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价格大涨创近4年新高,是什么原因导致玉米涨价的?

2023-08-18 21:25:00 来源:网友发布 作者:网友发布

玉米价格上涨的原因有:1、工业用玉米量大幅上涨 ;2、养猪风气流行,饲料用玉米需求量上涨;3、一些农户想等到玉米涨到最高价再出售,导致玉米数量供不应求。

1、工业用玉米量大幅上涨

今年,各地玉米价格都在上涨,按照常理来说,玉米大量上市时,应该价格会下降,但今年不到没有下降,反而上涨到了新高度,目前各大粮食公司收购的玉米价格都在1.15元/斤以上,这已经是玉米价格上涨的第四个年头了。

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玉米用作燃料乙醇的加工,加快了玉米的消耗用量。在2017年时,我国就允许玉米用作生产燃料乙醇,而且在推广燃料乙醇的使用,期待能够在2020年后实现燃料乙醇全覆盖,尽管未能实现这个目标,但玉米制燃料乙醇得到了很大的普及。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玉米的价格,尽管现在玉米价格上涨,但是用玉米作原料仍然最具经济效益,所以,玉米价格在短期内并不会下降。

2、饲料用玉米需求量上涨

猪肉价格上涨大大刺激了养殖户的养殖热情,于是很多畜牧业养殖户都在大量囤积玉米。玉米价格上涨也就导致饲料价格上涨,而玉米又是饲料中的能量来源,占比大约在60%-80%左右。所以这也是玉米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3、农户等待出售

现在,由于玉米的供应能力不强,且玉米的库存消耗较快,所以玉米价格一直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再加上上半年玉米行情很好,导致一些投资商瞄准了玉米,囤积了一定数量的玉米。所以农户们对玉米价格的期望较高,很多都有惜售情绪。他们希望再等等 ,等到一个更好的价格。这也就是为什么玉米产量增产了几百万吨,但是玉米总量仍然供不应求。

距离春节还有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面粉企业、玉米深加工企业、油厂陆续停工,玉米、花生、小麦、大米等粮食的价格也相继进入稳定状态,不过我认为年后粮价玉米、花生、大米、小麦),更值得期待。

一、玉米价格

当前玉米价格整体保持稳定,其中山东各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玉米报价为1.42-1.52元,华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玉米报价为1.4-1.51元,东北地区的玉米深加工企业报价为1.05-1.375元。

玉米价格趋稳主要还是因为随着春节的临近,深加工企业相继开始放假,玉米需求量减弱。

而另一边雪后路滑,深加工企业晨间剩余车辆处于低位。

不过对于年后的玉米价格,我认为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1、今年市场的一个特点就是渠道库存特别低,这样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会形成强大的蓄水池功能,迅速形成玉米价格的一个托底态势,节前贸易商收不起粮,节后则会形成抢粮之势。

2、节后疫情感染高峰结束,企业复工,餐饮需求恢复,有助于增加玉米深加工产品的需求量。

3、业内认为,节后生猪价格恐逆势上涨,叠加近期鸡蛋和肉毛鸡价格的上行,有助于维持玉米饲料端的高位需求。

4、东北地区节前售粮力度加大,基层余粮量相对较低。

虽然节后玉米价格值得期待,但大家不能忽视的是节后也是基层农户变现的关键时期,很多农民都需要在春耕工作前变现,以准备种子、化肥、农药等,而这将会影响玉米的价格上涨之势,甚至可能导致玉米价格的短期回落。

二、花生价格

吉林扶余308通货米的价格在5.00-5.25元/斤,辽宁锦州新白沙通货米的价格为5.20-5.25元/斤,山东莒南白沙通货的价格为5.10元/斤左右,山东新泰白沙机打米的价格为5.40元/斤左右。

相比上周,河南产区白沙米价格上涨200-400元/吨,东北产区208的价格上涨100-200元/吨,山东白沙米价格上涨100-200元/吨。

年前花生价格在小幅震荡中收尾,主要有如下几个逻辑:

1、市场上节日效应集中释放,年前走货明显加快。

2、之前贸易商备货不足,近期贸易商有一定的补库需求,促涨花生价格。

3、油厂年前备货,国内两大油厂年前的购销总量为26-27万吨和15万吨。

4、食用花生需求随着春节的临近和疫情的好转,而得以释放。

年前花生价格上涨收尾,对于年后的花生价格业内也普遍有较高的信心,一方面是油厂虽有备货,但因为收购策略漂浮不定,收购量不大。

另一方面是各购销环节在节前多以建库为主,总库存水平相比往年同期偏低。

以上两点为年后初期价格保持高位甚至上调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三、大米价格

据报道,随着各地疫情“达峰”和“过峰”,以及春节临近,年味悄然增加,终端大米消费也有所恢复,近期稻米市场行情稳中小幅波动。

其中黑龙江哈尔滨长粒粳稻收购价格3300元/吨,辽宁粳稻收购价2935元/吨,湖北中晚籼稻收购均价为2708元/吨,湖南长沙中晚籼稻收购价2760元/吨,浙江杭州粮油市场江苏产优质晚粳米4460元/吨。

虽然当前国内稻米供过于求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但是很多因素已经悄然发生改变,预计节后稻米市场不会过于悲观,基本逻辑主要有如下几点:

1、节后稻米需求有望增加,不仅仅是餐饮恢复带动稻米需求,小麦和玉米同稻米价格差被进一步拉大,有助于提高稻谷在饲料原料方面的竞争力,增加稻谷在饲料端的替代需求。

2、2022年中晚稻受天气影响减产445万吨,加上今年新稻收购进度较快,机构预测基层农户新稻库存同比减少400万吨,新稻供应压力同比下降。

3、全年最低收购价稻谷成交量较上年大幅下降,总体上企业稻谷库存较上年同期下降。

4、随着国际稻米价格的上行,国产稻米同进口稻米价格差不断缩小,进口大米价格优势降低,大米进口量将会下降。

综合分析,预计2023年大米走势可能会强于2022年,但国内稻米库存量总体偏高,其价格很难像小麦那样大涨。

四、小麦价格

近期,各面粉企业陆续公布了小麦的停收时间,其中亳州五得利1月17日停收,1月28日开始收购。

山东青援食品1月19日停收,1月27日开始收购。

德州益海1月17日停收,1月28日恢复收购。

小麦市场价格整体以稳定为主,这主要是随着需求端需求端备货告一段落,小麦市场降温的缘故。

业内预计2023年的小麦价格有望向好,节后人们生活逐渐回归正常,学生开学,工人返工,餐饮行业正常运行,面粉需求增加,而供应端市场余粮越来越少,市场小麦供应逐步趋紧,二者共同推动小麦价格的上行。

不过小麦价格的上涨幅度还要看市场需求的恢复情况,基层售粮情绪和小麦的拍卖情况。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