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四举措助力设施农业机械发展,你怎么看呢?农业机械前景怎么说呢,中国现在还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阶段,很多农民要进城,日后种田的农民势必要少,那么这么多人要吃饭,田肯定要种,那对农业机械要求就会多,而目前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现状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有至少30年的差距,从这个角度来说,农机有很大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一些国际机构和投行做出预测说,中国很快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不管这个预测能否按期实现,超越美国对中国都将是一个挑战。
挑战之一就是中国如此如此多的人口如何养活,要知道美国仅仅4亿的人口,但美国不仅是个引领全球的科技大国,同时也是个农业大国,中国每年都会从美国进口大豆等很多农产品。美国的发展已经证明,一个国家要保持长久领先,三产一定不能失衡,所以,先不论中国能够很快超越美国,但就说养活未来大部分生活在城市的人,中国首先就要是农业强国,而这就要求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就要实现农业机械化。从以上两个方面说,农机在中国前景是好的。上面说的那个是“前景”是一种较远的前景,如果你现在学农机专业,估计等你毕业的时候,估计还不能触及。因为目前国内本土的农机公司有市场的产品就是收割水稻、小麦、玉米的收获机,据我了解,效益不是很好。
有两个佐证:一是这个时候了还没看到什么农机企业来校招聘;而是,我所听或所见的一些农机公司早早地就在搞轮休。我也接触过一些农机公司的员工,也问及一些农机发展的问题。基本还是看好,虽然说行情有起伏。国外的一些农机公司早已进入中国,比如美国的约翰迪尔、德国的CLAAS、日本的久保田、洋马、井关等,但规模都不是很大,基本上没在中国设力设计研发中心,主要是销售,但是他们的产品很有杀伤力:皮实,耐用。但价格很贵,一台CLAAS联合收割机动辄上百万,但老实说其驾驶室的智能环境比小汽车还好。
日本的农机主要是插秧机、移栽机之类的小型机械,其中插秧机卖得很好,移栽机相信随着温室在中国的普及,也会火起来。总的说来,国外农机比国内农机的质量好,稳定性也好,智能化程度高,但价格贵。所以目前国内农机公司唯一的优势就是便宜,但由于农机收获的季节性和时效性特点,很多国内用户为了确保收益,还是会购买国外农机。
以前,种地很多活都是靠人工,大家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起早贪黑忙农活。但如今,各种机械化,耕地有耕地机、喷药有喷药机、农作物收割有收割机……不仅解放了农民的双手,干活效率也更高了。农业生产科学化和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农业生产科学化和机械化要做好,离不开规模化经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还是有一些困难要面对的。
1、部分地区因地理位置原因,不适合土地规模化经营
我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在高原、山区、丘陵地区实行大规模经营是行不通的,只能因地制宜地实行小规模的农业规模化经营。
2、要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先要解决种地农民的生存问题
土地流转的速度和程度关系到我国土地规模化进程。
在农村,虽然现在种地的人变少了,但还是有一些农民因无技能或年龄大等原因需要靠种地来过活,他们是不愿流转自家土地的。从现实情况来看,有部分地区正是因为某户或某几户人家不愿流转土地,从而影响了村里或组里的土地规模化进程。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土地流转由承包农户自主决定,由农民说了算,任何个人或单位不能强迫其流转,所以,要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需使农户有基本的收入,有其它事情可做。
3、要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需继续探索灵活多样的适度经营方式
为了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土地确权”、“三权分置”等土地政策;各地也开始了对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有益探索,包括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联耕联种、农田托管等多种形式,引导土地向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集中。总体来说,我国的土地规模化经营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还是有一些原因影响了土地规模化进程。比如,部分土地流转大户的整体实力不强,造成了很多跑路现象,从而使农民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证,严重影响了农民参与规模经营的积极性。要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需使土地经营者经营得长久,让农民利益得到有效保证。
(c)2008-2023 Www.QNW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