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作物都要合理施肥,而合理施肥的基础是依据土壤特性、种植环境以及需肥特性等来确定的,大葱也不例外。因此,大葱用什么肥好,首先要了解大葱的需肥特性,然后在根据当地的实际种植情况,选择适宜大葱生长的肥料进行施肥,大葱的生产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一、大葱的需肥特性
1、大葱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大葱根为白色弦线状须根,粗度均匀,分生侧根少,虽然吸肥能力弱,但需肥较多,属于吸肥作物。大葱生长所需要的温度为7~35℃,但最适宜大葱生长的温度为19~25℃,在这一温度范围内,生长最快;大葱耐旱但不耐涝,植株保水力较强,对水分的消耗较少;大葱对光照的要求并不严格,只要植株能够正常通过春化,在短日照和长日照环境下都可以正常抽薹和开花;大葱对土壤要求也不严格,大葱生长适宜的土壤PH7~7.4。
2、大葱对养分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每生产1000千克大葱需要吸收纯氮、磷、钾分别是2.5~3千克、0.5~1.2千克、3.3~4千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葱对钾肥的需求最多,氮肥次之,对磷肥的吸收量最少。在三大元素中,大葱对氮最敏感,合理的施用氮肥对大葱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在中微量元素中,大葱对钙、硫、硼、锰等比较敏感。尤其是硫,大葱的辛辣味就是由于含有硫化物,因此,如果大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缺乏硫,就会对硫化物的合成产生抑制作用,从而降低大葱的品质。因此,在大葱追肥时,最好选择含硫的化肥,如硫酸钾等,既可以补充其他养分的同时,还可以补硫,从而提高大葱的风味。
大葱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养分的吸收也不尽相同。我国北方种植的大葱,有秋播也有春播,但一般都在翌年11月收获。
越冬大葱由于幼苗期在冬季,因此,生长量较小,对养分的吸收也相对应的较少,如果基肥施入的比较充足,可不需要额外施肥,肥料过多反而会引起徒长,不利于大葱顺利越冬。春季返青后是大葱幼苗生长的最旺盛时期,也是形成壮苗的关键时期,如果是生产青葱,也是青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间点,因此,需肥量较多。
一般在第二年的6月份开始定植,定植后大葱进入葱白形成的时期,初期,由于是生长恢复阶段,因此,需肥量并不是很多,但随着天气的转凉,白昼温差加大,生长速度开始加快,因此,这一阶段也是需肥的关键时期,同时是培土软化,形成产量的时期。进入11分左右,由于气温的大幅下降,大葱植株也开始停止生长,叶和根系逐渐衰老,养分吸收量迅速下降。
二、大葱的施肥方法
大葱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的肥沃土壤上,由于生育期长,因此,除了基肥要充足外,还需要在不同的生育期进行多次追肥,以保证植株的健壮生长。
1、大葱的基肥
基肥在整地前撒施并耕翻入土,并保证土壤与肥料充分混合。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500千克左右,过磷酸钙40干克,硫酸钾20千克或有条件的地区可施草木灰100千克。此外,为了保证养分平衡,可在施入基肥的时候每亩施入硫酸铜2干克、硼酸1千克。
2、大葱的追肥
追肥应结合大葱的中耕、培土和浇水进行,把握的原则是前轻、中重、后补。
施肥时期在白露节气左右,这一时期是大葱叶片的生长旺盛期,通过施肥确保叶部生长,从而提高大葱的产量和质量。立秋第一次追肥,每亩施土杂肥3000~4000千克或饼肥150~200千克,也可施用氮肥,如尿素15千克左右。
在处暑节气开始第二次追肥,这次追肥应增施磷钾肥,可每亩施用饼肥50~10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并且在施肥后要进行中耕培土。
当大葱进入发棵期后,是葱白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大葱的生长量较大,因此对养分的需求也较多,可在白露和秋分时节各进行一次追肥促进大葱发棵。因此,在白露时节进行第三次追肥,追肥以氮肥、钾肥为主,亩施尿素10~15千克,草木灰100千克或硫酸钾10~15千克。 在秋分时节进行第四次追肥,可亩施尿素15~20千克或复合肥20~3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或硫酸钾10~15千克。
大葱的须根有趋肥、趋水和趋温的特性。因此,在施肥时可结合这个特性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农民朋友有句话概括的很到位,?根旁撒,培土压,浇水化?。 就是说在施肥时要将肥料均匀撒在大葱根部的表土,然后往大葱根部进行培土盖住肥料,这样可以减少养分的流失,促进须根对养分的吸收,进而促进葱白软化生长并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培土后两天内进行浇水,有利于肥料的溶解,加速大葱对养分的吸收。
为了提高从苗的抗逆能力,还需要通过根外追肥的方式进行养分的补充。在生产中,可通过叶面喷施草木灰滤出液,具体做法是将8千克草木灰溶解于15千克水中,过滤后再兑水150千克进行页面喷施,每7~10天一次,连续喷洒2~2次。也可通过页面喷洒0.2%磷酸二氢钾溶液,以增强从苗的生长势,提高植株抗病、抗风能力。
大葱在施肥过程中,要根据大葱对养分的需求以及生长特性,还要结合土壤肥力、气候特点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葱的正常生长发育,以期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香葱适应性强,生长期短,不易感染病虫害,栽培容易。虽然亩产仅1000公斤左右,但经济效益较高。
环境要求 香葱喜凉爽的气候,耐寒性和耐热性均较强,发芽适温为13-20摄氏度,茎叶生长适宜温度18-23摄氏度,根系生长适宜地温14-18摄氏度,在气温28摄氏度以上生长速度慢。因根系分布浅,需水量比大葱要少,但不耐干旱,适宜土壤湿度为70%-80%,适宜空气湿度为60%-70%。对光照条件要求中等强度,在强光照条件下组织容易老化,纤维增多,品质变差,适宜疏松、肥沃、排水和浇水都方便的壤土和重壤土地块种植,不适宜在沙土地块种植,需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均衡供应,不能单一施用氮肥。
种植季节 露地在春、秋两季种植;保护地除夏季外全年可种植;夏季可覆盖遮阳网种植。一般播种后60-80天采收,移栽后30天可陆续采收。
选用良种 选用紫花香味浓的品种,目前以四季小香葱和福建细香葱表现较好。
整地施肥 无论播种育苗或是移栽的地块要精细整地和施足基肥。每亩施用腐熟、细碎有机肥3000公斤或膨化腐熟后的鸡粪1000公斤以上;做成1.5米宽、8-10米长的厢,夏季和低洼易涝的地块要做成高出地面15-20厘米的高畦,四周有排水沟。播种育苗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方式,条播间距10厘米,覆土1.5-2厘米厚;每亩用种2-4公斤,要防止地下害虫危害,播种前用辛硫磷拌过筛细土撒在床面,也可用敌百虫拌炒香的麦麸制成毒饵,在傍晚撒在播后的苗床上,浇足底墒水。
移栽定植 播种后40-50天即可移栽,每8-10株一穴,行距12-20厘米,穴距8-10厘米,宜浅不宜深,以4-6厘米为宜,及时浇定植水。也可播种后不经移栽直接采收。
田间管理 出苗前后与移栽成活后土壤不能干旱,宜小水勤浇,幼苗1-3叶期和移栽缓苗后控制浇水,中耕松土1-2次,以促进根系生长,以后一般7-10天浇水一次。若基肥施用偏少,或采收期过长要追肥1-2次,每亩施用腐熟膨化鸡粪300公斤,撒于行间并及时中耕,如开穴施用效果更好。后期根部应培土1-2次。夏季温度高、光照强,要搭棚架覆盖遮阳网。
病虫防治 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紫斑病和蓟马、潜叶蝇等危害。尽可能采用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法,发生较重时可采用生物或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防治霜霉病可用68.75%银法利、72.2%普力克;防治灰霉病可用40%施佳乐;防治紫斑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70%代森锰锌;防治蓟马可用20%百福灵;防治潜叶蝇可用1%宝龙。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