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是我国能源战略和重要国策
浅层地热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是国家要求大力探索和发展的新能源。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依靠科学进步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又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庄严承诺,中国“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在如此长时间内这样大规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的减排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因此,要实现这一减排目标,就必须大规模削减和节约利用化石能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浅层地热能的勘查与开发是我国发展节能型经济,建设节能社会的迫切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指出:“国家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列为科技发展与高技术发展的优先领域。国家财政支持可再生能源的资源调查、评价和相关信息系统建设”。国务院颁布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第四条中指出“国家鼓励和扶持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实施为浅层地热能的调查、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政策保障。
浅层地热能是一种能自然补给,且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浅层地热能的应用才刚刚起步,浅层地热能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还很低,目前还主要应用于城市建筑节能。随着经济的发展,浅层地热能的应用可能逐步向县城和农村推广。
河南省属大陆季风气候区,具有夏季炎热、冬天寒冷、四季分明之特点。夏热冬冷的气候条件为浅层地热能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河南省平原地区是省内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其中城市集中分布在中东部平原区,该区也是河南省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东部平原是河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但经济相对落后。能源短缺是制约河南平原经济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广大的东部平原,能源短缺严重制约和影响了该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河南平原广大农村能源比较缺乏,平原及西部山间盆地又多分布厚度较大的第四系松散层,浅层含水层岩性由砂砾石、中粗砂、中细砂、细砂组成,浅层地热能利用层位较松散且地下水较丰富,适宜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研究表明:河南省平原有较丰富的浅层地热资源和优越的开发利用条件,适宜于建筑节能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查清河南省平原区浅层地热能的埋藏、分布规律及循环特征,评价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研发适宜于农村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先进技术,对于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科技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加强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制定开发利用及保护区划,对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促进循环经济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尤其是原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价格成倍增加,各城市集中供热价格也随之不断上升。因此,大力开发替代能源,是时代的必然,是各级政府重点支持和发展的产业。浅层地热能作为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其开发将有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也一定能取得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二、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势头强劲
我国的地源热泵及地能开发利用事业近几年已开始起步,而且发展势头看好。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分别与有关企业结成产学研联合体开发出中国品牌的地源热泵系统,已建成数个示范工程,越来越多的中国用户开始重视利用浅层地热能,并对其利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预计中国的浅层地能开发市场前景广阔。据行业统计,目前地能中央空调系统在全国推广达数千万平方米。已遍及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河南、山西、辽宁、四川、湖南、西藏、新疆等省区。应用的建筑类型包括宾馆、住宅、商场、写字楼、学校、体育场馆、医院、展览馆、军队营房、别墅、厂房等。浅层地热能的利用方式也有最早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发展到地埋管地源型热泵系统、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包括江水源、湖水源、污水源等)。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其绿色奥运的重要标志就是包括水立方、奥运村等多个体育场馆、设施利用了地温中央空调系统,受到了奥组委和各国运动员的好评。上海世博会场馆也设计利用了地表水源热泵系统。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等部门多次召开浅层地热能勘查开发经验交流会、技术研讨会,并出台了《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规范》,做到了浅层地热能勘查开发有标准可依。2006年建设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建设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实施意见》(建科[2006]213号),“意见”中明确规定了国家重点支持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示范工程、技术集成及标准制定。国家从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和推广,财政部、建设部已批准下达3批包括浅层地热能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推广项目。北京、辽宁等省市也相继出台一些地方规定和优惠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的推广。例如在北京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政府给予财政补贴;沈阳市要求全市范围内具备条件的建筑都要使用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系统;成都、重庆、宁波等城市都设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用于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产业化发展,相关企业可享受贴息贷款、高新技术企业等优惠政策。许多省市都在积极开展城市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规划。河南省财政厅、建设厅联合下文鼓励并支持有关房地产企业和单位积极申报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推广项目,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早在2007年就批准省地质调查院申报的“河南省重点城市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科研项目,2009年又批准下达了郑州、洛阳、开封和三门峡4城市的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与区划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河南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
当前河南省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中应用较多的是地下水源热泵,也就是以地下水作为冷、热源体,在冬季利用热泵吸收其热量向建筑物供暖,在夏季热泵将吸收到的热量向其排放、实现对建筑物供冷。浅层地热能的勘查和开发利用还多局限于城市,大多数县城和广大农村还是个空白,尤其是平原区城镇及农村缺乏能源.大多数地区经济还相对落后,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对农村人民群众的生活影响会更大。河南平原是黄淮海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集中,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素有“中原粮仓”之称。同时,这一地区又因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的特殊性,“三农”问题尤为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浅层地热能在广大平原城镇和农村有着更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尤其是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更值得示范和推广。
三、前景分析与展望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就是利用地源热泵系统,把地下200m以浅至恒温带中的土壤与含水层作为地源热泵系统冷热源。在夏季供冷时,向地下排放冷凝热,经过整个夏季冷凝热排放与积聚后,使土壤或地下水在恒温带会形成局部4~6℃的升温。在冬季供热时,热泵要从土壤或地下水中不断吸取低品位低温热量,使土壤或地下水在恒温带以下形成局部4~6℃的降温,经过一年的供冷供暖周期后又回复到原始恒温带温度。根据这一特点,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与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即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决定了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建筑和住宅的供热和空调已成为普遍的需求。在发达国家中,供热和空调的能耗可占到社会总能耗的25%~30%。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依靠矿物燃料,特别是煤炭,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包括大量SO2等有害气体以及CO2等温室效应气体,给人们生活、健康和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1.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前景
前已述及,河南省发展浅层地热能利用有其独特的优势,尤其是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为发展浅层地热能利用提供了很好的前提。①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属于东亚季风气候,也就是常说的夏热冬冷地区,由于该地区供冷和供暖天数大致相当,冷暖负荷基本相同,因此适合于在该地区推广浅层地热能利用,充分发挥地下蓄能的作用;②河南平原区地质条件适合推广浅层地热能利用,该区浅层分布第四系松散地层,岩性以粉土、砂层、砂砾石层和黏性土为主,有利于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施工,也有利于地下换热器的传热和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③浅层地热能是清洁能源,与此同时由于厂家密封制冷剂,使用过程中不泄露,不补充,减少了对臭氧层的破坏,所以,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对降低温室效应、缓解空气污染问题起了积极作用;④由于地源热泵仅仅用来传输能量,而不是产生能量,所需能量70%来自于地下,冬天供热、夏天制冷都具显著的节能效果,能缓解用电高峰期的能源压力。地源热泵是一种使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的制冷、供暖空调与供热水工程系统,该技术能提高能源利用率,是合理用能的典范。近几年来,我国对建筑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地源热泵技术为减少大气污染,降低能耗、节约能源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优势
(1)节能高效
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可以大大降低一次能源的消耗。即先利用燃烧燃料产生的高温热能发电,然后利用电能驱动热泵从周围环境中吸收低品位的热能,适当提高温度再向建筑供热,就可以充分利用燃料中的高品位能量,大大降低用于供热的一次能源消耗。采用地源热泵为建筑物供热可大大降低供热的燃料消耗,不仅节能,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燃烧矿物燃料而引起的CO2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
(2)有利于环境保护
河南省冬季干燥寒冷,夏季炎热多雨,是能源消耗最大的时段,尤其是建筑能耗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从气候上要求冬季供暖夏季制冷,而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较小。浅层地热能的利用需要在冬季提取地下热能用于供暖,而在夏季则需要向地下储存热能,这样可保持地下热能平衡,使其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3)资源可循环利用
地下水的回灌问题是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浅层地热能利用的关键环节,多年来回灌技术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成为水源热泵利用的瓶颈。可喜的是近几年这一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地下水回灌综合技术取得突破,使水源热泵技术实现资源可循环利用成为可能。
(4)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
在以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实例中,地源热泵效益与一般燃料效益进行了对比,地源热泵系统初期投资较大,但运行成本大大降低,运行成本可节约40%左右。地源热泵技术具有节能、环保、运行费用较低的优点,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可使各级政府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3.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推动我省新农村建设
河南省地处中原,也是农业大省,农村土地、人口占了很大的比例,在城镇与农村中大力发展无污染、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不仅能为河南省经济建设作出贡献,更能有效地提高城镇及农村居民的人居环境,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符合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
(1)浅层地热能向农村推广的可行性
河南省处于中国第二沉降阶梯的过渡地带,东部平原,南阳盆地,洛阳盆地等区域都分布着较为丰富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目前,郑州、开封、新乡、许昌、漯河、周口、安阳、濮阳、焦作、南阳等城市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当务之急需将这一先进技术向县城及以下农村推广。
在河南省广大农村发展高效农业和家庭空调,推广浅层地热能热泵技术,无论是从地质条件还是技术方法都是成熟与可行的。
根据河南省实际情况,在村镇建设推广建设该系统可根据各地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在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可发展水源热泵系统,而在水文地质条件不理想的地区发展土壤源热泵,如果自然条件允许,可发展复合热泵系统。
在广大城镇农村地区,有较多的开发利用空间。只要地质条件允许,就可以合理有序的规划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将热泵系统的利用效能提升至最高。在新农村建设中,将热泵系统的优势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在农村城镇中进行浅层地热能开发,自家院落即可利用,占地少,效能高,效果显著,运行费用经济。相比较传统的供暖.可以降低污染能耗,增加取暖效果,提高村镇居民生活水平。
(2)农村浅层地热能利用前景展望
1)大力发展村镇连片或单户供热和空调:河南省地处冬季采暖区,如此广大面积上的村镇,以往绝大多数是传统的燃煤、烧柴、锅炉取暖,进入21世纪的今天,完全有条件开发新能源,其中就包括浅层地热能源来逐步替代污染型化石能源。农村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具有资源有保证、开发利用风险小、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在广大村镇进行热泵的应用推广是高科技通向节能环保的桥梁,是促进地热直接利用领域中的一次规模性的、重要的技术革新。应用热泵技术几乎可以将到处都有的低品位地热能作为冷热源扩大供热或制冷面积,提高热利用效率。
2)大力发展农村地热旅游业:当代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强的最大的产业。河南省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开发以农村城镇为中心的地热旅游资源,不仅丰富河南省旅游业的内容,多增添一个新生长点、新品种,而且也为振兴当地经济起到促进作用。
3)坚持“一热多用”发展高效农业:低品位地热资源多源于多层性热储,多个水热动力系统和多种水热地球化学特征的地热流体,充分利用其资源的多功能性,坚持一热多用的开发原则,提高热利用率,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如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花卉种植、热带鱼养殖和冷库贮藏保鲜等,充分利用浅层岩土层和地下水这一恒温的冷热源,以求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河南省浅层地热能资源丰富,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良好,气候条件适宜,浅层地热能利用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因地制宜、科学利用浅层地热能,对于河南省的新农村建设,节能减排,推动河南省能源利用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目前,浅层地热能在大中城市已逐步开始利用,县城及以下广大农村基本还是空白,加强浅层地热能在农村的应用研究,创新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研制适宜农村单户利用的地下水源热泵,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种植业、养殖业结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邮编:467000
鲁山概况
鲁山位于城东南四十公里处,鲁顶海拔1108.3米,景区面积3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0%,有植物360种,动物270种,盛夏极端高温30.8摄氏度。山顶凹处有明代重修的大雄宝殿和旨公殿;风化沙岩千奇百怪,任凭暇思,观日出、赏云海、听松涛、狩猎别有天地。滴水崖瀑布、大圣峰、樱桃峰、明石崖、香炉峰、企鹅石等景点体现着鲁山的景观特色。大涝洼景点已建成一级接待设施,使鲁山成为理想的游览、避暑、休养胜地。
环境、气候 风景秀丽的鲁山,雄峙于鲁中心的淄博市博山区东南部。诸峰拥簇之中的主峰--大圣峰(又叫观云蜂)座落在博山区池上镇。大圣峰海拔1108.3米,山势绵亘。覆压莱芜、沂源、临朐、博山一市两县一区,是一市两县一区的界山主脉。走向西而东,向北伸出很多支脉,形成池上、南博山几个镇境内的支脉山系。山体北侧系砂石构成,占地800平方公里。地理座标北纬36度17秒,东经118度03秒,为山东第四座高峰(继泰山、蒙山、崂山之后)。山林面积达3000公顷,巍巍然似一绿色屏障,傲然屹立,葳蕤生光。不管日月阴晴圆缺,风霜雨露,不管朝明夕晦,春夏秋冬,皆景色变幻无穷,绮丽诱人。具有典型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高山气候。
历史状况
《辞海》载:“鲁山:在山东省中部益都、莱芜两县间在沂源县北、沂河源地”。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颜山杂记》载:“鲁山在镇东南六十里,孔子登东山小鲁处”。后因该山地处齐鲁交境,巍峨高耸,位于当时鲁国之地,故又名鲁山。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博山乡土志》载:“去县城六十里,巍巍然高镇东南的名叫鲁山,有鲁山拖脚之称”。这些记载虽因沿革变化而未具体准确说明,但由此可知,鲁山人文之古、面积之大,实居淄博群山之冠。
在明朝,鲁山的牧台是青州衡王府的养马场,历经600余年。建国后,辟建的第一批国营林场就有鲁山林场。集中连片的森林达15万余亩,生态环境得到了完整的保护。鲁山是淄河、弥河、汶河、沂河四条河流的发源地。茂密的森林,良好的水源涵养,在鲁中地区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人文名句
李白——“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
民间谚语——“泰山高,泰山高,泰山达不到鲁山腰。”
旅游景点拾萃
沙沟植物园
步入鲁山怀抱,首先通过沙沟植物园。这里有茂林修竹,又有溪流、水库、读书房,浓浓的绿色构成了一片厚厚的幕帐。如果尽情地吮吸一下这里清新的空气,顿时会有一种清心润肺的爽意。上行,山回路转,美景尽收,满山遍野的连翅花、迎春花、桃花、杏花、槐花、丁香花、野百合、千枝梅、野杜鹃等等,许多叫不上名的野花,按照顺延的不同时序,竞相争奇斗艳,展现新姿,幽香阵阵。山果丰盛,松籽成熟,百鸟群集于此:金雕、游隼、环颈雉、画眉、灰喜鹊等珍禽,翻腾翱翔,鸣啭林间,更衬出山林的幽静和空寂。如稍加注意,会意外地发现金针、蘑菇一类的山珍野味。顺着松荫遮蔽的通山幽径,越是往里走,越是感觉清凉。这山,是美丽的天然空调,是这茂密的森林把炎热与人阻隔了。在此稍事歇脚,吸吸氧,尽享林中松浴。
置身鲁山,最切身的感受就是这里的植被覆盖、生态环境在 淄博乃至山东是无与伦比的,10几万亩的森林面积使覆盖率在90%以上,动植物种类13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270种,老山参、何首乌、灵芝等中药植物300余种,鸟类167种,兽类22种,昆虫561种。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续修博山县志》载:“鲁山绝顶产美茶,味甲天下,石上生花可为药”。相传古代鲁山绝顶多茶树,所产茶鲜美味醇,又漫山花草和多种药材,堪称鲁中植物王国。且不说山上到处挺拔苍劲的松柏,单是山花野草就有无限的景致。
大雄宝殿
从上到下都是用巨石砌成,石壁、石门、石梁,连窗都是石头凿成的,唯独屋顶是琉璃大瓦。前墙上嵌有明代石碣,内容说:“鲁山顶原有前朝梁武帝年间志公宝殿一座”此“大雄宝殿”可能在明朝嘉靖年间大修,近几年又经重修,并重建已塌的“志公塔”,恢复了旧观增加了景点。
狼窝沟
因过去不时传来阵阵狼嗥,使人毛骨松软,心惊胆颤。沟上首有一处万石迷宫,大面积的巨石相互支撑,形成幽深、多变的堆积洞廊。从极顶看迷宫,恰似一条苍龙。置身其中,忽明忽暗,仰望“一线天”,鬼谷天成,游人只能侧身而过。忽而左转,忽而右折,高低瞑迷不知西东,倍感危机四状、机关重重,渗水的石壁千姿百态,幽深无际,是探险者的乐园。南山藤霸道的环绕出口,使人望而生感,思绪万千,迷宫中的困惑和压抑全部化为云烟。出口处一旁的鲁山楸是鲁山的独特树种,野生猕猴桃更是罕见珍果,占地三亩,己生长200多年,两相呼应相伴泰然,成为特色景点。
长涝洼
在主峰东侧有“长涝洼”,每年7、8月份,常有“鬼神闹市”的奇异,这里时常可听到山谷里敲锣打鼓,音乐唱词依稀隐约,忽清又浊,自鸣天籁,当地俗称“鬼市”,个中原因,或谓地形地质奇特、气温多变由回声造成,或乃不解之谜。
鲁山顶峰西侧
“断头山”如人工劈断;“仙人桥”其势险绝;“冰冰峰”下的“神龟探樱”石,活灵活现,巨型乌龟从悬崖之中探出半身,窥视对岸高擎于船盘石上的“大樱桃”,伸头出脑,欲啃不得之憨态,令人捧腹。怪石组成的“明石崖”,是鲁山诸石中的绝笔,壁之千仞,似斧劈剑斩,陡峭险峻,鹊噪幽林,鹰击半山,是鸟类与蝉类的天然乐园。夏秋季节,万千山鸟和蝉汇聚于此,鸟则啭不穷,蝉则百叫无绝,经巨大的石壁回音;组成了鸟鸣蝉唱的交响乐。此处又沟壑纵横,泉溪众多,水清洌甘甜。“登天沟”口滴水崖处,瀑布从落差几十米高的绝壁上飞流倾泻而下,似银练飘落,轰鸣之声震耳。
鲁山极顶--大圣峰
从东侧望去,酷似大圣形貌,双手合十,遥望南天,默念真经,祈祷鲁山一方净土平安无事。在峰顶奶奶殿望四周,林海茫茫,村落点点。往南看,悬崖陡落,直下谷底,游目远眺,红瓦栉比,歼陌纵横,一条小河,蜿蜒如带。这就是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所载“螳螂之水源出鲁山”的螳螂水。映人眼帘的是沂源猿人溶洞群。西崖下能见洞口的是千人洞,尚书任文水曾在此大书一匾“我有万古宅”,可惜在民国之年被于三黑破坏了。鲁山之阳,是北方洞群之最,现在发现和已开放的景观溶洞有40余处。望北看,博山半壁尽收眼底,山风徐来,爽意浸肌,白云飘过,恍如仙池。身临其境,再回味一下“海到无边天作岸,山至极顶我为峰”的联句,确实妙不可言。朗颂宋代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与山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底”的绝句,更觉心旷神怡,如愿释怀。“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鲁山虽非“东山”如今身临鲁山顶峰,与当年孔夫子的感觉,也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鲁山县
鲁山,指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鲁山,古称鲁阳,春秋时楚国鲁阳公曾于此而战,据史称其挥戈令日西退.可睹鲁山历史之久.汉置鲁阳,唐始名鲁山。县东北十八里有鲁山(或露峰山?亦不确定)。河南鲁山县是史学界公认的墨子故里,曾于鲁山之熊背乡发掘墨子之墓,中有墨子随身佩剑与文籍,文籍中语言与现在鲁山言语基本相同.也是刘姓的发源地,据晋代水经注云:鲁阳之西有尧山者,夏之刘累以畜龙见称,而一日一龙失,遂到鲁阳之尧山居.现在鲁山县_河乡之西昭平湖畔尚有刘累墓,并有多位知名人物题词.北宋末年岳飞部下牛皋亦是鲁山人。现代诗人徐玉诺亦是鲁山人。
概况
鲁山县位于东经112度14-113度14,北纬33度34-34度00之间,在河南省中部偏西,伏牛山东麓,淮河水系的沙河上游,地势西高东低,西、南、北三面环山,东与黄淮平原相连,最高海拔2153.1米,最低海拔90.1米。全县辖5镇15乡,558个行政村,总人口85万人,县境东西长90公里,南北宽44公里,总面积2432.32平方公里,县城位于县域中部偏东位置。2006年,全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达到2.26亿元,在河南省108个县(市)排序中由2003年的96位跃升到40位。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6300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050元,增速连续数年居平顶山市前列。
美食
鲁山揽锅菜
鲁山揽锅菜是古老与现代精湛烹调技术相结合、精工细做的“杂烩菜”,系河南省地方名吃之一。据传,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后经杨氏几代人的潜心研究,结合当地人酷爱咸鲜、滑嫩、香软的特点制作而成。主料:精细猪肉;配料:猪肉丸子、蕨菜、时令蔬菜、油焖豆腐、粉条等;调料:豆瓣酱、五香大料等精心配制。猪肉选料考究,经过焖炒,色泽美观,易于机体消化吸收。豆腐过油焖,黄里透白,软硬适度。粉条精选上乘好粉,柔细绵长,肉筋外滑。丸子用油炸过,黄澄澄、香酥酥。搀杂蒜苔、金针、当地蕨菜、时令青菜等。再加上数十种中草药配制的特等香料,使该菜鲜香软嫩、咸辣适口,色形兼备。集中国八大菜系之精华与鲁山风味于一体,是享誉省内外的美味快餐。来鲁山游人既饱览石人胜景,又品尝揽锅菜美味,乘兴而来,尽兴而去,并把揽锅菜美名传到四面八方。鲁山人民路西段老牌子揽锅菜店被河南省烹饪协会授予“独特风味揽锅菜”名店名吃称号。
河南名宴“鲁山水席”
鲁山水席,系豫西名宴,始创于1908年,以鲁山宴席传统风味为基础,融取宫廷御膳烹饪技术,工艺讲究,制作精细,形成了具有鲁山风格,色、香、味、形俱佳,符合中原地区社会风俗习惯的宴席佳肴。其鲁山水席“八碗八”更是别具一格,锦上添花。
早年,冯玉祥将军来鲁山,点名要品尝鲁山水席“八碗八”,对其独特的风味非常赞赏。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河南省政府迁驻鲁山,地方官员豪绅多以鲁山水席“八碗八”宴请达官贵人。解放后,鲁山水席更加完善、兴盛。然而自文化大革命开始,这一享誉中原的宴席佳肴逐渐失去原有特色。
为了继承和宏扬鲁山历史餐饮文化,天润楼秉承“传统不保守,现代不失真”的经营理念,按照“春滋养、夏清热、秋润燥、冬补益”的科学饮食营养观,着力打造风味独特的“鲁山水席”,从而使传统的鲁山水席重放光芒。二00七年三月,鲁山水席被河南省商务厅、河南省餐饮行业协会授予“河南名宴”。
基础设施建设
鲁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2006年,开展了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为目标的“双城联创”活动,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功能,加强城市道路、绿化、公共照明、环境卫生等方面建设,为人民群众创造了宽敞、明亮、干净、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城市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目前,已经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城市干道交通体系,拥有城市主干道4纵5横,道路总长度30余公里,总面积90万余平方米;建交通环岛5座,总面积2万余平方米;城区防洪排污体系完备,排水管网畅通,对南北城壕进行了治理,治理长度达1万余米;城区绿化水平不断提高,现有公共绿化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街头游园6座,总面积1.6万平方米,公共绿地2.5万平方米,绿篱3.2万米,面积6.5万平方米,建大型苗圃2座,总面积30余亩,培育各类苗木10万余株,花卉2万余株;城市公共卫生设施逐步完善,有高标准水冲式公厕6座,移动式公厕5座,垃圾中转站14座,垃圾箱155只;城市主次干道亮灯率100%,共计安装照明路灯3000余盏;建大型商贸广场9座,总面积1万平方米,基本满足了市民日常生活需要。
旅游
鲁山属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县,旅游资源丰富,景区景点众多。旅游资源单体2378个,涉及8个主类,29个亚类,133个基本类型,占平顶山市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的56.6%,占全省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的6%,且分布相对集中,品位较高。先后投资开发了石人山、昭平湖、佛泉寺、画眉谷、十八垛、六羊山6大景区,300多个景点,发展农家乐旅游服务区22处。旅行社3家,导游22人,讲解员37人。旅游经营定点宾馆、饭店17家,其中二星级宾馆3家(鲁山宾馆、石人山天力宾馆和阳光大厦大酒店)。形成了“一山一水三条线”独具特色的旅游格局(一山指石人山景区,一水指昭平湖景区,三条线是指航空展览馆和秘洞山庄为主线的军事文化旅游线,以佛泉寺、文殊寺和农家乐民俗旅游为主题的民俗风情旅游线,以上汤、中汤、下汤为核心的温泉沐浴旅游线)。
目前,以石人山为龙头的鲁山旅游业已成为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热线。客源市场拓宽到全国25个省市和地区,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5000多万元,旅游总收入2.5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石人山景区先后被评为全省“十佳风景名胜区”、“十佳旅游好去处”和“河南最美的地方”;2002年,石人山景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昭平湖景区被国家水利部批准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鲁山县荣获“中国老区旅游资源开发县”的称号;2003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4A级景区。
教育
全县有高级中学4所,在校学生13826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1365人;完全中学1所,初中35所,在校学生42575人;小学221所(含学点245个),在校学生75236人;聋哑学校1所。全县共有教职工7158名,其中高中教师547名,初中教师2307名,小学教师4071名,幼儿园教师50名,特殊教育教师35名,进修学校教师45名,中心校103人。
林业
鲁山县是河南省二十五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之一,全县总面积365万亩,有林地面积195万亩,活立木蓄积1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2.3%,林业产值2.5亿元。有国家级保护植物水杉、银杏、连香、华榛、杜仲、秦岭冷杉、垂直冷杉、青檀、领春木、金钱槭等13种;省级保护植物铁杉、青线柳、楸皮杨、大叶三七等19种;中药材和菌类种类繁多,有人参、天麻、石斛、辛荑、杜仲等近500种;有陆栖脊椎动物125种以上,国家级保护的珍贵动物有金钱豹、艾叶豹、麝、大鲵、金雕、羚羊、红腹锦鸡、豪猪、红脚隼、大灵猫等17种;省级保护的有狐貉、青鼬、豹猫、飞鼠、水獭、啄木鸟、画眉、双斑锦蛇等14种;鲁山有古树名木千余株,有全国罕见的千年古银杏群,有彰显悠久人文历史的古柏,有昭示岁月苍桑的柿树王,有蕴含着美丽传说的老栎树等。
鲁山县林副产品丰富,年产量达8000多万公斤,辛荑以质量优、产量高为中华之最,核桃、杜仲、柿子、板栗、花椒、芋肉,桃等果品销往全国各地,是广大农民群众一大经济支柱。
交通
鲁山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焦枝铁路自东北向西南穿越县境,设辛集、鲁山、让河、草店、交界5个车站,从鲁山乘火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从而打通了鲁山通往全国的大门,成为中原通往全国的主要交通枢纽。公路四通八达,可直抵郑州、开封、洛阳、南阳、漯河、周口、商丘、许昌、项城、栾川、临汝、叶县、方城、嵩县等市县,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237.36公里。其中国道2条(G311线、G207线),省道2条(S242线、S231线),总里程275.68公里,县乡等级公路通车总里程1961.68公里.全县22个乡(镇)、办事处全部通油路或水泥路,558个行政村有433个行政村通水泥路,通达率达79%。到2007年底,太澳、郑石高速公路即将开通,届时将形成以高速公路为连接,以干线公路为支架,县乡公路为依托的全部通油路或水泥路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卫生
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30个,县城有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鲁山中医院、鲁山县爱心医院等。其中:县级医疗机构8个,乡镇卫生院22个,全县开设病床1300张,村级卫生所557个。在职医务人员1557名;其中高级职称21人;中级职称191人;初级职称713人。全县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292件。医院科学化、规范化建设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全县有7家医院达到“一级甲等医院”标准,9家医院通过“爱婴医院”评审。瓦屋卫生院、张良卫生院、尧山卫生院、下汤卫生院、辛集卫生院、张官营卫生院、赵村卫生院被省卫生厅确定为河南省农村中心卫生院建设单位。全县已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网.
农业
鲁山县地处中原腹地,土地面积2432.32平方公里,耕地54万亩,总人口85万人,农业人口76万,人均耕地0.7亩,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山区县。2004年以来,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05万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2亿公斤以上,农业总产值1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1851.2元。全县蔬菜瓜果面积10万亩以上,其中保护地蔬菜3.3万亩,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高效种植面积1.5万亩,亩产值达8000元以上。全县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5%,优质粮面积40%,模式化栽培及配方施肥面积80万亩,农田化学除草70万亩。近年来,大力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全县已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8个,面积5万亩,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3个,面积1万亩,全县粮经比64:36.
全县有大型水库一座,中型水库二座,小型水库35座,机井128眼,有效灌溉面积32万亩,其中节水灌溉1.5万亩。全县农用机械总动力109718.3马力,其中联合收割机240台,大中型拖拉机327台,全县机耕面积29万亩,机收面积28万亩。
电业
鲁山县电业局管辖110KV变电站2座,总变容量114500KVA;35KV变电站14座,总变容量71350KVA;110KV变电站2座,总变容量114500KVA;35KV变电站14座,总变容量71350KVA;110KVA输变线路一条,长24.04公里;35KV线路18条,全长224.7公里;6--10KV线路全长1309公里,配电变压器1293台,总容量79540KVA。
历史沿革
鲁山,古称鲁阳。汉置鲁阳县,唐始名鲁山。县东北十八里有鲁山。据《读史方舆纪要》:“山高耸,回生群山,为一邑巨镇,县以此名。”
?年,鲁山县辖5个镇、17个乡:鲁阳镇、下汤镇、梁洼镇、张良镇、张官营镇、二郎庙乡、土门乡、马楼乡、瓦屋乡、仓头乡、四棵树乡、观音寺乡、鸡冢乡、辛集乡、张店乡、赵村乡、背孜乡、昭平台库区乡、董周乡、熊背乡、磙子营乡、_河乡。
2000年,鲁山县辖6个镇、16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822541人,其中:鲁阳镇 57452人、下汤镇 32674人、梁洼镇 36951人、张官营镇 57017人、张良镇 52591人、尧山镇 19277人、赵村乡 24889人、四棵树乡 15046人、鸡冢乡 13311人、熊北乡 20924人、让河乡 46400人、瓦屋乡 30147人、观音寺乡 23505人、土门乡 8513人、背孜乡 14718人、仓头乡 22317人、董周乡 54500人、张店乡 78552人、辛集乡 47341人、滚子营乡 64075人、马楼乡 80617人、昭平台库区乡 21724人。
2005年,鲁山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土门乡,并入背孜乡管辖,背孜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5年12月31日,鲁山县辖6个镇、15个乡:鲁阳镇、下汤镇、梁洼镇、张良镇、张官营镇、尧山镇;张店乡、辛集乡、熊背乡、_河乡、瓦屋乡、赵村乡、董周乡、仓头乡、马楼乡、鸡冢乡、背孜乡、磙子营乡、观音寺乡、四棵树乡、昭平台库区乡。
鲁山县辖6个镇、14个乡:鲁阳镇、下汤镇、梁洼镇、张官营镇、张良镇、尧山镇、赵村乡、四棵树乡、鸡冢乡、熊背乡、_河乡、瓦屋乡、背孜乡、仓头乡、董周乡、张店乡、辛集乡、磙子营乡、马楼乡、昭平台库区乡。
根据河南省民政厅《关于撤销鲁山县鲁阳镇调整张店乡董周乡行政区划设立露峰等四个街道办事处的批复》(豫民行批[2006]9号)和平顶山市人民政府的批复精神,鲁山县政府决定撤销鲁阳镇,调整张店乡、董周乡部分行政区划,设立露峰、琴台、鲁阳、汇源4个街道办事处;将原鲁阳镇所辖区域以及张店乡的詹营、董周乡的五里头等22个行政村划入城区。
2021年3月16日,鲁山县上榜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20年6月,鲁山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征片区(红二十五军)、河南片区)。
2014年1月1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鲁山县为2013年国家园林县城。
问题一:营口市属于哪个省份? 辽宁营口 区号 0417 邮编115000
问题二:营口属于哪里? 辽宁省,营口市
营口市属于辽宁省,位于渤海沿岸,是东北较大的港口城市
问题三:营口是哪个地方哦?具体点嘛,哪个省的? 辽宁省营口市
问题四:营口属于辽宁哪个地方 辽南
问题五:营口长途汽车站属哪个区 营口客运站位于营口市金牛山大街东23号.地处盼盼路四线交汇处。
问题六:大石桥在哪个省份 大石桥市隶属辽宁省营口市,位于营口市的北部,辽河下游左岸。东与海城市、岫岩满族自治县相毗邻,南与盖州市相接壤,西临营口市老边区,西北与盘锦市的大洼县隔河相望。地处东经122°05′至123°00′,北纬40°19′至40°56′之间。现辖18个镇,19个居民委员会,252个行政村,总人口72万,其中城镇人口17万。有汉、满、蒙、回、朝鲜等民族。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
问题七:营口之最有哪些? 营口曾有过不少之最,值得骄傲。
营口,东北老工业基地家族的一个典型城市。他是百年老港之城,曾是东北地区有名的轻纺工业基地,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营口成为被市场经济冲撞最严重的城市,企业经营日趋恶化,支柱产业先后坍塌,名牌产品几乎销声匿迹。到1997年,全市工业已连续七年盈亏相抵为负数,六成以上的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大批职工下岗待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高达87.7%。工业经济几近停滞的现状,引发了大量社会矛盾接踵而至并集中爆发。
营口港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港口。现在,它已经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港口通航,继第一条国际集装箱远洋干线东南亚航线开通后,又于2003年初开通了第一条国际客货班轮航线,结束了营口港没有国际客运的历史。2005年,营口港货物吞吐量突破7500万吨,集装箱完成80万标箱,年增幅均在30%以上。2007年可以实现亿吨大港的目标。营口港的发展又直接带动了开发区的发展。营口港已不仅仅是营口市对外开放的品牌,已成为辽宁中部城市群对外开放、与世界接轨,并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分工与合作的重要窗口。近几年开发区扩大内引外联,外商直接投资、外贸出口额、审批外资项目、实际利用外资等都以两位数的幅度增长。
营口嘉晨集团新上一个投资17亿元的项目,消息一出激起千层浪。省内一个市允诺浮企业若落户当地,无偿给予工业用地,并帮助贷款;南方某省也开出了更加优惠的条件吸引嘉晨。但嘉晨集团依然选择了营口。集团老总说了一句话:选择营口,是因为我们相信,营口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营口的投资环境得到极大的优化。 经过多年的开放实践,营口市对外开放的主体已从 *** 推动为主转变到以企业为主;开放的领域以工业为主转变到一、二、三产业和科教文卫等全面开放上来;开放的形式从一般利用外资为主转变到合资合作、联合研发、购并重组等国际通行做法上来。形成了以开发区为龙头,以港口为窗口,以老市区为依托,以沈大高速公路沿线乡镇为两翼,从城市到农村全方位、多层次、面向市内外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目前,全市已先后兴办三资企业1446家,实际利用外资多年居全省第3位,出口创汇多年一直处于全省第4位。
发展靠开放。营口的这步开放棋,走出了营口速度。近年来,他们抓住国内沿海省份加快产业转移、北上投资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逐步完善政策配套体系,在土地征用以及水、电、气供应方面给予本地企业同等待遇,积极吸引国内大企业登陆营口,使内联成为获取项目、引进资金的重要途径。中国船舶公司、华能电厂、鞍钢等一大批国内企业已经进驻营口。在营口市规划2004年的招商引资项目中,确保新开工建设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多达500项。
短短几年间,营口借开放之力,发展起来一批中国乃至世界之最--中国之最:生产锦纶66民用丝的营口营龙化学纤维有限公司、生产自动化商用门和民用门的营口盼盼门业有限公司,拥有中国最大的立式聚酯膜喷涂(铝材)生产线的营口瑞那斯铝业有限公司。
世界之最:生产润滑油的营口福斯油品有限公司、生产锆产品的营口阿斯创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化妆用具的营口化妆用具有限公司,生产三聚氯氢的三征有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冰箱制造设备的营口科龙冰箱有限公司、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温室大棚技术的营口欧亚花卉有限公司,拥有亚太地区最大的碱性耐火材料企业-青花集团。
五矿营口中板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高耗能企业。自从2002年改制以来,他们就一直坚持开展以节能降耗为主体的资源节约活动。企业利用高炉在生......>>
问题八:中国的省份和城市有哪些 全国省份城市名称
中央辖城市:
北京市
上海市
天津市
重庆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安徽省:合肥市
毫州市
芜湖市
马鞍山市
池州市
黄山市
滁州市
安庆市
淮南市
淮北市
蚌埠市
巢湖市
宿州市
宣城市
六安市
阜阳市
铜陵市
明光市
天长市
宁国市
界首市
桐
城市
福建省:
福州市
厦门市
泉州市
漳州市
南平市
三明市
龙岩市
莆田市
宁德市
建瓯市
武
夷山市
长乐市
福清市
晋江市
南安市
福安市
龙海市
邵武市
石狮市
福鼎市
建阳市
漳
平市
永安市
甘肃省:兰州市
白银市
武威市
金昌市
平凉市
张掖市
嘉峪关市
酒泉市
庆阳市
定
西市
陇南市
天水市
玉门市
临夏市
合作市
敦煌市
甘南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贺州市
玉林市
桂林市
柳州市
梧州市
北海市
钦州市
百色市
防城港市
贵港市
河池市
崇左市
来宾市
东兴市
桂平市
北流市
岑溪市
合山市
凭祥市
宜州市
贵州省:贵阳市
安顺市
遵义市
六盘水市
兴义市
都匀市
凯里市
毕节市
清镇市
铜仁市
赤水市
仁怀市
福泉市
海南省:海口市
三亚市
万宁市
文昌市
儋州市
琼海市
东方市
五指山市
河北省:石家庄市
保定市
唐山市
邯郸市
邢台市
沧州市
衡水市
廊坊市
承德市
迁安市
鹿泉市
秦皇岛市
南宫市
任丘市
~
城市
辛集市
涿州市
定州市
晋州市
霸州市
黄骅市
遵化市
张家口市
沙河市
三河市
冀州市
武安市
河间市
深州市
新乐市
泊头市
安国市
双滦区
高碑店市
河南省:郑州市
洛阳市
焦作市
商丘市
信阳市
周口市
鹤壁市
安阳市
濮阳市
驻马店市
南阳市
开封市
漯河市
许昌市
新乡市
济源市
灵宝市
偃师市
邓州市
登封市
三门峡市
新郑市
禹州市
巩义市
永城市
长葛市
义马市
林州市
项城市
汝州市
荥阳市
平顶山市
卫辉市
辉县市
舞钢市
新密市
孟州市
沁阳市
郏县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伊春市
牡丹江市
大庆市
鸡西市
鹤岗市
绥化市
齐齐哈尔市
黑河
市
富锦市
虎林市
密山市
佳木斯市
双鸭山市
海林市
铁力市
北安市
五大连池市
阿城
市
尚志市
五常市
安达市
七台河市
绥芬河市
双城市
海伦市
宁安市
讷河市
穆棱
市
同江市
肇东市
湖北省:
武汉市
荆门市
咸宁市
襄樊市
荆州市
黄石市
宜昌市
随州市
鄂州市
孝感市
黄冈市
十堰市
枣阳市
老河......>>
问题九:中国各省份包含哪些地级市?各地级市又包含哪些县级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并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1997年7月1日,中国 *** 恢复对香港行使 *** ,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中国 *** 恢复对澳门行使 *** ,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0个地区(州、盟);661个市,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852个市辖区。总计:省级34个,地级333个,县级2862个。
省直辖市:北京市 上海市 天津市 重庆
市级行政单位: 安徽(皖) 合肥市 芜湖市 黄山市 安庆市 蚌埠市 亳州市 池州市 滁州市 阜阳市 淮北市 六安市 马鞍山市 宿州市 铜陵市 宣城市 淮南市
福建(闽) 福州市 莆田市 南平市 厦门市 泉州市 漳州市 三明市 龙岩市 宁德市
甘肃(甘) 兰州市酒泉市嘉峪关市张掖市天水市
广东(粤) 广州市清远市韶关市河源市梅州市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汕尾市惠州市东莞市深圳市珠海市中山市江门市佛山市肇庆市云浮市阳江市茂名市湛江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南宁市桂林市百色市玉林市钦州市北海市梧州市柳州市河池市防城港市贺州市来宾市崇左市贵港市
贵州(黔) 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安顺市毕节地区
海南(琼) 海口市三亚市琼海市
河北(冀) 石家庄市张家口市承德市秦皇岛市唐山市廊坊市保定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邯郸市
河南(豫) 郑州市三门峡市洛阳市焦作市新乡市鹤壁市安阳市濮阳市开封市商丘市许昌市漯河市平顶山市南阳市信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济源市
黑龙江(黑) 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庆市鹤岗市佳木斯市牡丹江市大兴安岭地区伊春市双鸭山市鸡西市七台河市绥化市
湖北(鄂) 武汉市十堰市襄樊市荆门市孝感市黄石市咸宁市荆州市宜昌市随州市鄂州市黄冈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南(湘) 长沙市张家界市常德市益阳市岳阳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郴州市永州市邵阳市怀化市娄底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吉林(吉)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春市白城市松原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
江苏(苏) 南京市徐州市连云港市盐城市泰州市镇江市南通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淮安市宿迁市扬州市
江西(赣) 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上饶市鹰潭市宜春市萍乡市赣州市吉安市抚州市新余市 辽宁(辽) 沈阳市朝阳市阜新市铁岭市抚顺市本溪市辽阳市鞍山市丹东市大连市营口市盘锦市锦州市葫芦岛市
内蒙古(蒙) 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
宁夏(宁) 银川市
青海(青) 西宁市
山东(鲁) 济南市聊城市烟台市威海市青岛市泰安市莱芜市济宁市菏泽市临沂市德州市淄博市潍坊市日照市东营市滨州市枣庄市
山西(晋) 太原市骇同市朔州市阳泉市长治市晋城市忻州市晋中市临汾市运城市吕梁市 陕西(陕或秦) 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市延安市宝鸡市汉中市铜川市榆林市商洛市安康市
四川(川) 成都市广元市绵阳市德阳市南充市广安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自贡市泸州市宜宾......>>
问题十:海城属于中国那个省 海城市隶属于辽宁省鞍山市,位于辽东半岛腹地,沈阳经济区之中,北靠钢都鞍山和省会沈阳,南邻港口城市营口、大连,东接煤铁之城本溪及边境城市丹东,西与油田新城盘锦隔河相望。全境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2013年),辖腾鳌新城、海西新城、牛庄新市镇、析木新市镇等两城、两市镇,人口109.7万人(2011年)。2011年,海城市地区生产总值 700亿元.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