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油桃的种植技术

2023-08-18 19:37:29 来源:网友发布 作者:网友发布

1品种选择品种选择一定要慎重,选择适应的气候条件及适合大棚栽培的品种。棚油一号表现为特早熟,4月底5月初上市,果面淡红,光泽度极好,平均单果重80克左右,果肉**,味微酸。棚油二号为早熟,5月上中旬成熟,果大,平均单果重120克左右,果肉**,味甜,果面浓红,色泽艳丽,丰产性好。三号及四号品质略差一点。2园地选择大棚栽培油桃最好选择地势高燥而平坦,土质疏松,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排水条件好以及阳光充足的地块。最好是选择经过土地平整的大畈田块,大畈田块具有光照条件好,土地利用率高的优势。3定植前的准备在定植前按照田块大小和长短,以及栽植密度等因素,确定大棚宽度,然后进行放样。挖深40厘米,宽80厘米的定植沟,分层施入有机肥,每亩施有机肥(栏肥)3000公斤,含硫复合肥50公斤。做弧形高畦,开深沟,待定植。4栽植4.1种植密度为了达到一年种,二年收,三年出高效的目标,必须进行密植,前期树小增加密度(株数)实现早期丰产,随着树冠不断扩大,间隔疏松过密树,以达到油桃生长所需通风透光的要求。一般株行距1米×2米或1.5米×1.5米及1.5米×2米。在大棚与大棚之间必须留1米以上的空间,以利生产管理和通风透光。4.2搭配授粉树大棚栽培没有昆虫传授花粉,棚内相对湿度又高。因此,一是选择主栽品种花粉量大,自花授粉率高品种。二是必须配置授粉树,主栽与授粉树比例一般为5比1。以后在疏松临时植株时,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比例仍旧不变。4.3栽植时间和前处理油桃耐旱怕涝,宜浅栽。在栽植前,须将苗木用3度石硫合剂喷洒全株消毒,以免病源菌带入果园。定植时,将油桃苗木根系向四周均匀舒展,接着将表土回填根部,边镇土边压实,然后浇活根水,使土壤与根系紧密结合,可提高果苗成活率。定植时间,临安市一般在11月至次年3月均可定植。以年前定植最好,年前油桃苗木生长势比年后定植的要强,产量也同步增加。为此,我们提倡年前栽植。5种植后的管理5.1树形调整根据不同的大棚跨度、种植密度及定植在大棚中不同的地点,确定树形。5.1.1小冠纺锤形该树形修剪量小,树冠成形快,枝芽量多,结果多,能够达到早熟丰产的目的。其主要特点是主干着生6~10个主枝,主枝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同方向主枝间隔30~40厘米,主枝长度及粗度不超过中心干,无明显层次。5.1.2自然开心形高度在20~30厘米定干,先留三大主枝,主枝约20厘米长时进行摘心,分生侧枝,对萌生背上枝进行摘心或扭梢。5.2枝梢管理新梢管理主要是抹芽、摘心、扭梢、拉枝等。当主枝新梢长30厘米,侧枝长20厘米时摘心,控制枝梢长度,付梢长15厘米时再次摘心,采取多次摘心促生分枝,扩大树冠。平时要即使疏除过密枝,抹除背上芽等。5.3肥水管理为实现一年种二年收的目标,栽培技术措施与露地稀植栽培完全不同。上半年以促使油桃快速生长,增大冠幅为主,为第二年丰产打好基础。在7月初开始采取多种措施控制量的生长,促进花芽形成。前促。当油桃开始生长时,做到薄肥勤施,每隔10~15天施一次速效化肥,结合防病治虫用0.3%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后控。7月开始停施氮肥,施磷钾肥。7月中旬拉枝开张角度,缓和长势,改善光照,促进花芽形成。在此期间,喷15%多效唑200~300倍液,每隔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5.4间作套种油桃树栽植当年,树小间隔大,可通过间作套种增加收入,同时熟化土壤,改良土壤结构,一举二得。套种作物应选择矮杆,需肥少、效益高的品种,如花生、蔬菜及豆科作物。为了节省劳动力,果园地面可铺黑色地膜,以避免杂草丛生。前期覆盖地膜,可提高土温,促进油桃根系生长。5.5病虫害防治油桃主要病害有缩叶病、细菌性穿孔病、流胶病等,做好定植前消毒和冬季封园,可大大减轻病害的发生,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防治。主要病害有蚜虫、红蜘蛛等,可用10%蚜虱净2000倍液防治蚜虫,杀螨剂防治红蜘蛛。6大棚搭建及棚期管理大棚分钢架大棚和竹木大棚两种,钢架大棚使用期长,搭建比较方便,其不足是跨度受到限制,一次性投资较大。而竹木大棚则相反。根据临安气候条件,不管采用何种大棚,必须在1月上中旬搭好大棚。6.1覆盖棚膜盖膜时间:油桃在落叶休眠时要有一定的低温条件,一般要求在7.2℃以下温度,600小时以上,才能正常开花结果。因此,临安可在2月初盖膜,盖棚膜前19天,铺地膜,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活动。6.2棚温控制前期自盖棚膜—开花期,要求白天温度控制在10℃~28℃,夜晚保持在5℃~10℃,湿度保持70~80%。幼果期—硬核期,白天气温控制在15℃~25℃,夜晚在8℃~15℃,湿度50~60%之间。果实膨大期—采收期,白天气温控制在15℃~30℃,夜晚气温控制在10℃左右,湿度保持在60%。在整个大棚期主要是做好通风降温工作。6.3棚期花果和枝梢管理6.3.1花果管理:由于大棚内空气湿度大,不利于花粉传播。因此,可采用棚内放蜂或人工授粉提高座果率。为了提高果品质量,使果实大小均匀,果皮光滑,要即使进行疏果。疏果在坐果后进行,以疏除小果、畸形果、病虫果、双果为主。一般留果按枝条的粗细和长短来确定,通常情况下,长果枝留3~4个,中果枝留2~3个,短果枝留一个果。其间隔距离在7cm~10cm左右。6.3.2枝梢管理:一是抹去双生枝芽,剪去背上直立芽等;二是当果树付梢长到5~6片叶时,及时摘心,能有效提高坐果率。经过摘心待梢在第二次抽生新梢5~6叶后要再次摘心,并不断抹去侧芽,其他旺长新梢在10片叶,进行扭梢,控制旺长。6.3.3肥水管理:(1)芽前肥在覆盖地膜前,每亩撒施尿素30公斤。(2)膨果肥,疏果后立即施以磷钾肥为主的膨果肥,每亩水施含S复合肥50公斤。(3)采果肥,果实采收完毕后,需及时揭去地膜和天膜,揭膜时间最好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然后,每亩水施复合肥50公斤,以恢复树势并促进枝梢生长。6.4采收果实成熟度在70~80%,即可采收。采时要戴手套,做到轻采、轻放、轻运,避免碰伤和挤压果实。采后要及时分级包装。

 大棚栽培桃树,必须进行人工强制休眠,使桃树通过一系列的低温锻炼,完成生理上变化后,才能正常地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温室大棚种植桃树的技术,一起来看看。

温室大棚种植桃树的技术

 一、塑料大棚的类型和结构

 桃树大棚栽培的设施通常采用塑料薄膜日光温室,又称塑料大棚。根据树体的大小和预期果实上市的早晚,选择不同的塑料大棚,要想让果实3月底4月初成熟上市,就要采用冬暖式塑料大棚,这种大棚宽度一般为7―8米,长度50―80米,背高2.8―3.2米,后墙高1.6―1.8米,后坡长1.5米,后墙与两侧的墙壁,通常采用干打垒土墙,厚度为60―80厘米,造价低,保温效果好,立柱一般为水泥支柱,骨架为竹木结构,骨架间距60―80厘米,棚膜采用新型的聚乙烯无滴膜。棚面与地面夹角23度左右。建造一个60米长、8米宽的棚,造价约800―900元。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全钢架无支柱的冬暖式塑料大棚,墙体采用砖结构,造价比较高,一个60米长、8米宽的棚约需2万元。

 冬暖式塑料大棚采用东西走向,座北朝南,如果对陆地已栽培几年的大树进行大棚栽培,可以建造两面坡大棚。

 二、品种选择与栽培密度

 目前桃树大棚栽培一般为促前栽培即通过大棚栽培使果实提早上市,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选择及早熟品种,即适于保护地栽培的品种特性。

 果实生育期:一般以60―70天为宜,最多不要超过8天。

 需冷量:所选择品种的需冷量要低即满足自然休眠所需的低温累计时间短,7.2摄氏度以下累计低温时间少于850小时。此外,大棚栽培应尽可能选择自花授粉,结实率高,果个大,色泽好,品质优良,较耐运输的品种。目前试验栽培的品种有:普通桃:春蕾、早花露等。油桃:五月红、曙光、瑞光1号;蟠桃:早露蟠桃。

 配置授粉树:尽管桃多数品种自花结实率较高,但异化授粉可显著提高坐果率,因此栽培时一般要培植授粉树,栽植时,授粉树与主栽品种的比例为1:3―4,成行排列或行内间隔栽植。幼树一般要按南北行栽植,永久性定植的株行距为2米2.5―3米或3米4米。前期密植,后期间伐的变化式栽植方式的株行距为1米1.5米或1.5米2米。结一年果后隔株间伐或移栽到其它地方。定植时结合土壤改良每亩施有机肥4000―5000公斤。

 三、扣棚前的管理

 桃树大棚栽培资金投入大,因此要充分利用桃树幼树生长快,结果早的特性,加强管理,实现当年定植,当年成花,当年扣棚,第二年春天结果收益。

 加强幼树管理:

 定植后在30―40厘米处定干,一般每株留2个主枝,当新梢长到30厘米时摘心,促发二次梢增加营养面积。

 摘心:对其他部位的新梢要反复进行摘心并及时疏除过密、直立生长的新梢,对角度较好的新梢进行捋枝,留作辅养枝,也可直接定植二年生苗。

 施肥:从4月底5月初开始,每隔15―20天连续追肥三次,尿素8公斤/亩,磷酸二氢钾5公斤/亩,施肥后浇水,锄地增温。在新梢迅速生长期,每隔10天进行一次叶面喷肥,喷300―500倍的尿素或400―500倍的光合微肥,可显著地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新梢生长。在7月中下旬,喷布一次一般需冷量333150―200倍液可有效抑制新梢生长促进花芽形成,结合喷药叶面喷布300倍的磷酸二氢钾和500倍的光合微肥,提高花芽的质量。

 四、扣棚的时间

 什么时间扣棚增温取决于栽培品种的自然休眠是否已经完成,一般需冷量低的品种,扣棚早反之则扣棚晚,在和田一般扣棚时间从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覆盖越早,成熟会越早。为了保证充分完全的自然休眠。以12月上中旬扣棚比较保险,也可采用扣棚初期降温,人工促进完成休眠的在11月下旬白天覆膜盖草帘子,阻隔阳光射入棚内,使棚内温度处在7.2℃以下,晚上揭开草帘子续冷,持续15―20天,然后转入升温,白天逐步加大揭帘面积,使桃树慢慢适应进入正常升温阶段。

 扣棚时间确定的另一个依据是预期果实上市的时间,预期上市晚则扣棚晚,分期扣棚可避免集中上市。

 五、棚内管理

 温湿度控制:桃树的根系在地温5℃的条件下,即开始活动生长,17--18℃时生长最为适宜,为了使根系早于地上部生长,在扣棚前一个月浇水后,覆地膜提高地温,这样覆膜扣棚后,地下部和地上部才能协调生长,从扣棚开始经过7―10天的升温期,棚内温度逐步升到15--20℃,地温升至14--18℃,空气相对湿度达到40―60%.花期棚内温度以20℃左右为宜,最高不要超过25℃,夜间温度不能低于5℃。为了保证温度不低于5℃,遇到寒流时要用火炉增温或点燃酒精灯加热。相对湿度不超过60%.

 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左右,不超过28℃,夜间不低于10℃。温度和湿度高时,打开通风窗和作业门,通风换气,通风口一般开在大棚的最高处,后期温度高时,大棚前坡地边也开通风口,这样热空气上升从顶部排出,带走了热量和水气。

 光照控制:光照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桃树又是喜光作物,所以棚内的光照对于正常生长结果是非常重要的,光照太弱时要人工辅助光照,保证正常生长。

 花果管理:为了提高坐果率,保证足够多的果实,要进行人工授粉、如用鸡毛弹弹粉、人工点粉、花期放蜂传粉、花期喷硼等,花期放蜂要在开花前一周放入,使蜜蜂有个适应过程,放蜂期禁用杀虫剂。

 疏果:坐果后要对过多的果子进行人工疏除,以保证增大果个,疏果一般在开花后三周进行,一般长果枝留3―4个,中果枝留2―3个,短果枝留1―2个,果个大的品种要适当上留。

 树体管理的原则是:既要保证足够的营养面积,又要控制过多的营养生长,促进果实生长发育,要及时去萌叶,对留下的新梢进行摘心、捋梢、扭梢控制旺长,对下垂的果实要进行吊梢,改善光照条件,促进果实着色。

 肥水管理:为了减少地面水分蒸发,降低湿度,提高地温,地面要进行覆膜,扣棚前灌水,扣棚后尽量少灌水或者不灌水。追肥要在萌芽前,开花和果实膨大期进行,以复合肥为好,要特别注意叶面肥的喷施,花后10天开始每隔10―15天喷布1次尿素或磷酸二氢钾,连续2―3次。

 病虫害防治:大棚桃树的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灰霉病、细菌性穿孔病等。

 防治大棚桃树的病虫害:

 1、蚜虫:萌芽前:要喷施波美3―5读的石硫合剂。谢花10―15天后:使用2.5%扑虱蚜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蚜虫。

 2、灰霉病:当大棚中发生灰霉病时,使用80%速可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还可以使用10%的灰霉灵烟剂每亩使用250―450克熏棚或使用粉尘剂,如:5%灭霉灵、6.5%甲霉灵、5%百菌清等,每亩使用1公斤。

 3、细菌性穿孔病:可使用硫酸链霉素200毫克/升。揭膜后的病虫害防治参照陆地栽培的进行。适时采收保护地栽培的果实贵在一个早字,越是上市早越能买好价钱,因此,果实成熟时要及时采收,但是果实采收要适时,过早采收果实风味欠佳,过晚采收果实不耐运输,一般以八、九成熟为宜,不同部位的果实成熟期不一致,要分批采收,采收后用小包装盒包装及时出售。

 六、揭棚后的管理

 果实采收揭棚后,对旺长的重叠新梢,直立新梢和交叉新梢等进行疏除过密的枝条。对角度好有空间的直立新梢要进行捋梢或扭梢,促其形成花芽。对结果枝组进行回缩,更新复壮,疏除主枝等竞争枝,6月上旬8月中下旬对新梢反复摘心,并喷布多效唑控制旺长。

 秋季施促基肥:为第二年丰产打好基础,桃树落叶后到扣棚前进行整形修剪,疏除过密枝和背上旺长,对多年生的桃树要疏除过密的多年生枝条,有空间的大枝要在适当部位短截培养结果枝组并控制树体高度,以利于继续扣棚载培。大棚栽培改变了桃树的自然生长节律,变春花秋实为冬花春实。要摘好桃树大棚栽培重点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选择适宜大棚栽培的品种,如春蕾、五月火。

 2、要根据预定上市时间,选择塑料大棚的类型以及适宜的扣棚时间。

 3、合理控制大棚内的温湿度,前期要保证需冷量的要求,以后要保证开花结果以及长叶,长果对温湿度的需要。

 4、实行人工授粉提高座果率,采用鸡毛弹弹粉,人工点粉等措施,保证有足够的果实形成,从而保证产量提高效益。

 5、加强肥水管理,保证桃树各个生长时期对肥水的需求。

 6、实行周年修剪,现要控制树体高度满足大棚栽培的要求,又要有足够的营养面积,保证结果和长树的平衡。

大棚桃树管理技术

 升温时的管理

 一、病虫害防治 开始升温时先喷一次杀虫剂,杀死越冬红蜘蛛、蚜虫等害虫,注意喷洒要均匀。发芽初期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把病菌全部灭掉。

 二、土、肥、水管理 升温后10天内进行施肥、浇水。如果未施基肥或基肥不足,升温后可追施1次有机肥,再配合施用少量复合肥,施肥后灌1次大水,把地浇透,待土壤稍干时进行1次松土。

 三、覆盖地膜 覆盖地膜的目的是提高地温。

 催芽期棚内温、湿度管理

 一、温度管理 开始时温度不能升得过快过高。如果升温过快,温度过高,会造成桃树萌芽快,开花快,常出现先芽后花的倒序现象,使叶芽优先争夺贮藏的养分,导致其坐果率降低,严重影响其幼果的发育和膨大,造成幼果早期脱落。升温分3步进行,第一步,白天只拉起1/3的草苫,隔两个拉一个,使棚温白天保持在13℃~15℃,夜间保持在6℃~8℃,这样维持2~3天。第二步,白天拉起1/2的草苫,隔一个拉一个,棚温白天保持16℃~18℃,夜间保持7℃~10℃,持续2~3天。第三步,白天拉起全部草苫,温度过高时,打开顶部放风口通风降温,使棚温白天保持在20℃~23℃,夜间保持在7℃~10℃。

 二、湿度管理 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这样有利于其萌芽。若湿度过大,可以通过通风换气,控制浇水或覆盖地膜来调节;湿度过小,可在地面和树体上洒水、喷雾或浇水来增加湿度。

 萌芽期温、湿度的管理

 一、温度管理 大棚栽培桃树,温度调控非常重要。温度过低桃树根系活动受阻,树体萌芽晚;温度过高,叶芽萌发早,先叶后花,影响坐果。萌芽期白天最高温度25℃,夜晚最低温度0℃,此期温度的调控方法是扣严棚膜,关闭通风口,白天拉起草苫见光升温,夜间盖好草苫保温。塑料大棚内的温度主要靠日光来增温,靠开关通风口和盖揭草苫等来调控温度。从萌芽至开花期,白天温度保持在10℃~18℃,夜间保持在5℃以上。

 二、湿度管理 大棚内湿度包括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由于棚内多数时间处于密闭状态,空气湿度容易过高,土壤湿度可通过灌水来调节,空气湿度可采取通风换气来调节。当大棚内湿度超过80%时,在不影响温度的情况下,可采用通风降湿的方法来进行调节。另外还可通过灌水控制,以降低湿度。如果土壤干旱,灌水后可进行地膜覆盖,也可采取分次轮流穴灌进行控制,最好采取膜下灌溉。

 开花期的温、湿度管理

 一、温度管理 此期的温度调控非常重要。如温度过高,影响其坐果;温度过低,开花不整齐,花期延长,严重时花器受冻。花期适宜的温度为:始花期白天温度控制在19℃~21℃,不得超过25℃,夜间控制在5℃~7℃,盛花期白天温度在20℃左右,夜间最低为5℃,大棚栽培桃树,必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大棚内温度最高的时间在白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此时如果温度超过25℃,就要打开风口进行通风降温;如果温度降低缓慢,还可以临时放下少量草苫遮阳来控制温度,但必须经常更换位置,以防棚内树体光照和受热不均。棚内气温与地温是互相影响的,对桃树生长发育有同等重要作用。只有桃树生长的地温与气温一致,才能保证根系能正常生长,吸收水分和养分,供给树体的开花和结果。

 二、湿度的调控 空气湿度,花期要控制在50%~60%,落花期控制在60%以下,控制湿度的方法是放风排湿。在花前浇水后覆膜,花期尽量不浇水。

 萌芽开花期的光照管理

 桃树喜光性极强。大棚栽培桃树生产在冬季这段时间内,太阳光照在全年当中最弱,加上栽培环境与自然界相比,植株生长繁茂,通风透光较差,光照强度较弱,常常不能满足桃树的生长发育的需要,难以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增光技术措施,提高棚内光照质量,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

 一、选择透光性能好的棚膜 生产经验证明,聚乙烯膜优于聚氯乙烯膜,无滴膜优于有滴的普通膜,无滴薄膜透光率是目前较好的,且应用较多的棚膜。

 二、合理密植 合理的栽培密度和良好的群体结构,表现为在生长季节枝枝见光。

 三、清扫棚膜 经常清扫棚膜上的草苫落叶和灰尘,以增加透光度。

同类最新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