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人是什么人种
波兰人是欧罗巴人种。
波兰人,具有波兰国籍的人。波兰的主体民族。波兰族属欧罗巴人种,中欧类型。使用波兰语,属印欧语系的斯拉夫语族。95%的人信奉天主教。教会对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具有广泛的影响。
有用波兰语字母拼写的文字,分大波兰、小波兰、马佐夫舍、西里西亚和卡舒布5种方言,14~15世纪以大波兰和小波兰方言为基础形成波兰标准语。历史上,波兰族以农业为主,近几十年来,工业得到发展,进入70年代后,工农业现代化过程加快。
波兰人社会发展情况:
波兰族具有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在历史上与法国、意大利均有密切的文化交往。1364年,创建克拉科夫大学,文化教育发达。曾涌现著名的科学家哥白尼、居里夫人,文学家密茨凯维奇和音乐家肖邦,对世界文化宝库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历史上,波兰族以农业为主,近几十年来,工业得到发展,进入70年代后,工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采矿业以煤为主,铜矿开采发展迅速。钢铁、机械、造船、化工和纺织工业均有相当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波兰人是犹太人吗
不是,犹太是个民族,好多国家都有犹太人。犹太民族善于积累经商,据说美国人的大多数财富都是犹太人的。另外以色列整个国家差不多都是犹太人。
波兰人为什么恨犹太人
《我的父辈中》是最近很火的电视剧,它是以世界第二次大战为题材,波兰人痛恨犹太人是正常的,因为犹太人是外来者,挤压了波兰人的生存空间,也给波兰人带来了灾难,有很多犹太人都是死于波兰人之手。
在工业革命之后,西欧的人开始排斥和驱逐犹太人,大量的犹太人不得不移民到东欧,他们没有自己的国家,居无定所,没有武装保护,只有不断的在其他国家流浪。
在那个时期,宗教对人们的思想影响是巨大的。由于宗教信仰,欧洲人都歧视和排斥犹太人,认为他们是“欧洲的吉普赛人”,所以西欧把他们驱逐到东欧,而波兰属于信仰天主教的国家,天主教对于犹太人也是歧视。因此电视剧中波兰游击队员说:“弄死犹太人就如淹死猫”。由此可见,他们对于犹太人是没有多少同情心的。
另外在战争时期,有传言说犹太人是苏维埃的内奸,出卖了波兰的利益。接下来苏联和德国一起瓜分了波兰的领土,这样就基本坐实了之前的传言。波兰人就从一定的歧视变为痛恨,发生了一些对犹太人的不友好行为。如果历史已经掀过去,就不再重提。
客观来讲,犹太民族是智慧的民族,最善于经商的民族,他们的智慧和头脑举世皆知。比如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他就是犹太人的杰出代表,他的科学研究改变了整个世界。犹太人其实在我国也有很多,比如在河南省开封市就有很多,而且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纸币“交子”,就是开封犹太人的创举。
如今的犹太人已经站起来了,在经济政治上都有话语权,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国家,我们也应该对他们持包容和尊重的态度。
波兰人长相好看吗
波兰的姑娘,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那就是何勇的歌词里唱的,波兰的姑娘,漂亮!漂亮!
有多漂亮呢,毫不夸张的讲,本人活到现在为止,见过的数量最多的,颜值最高的美女,就是在波兰时期,如果非要我用数字来衡量的话,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至少一半的波兰妞都是高颜值的。
波兰是斯拉夫人,由于信奉天主教和外来人口少的原因,他们还保持着纯正的斯拉夫血统,姑娘真的是金发碧眼,而且由于热爱运动,用一句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盘正条顺。
不同于日本姑娘的前卫,也不同于巴西姑娘的火辣身材,更不同于法国妞的装×,波兰妞纯粹以颜值取胜,只是颜值!
如果你看到芭比娃娃觉得那么精致的姑娘也只能是玩偶的话,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那是真人,还真的是跟波兰姑娘一模一样的。她们的五官立体,湖蓝般的眼睛,金瀑般的长发,让人感觉这些姑娘似乎不是真人而应该是玩偶。
波兰人为什么这么恶心
波兰出于欧洲中心的位置,所以很多方面受四方影响,就显得不伦不类。
首先是地理位置,处在德,俄两个陆军强国之间,一旦有战事,波兰就是德俄的战场,一旦局势动荡,德俄两国瓜分波兰也是顺手的事情。
接着是宗教问题,波兰的位置处在东欧国家的包围之中,东欧国家以东正教为主,偏偏波兰是个信仰基督教的地方,即使现在欧洲各个教派间的冲突不再剧烈,也显得十分另类。让东欧国家并不把波兰当自己人。而波兰本身的民族成分又是以东欧本土民族为主,这样由日耳曼后裔,盎格鲁撒克逊人组成的西欧国家同样不会接纳波兰。
再一个就是波兰人的性格,波兰在历史上曾经非常辉煌,波兰翼骑兵是欧洲骑兵的巅峰之作,曾经帮助希腊击退了奥斯曼土耳其的入侵,可谓盛极一时,但是在现代,因为波兰深处内陆,不论经济还是军事发展都开始落后,偏偏波兰又以欧洲救世主自居,整天梦想能恢复大波兰的地位。所以波兰又有欧洲棒子的称呼。意思是说波兰人在欧洲像韩国人在东亚一样被人讨厌。
最后就是波兰的智商确实有问题了,波兰从人种上偏东欧国家,所以英法德以及美国就不喜欢波兰,而波兰又总是敌视的目光看着俄罗斯,所以俄罗斯只要有能力也不会放过波兰。偏偏波兰还莫名其妙的非常反华,这个反华传统从一战时期就开始了,非常让人不理解。所以波兰不单单在欧洲尴尬,在整个世界都是尴尬的,因为世界上五大国都跟波兰关系不好。
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的鼎盛时期,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成为欧洲的头号强国,殖民主义的扩张使英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因为强大而带来的巨大号召力使英国成功地举办了这次盛会。
由艾尔伯特亲王领衔的一个特别委员会指定著名的海德公园作为博览会场地,用招标形式建造的大型展馆长490米,宽117米,高33米,巨大的钢框架被81000平方米的玻璃完全覆盖,显得壮丽辉煌,后人将此称为“水晶宫”。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热闹非凡的气氛中开幕,在占地9.6万平方米的展区中,展览用的桌子总长约有13公里,在23个星期的展览期间,有630万人进行了参观。
伦敦世博会上约有18000名商人展出了他们带来的约10万件产品。这些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钢钻,还有一头标本大象,而蒸汽机、农业机械、纺织机械则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组委会为5000多位参展商颁了奖,其中中国送展的丝绸、旗袍、茶叶等获得了各种不同的奖项。
伦敦世博会的巨大成功,不仅体现在630万的参观者和18.6万英镑的盈利,更重要的是英国由此获得了巨大的声誉,而英国人民则得到了两座博物馆:伦敦世博会为英国奠定了两个博物馆的展品基础——艾尔伯特博物馆和坎星顿科学技术博物馆,这种做法成了以后历届世博会的优良传统。
5月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这一天开园。回首历史,世博会见证了一些国家的经济鼎盛繁荣,也曾在经济大萧条时推动了一些国家走出经济困局。
伦敦世博会―――见证英国光荣与梦想1851年5月1日,首届世博会(全称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在伦敦拉开帷幕。场面之盛大,就连见多识广的维多利亚女王都不由感叹:“我感到无比激动,放眼所见……是那么神奇、那么浩大、那么辉煌、那么震撼人心。”
有历史学家认为,伦敦世博会正式拉开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序幕。这届世博会是英国光荣与梦想的缩影。在宏大的盛会背后,隐藏着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19世纪是属于英国的时代,工业革命所造成的一系列巨大经济变化,特别是机器的大规模使用和铁路、汽船等建设事业的进步,直接推动了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爆炸式发展,使其在当时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中高居榜首。
当时,英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生产着世界各国所需工业品的大部分。在对外贸易方面,英国及其殖民地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达近四分之一,几乎相当于法、德、美三国的总和,它拥有的商船吨位也居世界第一。在工业革命引出的巨大生产力推动下,英国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
然而,“世界工厂”在生产出各式各样产品的同时,需要一个橱窗来展示工业革命后英国的辉煌成果。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首届世博会在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伦敦召开,这既是对当时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英国文明的记录,更是对世界辉煌前景的展望。
芝加哥世博会―――结束美国大萧条梦魇1933年,美国经济正值大萧条的严峻时期。自1929年纽约股市崩盘以来,美国已有5500家银行倒闭,国内失业率高达25%,房屋价格直线下跌。
经济大萧条的时代背景也是芝加哥世博会受后人关注的原因之一,而当时的筹资困难无疑也是危机时期美国经济的一个真实写照。组委会无法再如以往世博会那样一掷千金,筹资一度陷入困境。但这也催生了创新,即发行世博会债券,并与食品、运输、娱乐等行业的15家供应商签订赞助协议。
尽管是在经济危机时期召开,但芝加哥世博会却精彩异常。上世纪20年代,美国早已完成工业革命,已经是世界最富有的国家,芝加哥世博会见证了美国经济的国际领先地位,并推动了美国经济从萧条走向复苏。
在“一个世纪的进步”的主题下,工作中的炼油厂、电控拖拉机、牙膏生产线、面包生产线统统被搬到现场。福特汽车生产流水线也首次展出,拉开了美国作为“车轮上国家”的序幕。
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经济指标都稳步向好发展。芝加哥世博会在美国经济从危机走向新一轮繁荣中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加快了以美国为引领的现代化在全球的传播,成为众多使美国日后进一步融入和主导国际秩序的历史元素之一。
大阪世博会―――宣告日本重新崛起1970年大阪世博会开幕时,日本举国上下已经经历了战后五六十年代的经济飞速发展。在20年中,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重新崛起为新兴世界经济大国,成为首个举办世博会的亚洲国家。
历史学家认为,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加上之前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宣告了日本在战后重新崛起。特别是大阪世博会,在改变日本国民“战败国心理”、推动日本经济融入世界方面作用巨大。
大阪世博会正值日本创造经济飞速发展契机的时候,日本当时刚刚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不仅是亚洲地区最早举办的一届世博会,而且是当时国际上办得最出色、最成功,至今仍有影响力的盛会,入场人数高达6420余万人次,创下了当时世博会历史最高纪录。
日本政府为举办大阪世博会,在公共设施投资方面斥资巨大。尤其是在交通方面,政府对东京至大阪的高速铁路线进行改建,扩大机场,从市中心到博览会会场之间建设了几十公里铁路。
这届世博会大大推动了以大阪为中心的关西地带城市群的形成,对日本全国的经济发展和布局具有极大积极意义。
汉诺威世博会―――激发商业区潜力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第一天参观人数达15万人次,世博会为德国创造了3万个就业机会,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消费需求,举办城市的市政建设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德国在世界上的声誉和形象得到提高。
事实证明,投入世博会服务的这些项目扩大了汉诺威作为商业区域的潜力,因此提高了城市和地区商业行为的吸引力。这股推动力即使在世博会结束之后依然保持着,并且导致了在2001年至2002年期间,大量气势恢弘的商业贸易建筑的诞生。
目前正值国际金融危机,是各国反思危机、重塑发展模式、寻求世界经济可持续复苏的关键时期。上海世博会借鉴了往届世博会的成功案例,相信它的成功举办,对大至世界经济格局,小到城市基础建设、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居住环境改善等,都将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于1851年5月1日在英国伦敦开幕。当时维多利亚女王始创了通过外交途径邀请各国参展的传统。这届博览会共有10个国家参展,161天的展出,吸引了630万人次的观众。博览会由国家举办、国家元首发出邀请,它的意义表达了这是政府行为。为了举办世博会,在伦敦的海德公园内建造了一座长1700英尺,高100英尺,占地面积96000平方米的通体透明玻璃建筑。该建筑用了5000根钢柱,30万块玻璃,动用了英国整个工业界的技术和力量,一改维多利亚时代石头建筑的笨重风格,新颖独特,被人们称之为“水晶宫”。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是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
这次世界博览会不仅是一次“眼花缭乱,丰富多彩”的陈列,而且开创了今后数十年的自由贸易的先驱,向人类预示了工业化生产时代的到来,所有的展品均代表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的无限想象力。水晶宫博览会成为二十世纪科学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它的成功使以后的世界博览会与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成为全球规模的盛会,世界博览会因此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2.为什么说欧美地区在当今世界会展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
欧美会展发展早,历史悠久,现在可以从数量、质量、知名度、影响力等角度论述其居于主导地位。
3.什么是会议?ICCA如何计划国际会议的范围?
会议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个共同的问题或出于不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交流的活动,它往往伴随着一定规模的人员流动和消费。作为会展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会议特别是国际性会议在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市政建设、创造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但目前国内学术界和实业界都存在一个误区,即人们在提起会展经济时,往往忽视会议的重要性,或者把会议看得不及展览会重要。
所谓会议,是指人们怀着各自相同或不同的目的,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进行信息交流或聚会、商讨的活动。一次会议的利益主体主要有主办者、承办者和与会者(许多时候还有演讲人),其主要内容是与会者之间进行思想或信息的交流。
现代会议早已超出了单一的政府会议格局,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很多都是直接带有商业目的并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如各种高峰论坛、专家培训会议等。会议的一般操作原理为:会议的主办者制定举办会议的计划并委托给承办者,承办者(可以是专业会议组织者即PCO、公司的会议与奖励旅行部等)将围绕既定的主题进行精心设计,并在市场上联系会议的买家(即目标与会者,)、相关人员(如政府官员、演讲嘉宾等)以及举办场所,最后自己接待会议,或将业务分包给会务公司。
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会议业协会组织——国际会议协会(ICCA)认为,国际会议市场细分的标准有许多,包括会议规模、参加会议人员的种类、会议的目的,等等。对于会议服务商来说,细分国际会议市场的主要标准是按照会议的发起者进行分类。依此标准,ICCA把国际会议分为协会会议(the association meetings)和公司会议(the corporation meetings)两类。
一、协会会议市场的特点
据ICCA估计,每年由各类协会组织的会议多达10,000次。协会会议市场可以分为3类:科技会议、商贸会议和会员会议('Family'meetings)。协会会议的共同特点是:
* 几乎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协会和专业会议,它们对专业范围内的所有议题都有可能召开会议进行讨论;
* 协会一般间隔一定时间就召开会议,如年会、双年会议;
* 协会会议的举办地(目的地)经常变换,一般不会在一个地方连续举办两次会议;
* 协会的分支机构往往是在当地举办协会会议的发起者,如果当地的分支机构在本地主办会议有困难,协会会议就可能到其他地方召开;
* 协会会议的会期一般是4-5天,有些是2-3天,但一般不会超过6天;
* 具有指导意义的特点是:协会会议的组委会一般喜欢租用容量400人以下、并有相应设施的会议场所,它们一般不喜欢选择容量超过400人的场所(即会议中心,Congress Center)开会;
* 与公司会议相比较,协会会议需要更多的可间隔的大会议厅(breakout rooms);
* 大约只有15%左右的协会会议需要使用同声传译设施(Simultaneous translation),公司会议使用同声传译设施的比例则更低;
* 协会会议的筹备时间一般是2-3年,有的还更长;公司会议的筹备时间一般低于1年;
* ICCA的统计表明:协会会议对展览空间的要求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商业展示的规模日益变大,而且越来越成为会议必不可少的内容。此外,活动项目(event program)的组织也变得更加重要。成立永久性的秘书处(Permanent Secretariat)或专门的会议机构(Professional Congress Organiser, PCO)也是趋势之一;
* 在会议决策方面,一个人并不能对协会会议的各个方面都拥有决策权;
* 协会会议的目的地一般通过国际性的机构(如理事会、会员大会或特别委员会)来确定。目的地一般由当地分支机构提议。因此,协会的分支机构往往是会议服务商承揽会议业务的首要接触对象;
* 会议场所和其他设施由主办会议的委员会和协会的地方分支机构决定;
* 会议活动项目的安排一般由项目委员会负责,这个委员会可以是地方组委会的下属机构,也可以是独立的国际主体。ICCA强调,协会的地方分支机构负责人一般倾向于通过找投标方式来确定会议的主办权。
二、公司会议市场的特点
公司会议可以分为3类:
第一类是公司内部会议(Internal meetings),即由公司员工参加的会议,其中最重要的公司内部会议包括:销售会议、技术会议、培训会议、经理人员会议和奖励性质的会议(Incentive meetings);
第二类是公司外部会议(External meetings),这是针对公司目标市场而举办的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来自公司的外部客户,包括:经销商/分销商会议、座谈会/研讨会(Seminars)、产品展示会、展览会、奖励性质的会议、股东会议和产品/新闻发布会。
第三类是兼顾内部和外部的会议,参加会议的既有公司职员,也有公司客户,这类会议主要包括讲习班(Workshops)和培训会议两种。许多公司会议都由公司内部的特别机构来组织。ICCA认为:为保密起见,与协会会议相比较,公司会议更倾向于选择同一地点和场所举行会议。因此,很难对公司会议及其特点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
三、公司会议与协会会议的差别
ICCA对国际协会会议和公司会议策划者的统计分析表明,公司会议市场不同于协会会议的特点包括:
* 发起者是公司;
* 参加会议的人往往是被迫的(带有工作性质、不能不去);
* 公司可以不必考虑职员的愿望来确定举办会议的地点;
* 会议促销的重要性不高;
* 公司经常组织一次性的活动(one time event);
* 公司会议的筹备时间一般低于1年;
* 参会人员一般是公司职员或外部客户;
* 公司会议的平均规模小于协会会议;
* 经理是组织公司会议的最终决策者,必要时,经理也会用雇员作为自己的助手来组织会议;
* 会议组织者更加熟悉会议的目标群体(the target groups);
* 公司有更多的会议资金来源;
* 会议帐目一般设立在公司总部;
* 公司的不同部门组织自己部门的会议;
* 由于业务的重复性,公司会议的服务商不会对外公开有关公司会议的信息;
* 为保密起见,公司一般不愿公开报道自己会议的详情。
4.申办国际会议一般经过那些步骤?
根据有关规定,申办国际会议需提前半年,由我处向上一级外事主管部门报批。按照省府及省外办的要求,申办国际会议必须提供以下详细资料:
1.会议的起因、目的、内容;准确时间及地点
2.组办单位与国内外有关单位初步达成了什么口头意向
3.拟邀请哪些国家的代表参加,请提供国内外会议代表名单及论文题目
4.会议的初步议程、会议的礼宾安排、会议的语言(大会筹备小组情况)
5.会议中可能会出现的外交或政治上敏感问题和保密范围有多大
6.该会议的背景情况
7.会议的有关费用情况:
收入情况:有哪些单位资助,经费多少(要有文字证明材料)
支出情况:会议期间伙食、住宿费;交通、资料费;会议期间外出考察费用;会后出版论文集费用等
承办国际会议的各学院应将以上资料分别以电子和书面形式于会议召开前半年提交到我处,以便及时获得有关批件。
第六单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一、 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及河流 1.地理位置: ① 亚洲的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但它又同时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② 亚洲的纬度位置:亚洲大致位于10S——80N 之间,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厂的大洲。③ 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亚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大小: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地理分区:习惯上把亚洲分为6 个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各个地区和国家如下表所示: 地区 国家 东亚 中国、蒙占、朝鲜、韩国、日本等 东南亚 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东帝汶等 南亚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 西亚 土耳其、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等 北亚 俄罗斯的一部分 4.地形: ① 地形特点: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而起伏很大,既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玛峰(8844米),也有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低地—— 死海(一400 米),是世界上地面起伏最大的大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② 亚洲的世界之最: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咸水湖:里海;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 5.河流:亚洲大河受地势影响,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主要河流如下表奔流人海: 河流 流向 特征 注入海洋 长江 自西向东 长度、流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太平洋 黄河 自西向东 长度5500千米,中国第二长河 太平洋 湄公河 自西北向东南 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太平洋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自南向北 位于亚洲北部,纬度较高,冬季河流冰期较长 北冰洋 恒河 自西向东 位于亚洲南部,流经印度、孟加拉国 印度洋 印度河 自北向南 位于亚洲南部,流经巴基斯坦 印度洋
第一章 认识大洲§1.1 亚洲及欧洲“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 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三大特征:1.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形差异: 亚洲 欧洲平均海拔 高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相对高对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小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平原地形分布 中部高,四周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大河众多的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内流区面积广大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1.2 非洲国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国家。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约占全洲面积的。炎热的气候: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非洲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气候特点:气温高;干旱地区广;气候类型成南北对称分布。丰饶的资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亟待发展的经济:§1.3 美洲: “新大陆”: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移民与经济:第二章 了解地区§2.1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马来群岛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2万多个大小岛屿的总称。马来群岛的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山岭河多,平原较少,河流湍急。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日本被称为“地震国”地区 地形特征 河流特征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 由北向南马来群岛 地势崎岖 短小湍急。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富饶的矿产: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榄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的石油,马来西亚的锡都居世界第一位。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2.2 南亚南亚次大陆: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的地区。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总面积约430万平方千米。三大地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一年分三季:三季分为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至次年2月为凉季宗教与社会:佛教;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兰教。人口与经济: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人口约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强。§2.3 西亚五海三州之地: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亚洲;非洲;欧洲。这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国做得最突出。阿拉伯国家: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世界石油宝库:占世界总产量的25%。通过波斯湾运出。石油输出路线:§2.4 欧洲西部位置与范围: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包括30多个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05 20:12
§2.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冰雪世界: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原、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洲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极地科学考察:中国的长城站(62°13′S;58°58′W)中国的中山站(69°25′S;76°10′E)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