系统,是在物联网应用逐渐广泛的情况下提出来的,特别是托普农业物联网的出现,基于此而研制出的一套用于温室灌溉环境监测的控制管理系统。

该系统实现对温室灌溉设备的监视、控制、环境数据的不间断采集、整理、统计、制图。它有着与WINDOWS相一致的界面风格,完善的内存管理和友善直观的操作方式。

可以监测各个温室的当前状态,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电导率等参数等的信息采集以及各个设备的开关状态。

可以设定各个温室的运行参数,温室内的土壤湿度、土壤温度、电导率、时间等参数来自动控制电磁阀和水泵、施肥系统等的目标值,通过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等参数来自动控制天窗、侧窗、内遮阳、外遮阳、风机、湿帘、外翻窗、加温设备、加湿设备、二氧化碳发生器等的目标值和设备的开启/关闭时间等等。

智能温室大棚造价分析

智能温室大棚造价构成主要分为主体骨架、覆盖材料、系统设备、安装费等四大项。其中主体骨架按照100*50米长檐高6米的温室来讲,主体骨架造价约为每平方100-120元左右,骨架规格越高,主体骨架造价也就越高。

覆盖材料一般是指温室四周立面和顶部的保温材料,这些材料首先要求具有很好透光率,其次要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智能温室一般使用PC板或者玻璃作为保温覆盖材料,覆盖材料总价约为每平方80-100左右。其中PC板一般使用8mm、10mm两种,做玻璃可以为单层钢化或双层中空玻璃,双层中空玻璃保温隔热效果较好。

系统设备主要是指智能温室中实现各系统的功能设备,一般配置主要包括外遮阳、内保温、顶开窗、侧开窗、湿帘、风机、照明等系统设备,这些设备平均下来每平方80-150不等,配置越高造价自然越高,其中智控系统造价平均在每平方20-35元之间,北方地区需要增加加温系统,加温系统看构成造价在35-60元之间。

安装费也是智能温室成本中的大项。智能温室由于安装复杂,配件和系统设备要求较高的安装工艺,造成智能温室施工周期最长,系统设备调试最为繁琐。同时,智能温室建筑高度一般接近3层楼房或者更高,属于高空作业,安装风险性较高。一般来讲智能温室安装费用平均为每平方60-80元不等。

综上来讲,智能温室大棚造价平均为每平方370-450元之间,系统设备越多造价越高。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