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饲料工业生产情况发布

2023-08-19 06:05:18 来源:网友发布 作者:网友发布

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工业饲料统计监测,2019年上半年饲料工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受非洲猪瘟疫情和国际贸易形势影响饲料总产量略有下降,商品饲料总产量10867万吨,同比下降0.9%。其中,配合饲料10018万吨、同比增长0.2%,浓缩饲料590万吨、同比下降13.6%,添加剂预混合饲料259万吨、同比下降9.1%。

一、全国饲料生产总体平衡,饲料产品结构优化调整

饲料产品结构优化调整,饲料品种?三增一降?。猪、禽、水产和反刍动物饲料产量分辞为4256万吨、5149万吨、850万吨和509万吨,其中猪饲料同比下降14.3%,禽、水产和反刍动物饲料同比分辞增长11.5%、4.4%和4.2%。全国饲料生产平衡,反映出上半年畜产品生产能力总体稳定,市场供应有保障。

猪饲料。疫情导致生猪产能持续下降,猪饲料需求缩减,从2018年11月开始,除去季节性因素,猪饲料环比降幅逐月扩大,今年1~6月猪饲料全线下降,猪浓缩料和预混料降幅更大,猪饲料占饲料总产量比重由上年同期45%下降到39%。上半年猪饲料总量同比下降14.3%。仔猪、母猪饲料分辞下降26.7%、23.2%。6月猪饲料总量下降27.3%,降幅环比扩大15.9%。其中,仔猪、母猪、育肥猪饲料均呈大幅下降,分辞下降40.4%、28.6%、14.8%,育肥猪饲料6月首次下降。

从区域看,占猪饲料总量近70%的华东、华南、华中三个地区降幅均较大。其中,17省猪饲料降幅超过20%,10省降幅超过30%。饲料大省中,河北、河南下降32.4%、31.5%;江苏、山东下降26.6%、25.5%。5月、6月广东、广西、海南降幅急增。6月广西、广东、河南降幅分辞高达60.0%、53.0%、41.0%。

禽饲料。随着家禽产能恢重和禽肉替代猪肉缺口的预期优势,禽饲料快速增长,禽饲料比重由上年同期42%上升到47%。上半年蛋禽饲料1457万吨,同比增长9.0%。其中,蛋鸡、蛋鸭分辞增长0.9%、28.9%。蛋禽饲料21省区增长,其中河南、海南、广西、江苏、福建、安徽6省增幅超过20%,分辞增长32.7%、26.7%、26.1%、25.7%、21.5%、20.4%;9省蛋禽饲料下降,吉林、山西、内蒙分辞下降15.2%、11.7%、23.9%,主要由于散户退出和产品结构调整。

肉禽饲料3692万吨,同比增长12.5%,其中,肉鸡和肉鸭饲料分辞增长10.3%、15.6%。肉禽饲料除黑龙江、上海、吉林下降之外,其他地区均涨,其中19省涨幅在10%以上。

水产饲料。由于2018年末存塘鱼较多,加上部分企业扩大水产饲料生产,上半年水产饲料850万吨,同比增长4.4%。其中淡水、海水饲料分辞增长4.6%、3.1%。

反刍饲料。奶牛肉羊存栏稳定,肉牛补栏增添,反刍饲料同比增长4.2%。其中,奶牛饲料下降2.1%,肉牛、肉羊饲料分辞增长27.0%,1.2%。受益于肉牛养殖效益较好和草原禁牧,工业饲料综合性价比高,牧民饲喂意愿增强和部分猪饲料企业加大向肉牛饲料市场转移,肉牛饲料增长较快。宠物饲料悄然腥琊,呈大幅增长势头,见。

集团企业好于全国均匀水平。上半年单厂10万吨以上企业131家,合计产量1846万吨,同比增长4.1%,占全国总产量比重17.0%,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47家50万吨以上企业集团合计产量5599万吨,同比增 长1.3%,占全国总产量比重51.2%,比上年同期增长1.1个百分点。 区域发展速度各异。全国工业饲料十强省合计产量占全国比重71.4%,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从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区域布局看,加快发展区总产量3061.4万吨,同比增长2.8%,猪饲料同比下降3.0,禽饲料增长9.3%;稳定发展区饲料总产量5492.5万吨,同比下降2.0%,猪饲料下降22.9%,禽饲料增长12.0%;适度发展区总产量2313.5,同比下降3.0%,猪饲料同比下降12.0%,禽饲料增长13.3%。饲料总产量排名前10省生产情况。

二、饲料原料市场低位颠簸,饲料产品价格小幅调整

饲料消费疲软,主要原料价格集体颠簸低位,6月玉米均价2.04元/公斤,环比上涨2.0%,同比上涨5.7%。2019年1~6月玉米均价1.98元/公斤,累计同比涨1.0%;6月豆粕均价3.02元/公斤,环比增长4.1%,同比下降3.8%。2019年1~6月豆粕均价2.94元/公斤,累计同比下降8.1%,从目前供需情况看,后市饲料原料市场价格偏弱为主。饲料产品价格微幅调整,其中育肥猪配合饲料、浓缩饲料、肉大鸡浓缩饲料分辞下降0.7%、2.3%、0.5%,其他饲料小幅增长。

三、饲料添加剂产量稳定增长

全国饲料添加剂产品总量461万吨,同比增长4.9%。其中,直接制备饲料添加剂436万吨、同比增长4.3%,生产混合型饲料添加剂25万吨、同比增长17.7%。从主要品种看,氨基酸、维生素、酶制剂、微生物、防腐剂防霉剂产品产量分辞达138万吨、48万吨、6万吨、11万吨、23万吨,同比分辞增长5.4%、20.3%、4.1%、100.7%、1.4%。矿物元素、抗氧化剂产量分辞达217万吨、3万吨,同比分辞下降0.6%、4.6%。其他添加剂15万吨,同比增长12.5%。

各品种区域分布较为集中,氨基酸盐及其类如物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吉林、山东、黑龙江、新疆、宁夏等6省区;维生素及类维生素主要分布在山东、浙江。山东是我国饲料添加剂综合主产省份,产品种类多产量大,其中,维生素及类维生素、微生物、防腐剂产量最大,氨基酸、氨基酸盐及其类如物、维生素及类维生素、酶制剂名列前茅。云南是磷酸氢钙主产省份,占全国磷酸氢钙产量60%。江苏的酶制剂、抗氧化剂优势显然。

四、单一原料小幅增长

上半年,全国单一饲料总产量4254万吨,同比增长0.9%。其中,谷物及其加工产品683万吨,同比增长14.9%,豆料作物籽实及其加工产品0.2万吨,同比增长12.5%,块茎、块根及其加工产品0吨,其他植物、藻类及其加工产品0.3万吨,同比增长1.6%,陆活泼物产品及其副产品93万吨,同比增长1.1%,鱼、其他水活泼物及其副产品30万吨,同比增长11.9%,天然矿物质1.4万吨,同比增长32.6%,微生物发酵产品及副产品78万吨,同比增长8.2%,其他0.5万吨。油料籽实及其加工产品3368万吨,同比下降1.8%。

82%的单一饲料产量分布在前10省。依次是山东、江苏、广东、广西、辽宁、河北、天津、吉林、福建、黑龙江十省区市,添加剂总产量347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82%。其中,油料籽实及其加工产品285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85%;谷物及其加工产品495万吨,占比72%。

山东是谷物及其加工产品、油料籽实及其加工产品、陆活泼物产品及其副产品生产的综合区域;吉林、黑龙江特色是谷物及其加工产品;江苏、广东是油料籽实及其加工产品。

如何看待饲料业发展趋势?有什么预测和分析吗?

“十二五”期间,饲料工业抓住规模养殖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开源节流优化原料供应,健全制度规范生产经营秩序,强化科技、人才与资本支撑,提升企业素质,饲料产量实现稳定增长,产品质量和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现代化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产量保持稳定增长。2015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 2亿吨,比2010年增长 23.5% ,保持世界第一。受规模养殖快速发展推动,2015 年配 合饲 料 产量 达 到 1.74 亿 吨,比 2010 年 增 长34.1% ,浓缩饲料1961万吨,比 2010年减少 25.9% 。从不同品种看,2015年猪、肉禽、水产、反刍饲料产量分别为8344万吨、5515万吨、1893 万吨和 884 万吨,比 2010 年分别增长 40.3% 、16.5% 、26% 和21.4% ,蛋禽饲料3020万吨,与2010年持平。

(二)质量安全状况稳定向好。“十二五”期间,全国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5% 以上,2015年达到 96.2% ,比 2010年提高2.3个百分点。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连续 5年组织开展专项整治,“瘦肉精”等违禁添加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及时发现苯乙醇胺 A 等新型非法添加物,消除了问题隐患。铜、锌等微量元素类饲料添加剂超量使用情况受到严格管控,2015年配合饲料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9.2% 和99% ,分别比2010年提高2.8和5.9个百分点。

(三)饲料添加剂生产和原料开发能力稳定提高。2015年,全国饲用维生素产量28万吨,占全球的 68.5% ,分别比 2010年增长1.5倍和 22.5 个百分点;饲用氨基酸产量 152 万吨,占全球的38.7% ,分别比2010年增长1.1倍和9.6个百分点。其中,蛋氨酸产量超过10万吨,改变了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2013年公布新版《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有机矿物元素、酶制剂、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新型饲料添加剂共计 97种,比 2008年版增加 36种。饲料生产企业积极利用小麦、高粱、大麦等原料替代玉米,加快开发发酵豆粕等新型优质蛋白,能量饲料原料多元化和鱼粉替代取得明显进步。秸秆饲料化利用稳步推进,饲用量稳定保持在2亿吨,占秸秆资源总量的24.7%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饲料业取得了辉煌成就。20多年来,特别近10年来,饲料工业年平均以10%左右速度增长,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实现了饲料产量、产值、利税和就业人数的同步增长。2002年饲料产品总产量达8200万吨,饲料加工业产值在2000亿元左右。?

1?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

目前,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由数量的扩张、快速发展,转向优化结构、稳步提高,所有制构成向多元化发展,企业组织向大型化、集中化方向发展,产品向名品化、系列化方向发展,产品结构也在调整。这些变化趋势,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竞争的加剧而日趋明显。 进入“九五”后期,饲料工业发展的速度明显放慢,一些制约我国饲料工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如饲料原料问题、饲料企业科技、管理水平问题、饲料安全问题、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与支持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十五”期间及之后,我国饲料工业能否实现持续、良性发展的关键。?

2?饲料行业发展的特点

当前,饲料行业发展具有地区发展不平衡、饲料业与养殖业相互依存、饲料产品结构发生变化、饲料企业转换经营策略、主原料价格波动大等特点。在资本结构方面,我国饲料业形成了以民营资本(含外资)为主的产业资本结构。从数量上看,中国目前已有300多家外资饲料企业,90%的饲料企业都是民营企业。这种产业资本结构决定了较为开放的产业政策,并形成了竞争激烈的市场结构。?

3?我国的饲料工业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饲料工业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种植业一饲料业一养殖业“的产业链条中,饲料业是中间一环。饲料是发展养殖业的重要支柱,饲料加工是发展农产品加工的重要途径,饲料卫生质量是提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2007年我国饲料行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目前饲料占畜牧业生产成本的70%以上,对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超过40%。2007年畜禽产业发展形势良好,畜禽产销形势整体上会好于2006年,畜产品价格趋于稳定,不会产生大的振荡。2006年7月份以来,养猪形势开始复苏,生猪价格稳步上升,养猪业开始由亏损、保本走向赢利。按照生猪产业经济规律分析,2007年3月前后,将迎来养猪业新一轮波峰,然后缓慢地回升;家禽业呈现恢复性发展,但年度禽流感疫情对其影响较大,2007年国内禽流感疫情是否发生,这是决定本年度养鸡业产销形势的决定性因素。蓄禽养殖的发展会使饲料需求增加,为饲料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此外,海水鱼饲料市场空间巨大。?

 4?饲料行业未来发展三大趋势

我国饲料行业未来发展三大趋势。一是由于国民经济(GDP)的稳定快速增长、畜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将带动饲料行业增长,我国饲料总量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二是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将扩大对水产品和牛羊肉的需求比重,从而推动水产和反刍饲料的快速增长;三是未来我国饲料行业集中度会逐步提高,优势企业将得到发展壮大。在新农村建设政策影响下的饲料行业出现新的特点。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行业将会迎来新的投资机会,同时也会面临各种投资风险。?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